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南昌市高考文科综合试题汇编
南昌市高考文科综合试题汇编(二)史地综合试题1.大陆桥是一个形象化名称。它的科学定义是:以铁路为主体,公路、航空、海运、河运和管道运输,以及光缆通讯相配套的横跨洲际连接海洋,实行海陆统一直接运输的新型现代化海陆国际通道。(1)据下图回答:世界第二大陆桥从我国的____________港出发,通过__________铁路和____________铁路至新疆的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国接轨,再经过中亚、欧洲至荷兰的__________港。(2)新欧亚大陆桥在中国境内全长4131公里,贯穿中国的东、中、西部10个行政省(区)。说明沿大陆桥我国中国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现有的优势。(3)中国沿大陆桥地区具有丰富的人文遗产和自然景观,有利于开发旅游产业。试列举沿大陆桥地区重要的旅游景点5处以上。(4)历史上,亚欧两大洲有着悠久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好传统。远在2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就将两大洲联系在一起。指出两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大体路线,分析两汉能够开辟丝绸之路的条件。举出中国古代依托丝绸之路展开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突出事件(三件以上)。(5)亚欧大陆桥的建成,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发展有何意义?2.材料一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在1亿之内流动,一般在7000万之下,康熙初年有记载的人口19000万,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3亿!100多年的时间,增长近16倍,人口翻了4番!你看,汉文“福”字,屋顶之下,十口之多!……中国清代人口膨胀带来的后果是,使本已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趋向劳力高密度化。珠江三角洲出现的“桑基鱼塘”生态型农业,更是把这种传统农业推到了极致阶段。……又一结果,使农业和商品性手工业、副业相结合的家庭多种经营形式日益普及。材料二据有关专家分析,中国这块土地,最多只能承受17亿人口的生存。如果真是这样,按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距这一目标,就只剩下20多年左右的时间了。我国正迈向现代化,但现代化道路不可割断历史联系和社会传统。纵观我国的人口史,我们得出这样一结论:中国的现代化是海市蜃楼,还是梦想成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处处置人口这一历史积淀的酸果。阅读上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清朝人口激增的最重要原因是()A.清朝管辖疆域扩大B.农耕面积大量增加C.地丁银制在全国推广D.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2)珠江三角洲出现的“桑基鱼塘”生态型农业具体内容是什么?在现代,有无新的发展?(3)根据以上材料,请简要就中国人口与中国现代化问题发表你的看法?3.阅读下列材料:中国古代天文学在许多领域曾长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如有日食月食的最早记录:有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有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有比现代公历还早300多年的历法等。但到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天文学虽然在个别领域仍有发展,但在经历了长期停滞的阶段后,渐趋衰落了,没有产生像西方那样的近代自然科学。现代的天文学,在标示星体位置的时候,使用的是赤道坐标系,这是一种最好的惯性参照系。而源于古希腊的西方天文学家使用的是黄道坐标系,这种坐标系一直延用到16世纪,后来才改用了赤道坐标系。而在中国的天文学家中,从很早以前,赤道坐标系就一直起着主要作用。请回答:(1)我国最早记载月食、日食是在_________朝;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是《_________》;哈雷彗星最早记录是在__________(时间);比现行公历早300年的历法是__________。(2)赤道坐标系和黄道坐标系建立的各自标准是什么?(3)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对地球上热量空间分布和时间分配上会产生什么影响?(4)请简单分析中国明清时期为什么没有兴起近代科学?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标志是什么?4.读南水北调的“中线方案”和京杭大运河示意图,完成:(1)在图中画出南水北调的“东线方案”的工程线路。(2)请分析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3)历史上隋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目的有何不同?(4)从长远的角度看应如何切实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管仲认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材料二荀子说:“养长时,则六畜生,杀生时,则草木植。”“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材料三《秦田律》规定:“春三月,毋敢伐林木山林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毋……毒鱼鳖,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材料四汉淮南王刘安说:“教民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植桑麻。肥硗(硗:指土地坚硬不肥沃)高下,各因其室。匠陵取险不生五谷者,以树竹木,春伐枯槁,夏取果萌,秋畜疏食,冬伐薪蒸,以为民资。是故生无乏用,死无转尸。”(1)关于环境保护,管仲和荀子在上述材料中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2)材料三说明了什么?(3)刘安的思想与管仲和荀子相比有哪些新发展?(4)从上述材料中可得出怎样的认识?6.材料一大西北曾是我们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发源地,由于人对自然的破坏,“沙逼人退”,导致历史上经济、政治重心向南迁移,如今,党和国家决定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略图。材料二据1998年统计,我国东部和中西部比较表人口占全国比例土地占全国的面积资源在GDP中所占比例东部中西部东部中西部东部中西部东部中西部41.1%58.9%13.85%86.15%少多62.5%37.5%(1)举出我国汉唐中央政府加强内地和西部联系的两件最突出的史实,并说明各自所起的作用。(2)“十五”计划指出,西部开发着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结合上述材料说说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的措施。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上述材料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应怎样实施西部大开发。7.阅读下列材料后,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南京条约》材料二“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中国近现代史》下册(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对外开放在本质上是否相同?为什么?各具什么特点?(2)分析各自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变化产生的影响,并据此谈谈你对开放的认识。(3)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位于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区域的有哪些城市?8.唐朝的文明带给日本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唐朝,日本至少派出了十三批遣唐史。那时,航海极为危险,简直是一种把生命作赌注的行为,因为当时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均不发达,并且日本近海在一段时期又是台风季节,因此航海面临着许多难以想象的危险,而且归途的航海也具有同样的危险。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历史学和政治学,针对当时日本的国内情况,分析日本为何急于向唐大量派出遣唐使?(2)唐朝文化是如何在日本进行扩散的?(3)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设计出当时两国来往的路线及时间,并说明理由。(4)日本近海何时发生台风,带来哪些灾害?9.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千年的第一个春天的天气不尽人意。源于西北地区的沙尘暴连续12次侵袭北京,并时有进犯济南、南京的情况。有关专家指出,这一生态灾难与我国西部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有着莫大的联系。材料二2000年6月5日,李鹏在“6·5世界环境日”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座谈会上强调,西部开发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观点?(2)这一观点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西部开发有何启示?(3)材料一反映出陆地环境的什么特点?10.材料一阅读隋朝大运河图材料二阅读元朝大运河图材料三十九世纪海运兴起,以后津浦铁路通车……黄河迁徙后,山东境内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浅,南北断航,淤成平地。水量较大,通航较好的江苏省一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京杭运河荒废、萧条……解放后部分河段已进行拓宽加深,载弯取直,新建了许多现代化的码头和船闸,……季节性的通航里程已达1100千米。根据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对比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朝、元朝大运河河道有什么变化并分析其原因。(2)有人认为,在古代,大运河确实发挥了重大作用,而在交通已十分发达的现代,整治运河则是徒耗财力和人力,已失去意义。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这一观点。(3)扬州曾是我国历史上有名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近代扬州发展缓慢,以交通对城市区位影响分析,其兴衰的原因。11.读上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A、C这条边界线是金和南宋的边界线,它东起淮水,西到大散关,是双方在__________年,通过__________而形成的。(2)这条界线的产生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你怎样看待这一历史现象?(3)这条界线处于我国怎样的地理位置上?12.《中国历史学年鉴·1998年》载:“当代历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经济发展重心,有一个自西向东,由北向南移动的趋势。”请回答:(1)古代经济发展重心由北向南移动原因之一是华北平原出现春旱、夏涝和土壤盐碱化,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概述中国古代经济发展重心南移的基本进程,并指出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主要特征。(3)结合史实分析出现经济重心南移趋势的原因。13.阅读我国回族分布示意图(图3)(图中虚线表示回族集中分布区),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包括回族在内的少数民族,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2)中国古代历史上回族是怎样形成的?反映了哪些积极意义?(3)从我国回族分布的特点说明我们应当如何处理我国的民族关系。14.1941年6月22日(星期日),德国法西斯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背信弃义,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回答下列问题:(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于__________年。苏德双方签订该条约各自考虑的是什么?(2)从地球运动的角度考虑,德国选择6月22日突袭苏联的有利因素是什么?(3)简析苏德战争的爆发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5.读下图并回答问题:(1)填出图中下列字母代表的工业中心名称:A.____________市,B.____________市,C.____________市,D.____________市,E.____________市,F.____________核电站,G.____________市。该地区是我国东部地区中的一个经济区,其名称是____________,该地区与其它区不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其今后发展的方向是____________;(2)E市堪称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它倍受列强欺侮蹂躏,在这里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与探索,试以近代中国19世纪中晚期的历史以简要说明。(3)列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军队在E市英勇抗战的事例。16.2000年夏天我国华北地区出现严重旱灾,水资源极度匮乏,人饮水困难。为此国务院把南水北调工程提上了议事日程。形成了南水北调总体方案。分东、中、西三线向西北和华北调水。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其空间上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其时间上分配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华北平原,特别是海河流域供水紧张社会经济原因_________________。(2)观察我国古代运河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我国古代大运河的情况,请填出左图中B点和右图中C点所联系的水系名称。左图:B_______;右图:C__________2对照左图和右图,指出运河出现了什么变化?有何作用?3根据上述变化,分析并说明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3)在东线引水方案中,将通过提高城市水价来筹集工程基金和组建供水公司,实施市场化供水,问:这一水资源配置思路的经济学依据何在?17.读下面民居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民居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这种特有的景观要分布在_______
本文标题:南昌市高考文科综合试题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87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