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关于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及结题时应做的几项工作和注意的问题
关于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及结题时应做的几项工作和注意的问题为什么要进行研究成果的评价评价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题研究者的自我评价;二是由研究活动的组织管理者进行综合性评价。自我评价的过程是研究者综合反思、归纳、演绎的过程。学会评价,有利于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其不足。一、教育科研评价的特点教学评价:主要是对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方面的教学效果做出价值判断,当然也会关注教学过程,但这是从属于对教学效果所作的价值判断。教育科研成果评价:要考察他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评价他研究过程是否规范,是否坚持了价值中立的原则。实验研究法的成果是否有普遍性性,行动研究法所解决的问题是否有典型性和可借鉴性。教育科研评价的特点1、既重价值判断,也重事实判断。对达到的教育效果作出价值判断。对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令人信服的事实判断。2、既重结果评价,也重过程评价。3、既重教育目标和要求,也重实验的规范。4、既重定量评价,也重定性评价。二、结题时要做的几项工作首先,对研究资料进行整体梳理,对研究成果进行自我评价。这是一个综合反思、归纳、演绎的过程然后,形成能反映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文字材料和物化的成果资料。一般包括:①结题申请报告;②课题研究工作报告;③实验研究报告和最终定稿的课题实施方案;④研究成果(专著、论文、课例、电教教材等)●结题评估验收的形式一般有两种形式:通讯结题和现场结题通讯结题:通过网上或书面向研究活动的组织管理者报送成果材料。进行成果审定后,回复评价鉴定意见。现场结题:按“评估检查指标”的内容逐项听取汇报和查看原始资料,围绕本课题研究的问题进行答辩,听研究课等。并给以评价鉴定意见。三、结题验收时的评价内容结题评估检查的具体内容,将根据教育实验所涉及的主要因素来决定。总的来看应包括三个方面。1、目标评价2、过程评价3、成果评价1、目标评价A)研究选题的价值(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选题的先进性、可行性)B)实验假说的科学性(理论事实和经验的依据、实验变量的清晰性、实验模式的适当性即是否有利于检验假说)C)实验目标的可操作性(实验方案的可行性、措施的可操作性、实验对象的适当性)2、过程评价(科学性、规范性的评价)涉及实验设计、实验人员的选择与培训。变量的操纵与控制。资料收集的方式与效果(检测手段和工具能否全面准确地反映因变量情况,研究资料是否完整、有效)。归因分析的可靠性。3、成果评价成果可分为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两部分。实践成果:涉及学生发展(知识、能力、态度、体格等),即因变量变化的程度或对预设问题的解决程度;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即自变量操作的具体策略和方法或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和方法等。理论成果:涉及对实践研究成果的逻辑证明、对已有教育理论的清理和更新、对教育理论观点的评价和整合、对某种新理论的验证等。评价结论包括以下几方面(1)实验目标达成情况(2)实验结论的合理性。实验假说能否成立,即能在多大程度上证明它;是否发现了新的规律或以前未注意到的问题。(3)实验效度的评价内在效度(因变量的变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归因于自变量的影响)外在效度(实验获得的结论能在多大范围内适用或推广)四、关于课题研究结题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一)研究成果的总结要具有科学性。(二)研究成果的总结要体现研究思路的开拓性和创新性。A)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B)从“学习”的本质和特点去思考创新。1、学习是为了满足学习者自身发展的需要:①求知需要。――构建主体合理知识结构的需要。②提高适应社会能力的需要。(主动学习需要、间接学习需要)③为提高文化修养的需要。2、学习是能动的改造过程。是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主动建构的过程。3、学习是一种社会性交往活动。(三)研究成果要具有可操作性、有效性――方便、易行,有推广价值。(四)要注重对过程中有效资料的描述。实验研究法要注意对自变量的操作,对因变量的检测。行动研究法,要注意对案例的认真调查、观察、访谈的记述及对案例的归纳、分析。研究就要研究案例,研究过程。以过程事实为依据,要对过程中的现象进行研究。这个现象可能在一节课中,也可能在一段时间中,在其他相关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研究过程中所积累的事实资料。要真实、客观地,有理论、有事实地记叙和评价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作用。四、撰写实验报告是应注意的问题1、明确陈述你所要研究的问题。报告中要把你所研究的问题范围、概念界定明确。即把你研究中准备解决的问题说明确、具体。需要时还应说明准备把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2、阐明变量之间的联系。(1)相关程度(2)用事实来说明(3)重视对自变量操作的具体策略和方法的表述(4)归因分析要逻辑清晰,有说服力(1)相关程度整个报告最终要表达清楚媒体与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之间的联系。即多媒体、网络环境与自主学习、创新意识培养、能力提高、教学过程优化等问题之间的联系、相关程度。例如: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还是不相关?是必然的联系还是偶然的联系?对相关程度的阐述不要单纯地从理论到理论地推导出;也不要单纯地以测试成绩(未经设计的)来说明。要以研究过程中的事实为依据,对过程中的现象、数据、测试成绩进行分析(定量、定性分析)。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与自变量的联系。所谓成果的“信度”应由此而来。(2)用事实来说明变量间的联系。把由于媒体介入而引起因变量变化的现象资料和数据,经过选择后进行归纳、概括、统计分析、定性分析。并对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可行性、必然性等作简要说明。(3)要重视对自变量操作的具体策略和方法的表述研究过程中:选择和设计自变量是搞好课题研究的一个关键步骤。总结报告中:明确说明自变量操作的策略和方法是关键内容。所谓“操纵自变量”,并不是只要“运用”就可以了。而是要研究为了促使因变量按预期方向变化,应该怎样运用。“操纵自变量”的具体策略和方法是我们课题研究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课题研究成果的体现,是成果推广的核心内容。因此,在报告中对“操纵自变量”的表述,要说出依据、道理、说出具体的策略和方法。这样的成果才便于推广,便于别人学习。李克东先生曾强调:“不能有什么课件就上什么课,而要研究上什么课应具备什么样的软件。要研究怎样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指出了自变量操纵的重要性。努力把自变量操作规范表述清晰操作规范是对实验人员如何操纵自变量做出的具体规范和提示。诸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学习资源环境创设的思路和要求,如何组织和控制学习进程,什么时候给予指导,怎样组织交流反馈才能对因变量产生影响,使实验效果得到体现等。这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这些策略和方法,行动的措施就是你研究成果的核心内容。3、处理研究资料信息的方法一类是:描述-解释-推断(递进式)“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结论另一类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并列式)两类方法可交叉运用。定性分析:是用语言描述形式以及哲学思辨、逻辑分析,揭示被评价对象特征的信息分析、处理方法进行定性分析时,首先要对信息进行分类和归并,从收集的事实中抽象归纳出本质的特征;再用哲学思辨的方法(如辩证思想、系统思想)对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进一步探讨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定量分析:是指用数值形式以及数学、统计方法反映被评价对象特征的信息分析、处理方法。定量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1、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类,描述数据分布的形态和特征;2、进行统计检验和鉴别评价结果;3、估计总体参数,从样本推断总体情况。4、进行相关分析,了解各因素间的联系。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关系采用何种方法,一方面要考虑信息的特征,同时要考虑怎样处理才能更好地为评价服务。两者是优势互补的。不能因自己的偏好而盲目地赞赏或排斥某一方法。经验证明:如被评价信息主要用于改进工作、属行为完善时(例如教育环境、班级学习氛围、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人格特征等),定性分析比定量分析更利于表述,更有价值。当评价目的是比较、评比时,定量分析的价值才能充分体现。在实际运用中,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不能截然分开。量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质的不同,有些量的分析结果还需要具体说明其含义,就要借助定性描述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例如在需要时有些定性信息可进行二次量化,作为定量信息来处理,以提高其精确性。4、归因分析归因分析要逻辑清晰,有说服力。不能把一些与自变量和因变量无关的内容也作为实验成果的内容,包括把与实验无关的一些成果作为实验成果。要把实验研究的评价与其他角度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评价区别开来。六、实验报告的一般格式不强调统一格式,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部分:(一)题目(研究课题的名称)(二)前言(课题的提出)(三)研究过程与方法(四)实验结果(是事实的表述)(五)讨论与结(六)附录(一)题目(研究课题的名称)(二)前言(课题的提出)交待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有争议的问题可摆出自己的观点,说明研究思路。(三)研究过程与方法说明实验对象、研究的具体内容、步骤、方法1、实验对象的选取:数量、特征、取样方式等(行动研究法应表述清楚取样对象的个性特点和状态)2、变量操作:自变量操作的策略方法,因变量的观测指标,实验条件控制等。(行动研究应表述清楚行动的计划和措施)3、资料的类型,收集整理方法总之要真实生动地反映出研究过程(四)实验结果(是事实的表述)1、典型事例、案例结果的表述2、数据资料结果统计分析处理后的展示(简明扼要),并作简要文字说明。(五)讨论与结论1、讨论进行理论探讨,对结果中的有效部分进行理论阐释和逻辑推理。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探求规律。也可对结果提出质疑并表明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行动研究重点不是探索规律性,但必须通过分析归纳,说明“行动”与解决的“问题”之间的相关性和有效性)2、结论不是实验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对结果进行理论讨论的概况。肯定什么,否定什么需要明确,不能含糊。“实验结果”是客观事实,是肯定的。“结论、讨论”是主观的分析与认识。三者有区别也有联系。可分开写也可合起来写。(六)附录1、引用的重要文献资料目录,注明作者、书刊名、出版社、版本、出版时间、地点等。2、研究过程中重要的原始资料。3、研究中所采用的特殊工具(测试量表、设计的试卷等)、手段、设备的说明。七、研究论文撰写中应注意的问题研究论文不一定是课题研究的全面反映,可以就研究课题中所涉及的某一侧面或某一角度的问题,或某一课例(案例)的探讨论述。论文中应充分借用课题研究中的资料为论据。八、关于课题研究工作报告的撰写工作报告应涉及以下内容:组织管理;培训学习;研究过程中学校领导的支持、指导和教师的奉献精神;研究成果的概述;研究活动和研究成果的辐射作用;对学校整体工作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对教师、学生、家庭、社会的影响等内容。要与“实验研究报告”区别开来。工作报告应侧重于从工作的角度来叙述的报告;实验研究报告应紧紧围绕“实验假设”或“行动与问题”进行论说,是学术性的报告。要避免随意交叉,影响研究报告的分量和质量。
本文标题:关于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及结题时应做的几项工作和注意的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76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