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小学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网上学习内容(一)--------------------------------------------------------------------------------发表日期:2006年3月14日作者:海安县教师进修学校吴迎春【编辑:admin】第一讲:健康与心理健康一、健康:(一)健康的涵义: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二)全面理解和把握健康的内涵:1、全面理解健康的含义,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四个方面。2、健康是人的基本人权,它与人的生命、财产一样不容侵犯。健康是每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因此要求个体具备主宰自己命运的能力。3、健康不仅仅是个体的一种需求,也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社会是由人构成并通过个体发挥作用的,人是构成社会存在的先决条件。因此,社会必然要通过个人的健康来支持,以保证社会健康稳定地发展,这样维护和保证社会的健康也就成为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我们不仅要提高健康的社会地位,而且在价值取向上需要培养人们共同的社会健康观4、在社会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健康意识,提高活动效率和生活质量,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二、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的含义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界定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种安宁平静的稳定状态。无论是专业机构,还是心理学家,虽然他们对心理健康的解释有差异,但归纳起来,心理健康的内容应该包含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个是情绪情感要素;一个是思维或智力要素,而且,两种要素体现在人际交往的情境之中。情绪健康是指个体的自我感觉和状态方面的健康。美国心理学家迪恩·夏皮罗将情绪健康特征进行了如下的概括:①追求健康的决心和努力。②对不同环境的机动性和适应性。③感到生活有意义和值得肯定。④懂得自我不是宇宙的中心。⑤同情他人。⑥在为别人服务或发生关系时能够做到无私。⑦有对身心的控制感觉,自己能够作出促进健康的选择和决定。思维健康则是指人们根据现实情况去认识世界,并能对现实世界发生的情况作出及时的反应,对生活的处理具有理性判断的能力。其基本特征包括:①具有面对现实与接纳现实的能力。②承担责任的能力。③组织与建构人际关系的能力。④合理运用组织策略的能力。⑤具有理性的、批判性的思维过程。(二)心理健康的标准1、国际心理卫生组织关于心理健康标准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将心理健康标准划分为四个方面:(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和谐,并能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2、世界卫生组织的心理健康标准(1)具备健康心理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情绪是稳定的,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并有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2)有比较充分的安全感,一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和信任。(3)健康的人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切合实际地,不断地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3、《云五社会科学大词典心理学》中心理健康标准(1)统计学标准: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找出正常行为和数值分布。如果其数值分布接近平均状态,其行为则被认为是健康的。如果其数值分布偏离平均状态,其行为则被认为是不健康的。(2)社会学的标准:它是以社会规范作为标准,其行为符合社会公认的规范则是健康的,偏离公认的社会规范则被视为不健康或异常。(3)医学的标准:没有心理疾病症状的人是健康的,否则被判定为心理不健康。由于医学标准侧重在健康的病理方面,因此显得其所界定的范围过窄。4、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1、了解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2、信任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能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坦然处之,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失败。3、悦纳自我,对自己的外形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认同。4、控制自我,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5、调节自我,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平衡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做出及时的反馈、修正、选择、变革和调整。6、完善自我,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7、发展自我,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人格。8、调适自我,对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理解他人,悦纳他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9、设计自我,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但理想与目标能切合实际。10、满足自我,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三)有关心理健康的人格理论1、心理健康与健康人格心理健康不仅是健康人格的内容,而且是人格健康的基础和保证。健康的人格意味着一个人的行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教育的综合过程行为。一般来说,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并能直接反映其本质特征的是看他是否具备健全的人格,人格特征是否保持其完整性和相对稳定性。具体判断方式包括四个方面:(1)观察一个人的客观的自我态度,即具有现实、准确的自我知觉;(2)观察一个人的客观的社会知觉和建立适宜人际关系的能力,即具有准确地从别人的语言、行为中体察出思想、愿望感受,并能了解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3)观察一个人是否具有生活的热情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4)观察一个人是否能有效地使自我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状态。2、几种主要的人格理论阿尔波特的健康人格观阿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一种动力的组织。人格是由心理的及生物结构组成,其各方面都是连续的。人格是物质的统一、一致和整合,成为一个全体。为此,他将健康人格归纳为6个特点:(1)自我广延的能力。健康的成人参加活动的范围极广。他们有许多朋友、许多爱好,并且在政治、社会或宗教活动方面也颇为积极。(2)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健康成人与别人的关系是亲密的,但没有占有感,无嫉妒心。这种人富有同情心,他们能容忍自己与别人在价值观与信念上的主要差别。(3)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健康成人能忍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经得起一切不幸遭遇。他们对自己也有积极的意向,即自我形象或对自己的看法。(4)表现具有现实性知觉。健康成人看待事物是根据事物的实在情况,而不是根据自己希望那样来看待事物。这种人看待情境及顺应情境是极为明白的,是明白人,不是湖涂人。(5)具有自我客体化的表现。健康成人对自己的所有和所缺都十分清楚和准确。他们理解真正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别。他们也知道自己如何看待自己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之间的差别。(6)具有一致的人生哲学。健康成人需要有一种一致的定向,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有一种主要愿望。阿尔波特的健全人格包涵5方面的内容,即(1)人格是身体和精神的统一;(2)人格是身心倾向、性质和反应的统一;(3)人格的统一性是不断变化的;(4)人格是制约着各种活动的倾向性系统;(5)人格是主体的活动与客体的环境的统一。弗洛伊德的健康人格观西格蒙特·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86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并创立了以无意识为基本内容的精神分析理论。1900年出版的《梦的解析》被学术界誉为改变人类历史的经典之作。该书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他提出的无意识(本能)理论被称为人类思想进化的第三次革命。(前两次思想革命是指:哥白尼提出的太阳中心说其代表作是《天体运行论》和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思想其代表作是《物种起源论》)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其中,本我是最原始的,是潜意识的结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本我在冲突过程中不进行价值判断,不考虑客观现实环境,只遵循唯乐原则,一味地直接追求满足。因为本我不同外部世界直接接触,因此,它急切地寻求出路,而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自我。本我是人格中的一个永存的部分,在人的一生的精神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属于意识结构部分,他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来进行活动,遵循唯实原则,它协调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其心理能力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抑制和压抑上。自我的主要功能有4个,即,(1)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以维持个性的生存;(2)调节本我的原始需要,以符合现实环境的条件;(3)抑制不能为超我所接受的冲动;(4)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超我则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社会道德的代表,包括个人的良心和自我理想。自我理想是教育的产物,它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良心负责对反道德的行为进行惩罚。超我遵循至善的原则,其主要职能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的冲动。从种族发展来看,超我来自于原始人,是人类所特有的。超我有3种功能,即,(1)抑制本我与社会要求不相容的各种行为;(2)引导自我,以符合社会规范的目标替代较低级的现实目标;(3)使个人理想目标得以实现,达到完美的人格。弗洛伊德十分重视个体的早期经验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他说,儿童是成年人的父亲。因此,他认为,超我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关系为,如果自我强大,能使本我的能量以社会允许的方式适当释放,则本我、自我和超我能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中,个体就是正常的。如果自我弱小,则本我和超我处于激烈的对立冲突的非平衡的状态中。由于超我对本我的压抑,使本我的欲望长期得不到实现,压抑就转变为焦虑、不安,久而久之就导致精神疾病,也即是人格内部存在着的动机冲突。荣格的健康人格观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G.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早期投在弗洛伊德门下,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最初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后来在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上与弗洛伊德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于1913年与弗洛伊德彻底决裂。荣格的研究包括三个方面:(1)意识。荣格认为,心理学是一门关于意识的科学。尽管如此,意识是一种很特别的东西。它是一种断断续续的现象。意识完全是对外部世界的知觉和定位的产物。心灵中无物不在感觉中。因此可以把意识界定为精神事实对于自我的一种关系。根据意识的含义,荣格将意识的功能划分为外部功能和内部功能。外部功能包括: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四个功能。其中,感觉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思维告诉我们那个事物是什么;情感告诉我们这个事物对于我们的价值;直觉是我们对未来的一种预感。内部功能包括:记忆、主观因素、情绪事件和侵犯四个因素。(2)个人无意识。它与一个人的历史有关,并包含了原则上能意识到的一些要素。它们曾经一度是意识的,但因被遗忘和压抑,从意识中消失了。在弗洛伊德看来,无意识主要是受压抑的事物的储存器。而我认为无意识是一个巨大的历史仓库。意识正如广大无意识领域的表面或表皮,而无意识的内容则是未知的。我们关于无意识所说的任何东西,其实也就是意识对于它所说的东西。所以说,无意识的领域广大并且总是处于持续的运动中,而意识则是瞬间视象的有限领地。(3)集体无意识。其内容从来没有在意识中出现过,因而不是由个体习得的,是完全通过遗传而存在的。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有四种原型最为突出,他们可以分别代表不同的人格系统。它们是: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和阿妮姆斯。人格面具是人格的最外层。它是指个体在环境的影响下所造成的与别人接触时的假象,掩饰着真正的我,与真正的人格不符。荣格将人格面具看作是意识自我和无意识自我的总和,看作是集体精神的一个部分。人格面具这一原型主要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而非他自己的个性所决定。阴影是与人格面具相对立而存在的,反映出消极的人格特质,难以被他的意识自我所理解和接受。阿尼玛和阿妮姆斯则是指灵气,分别代表男人和女人身上所表现的双性特征。前者指男性身上的女性特征,后者指女性身上的男性特征。罗杰斯的健
本文标题:吴迎春心理健康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30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