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动物防疫与检疫重点专业建设方案
1动物防疫与检疫重点专业建设方案项目负责人:祝天龙项目组主要人员:刘跃生、洪勤生、刘锐、郁辉、费枫、陈一飞、朱兴娜、张正红、张俐勤、陆叙元、向天勇、吴海洪一、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一)行业背景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动物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农业生产、对外贸易以及旅游业的发展,使动物及其产品流通的数量和种类大幅度增加,动物疫病的传入和传播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阻碍动物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近年来动物重大疫病的流行以及兽医公共卫生事件危机凸现,国家和社会对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将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纳入法制的轨道。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被置入国际规则的监督与约束下,需要进行国际化、规范化、透明化的调整,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面临强化、提高、壮大、优化的挑战。近几年来,浙江省实施了“畜禽生态养殖”、“动物疫病区域化控制”、“外向型畜牧业”和“畜禽种苗”等四大工程,创新产业化机制,推进畜牧业和种植业、渔业、农村能源的有机结合,走上了一条科学、快速、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之路。目前全省已拥有畜牧业龙头企业500多家,畜牧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410个,带动15万农户和3.55万个规模养殖基地,全省畜牧业产值达287.34亿元,畜牧大产业从业人员超过200万。浙江省已经成为上海优质畜产品的供应基地,每年向上海市场提供优质生猪超过120万头,占全国各省(市)供沪生猪总量的25%左右,是除河南省以外的第二个供沪生猪生产大省。每年有2000多万羽活禽、7000多吨禽肉和10000多吨禽制品定向供应上海。因此,动物防疫与检疫已经成为保证动物产品质量和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二)人才需求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不断增长,生产方式向规模化、工厂化、集约化发展,与之相关的如疫病流行、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随着畜牧兽医体制改革、现代畜牧业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省各地、市县正在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检疫机构和兽医化验室建设,急需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动物防疫与检疫人才。因此,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发展前景广阔,提升空间很大。根据本省范围内开展的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本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有动物疫病防治、动物检疫检验、宠物医师、兽药经营和动物生产等,年需求数量达500多人,具体需求比例如图1。2图1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各职业岗位需求状况根据人才需求分析,结合本专业实际,确定本专业主要面向动物疫病防治、动物检疫检验、兽药经营和宠物医师等职业岗位(群)。二、专业建设基础(一)省级重点专业,社会声誉良好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是在原嘉兴农业学校1959年开办的畜牧兽医专业的基础上,2000年9月经批准设置成立的,2001年6月被批准为省重点建设专业,是浙江省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大类中唯一的省级重点专业。在近50年的办学历史中,已为社会培养了1500多名中高职毕业生,为各县(市、区)乡镇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检疫部门培训学员300多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6000多人次。毕业生分布在浙江省各级各类畜牧兽医部门和生产单位,他们活跃在生产第一线,从事动物检疫、疫病防治、宠物诊疗、畜禽饲养、饲料兽药生产与经营等专业技术工作,是浙江省畜牧业赖以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毕业生优良的职业素质,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6%以上。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反映,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技能水平的评价总体满意度达到90%以上。(二)团队结构合理,科研能力较强目前有专兼职教师15人,其中专任教师8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的教师7名,占专任教师的85.71%,硕士生3名,占37.5%,本科5名,占62.5%,平均年龄45岁。聘请来自行业一线兼职教师7人,专兼职比例为8:7,初步形成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具有本地区多年基层工作的经历,熟悉区域内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状况,并具有较强的工作协调能力。专业教师十分注重应用技术和职业教育研究,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2003年以来主持和完成的省、市和院级课题有10多项,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获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嘉兴市职业教育教改成果一等奖一项,嘉兴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三)实训条件良好,基本满足要求本专业拥有领先于省内同类专业的科研教学仪器设备和实验实训条件,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经过多年建设,已拥有动物微生物与传染病实训室、动物临床实训室、动物医院等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基地)6个,仪器设备价值70.86万元,生均0.55万元。校内实训基地是浙江省高职实践教学基地动物疫病防治10%动物检疫检验40%宠物医师12%兽药经营20%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18%3——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实践教学基地的组成部分;动物医院配备有血常规分析仪、生化分析仪、酶标仪、PCR、移动式B超仪和X光仪等,可提供学生开展动物诊疗实训和对外开展动物诊疗服务;嘉兴市农产品检测分中心已挂牌试运行,在为社会提供产品检测服务的同时,向本专业学生提供动物产品检验等生产性实训机会。本专业有长期紧密合作海盐县元通养猪合作社、浙江中法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等10家校外实训基地,这些基地可以批量接收学生开展顶岗实习和毕业生就业,基本满足了学生的实践教学,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四)产学结合紧密,服务成效显著根据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已成为嘉兴市畜牧业产业化建设中技术创新、推广与服务的重要力量。针对嘉兴养殖业疫病复杂、环境污染和药物残留等问题,专业教师主动与嘉兴市畜牧兽医站、海盐县元通养猪合作社等单位合作,共同开展应用技术研究,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先后主持与参与了《嘉兴市畜粪污染的控制研究》、《蛋黄抗体开发应用研究》、《杜长嘉商品猪毛色分离规律与控制研究》等课题,为解决嘉兴市畜牧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本专业多位教师分别被嘉善县农经局、海盐县元通养猪合作社聘为技术顾问,定期开展专题讲座与技术指导,针对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合作开展技术攻关,深受生产企业及广大农户的欢迎。作为农业部海盐生猪科技入户工程专家组的成员单位,为海盐县猪种改良和生猪疫病防治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本专业多位教师被农业行业156号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聘为考评员,承担了浙江省畜牧兽医及动物防疫与检疫等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累计鉴定人数达到6000多人次。多名教师参与了嘉兴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的培训和考核工作。三、专业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根据浙江省畜牧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结合学院所处优越的地理位置,在保持原有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教学团队与实训基地建设,深化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提高社会服务能力。通过三年建设,使本专业在畜禽疫病检测及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其专业综合实力在省内同类院校领先、在行业内具有较高影响力。(二)具体目标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培养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领域内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基本要求,以适应动物防疫与检疫职业岗位需要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主线,实现从功能导向到过程导向的转变,构建“校企互动、学练结合、工学交替、2+1产学全程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2.课程体系改革通过整体化的职业分析,以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专业课程,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实践专家共同开展课程整体设计,开发教学内容,制定课程标准;营造职场化的教学情境,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模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建设期内申报省级及以上精品课程2-3门。43.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采用企业挂职、访问学者、国内外进修、科技服务、科技特派员等多种途径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教育能力,聘用行业企业一线实践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使“双师素质”教师达到90%,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形成“双素质、双结构”专业教学团队。4.实训基地建设以嘉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分中心建设为核心,建成集教学、实训、分析检测、社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动物防疫与检疫综合实训中心;新建动物医院;成立畜牧兽医研究所,在满足教学的同时,积极拓展社会服务领域,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20个。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以畜牧兽医研究所建设为平台,以动物防疫与检疫实训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分中心、动物医院为载体,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发、社会培训、技能鉴定、疫病诊治、分析检测等社会服务工作。通过三年建设,主持或参与产学合作项目每年2~3项,年社会培训500人次,技能鉴定500人次,年社会服务到款额达到50万元以上。6.专业群建设以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为龙头,以嘉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分中心为纽带,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教学团队建设为支撑,以检测项目为载体,以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为突破口,带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生物技术应用和环境监测与治理等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四、重点建设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专业人才需求的深度调研,确定以动物防疫、动物检疫、动物诊疗、宠物医师等职业岗位(群)为本专业的职业面向;与动物防疫检疫机构、农业龙头企业、宠物诊所等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分析、确定相关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按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形成“校企互动、学练结合、工学交替、2+1产学全程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训和综合实训三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组织方式。第一学年通过对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和通识素质课程的教学、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认识实习等途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第二学年通过学生在校以专业课程教学为主,以课程实习实训为实践教学手段,利用寒暑假安排学生在企业进行专业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集中10周完成专业实习,进行岗前综合训练,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以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学生在企业进行毕业实习,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表1“2+1产学全程合作”模式教学运行表学期教学目标开设课程实践教学场所21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通识素质课程、应用有机化学、动物解剖与生理、专业认识实习校内外实训基地2形成兽药应用、动物诊断与治疗、动物防疫、实验室检验等技能兽药经营、动物诊疗、动物防疫校内实训基地3初步具备产地检疫、屠宰检疫以及动物加工与卫生检验能力动物检疫、畜产品加工、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校内实训基地54具备宠物诊疗能力、初步掌握动物生产流程和养殖场生产管理宠物疾病诊治校内实训基地15通过岗前训练,强化专业技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岗前综合实训校内、外实训基地6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通过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为胜任岗位工作打下基础。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校外实训基地(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1.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在开展专业人才需求深度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是动物防疫与检疫、动物产品卫生检验、畜牧兽医、宠物业等为本专业主要的服务行业,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按照职业发展阶段进行整体化的职业分析,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在课程开发专家、实践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下,对从事本专业工作可能承担的职业领域的工作任务进行深度分析,按照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工作内容的重要性、完成任务的方式和结果的开放性等要求,从中挑选出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典型工作任务并转化为相应的专业课程,从而构建完成专业课程体系。表2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课程体系职业领域主要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专业核心课程动物疫病防治动物免疫动物诊断与治疗兽药应用动物饲养环境控制动物无害化处理动物诊疗动物防疫养殖场环境控制1、动物诊疗2、动物防疫3、
本文标题:动物防疫与检疫重点专业建设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79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