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历史7下期末测试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A.经济繁荣B.短暂而繁荣C.二世而亡D.节俭盛行2、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A.永济渠B.江南河C.邗沟D.通济渠3、下图所示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生产工具,唐朝农民用它A.灌溉田地B.耕种田地C.鼓风冶铁D.纺织丝绸4、下列各项中与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无关的是A.在设立管辖西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B.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C.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D.“政启开元,治宏贞观。”5、对比下图中的两枚古钱币,得出的结论中不应有A.二者都是圆形方孔钱B.钱币上都有汉字C.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D.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6、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7、一座古代石桥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依然屹立在洨河上,“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这座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是隋朝的A.赵州桥B.玉带桥C.宝带桥D.泸定桥8、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不同点是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9、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10、张老师在一家古玩店见到了以下这幅古画,在与店员交谈时,发现他对这幅画的介绍存在错误,请你指出来A.这是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B.此画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C.从画中可以反映出北宋时人们的交通工具比较多样化D.画中所绘的这条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11、宋朝时闻名世界的两个大商港——广州、泉州1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你填写以下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证明上述论断。1、三国时期——吴国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称夷州)2、元朝——设琉球巡检司管辖今台湾地区3、清朝——设台湾府13、我国古代历史上反抗外国侵略的两位民族英雄。1、抗击倭寇——戚继光2、抗击荷兰殖民者——郑成功14、写出四大名著的名称及作者和朝代1、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2、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3、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吴承恩、明朝中期4、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曹雪芹、清朝三、材料分析题(共35分)15、(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一图二材料二: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北宋朱彧(yù)《萍洲可谈》材料三: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赵汝适《诸蕃志》材料四:那时候(南宋),中国的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外国人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请回答:(1)我国最早在何时制造了指南仪器?材料一中两种指南仪器的名称分别叫什么?(2)你从材料二、三中分别获得了什么信息,突出的变化是什么?(3)请你结合材料四想象一下,指南针是如何传入欧洲的?16、(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材料二:“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帆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粤海关志》材料三:“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清高宗圣训》请回答:(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出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产生这种思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在上述思想的影响下,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实行此政策造成的严重危害是什么?(3)请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17、(8分)阅读下列材料“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年,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请回答:(1)该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说明其起止时间。(2)材料本身反映出一种什么精神?(3)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8.(10分)请你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图,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并回答问题。(1)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A.涿郡指今____________________B.余杭指今____________________(2)运河四段的名称:C.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_(3)请你说出这条运河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6分)请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天宝二年(743年)12月,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涨腹。在海上漂流14天,饥渴交加,暑热难熬,漂流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弟子荣睿病逝……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2)上述材料中的“他”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ACDDADBD三、材料分析题(共35分)15、⑴战国时期,司南、罗盘针⑵北宋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其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南宋时则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⑶阿拉伯商人经常搭乘我国的海船往来贸易,也学会使用指南针。他们又把指南针传入欧洲。16、⑴自恃中国地大物博,藐视西方各国,夜郎自大;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或答“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⑵闭关锁国;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⑶看法提示:①从闭关锁国政策中吸取教训。(如:任何国家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融入到世界当中去,不能固步自封,闭关锁国。)②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如:今天的开放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越来越高,我国要始终坚持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不拘泥于本答案,言之有理即可)17、(1)郑和下西洋。1405年至1433年。(2)郑和的舰队克服重重困难,表现了我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和高超的航海技术。(3)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18、26(1)北京杭州(2)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3)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19.(1)他是鉴真,去日本,传播佛法和唐朝文化(2)(这是开放性题目,学生的答案只要大体上符合下述内容的意思,即可得分。)他有远大的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他不辞辛劳,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要学习鉴真的优秀品质,才能经得起挫折和磨练,才能获得成功。
本文标题:历史7下期末测试及答案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09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