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关于社会体育与生活方式的关系的调查报告
关于社会体育与生活方式的关系的调查报告生活方式的概念生活方式指人们在某种价值观念指导下,各种生活活动的形式,它包括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生活活动指人们的行为,即是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中,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利用可以取得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而采取的种种行动(包括为了与别人配合行动而必不可少的语言)。因此,生活方式是个人或群体在生产实践活动过程中,长期共同在特定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全部活动模式。生活方式是社会整体结构及其运行状况具体而生动的反映形式,对它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社会运行的规律。生活方式自人猿揖别后就始终伴随人类,成为人类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形式。由于生活方式是一个内容丰富、层次复杂、形式多样、内在联系密切的领域,因此,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范畴。生活方式又可以分为劳动生活方式、学习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和闲暇生活方式等类别。其中与社会体育关系较大是家庭生活方式、休闲生活方式和消费生活方式。体育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一些新的概念正在形成,“体育进入生活方式”、“体育生活方式”、“生活体育”等等成为不少国际组织的行动纲领,成为许多国际会议的研讨主题。在我国开始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时候,明确地提出了全民健身活动对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意义与价值。20世纪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世纪,是科学技术大发展的世纪。在历史长河中的这短短的一百年里,人类创造的奇迹超过了以前几万年的总和。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则给人类配备了一个威力无比的帮手,使人类的智力潜能得到难以想象的开发。但是令人眩目的21世纪将会进一步改变着我们的世界,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时空。据专家预测,在我们未来世界的生存的空间里,将会有多种发展趋势:1.辉煌的资源经济;2.鼎盛的微电子技术;3.没有经济疆界的世界;4.新型的服务性社会;5.即时的信息产业潮;6.生物世纪时代;7.人口急剧老龄化;8.飞跃的金融信息业;9.崛起的企业情报业;10.休闲新时代;11.企业由大变小;12.世界重心转移;13.不断变化的工作方式;14.互联网改变生活。这些趋势正在向我们扑面而来。这样一种生活方式的变革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实惠,诸如技术社会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迅捷,优裕的物质生活提高了生命的质量,多元文化给我们广泛的社会参与的机会等等。这一趋势在改革开放的中国,也初见端倪,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出现了许多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会从许多方面影响社会体育的发展一、社会转型期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一)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快速增长在过去20年中,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1999年的585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了2.6倍,平均每年增长6.3%,居民收入水平几乎每隔几年就上一个台阶。由此,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1978年的405元迅速增加到1999年的665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了2.7倍,平均每年增长6.4%。(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在20年中由1978年的57.5%下降到1999年的41.9%。说明食品消费支出大大下降,标志着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公认的中等生活水平,也是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居民在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居住等高层次消费的比重明显上升,从1978年到1999年,邮电通讯费占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由不到0.5%上升到3.8%,教育支出的比重由不到2%上升到7%,文化娱乐支出的比重由4.8%上升到5.3%,医疗保健支出的比重由不到1%上升到5.3%,居住项目由6%上升到9.8%。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衣着人均年消费支出,1997年为520.91元,是80年代初的91倍多,1996年我国生产各种鞋40多亿双,人均3双多。(三)居民获取信息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20年前居民获取信息的基本方式大致分为3种,即报刊、收音机和电视机,比重分别为52.98%、61.45%和16.24%,其中以报刊和收音机为主。寻呼机、车载收音机和因特网等新式信息方式几乎没有。而到了1998年,现代化的电视信息方式所占比例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比20年前增长402.17%。1980年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电视机为57.54台,1990年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为61.37台,而1998年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就达到111.57台。而人们购买电视机的动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用于休闲娱乐的比例由1980年的49.08%上升到81.53%。居民的通讯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采用信函通讯的居民,由1980年的87.52%,下降到1998年的15%。中国居民移动电话的拥有量在20年中增加10倍,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四)城镇居民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随着我国经济从劳动生产型经济方式向休闲生活型经济方式的转变,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消费的转变,城乡居民的业余生活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在满足了生活最基本需求后,更加注重文化娱乐消费。近几年,在城镇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消费支出及其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均呈增长趋势,1999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为567.06元,其中用于娱乐耐用品的支出年人均135.33元,用于教育的支出年人均323.33元。文化教育文化服务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例为12.28%,比1985年增加4.11个百分点。由于生活方式的转变给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社会体育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时间条件正在逐步得到满足。由于国家投入的增加和家庭个人消费的增长,社会体育的经费状况在迅速改善,城市居民区的体育设施,如健身路径、健身长廊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由于余暇时间的普遍延长,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机会也大大增多,这为开展社会体育,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发展体育人口提供了良好所条件。在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健康观念也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把健康问题放在了价值观的首位,把通过体育手段获取健康看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了“花钱买健康”的概念。这也给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但是,由于中国生活方式的转变发生得十分突然,使我们在很多方面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也给社会体育提出了新的问题:1.余暇时间的使用存在着较大的浪费。因此,今天积极引导人们用科学、文明、健康的方式度过余暇时间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任务。我国城乡居民面对大量的余暇时间,如何善渡余暇,用科学文明健康方式支配余暇时间已经成越来越多家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社会体育如何进入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何通过体育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把更多的余暇时间投入到体育中来已经成为一种新生活的理念必须讨论的问题。2.电视时代的到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据1997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所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城乡居民余暇时间支配方式中,看电视和电影为第一位,占73.53%,阅读小说报刊杂志为第二位,占44.04%,从事体育活动为第三位,占26.68%。可见在余暇时间中用于看电视的时间所占的比例较高,每天看电视半小时至2小时有61.50%,2小时至4小时33.90%。,说明我国城乡居民每天停留在电视前时间较长,这基本反映了我国居民在余暇时间内的普遍情况,与发展中国家居民支配余暇时间的基本方式相吻合。如何将居民从电视机前动员起来,去参加身体力行的体育锻炼和体育娱乐,如何从电视时代转入后电视时代已经成为发展社会体育必须解决的问题。3.生活节奏的加快引起的种种困扰。生活节奏的加快,给社会成员带来好处的同时,也确实会给不适者带来许多健康方面的麻烦,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具有不可逆转的性质,人们在退出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之前,必须强制性的接受社会生活节奏,并与之同步。因此,尽管快节奏生活有悖于一些人的生理习惯,但他们也必须与之适应。快节奏生活给人们造成的抵触、恐惧、怨烦和焦虑等心理障碍,身心紧张与焦虑,“A”型反应等,使社会成员的各种心理疾病迅速攀升。如何通过社会体育这个减压器、缓冲器来减轻社会压力。4.疾病谱的变化提示生活方式的转变必须注重社会体育的注入。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特别是膳食结构的变化,以及人们体力支出的减少,我国城镇居民的疾病死亡原因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五、六十年代的营养性疾病、新生儿疾病、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转为九十年代的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等文明病,见表4-1。这一转变给社会体育的目的、任务以及方法手段都提出了严重的问题。如何根据居民疾病死亡原因重新认识社会体育的重要性,如何根据中国城乡居民的身体变化制定新的健康计划和锻炼方案,都是社会体育的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问题。
本文标题:关于社会体育与生活方式的关系的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68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