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历年高考试题汇总经济常识第一课.真题
历年高考试题汇总经济常识第一课常考考点:商品的基本属性1.(05广东)不同商品之所以可以按一定的量的比例进行交换,是因为所有商品()A.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B.都具有相等的使用价值C.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D.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2.(04北京)为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国务院组建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商品的食品,是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必须保证其质量。这是因为()A.食品的质量越好,生命安全越有保障B.食品的质量与价值互为前提C.食品的有用性决定其价值D.食品的有用性取决于个人生活需要3.(04湘鄂川渝)宋代的庄绰在《养柑蚁》一文中说:“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浮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蚁入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一些人捕捉蚂蚁进行买卖,使蚂蚁具有价格,是因为()A.蚂蚁能够消灭虫害B.蚂蚁具有交换价值C.捕捉蚂蚁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D.蚂蚁对柑橘农户具有使用价值4.(03广西)“以价格打开市场,以质量扩大市场份额”的企业经营战略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A.商品的价值是由其质量决定B.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C.商品的价格由市场决定D.市场价格的波动取决于商品质量的优劣常考考点:商品的价值量5.(05上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常被用来形容过去的一些昂贵商品现在变成了大众消费品。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B.大众消费观念发生变化C.人民生活质量提高D.商品市场日益繁荣6.(05全国)蟾蜍有毒,蟾衣却可入药。某青年农民偶然看到了蟾蜍蜕皮的过程,于是开始了巧获蟾衣的探索。经过反复观察、实验、总结,发现蟾蜍蜕皮是其生长过程的自然现象,一般在黑夜发生,过程很短,然后马上吃掉;还发现蟾蜍的眼睛只对运动的物体敏感。根据这些情况,他发明了通过控制光线、在水中获取、用光照引吸幼虫喂养等技巧获取蟾衣的方法,终于闯出了低成本、省劳力、不破坏生态平衡且有巨大经济效益的致富道路。巧获蟾衣致富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A.个别劳动时间越长,所生产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B.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降低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C.技术和诀窍可以提高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越长,所生产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7.(02上海不定项)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价格的不断降低,手机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手机的热销,吸引了很多国内企业进入手机业。上述现象说明()A.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成正比B.消费具有动力功能C.生产引起新的消费需要D.价格影响商品的供求8.(02广东、广西)我国确立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信息化所代表的高新技术能()A.减少单位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提高单位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使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变D.使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9(02全国)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是指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A.劳动资料B.劳动时间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10.(01全国)在商品生产中,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而商品的价值总量。()A.越大越大B.越小越大C.越小不变D.越大不变常考考点:货币的职能货币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之一,它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回答11-13题。11.(05全国)小张在商店里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在这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C.价值尺度D.贮藏手段12.(05全国)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10元人民币。一个月后,欧元升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A.多支付人民币0.5元B.少支付人民币0.5元C.少支付人民币2.5元D.多支付人民币2.5元13.(05全国)“五一”黄金周,小张出游时购买了20元旅游保险。对小张而言,这种购买保险的行为属于()A.存款储蓄行为B.投资行为C.交换行为D.生产行为14.(05春季高考)许多北京人购物和旅行时经常使用信用卡。信用卡作为电子货币的一种,在使用过程中执行的货币职能有()①一般等价物②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5.(04年江苏)商店里的货品有标价,如一支钢笔标价为6元。在这里,货币执行的是的职能。()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常考考点:纸币发行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16.(05广东)自从货币产生之后,货币的形式不断发展变化。在货币的各种形式中,更容易发生通货膨胀的是()A.铸币B.商品货币C.纸币D.黄金17.(05全国)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时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一般来说,在通货紧缩期间()A.收入上升B.市场扩张C.失业增加D.生产投资增加18.(04江苏)判断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是看()①货币发行量是否过多②物价是否持续攀升③社会上是否出现抢购风④商品的价值量是否变大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19.(04两广)在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流通次数与()A.待售商品数量成反比B.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D.货币本身的价值成正比20.(01全国不定项)决定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因素主要有()A.商品的价格水平B.待售商品的数量C.货币流通速度D.市场供求状况常考考点:价值规律的内容与表现形式21.(05春季高考)增加石油储备可以稳定国内石油价格。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A.价值决定价格B.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C.供求影响价格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22.(04广西不定项)某人善耕而不善牧,另一人善牧而不善耕,善耕者想以谷物与善牧者交换牛羊,如果善牧者拒绝交换的话,则原因可能是()A.善耕者出价太低B.谷物非交换之物C.牛羊非剩余之物D.牛羊非交换之物23.(04全国)期货交易是一种变换方式,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个时期内按协议价格和数量进行交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期货价格反映市场未来的供求关系,并通过各种渠道影响现货市场价格。2003年,黑龙江省农民(豆农)在出售大豆时参考期货价格,选择良好的出售时机,使全省豆农在销售环节至少增收2亿元。这说明A.期货信息可以使商品价值增加,让参与者致富B.市场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C.期货价格刺激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量D.市场价格是受供求关系影响而波动的(2)商品价格决定于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B.供求关系,但受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影响C.个别劳动时间,但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D.供求关系,但受到使用价值的影响24.(02全国)等价交换()A.是指每次商品交换都必须是等价的B.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应与价值相一致C.只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D.表明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25.(01全国)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是通过实现的。()A.价格波动B.不等价交换C.国家宏观调控D。统一的市场26.(01全国不定项)价值规律要求的等价交换是指()A.每一次具体的交换过程都是等价交换B.等价交换的实现有赖于价格依据供求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C.等价交换应当理解为商品交换过程的总趋势D.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绝大多数是符合等价交换的,只有少数是不等价交换考题汇编●27(07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24题)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A.4克B.8克C.16克D.32克●28(07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Ⅱ第24题)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A.28040B.24020C.48020D.416040●(2907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25题)手机虽小,却能折射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20年前,手机称“大哥大”,买一部要花2万多元,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工薪者20年的收入。最近,小薇只用300多元便买了一部,仅相当于一个普通工薪者一周的收入。手机价格降低的根本原因是A.厂家数量增多使产品供应量增大B.商家采用了薄利多销的销售策略C.科技进步增加了商品的技术含量D.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30(07高考文科基础广东卷第3题)在同一时空条件下,生产同样的商品,不同生产者有的赚钱有的赔钱,其根本原因在于A.生产技术条件不同B.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同C.出售产品的价格不同D.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31(07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第26题)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A.1.8万亿元B.2万亿元C.2.2万亿元D.2.4万亿元●32(07高考文科基础广东卷第1题)货币在商品流通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对于货币的正确认识是A.货币只有流通手段的职能B.货币就是金银,金银就是货币C.有商品交换,就有货币D.货币能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33(07高考政治上海卷第19题,分叉部分B组,不定项)防止经济生活出现过高通货膨胀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发生通货膨胀时通常会出现A.商品普遍滞销B.正常的生产流通秩序被扰乱C.居民纷纷抢购消费品D.物价全面持续上涨●34(07高考政治广东卷第9题)观察右图,判断2006年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态势A.低增长低通胀B.高增长高通胀C.高增长低通胀D.低增长高通胀●35(07高考文科基础广东卷第2题)气候、时间、地域、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它们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因为改变了A.该商品的供求关系B.该商品的价值量C.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D.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36(07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宁夏卷12题)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7(07高考政治广东卷第10题)近年来我国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为了抑制房价涨幅,政府可以选择的措施有A.扩大商品房需求B.增加商品房用地的供给C.规定商品房价格D.减少商品房用地的供给●38(07高考政治江苏卷第17题)“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及贵(《史记·货殖列传》)。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A.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B.计划机制作用的结果C.劳动决定价值的体现D.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39.(04两广)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部分生产资料(如钢铁等)的价格上涨,但是,今年国内空调生产企业仍然出现了新一轮的降价大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根据有关机构预计,现有300多家空调生产企业有200余家可能倒闭。用所学的经济学常识回答: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没有引起空调价格的上涨。40.(01春季高考)辩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完全由企业自主制定价格。▲41(07高考政治上海卷第33题,分叉部分A组)二战期间,国际红十字会向纳粹集中营里的战俘提供一些食品、衣服、香烟等物品。战俘之间进行物品交换或用劳务换取物品的行为经常发生,交换中,香烟逐渐成为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物品,例如,1件衬衣值80支香烟,为他人洗1件衣服可换取2支香烟……。请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简要回答:(1)在这个故事中,香烟充当了什么角色?执行了哪些功能?(6分)(2)为什么香烟从普通消费品变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物品?(4分)
本文标题:历年高考试题汇总经济常识第一课.真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25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