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厦门双十中学2006届高三语文试卷
厦门双十中学2006届高三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请将第Ⅰ卷答案填在第Ⅱ卷前的答题卡上,第Ⅱ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题。4.考试内容:2006年《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贵州“密码”有望揭开地球生命衰荣之谜地球生命演化史上曾发生六次重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其中2.5亿年前二叠纪末期的那一次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其结果导致超过90%的海底生物在瞬间灭绝,只剩下少量低级的生物。此后在三叠纪,这些生物通过至少400万年的时间才逐渐进化为高级生物,并使整个世界逐渐繁荣。长期以来,地质学家们都在寻找导致这次生物灭绝事件的原因和努力解答此后生命的复苏过程为何如此漫长,而隐藏在地球某些角落的地质标本就成为他们索求“密码”的“藏宝图”。这批国际地质学家正在考察的罗甸县区块,属于地质学界著名的“大贵州滩”区域,被地质学界誉为“研究三叠纪的宝地”。国际三叠纪地层分会主席迈克·奥切尔德说:“我在这里看到了中三叠纪和下三叠纪清晰的界限,在一个剖面上,有如此完整的记录,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它应该作为全球的样本。”“大贵州滩”的命名者中国地质学家魏家庸说:“我们所考察的这个地方的地层剖面,集中展示了二叠纪到三叠纪地质变化的过程。就像上帝之手在地质运动的过程中没有间断地按下的快门,这段历史在此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在这次考察中,地质学家们发现了菊石化石和大量生物礁化石。作为海底生物种群生活的场所,有地质学家认为,生物礁有可能加快了生命复苏的过程。迈克·奥切尔德说:“地球历史上最大一次生物灭绝事件是诸多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研究它对人们现在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价值--如何认识地球环境和应对环境的变化。”1.文章标题中的“密码”在文中具体指的是:A.生物化石和生物礁化石B.生物化石和生物礁化石包含的信息C.地质标本D.地质标本包含的信息2.下列表达和原文的意思相同的是:A地质学家们都在寻找二叠纪末期导致这次生物灭绝事件的原因和过程。B罗甸县区块是世界上唯一把中三叠纪和下三叠纪的清晰界限完整的记录在一个剖面上的地方。C菊石化石和礁化石是海底生物种群生活的场所。D研究生物灭绝有助于我们认识地球环境和环境变化。3.第四段中“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的“这里”指的是:A三叠纪B二叠纪C大贵州滩D罗典县区块4.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完全正确的项是A大灭绝有利于生物进化。B科学家相信在大贵州滩会揭开生物灭绝的秘密。C大贵州滩所在的区域史前是大海D如何认识地球环境和应对环境的变化是研究史上最大灭绝时间的价值所在。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论范增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蚤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增之去,当以羽杀卿子冠军时也。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也。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以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心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斋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杀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従,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杀其所立,项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5.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项A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私:私交B.增之去.,善矣去:离开C.独恨其不蚤.耳蚤:早D.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分:分工6.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增之.去,善矣//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B.然则当以.何事去//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C.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D.力能诛羽则.诛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7.下列全都属于苏轼批评范增的理由是:○1私下离开项羽○2在鸿门宴中试图杀害义帝派遣入关的刘邦○3在项羽杀害卿子冠军时没有果断离开项羽○4谋划杀害义帝○5想要依靠项羽获得成功○5不明去就之分A.○1○3○5B。○2○4○6C。○3○5○5D。○1○2○48.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同的项是:A.苏轼认为范增建议立义帝,使项羽获得了成功,后来项羽杀义帝,范增就应该离开他.B.汉用陈平的计策离间项羽和范增,但在此前项羽和范增的关系已经有了变化.C.义帝能够发现并任用卿子冠军说明他是一个贤主,项羽杀卿子冠军他与义帝的矛盾也就激化了.D.虽然范增有许多地方处理不当,但他的存在仍然使刘帮阵营感到威胁.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6分)三、(22分)9.请翻译下面一段古文(10分)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从击黥布还,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译文:10.阅读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少年游周邦彦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周邦彦在词抒情、写景之外,渗入述事,为词的创作做出了新的贡献,请读这首小令,对其中故事做一简单介绍。11.从以下三题中任选两题,根据语境,默写填空。(6分)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句名言出自______________时代思想家_______________的文章。②“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代学者王国维用这句词形容治学过程中的执着境界,这句词的原作者是________代著名词人______________,我们学过他的词《雨霖铃》。四、阅读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12——15)(18分)作画今日早起,神清目朗,心中明亮,绝无一丝冗杂,惟有晨光中小鸟的影子在桌案上轻灵而无声地跳动,于是生出画画的心情。这便将案头的青花笔洗换上清水,取两只宋人白釉小盏.,每盏放入姜思序堂特制的轻胶色料十余片,一为花青,一为赭石,使温水浸泡;色沉水底,渐显色泽。跟着,铺展六尺白宣于画案上,以两段实心古竹为镇尺,压住两端。纸是老纸,细润如绸,白晃晃如蒙罩一片月光,只待我来纵情挥洒。此刻,一边开砚磨墨,一边放一支老柴的钢琴曲。不觉之间,墨的幽香便与略带伤感的乐声融为一体。牵我情思,迷我心魂。恍恍忽忽,一座大山横在面前。这山极是雄美,却又令人绝望。它峰高千丈,不见其顶,巅头全都插入云端。而山体皆陡壁,直上直下,石面光滑,寸草不生,这样的大山谁能登临?连苍鹰也无法飞越!可它不正是我执意要攀登的那种高山吗?这时,我忽然看见极高极高的绝壁上,竟有一株松树。因远而小,小却精神。躯干挺直,有如钢枪铁杵,钉在坚石之上;枝叶横伸,宛似张臂开怀,立于烟云之中。这兀自一株孤松,怎么能在如此绝境中安身立命,又这般从容?这绝壁上的孤松不是在傲视我,挑战我,呼唤我吗?不觉间,画兴如风而至,散锋大笔,连墨带水,夹裹着花青赭石,一并奔突纸上。立扫数笔,万山峥嵘;横抹一片,云烟弥漫。行笔用墨之时,将心中对大山的崇仰与敬畏全都倾注其中。没有着意的刻画与经营,也没有片刻的迟疑与停顿,只有抖动笔杆碰撞笔洗与色盏的叮叮当当之声。这是画人独有的音乐。随同这音乐不期而至的是神来之笔和满纸的灵气。待到大山写成,便在危崖绝壁处,以狼毫焦墨去画一株松树——这正是动笔之前的幻境中出现的那棵孤松。于是,将无尽的苍劲的意味运至笔端,以抒写其孤傲不群之态,张扬其大勇和无畏之姿。画完撂.笔一看,哪有什么松树,分明一个人站在半山之上,头顶云雾,下临深谷。于是我满心涌动的豪气,俱在画中了。这样的作画不比写一篇文章更加痛快淋漓..?有人问我,为什么有时会停了写作的笔,画起画来。是消遣吗?休闲吗?自娱吗?我笑而不答,然我心自知。12.有人说文章的第二段的那座山写的作者的梦境,并非真正的山峰。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5分)13.文中第三自然段“这绝壁上的孤松不是在傲视我,挑战我,呼唤我吗?”描写了并不存在的景象,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14.作者为什么会停下写作的笔画起画来?请结合文章加以回答(4分)15.作者在宣纸上画了什么?说说你对作者画作的理解。(6分)五.(16分)16.请以道别为话题模仿例句再写两个句子:(4分)“不破楼兰誓不还”,是壮士慷慨的道别。,。,。17.《水浒传》中武松景阳岗打虎之前喝酒的酒店,门前的招旗上写着“三碗不过岗”。“三碗不过岗”这则广告词有多方面的意思,请写出两点。(4分)18.左面是“中国联通”的图标,仔细观察后,根据要求答题:(4分)根据你的理解,请用简明的语言说说中国联通图标的创意。19.某小报报道南非飞机失事事件,标题如下:“飞机空中解体,乘客天女散花”。请对其不当处做修改,并说明理由。(4分)六.作文(7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设有一条心理咨询热线。在该热线设立之初,他们曾进行过一次统计,在前9个月打进热线的2700人中,有146人曾尝试自杀或有自杀企图,其中80%是中小学生。2001年,《中国教育报》记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两次抽样调查显示,50%以上的学生曾有自杀意念,其中近30%的学生曾做好过自杀准备,8%的学生采取过具体行动。国外很多学校都设有与生命和死亡教育相关的课程。如在英国小学的课堂上,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或护士对小学生讲授人死时发生什么事情,并且让学生轮流通过角色替换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如父母因车祸身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甚至让学生扮演伤者、死者,从情感上体验与死亡相关的情景。我国著名的诗人陶渊明在世的时候就为自己写了挽歌: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到,托体同山阿。英国的莎士比亚也曾经借汉姆雷特的口说:生存还是死亡,是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看待“生与死”这个自古就被我们关注的话题的,请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看法。[注意](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可以诉说你的心曲,可以写你的所见所闻,发表自己的看法认识;也可以编述故事,展开想象,抒发感情,表达自己对问题所持的态度。(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12分,每小题3分)1.D2.B//A。过程不是寻找的对象C。菊石不是D。应对环境的变化3.D。4.C//A.灭绝的高级生物,B。对二叠纪末期的大灭绝有一定的解释,但不涉及其他D。是重要价值二.(12分,每小题3分)5.D分的意思应该是职责6.A都是取消主谓独立性B凭借//以为C却//然后D就//却7.答案是C。1\2\苏轼赞同的,4,文章中无此论断8.C.项羽杀卿子冠军是使他与范增的矛盾也就激化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6分)三、(22分)9.(10分)译文:汉高主当初还没有得意....的时候,就常常..听说公子的贤能。等到做了天...子.,每次路过大梁,常常祭祀..公子。高祖十二年,从击破黥布的地方...回来,为公子设置五户守墓的人家,要求他们每年按照....四季来奉祀..公子。(加点处一个1分,通顺2分)10.(6分)这首令
本文标题:厦门双十中学2006届高三语文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36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