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北京四中刘长铭校长精彩语录
名校长精彩语录北京四中刘长铭校长1,我特别羡慕美国学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的规模都很小,很小的学校最大的优势就是老师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度都非常高,而中国的学校都太大了。2,大家只知道北京四中每年有98%甚至99%的学生能够进入到重点大学,但大家不太了解,实际上这所学校更加关注的是人的内心、精神世界的发展。3,教育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高度关注学生个体。我们中国的学校还没做到,中学现在的规模类似一种工厂,类似大机器生产的思维模式。4,我们尊重小孩的兴趣,不往考生培养,而是往一个健全的、有自己的兴趣倾向的人去培养,这个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任何学校都可以做到。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1,我觉得对中学来讲,营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很重要。大家知道清华附中作为清华大学的附属中学,它的好多文化和氛围更接近大学一些,可能跟其他的中学不太一样。在我们附中,老师也好,学生也好,都感觉到氛围比较轻松,孩子们相对来讲有更多的自由度。日常的活动比较丰富多彩,不像办军事化活动似的。当然有些东西要求规范这是应该的,但是管的太死,让孩子觉得在学校没有一点自由度,这个挺不好。我们特别鼓励这种宽松的教育,孩子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独立的思想,独立的思考。课堂上老师讲课,老师的解题方式学生可以表示不同意,不同意就可以讲自己的观点,甚至上黑板自己写出自己的答案来。我们特别特别鼓励学生与老师,或者是与别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有独立的思考能力。,2,我们有好多事情都与这个有关。第一,我们知道每个人天生智力结构是不一样的,就是多元智能理论,这个理论也得到基础教育、得到大家都公认的。孩子中,有些可能擅长的是这方面,有些擅长那方面,在培养孩子过程中,我们在强调共同教育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个性化。如果学生在哪方面有特长,我们一定会有一个支持,就是系统地来支持你发展。所以在我们的课程都是分层的。毕竟每个学生对学科知识方面,在未来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学校首先从学生的个性需求来讲,要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同时如果发现他的特长,我们就特别地给他提供空间。这一方面,清华附中做的比较明显,比如说学生如果有体育特长,我们就有体育特长班,如果有音乐特长我们就有音乐特长班,如果有美术、舞蹈等等等等,尤其学科方面有特长,且这个特长可能远远超出了一般的高中学生在这个方面的特长,这个时候我们中学老师甚至都没法培养他,我们就可能会借用大学的人力和物力来培养他。总之,对个性培养这件事情,首先我们学校要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或者教学活动,让孩子接触的东西比较广泛,你才能知道孩子的兴趣在哪里,有了兴趣之后,我们再培养,让孩子产生一个持续的兴趣,把兴趣变成特长。3,关键词:一流的教师王殿军:所有的老师是不是好老师这是很难评价的一件事,不过,有几个方面我觉得比较重要。第一,你选择老师这个职业其实就意味着有些东西你就不能去追求,比如一个奢华的生活,当然一个体面的人生你是有的。另外,教育人最看重的是什么?看着一代一代的学生,一级一级的学生出去,他们成才了,你觉得自己的一生就很成功,你觉得特别自豪,特别幸福;对每一个孩子,你就想他有可能是未来的大学者,大师,科学家,或者是文学家等等,你要这样想,你就会关心每一个学生,去爱护他,去无限付出。你不去想回报,因为他们成功本身就是对你最大的回报。如果老师有这样的境界,他会度过非常愉快的职业生涯。不过,大家毕竟生活在现实社会,我们牵扯到住房,车,日常生活等等,教师虽然提高过好几次待遇,但总体来讲,教师这个职业的待遇也不是特别的高,所以教师可能有生活的一些压力。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还要投入很多精力给学校,给全班的孩子。说实话,这种时候老师可能不一定有时间多关心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孩子。所以我是发自内心钦佩我们的老师,觉得他们很不容易,为学校为学生付出了很多很多。但是教育这样一个事业,你选择了它就选择了奉献。只要你愿意当好一个老师,你看到他的价值和意义,你会去提高自己的知识,自己的修养。所以好的老师他是把培养一个非常完美的人作为他的目标,他知道该怎么做,怎么样做能够有效,怎么样做最有意义。我特别强调教学能力强,表达能力强,这些都技术层面,只要你真正用心去做,愿意做,这些提高起来都是比较容易的。4,关键词:校长的角色绘制宏伟蓝图让大家有“奔头”王殿军:校长毕竟是大家庭的主要领导者,所以我觉得他应该更多的是给这个学校绘制宏伟蓝图,在战略上发展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有一个目标,同时要有能看到步骤的发展计划,规划。这个计划必须有,也必须得务实,你不能画一个蓝图大家看不到这个蓝图实现的那一天。要让大家觉得画的这个宏伟蓝图很了不起,只要大家按照这个计划一步一步走,一定能够实现目标。同时我觉得作为校长要深入老师深入同学,要让大家感觉到在为这个目标奋斗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在努力,校长和领导们也在他们的身边。善于深入群众,尤其是要善于解决老师和学生的一些难题。由于学校的发展,人这么多,可能每一个学生或者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些困难,从学校这个层面要竭力的去做人文关怀,因为作为一个校长来讲,你还是要靠大家,靠老师们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才能把学校建设好,他们是你实现目标的唯一保障。大家怎样才愿意凝聚起来,愿意按照你设计的目标走?校长的任务就是让大家就觉得这样做有意义、有价值、有奔头。精彩语录聪明的孩子都喜欢玩,老师的任务是让课堂有趣,吸引学生持续的兴趣。我们鼓励学生与老师,或者是与别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有独立思考能力。我们选拔学生的纬度太过单一,我们要改的话,应该从基础教育入手,创造更多的具有公信力的维度指标,高校用这些纬度指标来选拔人才。教育这样一个事业,你选择了它就选择了奉献,就意味着有些东西你不能去追求,比如一个奢华的生活,当然,一个体面的人生你是有的。校长是大家庭的主要领导者,应该给学校绘制宏伟蓝图,他的任务就是让大家凝聚起来,按照校长设计的目标走,让大家觉得“有奔头”。北京八十中校长田树林:违背教育规律升学率上不去,高升学率为素质教育赢得发言权2008年至2013年,八十中实现升学率连续六年不断自我超越,创造出历史的最好水平。田树林谈起今年学校的高考成绩,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今年八十中的重点大学率达到98.7%,600分以上的学生占参加考生数量的四分之三,650分以上的高分段学生也有70人。她认为,这个成绩是老师和学生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与学校这些年应对变化做出的改变,包括课程改革,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目标是分不开的。田树林并不回避谈及升学率对于学校的意义,她认为升学率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基本指标,一个学校有很高的升学率,但并不一定代表学校的办学质量高;反之,如果一所办学质量很高的学校,它的升学率是很落后的,是不行的。作为学校自身,应该不断地追求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不断地追求升学率的自我超越。她提出,升学率没必要与别的学校进行横向对比,在不同的区域、学校情况、不同发展阶段来说,绝对值横向比较没有太大意义,升学率对比实际上也不是简单的数量对比的问题。对学校来说,与自己的历史升学率进行纵向对比,才是学校应当追求的。对于提高学校的升学率,田树林探索出一套教育规律,“只注重升学率,升学率是上不去的。”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出发,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根据自身知识、经验、背景不断地同化建立新概念、接受新知识的过程。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不能真正主动意义上的自我学习,要创造高的升学率是不可能的。田树林认为,如果违背这些教育规律的东西,也许升学率会有短暂提高的效果,但是绝不会长久的。毕业学生的成绩,对田树林来说是最大的褒奖。这为教育工作者、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赢得了发言权,把升学率建立在充分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实质上就是发展素质教育。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为中国教育这双脚做出最合适的鞋1当代教育既要顺应世界潮流,也要坚持中国特色2培养人,一定不能局限于只教给学生谋生的技能3中学的任务就是给大学输送生源?答案是不。4学问学问,“学”必须与“问”连在一起5独生子女容易眼高手低团队精神先天不足6减负:学校绝不推卸责任迎难而上改进教育方式当有的人认为人大附中是一个垄断优质教育资源的超级学校,是教育不均衡的罪魁祸首时,刘彭芝校长却派出最好的老师去无偿帮扶薄弱校。她说她愿意做探索教育均衡的先行者。对于培养人才,她有她独特的理解,她说一定不能局限于只教谋生的技能,也不能只停留在精神的境界,而更应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灵魂境界。她说要为中国教育这双脚做出最合适的鞋。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接受凤凰网教育频道独家专访1.当代教育既要顺应世界潮流,也要坚持中国特色孔子是全人类的伟大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思想,是世界教育史上最宝贵的财富。最美莫过多样化,我特别欣赏费孝通先生关于世界文明的那四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国的教育,都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应该彼此欣赏,彼此借鉴,春兰秋菊,各擅胜场,在和而不同中共同营造世界教育事业的百花园。当代中国的教育,既要顺应世界潮流,也要坚持中国特色。习近平主席有句话说得极好,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中国教育这双脚做出最合适的鞋。怎样才算最合适?我的理解,一方面,正确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有因有革,返本开新;另一方面,科学处理好中与外的关系,取长补短,洋为中用。2.培养人,一定不能局限于只教给学生谋生的技能办任何事情,都既要有具体操作,也要有顶层设计,既要有现实目标,又要有远大抱负。超越阶段,激进冒进,只会欲速则不达,甚至适得其反。但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还不充裕,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十分稀缺,教育条件与老百姓的预期之间,有很大反差。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很多科学的教学方法,我们明明知道很好,但不能实施。比如小班制,一个班的学生最多不能超过24人,好不好?当然好!可目前我们能实施吗?肯定不能!这就是我们最大的苦闷。如何化解这种苦闷?最有效的办法,是司马迁讲孔子的那句话:“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心向往之,至关重要。有些理念和办法,我们一时做不到没关系,关键是我们知道它是好理念好办法,我们目前的工作要尽最大努力向这种好理念好办法靠拢,要为将来实施这种好理念好办法创造条件。仰望天空,脚踏实地,这就是我们应有的状态。坚持理想不动摇,直面现实不盲目,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徘徊,我们要做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者,人大附中近三十年的改革创新,着眼点和着力点,主要放在把握好两个度上,一个是速度,既要超前,又不脱离国情、不脱离现实;一个是力度,既保持革故鼎新的态势,又让教师、学生、家长、同行、主管部门和全社会能承受。把握好这两个度真的很不容易,稍有闪失,就要出纰漏。把握好这两个度,才能做教育改革创新的领跑者。领跑者首先要领着大家朝着正确的方向勇往直前,同时要时刻关注后面的人,既要给后面的人以压力,还要让后面的人使把劲就能跟上。因缘际会,人大附中已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中学,我们除了把自己的学校办好之外,还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我们要在努力担当中国基础教育的领跑者中,实现人大附中人的教育自觉、教育自信、教育自强。说一千道一万,教育,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凡事要立其大、取其上。我们说教育,首先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关于这个问题,已讨论多年,我也讲过无数次。但这样的话题就应该时时讲、处处讲、反复讲。丰子恺先生在纪念他的老师弘一法师李叔同时说,人活在世上,有三种生活:物质的生活、精神的生活、灵魂的生活。物质的生活就是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精神的生活主要指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灵魂的生活则是超越,是终极关怀,是心灵的净化和美化。弘一法师的一生,生动地体现了这三个境界的递进和提升,因此,他的一生是完美的一生,是了不起的一生。今天,我们培养人,一定不能局限于只教给学生谋生的技能,停留于物质的境界,一定不能局限于只教给学生欣赏文艺的法门,停留在精神的境界。我们培养人,一定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灵魂境界,让他们有美丽的心灵和高尚的灵魂。心态决定生态,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没有心理的和谐,哪来社会的和谐?我们要建设美丽中国,没有美丽心灵,又哪来美丽中国?说到底,教
本文标题:北京四中刘长铭校长精彩语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21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