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 历史学统考前一些学校的【真题】【不包含世界史】
历史学非统考真题不完全汇总(不包含世界史部分)1/29北京大学2003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1、侯伯公(西周)2、谶纬之学3、支移和折变4、万斯同5、士家制6、满铁7、张闻天8、《筹办夷务始末》和《古史辨》二、简答(4选3)1、有诗经中的一句话(好象是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2、从史官到史馆的演变3、20世纪80年代以来晚清新政的研究状况4、评价陈独秀三、论述(4选3)1、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特征2、隋唐以后赋役制度的演变3、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军阀问题4、中国人民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斗争历程【中国近现代史】一、名词解释1、合挥2、进步党3、福州船政学堂4、端方5、《校颁庐抗议》6、咨议局大题有下面几种形式,都是选做其中一题,30分论述(辛酉政变后清政府外交政策的转变,李鸿章的外交政策评析,晚清留日学生的历史贡献),评价著作的学术价值(《海国图志》,《周恩来年谱》,严复所译8部西方名著,《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介绍研究成果(胡适在中国现代文化的定位,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破裂,抗美援朝战争),40分论述(49至56中共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活动评析,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战场)。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通史】一、简论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2、魏晋玄学的特点及在当时的影响。3、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以及研究唐代科举制度的意义。4、宋代编纂的“四大部书”及其价值。二、综述题(结合史实,论述下列问题,并谈出白己的看法,每题30分,任选2题,共计60分。)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历史学非统考真题不完全汇总(不包含世界史部分)2/292、清代乾隆时编纂《四库全书》的情况及其对古代文献整理的影响。3、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情况及其与中国古代文献典籍史的关系。返回非统考真题目录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近代史】一、名词解释(每词10分,共40分)1、闭关政策2、资政新篇3、刘永福4、预备立宪二、标点下列材料,并进行分析评论(共25分)又有谓各国皆由野蛮而专制而君主立宪由君主立宪而始共各次序井然断难躐等中国今日亦只可为君主立宪不能躐等而为共和此说亦谬于修筑铁路可以知之矣铁路之汽车始极粗恶继渐改良中国而修铁路也将用其最初粗恶之汽车乎抑用其最近改良之汽车乎于此取譬非较然矣三、论述题(共35分)1、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论析和平改革与暴力革命的关系及历史作用。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历史学考研真题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8选6)1、殷墟2、新莽3、甲申政潮4、扫清灭洋5、湘江评论6、金圆券7、邓演达8、一边倒二、简答题(4选3)1、列举魏晋时期的五部史书,并选其中一部进行评价2、民国时期的新军阀混战3、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4、评述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三、论述题(3选2)1、中国近代史的线索2、明清文化3、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复旦大学1999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近现代史】一、名词解释(35分)1、中体西用2、永安建制历史学非统考真题不完全汇总(不包含世界史部分)3/293、干涉还辽4、预备立宪5、直奉战争6、国民会议运动7、行宪国大二、简答题(25分)1、按照签约时间排列下列各条约:(1)中日塘沽停战协定(2)中俄收交东三省条约(3)中英收回汉口英租界协定(4)中美望厦条约(5)中美关税条约(6)中德胶澳租借条约(7)中苏友好国盟(8)中美、中英新约(9)九国公约2、例举3本有影响的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新著(90年代出版),并说出作者,主要研究内容及特点。三、论述题(40分)1、试析维新变法运动的前景、内容及影响。2、论述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期战争中的地位及作用,兼评海外学术界对于中国抗战作用的评论。复旦大学1999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近现代史】一、名词解释(35分)1、中体西用2、永安建制3、干涉还辽4、预备立宪5、直奉战争6、国民会议运动7、行宪国大二、简答题(25分)1、按照签约时间排列下列各条约:(1)中日塘沽停战协定(2)中俄收交东三省条约(3)中英收回汉口英租界协定(4)中美望厦条约(5)中美关税条约(6)中德胶澳租借条约(7)中苏友好国盟(8)中美、中英新约(9)九国公约2、例举3本有影响的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新著(90年代出版),并说出作者,主要研究内历史学非统考真题不完全汇总(不包含世界史部分)4/29容及特点。三、论述题(40分)1、试析维新变法运动的前景、内容及影响。2、论述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期战争中的地位及作用,兼评海外学术界对于中国抗战作用的评论。返回非统考真题目录华东师范大学1997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1、曹操屯田2、玄武门之变3、绍兴和议4、亚罗号事件5、展拓香港界址专条6、黄兴7、洛川会议8、1941年田赋征实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简述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2、简评洋务运动。3、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怎样形成的,其有什么特点?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1、太学2、九品中正3、少康中兴4、亚罗号事件5、《资政新篇》6、废两改元7、瓦窑堡会议8、下关惨案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比较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2、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比较。3、国民党1928年第二次北伐述评。【中国近现代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康蝤纪行》京师同文馆盛宣怀《校*庐抗议》翁同和资政院历史学非统考真题不完全汇总(不包含世界史部分)5/29《鄂州临时约法》“问题与主义之争”国民参政会第二条反蒋战线二、问答题:(任选两题,每题25分)1、说出中国近代史上中英有关香港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2、简述清末中国新式教育的确立。3、论华北事变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1、董仲舒2、厘金3、绍兴和议4、公车上书5、明代内阁制6、皇姑屯事件7、亚罗号事件8、资源委员会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两税法实行的主要原因、内容、意义。2、简析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3、评析中共《五四指示》【中国古代史】一、名词解释:(42)1、周公旦2、算缗与告缗3、府兵制4、猛安谋克5、东林党6、乾嘉学派二、问答题:1、简述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对北宋历史的影响。(28)2、试述春秋、战国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说。(30)【中国近现代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1、魏源2、天津条约3、官督商办4、立宪运动5、少年中国学会6、东北“易帜”7、华北事变8、“双十协定”历史学非统考真题不完全汇总(不包含世界史部分)6/29二、论述:(每题15分)1、简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简论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3、简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4、简论抗日战争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1、《资政新篇》2、戊戌六君子3、中国同盟会4、新生活运动5、抗战建国纲领6、交子7、约法三章8、侯景之乱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2、华北事变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3、试评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发展演变。【中国古代史】一、名词解释(35%)1、夏商周断代工程2、《论语》3、土断4、江都兵变5、南衙北司之争6、周世宗7、胡蓝之狱二、论述题(50%,每题各占25%)1、汉武帝曾先后数次迁徙郡国强宗大族于关中,是何缘故?并请进一步分析西汉一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2、王安石变法,有的痛加诋毁毁,有的曲为辩护,或说都未免有偏。此说是否合理,请结合具体史实作一分析。三、近二十年来,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有很大发展.就你所熟悉的领域或某一专题,请作一简要评述。(15%)【中国近现代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1、王韬2、总理各国事务衙门3、中日《台事专条》4、赫德5、废两改元6、《新青年》杂志历史学非统考真题不完全汇总(不包含世界史部分)7/297、瓦窑堡会议8、辽沈战役二、问答:(每题30分)1、1901年《辛丑条约》订立之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状况分析。2、简评张学良与“东北易帜”。返回非统考真题目录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1、三家分晋2、张居正3、三藩之乱4、筹办夷务始末5、楚汉战争6、已亥建储7、保甲法8、好人政府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分析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的区别以及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2、评述清末立宪。3、有人说,1937年是中国现代化的特殊起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与评论?【中国古代史】一、名词解释(40%)1、胡服骑射2、董仲舒3、河阴之变4、府兵制5、永贞革新6、唐蕃会盟7、绍兴和议8、徐光启9、萨尔浒之战10、四库全书二、简述题(30%,每题各占15%)1、简析秦朝灭亡的原因。2、简论赵匡胤。三、1988年,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就“中华民族”问题发表演讲,提出了“多元一体”这一概念.费老说:“中华民族这个词是指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它所包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他们虽则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中华民族的主流是许许多多分散独立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接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请你结合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谈谈你对费孝通先生这一观点的理解。(30%)【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学非统考真题不完全汇总(不包含世界史部分)8/29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郑观应1、《天津条约》2、东南互保3、宋教仁4、八七会议5、济南惨案6、田赋征实7、重庆谈判二、问答:(每题30分)1、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后中国面临的局势和前途的分析和说明。2、简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和特点。返回非统考真题目录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1、宗法制2、汉初三杰3、河阴之变4、《日知录》5、章炳麟6、广方言馆7、南岳军事会议8、金元券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概述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2、分析、评论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原因。3、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进程启动的思考。【中国古代史】一、名词解释(30%)1、上计2、盐铁会议3、三通4、羁縻州5、内阁厂卫二、清代史学家赵翼在他的史学著作《廿二史札记》里,把汉初布衣将相之局”视为“秦、汉间为天地—大变局”、结合赵氏的这一看法,请你论述其形成的原因以及对汉初社会的影响。(25%)三、从制度设置的立意精神和实际操作上比较汉唐时期两种不同的选官制度的得失以及客观效果。(20%)四、从公元二世纪至公元十五世纪,中国在自然科学及运用方面,远胜于西欧,但是近代科学为什么不是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文明中演绎出来,而是在文明相对落后的十五世纪的欧洲诞生呢?这就是学术界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请结合所学谈谈你的看法。(25%)【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学非统考真题不完全汇总(不包含世界史部分)9/29一、名词解释:(40分)1、冯桂芬2、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3、中俄密约4、国会请愿运动5、新青年6、《论持久战》7、抗日战争时期的田赋征实8、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二、问答:(60分)1、洋务运动又可以理解为中国近代早期的现代化运动,试从中国当时的国内外背景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2、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丑条约》的签定直接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试就1900年之后的中国政局及社会状况的变化,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3、张学良生前说,西安事变是蒋介石逼出来的,请用历史事实说明这个“逼”字。4、简论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意义。返回非统考真题目录华东师范大
本文标题:历史学统考前一些学校的【真题】【不包含世界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13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