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新时期农业机械化的一大创举卢龙电大进校张虹敬《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对农业机械化的定义: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农业机械化是用机器逐步代替人、畜力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什么是农业机械化?一、农村改革前农业机械化的简要回顾二、中国的农村改革与农机化事业的革新三、改革初期的农业机械化第一章改革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变化一、农村改革前农业机械化的简要回顾1949~1959:制造补充旧式农具,恢复生产。1959~1969:国家投资农机工业,毛主席提出“农业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1969~1979:提出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提出70%机械化的目标,只实现20%。1、增补旧式农具,推广新式农具1950年5、6月,政务院在中南海举办了新式农具展览,主要是马拉农机具。同年,国家着手在各地建立新式农具推广站。恢复生产阶段(1949~1959年)一、农村改革前农业机械化的简要回顾2、试办国营拖拉机站1950年2月,我国的第一个拖拉机站在沈阳市西郊成立。1952年秋,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决定试办国营拖拉机站。中国第一辆真正意义的拖拉机东北国营九三机械农场恢复生产阶段(1949~1959年)一、农村改革前农业机械化的简要回顾3、创办农机工业1949~1957年,建立了一批农机企业,生产旧式农具、仿制国外新式农具,发展很快。1957年,企业发展到276家,已经能够生产五铧犁、圆盘耙、播种机、谷物联合收割机等15种农机具,并开始生产拖拉机。“一五”期间,农机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4.5%。恢复生产阶段(1949~1959年)一、农村改革前农业机械化的简要回顾4、成立科研院所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恢复生产阶段(1949~1959年)一、农村改革前农业机械化的简要回顾1、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1955年,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指出:“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革,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4年后,毛泽东把他关于农业机械化的论述概括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探索与调整时期(1959~1969年)一、农村改革前农业机械化的简要回顾2、大搞农具改革运动1957年冬季到1961年,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具改革运动,参加的人数以亿计。1958年4月,刘少奇在广州参观广东省农具改革推广评比展览探索与调整时期(1959~1969年)一、农村改革前农业机械化的简要回顾3、国营拖拉机站下放与收归国营1958年国营拖拉机站下放针对国营拖拉机站经营体制,为解决拖拉机站在生产组织、经营管理与农民集体经济之间的矛盾,通过社有社营、国有社营、联社经营与国社合营等不同形式,将国营拖拉机站下放。1960年,各地人民公社普遍有了自己经营管理的拖拉机站由于许多人民公社经济基础薄弱,缺乏管理大生产的经验,管理人员文化和技术素质低,维修服务体系不健全,拖拉机和农机具损坏相当严重。1961年,拖拉机“趴窝”、“带病”的占2/3,机具利用效率很低,多数机站亏损。1962年,国家决定将拖拉机站重新收归国营到1962年底,全国拖拉机站系统的拖拉机只有4.9%实行社营。探索与调整时期(1959~1969年)一、农村改革前农业机械化的简要回顾4、建立农机修配网探索与调整时期(1959~1969年)一、农村改革前农业机械化的简要回顾随着拖拉机和其它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大幅度增长,农业机械配件生产和修理成了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为此,国家开始建立农机修配网。同时还投资新建了一批农机修配厂。现在部分省还有省级农机修造站。1、提出“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奋斗目标1966年,国家提出“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奋斗目标,并对实现这一目标做了规划和部署,形成了全国性的农机化运动。目标:农、林、牧、副、渔主要作业的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农用拖拉机达到80万台左右,手扶拖拉机达150万台左右,排灌机械总动力达到4444万千瓦。这个目标脱离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最终没能实现。行政推动阶段(1969~1979年)一、农村改革前农业机械化的简要回顾2、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力度农机事业费年年增加。国家还采取了降低农机产品价格、修理价格、油料价格,对农机生产、维修企业实行价格补贴等措施,以减轻农村集体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负担。1966~1973年,农机产品降价5次,农用柴油降价3次。行政推动阶段(1969~1979年)一、农村改革前农业机械化的简要回顾3、发展壮大农机工业,推进农机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1966~1980年,基本上建成了农机制造、维修、配件生产大致适应,门类比较齐全的农机工业体系。1980年,我国农业生产中需要的各种农业机械,基本上都能够自己制造。农机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得到加强,柴油机系列型谱和定型设计得到统一,并设计了标准化的系列产品。行政推动阶段(1969~1979年)一、农村改革前农业机械化的简要回顾承包土地的生产效益分配原则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余归自己。二、中国的农村改革与农机化事业的革新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农村改革的内容总的说就是搞责任制,抛开吃大锅饭的办法调动农民积极性。——邓小平:《政治与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1978年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鲜红手印,以分田到户的方式迈出了土地“大包干”的第一步,随后“大包干”之风席卷全国。二、中国的农村改革与农机化事业的革新改革开放新时代主要特征:市场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增强,国家用于农业机械化的直接投入逐步减少,对农机工业的计划管制日益放松,允许农民自主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多种经营形式并存。三、改革初期的农业机械化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明确指出:“农民个人或联户购置农副产品加工机具、小型拖拉机和小型机动船,从事生产和运输,对于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活跃农村经济是有利的,应当允许;大中型拖拉机和汽车,在现阶段原则上也不必禁止私人购置。”1.允许农民自主购买、拥有和经营农业机械三、改革初期的农业机械化2.集体农机站、队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80年代初,集体农机站、队开始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打破大锅饭。一般有两种方式:1.集体承包2.包机到人:这种形式由于农民基本上不需要数额较大的一次性投入,花钱不多,收入较高,因而发展很快。到1982年底,集体所有的拖拉机,实行承包经营的达到60%。三、改革初期的农业机械化3.形成“计划+市场”的运作机制一方面,国家继续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支持农机化发展的行政、财政、金融政策;另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对农机工业的指令性计划管理逐步弱化,优惠政策逐步取消,市场机制的作用日益加大。三、改革初期的农业机械化4.拓宽农机服务范围,改革农机管理工作农业机械化的服务领域,从主要为种植业服务发展为面向农林牧副渔各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农村运输等各个方面。农机经营者可以在政策法令许可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经营自主权,从事各项正当的经营活动。农机服务范围的拓宽,提高了农机人员的收入,增强了农机化的活力。三、改革初期的农业机械化5.以发展小型农业机械为主,开发生产有中国特色的农机产品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后,农业机械化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针对农民家庭经营规模小、投资能力有限的状况,国家鼓励农民购置小型农业机械,发展以小型农业机械为主的农业机械化,形成了以小型农业机械为主的格局。三、改革初期的农业机械化变革农业生产方式,农民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如今,种地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那些先进的大农机都是全自动的,操作者只要坐在驾驶室里按动电钮就行了。全省农村机耕、机播和机收程度分别达到97.9%、92.5%和59.3%,农业机械化承担了全省农业劳动总量的85%左右,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力。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农民离开土地拓富路农业机械化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农机作业服务的建立和发展,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加快了农村内部分工分业。外出务工农民将土地交给合作社经营,在土地收入不减的同时,又增加了务工收入。一些农民也开始购买农业机械为其他农户开展代耕服务,这样既解除了农民种地的后顾之忧,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据农业部有关部门测算,通过大农机深松整地打破犁底层,加深土壤耕层,减少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建立起宏大的“土壤水库”提高抗旱排涝能力,可使粮食增产15%。农业机械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份额约为13%。※农机合作社——农业机械化的一面旗帜※跨区作业——农垦和农村互利双赢※深松整地——传统耕作制度的“黑色革命”黑龙江农业机械化三大亮点据人民日报微博11月5日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前往黑龙江考察现代农业生产。
本文标题:农业机械化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1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