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厦门阳光彼岸2013年一模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厦门市阳光彼岸补习学校2013年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姓名成绩第一部分口语交际一、完成第1题。(7分)1、根据对话情景,完成三个小问题。(7分)期中考试之后,年段张榜公布了总分前100名同学名单。放学路上,几个同学讨论起此事:甲同学: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公开成绩排名能促进同学之间的竞争,使每一个同学都更加努力地学习。乙同学:我觉得公布名次对成绩暂时落厉的同学会造成负面影响,他们可能因此否定自己的能力,失去学习的兴趣。丙同学:公开排名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来说,也不一定是好事啊,这容易滋长他们骄傲自满的情绪。(1)同学们讨论的焦点是?(2分)()A.同学之间要公平竞争B.公开成绩排名是利还是弊C.成绩面前要胜不骄、败不馁(2)甲、乙、丙三位同学中,不赞成张榜公布成绩名次的是?(2分)()A.甲、乙B.甲、丙C.乙、丙(3)如果你参加讨论,你将如何发表自己的看法?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3分)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满分:39分)二、完成2-5题(39分)2.请根据下列提示默写:(13分)(1)夕阳西下,。(1分)(2)人生自古谁无死,。(1分)(3),无案牍之劳形(1分)(4)古代诗文,绘尽四季景色:春有“,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勃勃生机,夏有“足蒸暑土气,”的辛苦忙碌,秋有“八月秋高风怒号,。”的狂风淫威,冬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异雪景。(4分)(5)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陶渊明在《饮酒》中“,。”的恬淡从容;幸福就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无限牵挂;幸福就是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的美好祝愿;幸福就是李商隐在《巴山夜雨》中“,。”的温馨憧憬。3.阅读古典名著,一定使你受益非浅。(7分)(1)说时迟,那时快;那人只要诱得李逵上船,便把竹篙望岸边一点,只脚一蹬,那只渔船,箭也似投江心里去了。李逵虽然也识得水,若不甚高,当时慌了手脚。那人更不叫骂,撇了竹篙,叫声“你来!今番和你定要见个输赢!”便把李逵搭膊拿住,口里说道:“且不和你打,先教你些水!力两只脚把船只一晃,船底朝天,英雄落水两个好汉扑通地都翻筋斗撞下江里去。宋江,戴宗急赶至岸边,那只船已翻在江里。两个只在岸上叫苦。文段中与李逵打斗的“那人”指的是,他与文段中的戴宗一样,都身怀绝技。戴宗擅长行走,人称神行太保,而“那人”擅长,人称。(3分)(2)读名著,写故事。《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深受读者喜爱的小说,主人公格列佛极具传奇色彩的经历令人惊叹。请简述格列佛成为利立普特国(小人国)举国称颂的英雄的经过(100字左右)。(4分)4.根据文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6分)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和沁人的花香相得益彰,厦门处处A.春意盈(àng)然,美不胜收。无论是星辉交映的“B.筼(yuán)筜渔火”,奇石叠磊、洞壑天成的鼓浪屿,,还是C.树木葱茏(lóng)、繁花似锦的南普陀,到处都是莺飞鸟舞、花团锦簇,一派生机勃勃。在这明媚的时节,与同学一起畅游美景,尽情享受天伦之乐,真是人生一大乐事。(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书写与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春意盈然(àng)B.筼(yuán)筜渔火C.树木葱茏(lóng)(2)(1)下列语段中,加粗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相得益彰B.美不胜收C.花团锦簇D.天伦之乐(3)根据语境,将文段中横线处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5.综合性学习。(13分)清明节,学校开展了祭扫革命烈士墓的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活动步骤有序的进行着:【联语寄哀思】(1)小清同学想撰写对联表达对烈士的敬仰与哀思,他先写了上联“青山绿水留浩气”,却写不出下联。请你帮他从下面联句中选择贴切的一项:()(2分)A.苍松翠柏慰英灵B.美德常与天地在C.桃花流水杳然去D.明月清风何处游【吟诗诉衷肠】(2)路上,不少同学吟诵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句,小明却念着刘长卿的诗句: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请你结合诗境,发挥想象,将划线诗句的画面描绘出来。(3分)【片语表心愿】(3)祭扫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每个同学要在烈士墓前大声说一句话,表达心愿。你想说什么呢?请结合当时的情境,将这一句话说出来。(2分)【活动引深思】(4)阅读材料链接,回答问题:【链接一】在农村,清明节祭扫大多还是采用以下形式,沿途或墓地,抛撒冥钱,焚烧形形色色的纸竹扎糊成的楼房、轿车、侍女、护卫、彩电、冰箱、家具,有的还要燃放爆竹。【链接二】在城市,不少社区通过举办风筝放飞、清明插柳、赏花观景、清风寄情等活动,让更多祭扫市民重温清明传统的记忆,感受现代清明的文化意义。【链接三】许多远离家乡的人们,通过网上组织祭祀活动,或者用鲜花、心愿卡、千纸鹤、放飞气球等物品和形式,替代传统的祭扫。①用一句话概述三则链接材料的内容。(3分)②清明祭扫,你喜欢什么样的形式?请说明理由。(3分)第三部分阅读(满分:44分)三、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6-9题。(14分)【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乙】邹忌受相印。淳于髡○1见之曰:“狐裘虽敝,不可补以黄狗之皮。”忌曰:“谨受令,请谨择君子,毋杂小人其间。”曰:“大车不较,不能载其常任;琴瑟不较,不能成其五音。”忌曰:“谨受令,请谨修法律而督奸吏。”淳于髡说。毕,趋出至门,而面其仆曰:“是人者,吾语之微言二,其应我若响之应声,是人必封不久矣。”居期年,封以下邳,号曰成侯。──节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有删改注释:○1淳于髡kūn:人名。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臣之妻私.臣()(2)皆以.美于徐公()(3)狐裘虽敝.()(4)淳于髡说.()7.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臣之客/欲有求于臣B.今齐地方/千里C.不可补以黄/狗之皮D.请谨修法/律而督奸吏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居期年,封以下邳,号曰成侯。9.阅读【甲】【乙】选段,完成(1)—(2)小题。(5分)(1)结合甲文中内容,简析邹忌是怎样说服齐王相信“王之蔽甚矣”?(2分)(2)你觉得邹忌与淳于髡的说话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2分)四、阅读《动物节能术》一文,完成10-13题。(13分)动物的节能术①蛇的耐饿本领源于它们那一套节约能量的技术。人们一摸到猫或狗身上,总是感到热呼呼的,可是一摸到蛇的身上,却是冷冰冰的。这是因为前者是恒温动物,后者是变温动物。恒温动物的身体,好像是只具有恒定温度的炉子,为了保持恒定的体温,就要消耗体内的能源物质。可是,作为变温动物的蛇就省去了这笔能量开支。它们一年四季的体温不同,就是同一天中的体温也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有较大的变动。所以,它们体内动用的能源物质,远比恒温动物少。拿重量相等的猪和大蟒蛇相比较,如果猪每天消耗150份单位重量的能源物质的话,那么蛇只要1份就够了。②A与此同时....,蛇类吸收营养成分的效率特别高。一口气连吞四五只小白鼠,对蛇来说是并不稀奇的。有时,它们还能吞食比自己大而且长的食物。B一般地...,只要5天左右的时间,蛇就把吞进肚里的食物消化完了,连骨头也消化得精光,只剩下一些兽毛和鸟羽从粪便中排出来。消化以后,这些营养成分便在体内贮存起来。正因为在能量的积聚和消耗上能“开源节流”,所以蛇的耐饿本领特别高强。③龟是寿命很长的动物。1766年法国探险家把一只大龟带到了毛里求斯岛上,到1918年,由于爬上炮床而被士兵“就地正法”了。这只龟是在成年时被捉住的,看来它的寿命至少也有180年。新陈代谢缓慢,能量消耗较少,是龟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④骆驼是一种能长时间忍耐干渴的动物,人们把它叫做“沙漠之舟”。骆驼之所以能耐干渴,是因为在它的驼峰里装满脂肪。脂肪在氧化产生热量的同时,也产生了水分。骆驼不仅能贮水,而且善于保水。它很少出汗,排尿量也少得可怜。别的动物如果小便不多,不能排出尿素等废物,就会中毒。骆驼却可以通过肝脏,利用尿素制成新的蛋白质。⑤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发现,骆驼耐渴的奥秘就在血浆中。骆驼的血浆中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可以保持血液中的水分;每当体内的水分明显损耗时,这种蛋白质仍能维持血液中的水分,保证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科学家把骆驼血浆内的这种蛋白质注射到兔子体内,结果这些兔子在沙漠中断水7天,体内水分丧失30%之后,仍未死去;而没有注射过这种蛋白质的兔子,失水10%就夭折了。⑥动物的能量利用率也是很高的,在这方面鸟类可算是佼佼者了。哺乳动物每奔跑1千米,100克体重大约消耗2400焦耳的能量;鸟类每飞行1千米,100克体重只消耗680焦耳的能量;后者所消耗的能量不到前者的1/3。有一种金(行鸟),每年春秋季节往返于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群岛,在海洋上空不吃也不睡,一口气飞4000多千米,体重只减轻0.06千克。10.本文标题为“动物的节能术”,通读全文后,说说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动物的节能术的?请分点作答。(4分)11.本文多处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选择一处,并结合语境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12.仔细阅读第②段,就A、B任选一处,谈谈加点的地方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13.动物节能,靠的是“技术”。假设人类也会对这些“技术”进行仿生,那么未来人类又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结合文中的某一“技术”展开联想,简述你的想象。(30字左右)(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7分)父子应是忘年交冯骥才(1)儿子考上大学时,闲话中提到费用。他忽然说:“从上初中开始,我一直用自己的钱缴学费。”我和妻子都吃了一惊。我们活得又忙碌又糊涂,没想到这种事。(2)我问他:“你哪来的钱?”(3)“平时的零花钱,还有以前过年的压岁钱,攒的。”(4)“你为什么要用自己的钱?”我犹然不解。(5)他不语。事后妻子告诉我,他说:“我要像爸爸那样一切都靠自己。”于是我对他肃然起敬,并感到他一下子长大了。那个整天和我踢球、较量、打闹并被我爱抚的捉弄着的男孩儿已然倏忽远去。人长大不是身体的放大,不是唇上出现的软髭和颈下凸起的喉结,而是一种成熟,一种独立人格的出现。但究竟他是怎样不声不响、不落痕迹的渐渐成长,忽然一天这样的叫我惊讶,叫我陌生?是不是我的眼睛太多关注于人生的季节和社会的时令,关注那每一朵嫩苞、一节枯枝、一块阴影和一片阳光,关注笔尖下每一个细节的真实和每一个词语的准确,因而忽略了日日跟在身边却早已悄悄发生变化的儿子?(6)我把这感觉告诉给朋友,朋友们全都笑了,原来在所有的父亲心目中,儿子永远是夹生的。(7)对于天下的男人们,做父亲的经历各不一样,但做父亲的感觉却大致相同。这感觉一半来自天性,一半来自传统。(8)1976年大地震那夜,我睡地铺。“地动山摇”的一瞬,我本能地一跃,扑向儿子的小床,把他紧紧拥在怀里,任凭双腿全被乱砖乱瓦砸伤。事后我逢人便说自己如何英勇的捍卫了儿子,那份得意,那份神气,那份英雄感,其实是一种自享——享受一种做父亲尽天职的快乐。父亲,天经地义是家庭和子女的保护神。天职就是天性。(9)至于来自传统的做父亲的感觉,便是长者的尊严,教导者的身份,居高临下的视角与姿态……每一代人都从长辈那里感受这种父亲的专利,一旦他自己做了父亲就将这种专利原原本本继承下来。(10)这是一种“传统感觉”,也是一种“父亲文化”。(11)我们就是在这一半天性一半传统中,美滋滋又糊里糊涂的做着父亲。自以为对儿子了如指掌,一切一切,尽收眼底,可是等到儿子一旦长大成人,才惊奇的发现自己竟然对他一无所知。最熟悉的变为最陌生的,最近的站到了最远,对话忽然中断,交流出现阻隔。弄不好还可能会失去他。(12)人们把这弄不明白的事情推给“代沟”这个字眼儿,却不清楚每个父亲都会面临重新与儿子相处的问题。(13)我想起,我的儿子自小就不把同学领到狭小的家里来玩,怕打扰我写作。我为什么不把这看作是他对我工作的一种理解与
本文标题:厦门阳光彼岸2013年一模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38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