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三中国古代的思想广饶一中宋英霞2014年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大纲考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课程标准: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考察的主干知识出处题型诸子百家:墨家“兼爱”、“非攻”2010山东文综9选择黄宗羲的思想内容2011山东卷27题非选择题春秋战国时期各派思想观点(法家)2012年山东卷9题选择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比较2013年山东卷16题选择题山东高考考点分布2012新课标全国,27宋明理学异业而同道2010新课标全国26宋明理学陆王心学2012海南单科4儒学发展历程父子之亲隔2012年广东文综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潮限制君权高考题目考查点题眼预测:考试内容、题型、命题角度?2013新课标全国,25宋明理学孔孟之道2013福建文综1416新儒学程朱理学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理性”的秩序2013广东文综14心学确立仁义这一根本2013年福建文综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影响家训宗族伦理全国高考考点分布频率:每年至少一个选择题考点:主干知识时期:集中在春秋战国、明清题型:选择题为主考情分析注重主干知识理解、记忆与运用侧重春秋战国、秦汉、宋元、明清的备考注重选择题训练线索梳理通史整合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主流思想演变思想演变主流地位百家争鸣焚书坑儒法家汉初黄老之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儒学)儒道佛三教并立三教合流程朱理学心学出现程朱理学阳明心学批判思潮:(批判君主专制、工商皆本、经世致用)百家并立;法家、道家、儒家;发展阶段创立发展改造独尊完善更新批判继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为何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巩固自己的主流地位?一定时期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私学官学材料一公元前319年,齐宣王即位,大办稷下学宫。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建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中国古代教育史》(1)据材料一,概括从战国到汉代思想主流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并从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分析其影响。变化: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原因:汉武帝时经济恢复,面临诸侯问题,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吸收法家、黄老之学、阴阳家思想。影响: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国家,稳定统治秩序。(2分)文化上:儒学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长期束缚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4分)探究一线索梳理通史整合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主流思想演变思想演变主流地位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法家;焚书坑儒新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道佛三教并立三教合流程朱理学心学出现阳明心学批判思潮:批判君主专制、工商皆本、经世致用百家并立;法家、道家、儒家;儒家主流地位发展阶段创立发展改造独尊完善独尊批判继承近代史近代史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维护维新变法托古改制变法维新利用改造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全盘否定辛亥革命宣传民主平等冲击趋势:地位不断下降原因:儒家思想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不适应时代潮流。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近代各先进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西方启蒙思想(民主、科学)的传播;近代工业的发展,各先进阶级对近代化的追求。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呈现怎样的趋势?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原因。当代中国结合儒家思想的内容及在我国历史上的演变历程,你认为当代中国应如何对待儒家思想?批判继承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把中国古代思想放到世界大背景中去考察,对比中西思想不同的发展脉络。古希腊先哲人文精神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西学东渐中西文化的密切交流,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中国西方天主教宗教神学对比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东西方思想的发展历程有何不同?人文精神起源神学束缚复兴发展百家争鸣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和巩固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转型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请指出导致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6分)相似之处: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2分)作用:李贽的思想未对社会转型发挥重大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或: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2分)根源: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2分)探究二小结: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曾闪耀四方,惠及世界。而在向近代世界的转型中,西方的启蒙思想充当了社会变革的先导,儒家思想伴随农耕文明落伍于世界潮流。1、葛兆光教授说:“一种思想要成为普遍真理,它必须要成为政治意识形态,而要成为政治意识形态,则要借助于权利。”儒家思想成为“普遍真理”的过程中,“借助于权利”的史实有•A秦始皇焚书坑儒•B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朱熹认为道的价值内涵即“三纲五常”•D王守仁提出“心学“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课堂巩固3、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仁政理念深入人心B.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C.陆王心学日益兴起D.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学说4、有些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中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A.人文主义;君舟民水B.因信称义;天下为主,君为客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因信称义;民贵君轻5、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於有一成不变之观。”这里所指的“一成不变之观”是()A.宗法血缘关系B.君权神授思想C.儒家传统道德D.法家治国精髓6.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7、(2013年江苏高考21题)(12分)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3分)材料二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3分)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材料三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3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3分)态度:尊崇儒家伦理。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
本文标题:历史高中班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18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