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养生学中的三宝“精气神”
1《摘要》中医学认为: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精为肾所主,气为肺所系,神为心所藏,“精、气、神”是人体的三个要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元素和物质基础,是人体健康的关键,更是生命存亡的关键,三者相互滋生,相辅相成。老子说:“寡欲望以养精,寡思虑以养神,寡言语以养气。”中医养生学认为凡是过劳、过用、过耗,损伤精、气、神就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和人的寿命或致病。精、气、神存则俱存,精、气、神亡则俱亡,精脱者死,失神者亡,气脱亦死。健康养生的目的就是保持人体精气神的健康活力,固守人体精气神的物质基础,维护人体精气神的生命源泉,最终达到身体健康,精气充沛,精神振奋,精血旺盛,益寿延年。养生之道的关键就是“法于数术,和于阴阳,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不妄耗精、伤气、劳神”,以维护和培育精气神的最佳状态。本文主要探讨精气神的概念、生理、病理、临床症状、治疗原则,以及精气神的调护。关键词:精气神天地人三宝养生学人之三宝“精、气、神”王廷治胥燕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精气神是人生健康之本,它贯穿着人类生命的全过程。2幼年时有精气神即能使您活泼可爱,茁壮成长;青年人有精气神即能使您朝气蓬勃,帅气阳光;中年人有精气神,即能使您精力充沛,年富力强;老年人有精气神,即能使您阖家欢乐,福寿延长。中医学认为: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精为肾所主,气为肺所系,神为心所藏,“精、气、神”是人体健康的三个要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元素和物质基础,是人体健康的关键,更是生命存亡的关键。怎样延缓衰老、延长生命,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维护和保养人体的精、气、神:一、养生学中精、气、神的概念人体生命的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活动的体现就是“神灵”的再现。祖国医学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及养生专家们围绕养生长寿的问题,研究探讨怎么养生,保持健康,减少疾病等养生保健学术问题。故田元祥教授说“精气神是人体健康的吉祥三宝。”中医的发展渊源于《内经》和“周易”,中医认为,人之三宝精、气、神是人体生理功能、生命现象的产生及其变化的根本。明·胡文焕《寿养丛书》说“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精、气、神存则俱存,亡则俱亡。精脱者死,气脱者亡,失神者亦死。元气、元神、元精禀受于父母(先天),充实于后天,来源于水谷之精。3吐故纳新,元气充实,就会觉什么食物都是美味而不贪念偏嗜食物;闭目静卧养神,元神会聚,就不会烦恼失眠而思念睡眠;节欲葆精,元精充足,性功能强健,就不会阳痿、早泄而思念欲望。精、气、神三元养生完全,不受损伤,就可健康百年而成为自然界中的神仙(得道成仙)。从古至今中医养生学中精、气、神的研究和讨论,在时经数千年,慢长的岁月中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把中医养生学中精、气、神的维护与防病治病,保健养生,延年益寿结合起来,为中医养生学的健康道路正大光明的发展。为人类幸福美满,使中医养生学沿着健康轨道不断迈进。二、养生学中精、气、神的生理功能中医学认为:人的精、气、神的强弱状态常主宰着人生命力的强弱和寿命的长短,精旺、气足、神旺则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精为肾所主,气为肺所系,神为心所藏,养生就是通过改变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活动而达到精、气、神的最佳状态。所以保持精旺、气足、神旺对维持人体健康和人的寿命至关重要。其精、气、神有如下生理功能:1精:中医养生学认为,精为肾所主而藏于肾,精是构成、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精是人体生命的本源,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精一般呈液态贮藏于脏腑之中,如《灵枢.本神》说:“是故五脏者,主藏精。”精也能流动于脏腑之间,如《素问.经脉别论》说:4“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按照精的来源、功能和作用分类,可以将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1“先天之精”又叫“元精”、“生殖之精”,是父母遗传而来的,源自于父精母血。是生殖的基本物质,功能繁衍种族和后代,在整个生命活动中起到了“生命之根”的作用。《灵枢.本神》说“生之来,谓之精。”先天之精本源于先天(父母),人在出生之后,又来源于后天饮食的摄入,靠中焦脾胃的气化作用,吸收饮食中精微物质加以变化而成。精的生成,血液的再生,同样是靠后天饮食物的化生,因此有“精血同源”之说。精血是脏腑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血的盛亏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肾主藏精,肝主藏血,故临床上精血不足的病症,往往须用补益肝肾的治法。生命力弱的五迟五软,同样是以补益肝肾的治疗法则。○2“后天之精”又叫“脏腑之精”,也称之为“水谷精微”,后天之精是由不断摄入的饮食物所化生,是维持生命活动与机体代谢所必不可少的。需要五谷饮食营养的不断补充,然后通过肺的调节,脾胃的消化吸收,将营养物质的精华送到人体各个脏腑,以达到滋养人体的作用。而“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一起并存于肾脏之中,形成“肾精”。即充养脏腑的五脏之精,包括饮食所化生的营卫之气,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但和肾本脏所藏的精气(即男女媾精的精气)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脏腑的5精气充足,肾本脏才有充盛的精液。平时脏腑的精气充盛,则归藏于肾,当生殖机能发育成熟时,它又可以化生为生殖之精。精气在不断的消耗,而又不断得到水谷之精的滋生和补充。精是生命的基础,精足则生命力强,能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而不易患病。《寿养丛书》说“元精足,不思欲。”精虚则生命力减弱,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均可减弱。只有精气充足,生命力才旺盛,也才能有健康的机体。故精是生命的基础,也是人体健康的基础。2、气:气为肺所主而司呼吸,包括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元气)、自然界的清气和水谷之气。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的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1先天之气:又叫真气、“正气”、“元气”,真气是由先天之精化生先天之气,是人体之气的根本和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先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能充养全身的组织器官,充沛人体各种机能活动以及抗病能力。元气包括元阴之气和元阳之气,即先天之精所化生,赖后天摄入营养不断滋生。原气发源于肾(包括“命门”),藏于脐下“丹田”,借三焦气机气化的通道输布全身,推动脏腑及一切组织器官的活动,故原气是人体生化动力的源泉。○2水谷之气:来源于6饮食物的水谷精微,被人体吸收后化生的水谷之气,简称“谷气”,布散全身后成为人体之气的主要部分。《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另外,水谷精微化生的血和津液,也可作为化气之源。○3自然界的清气,简称“清气”:来源于自然界的清气需要依靠肺的呼吸机能和肾的纳气机能才能吸入体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天肺。”清气是生成一身之气的重要来源,随呼吸运动源源进入人体,不可间断。气根据其作用和功能还可分为:宗气、卫气、阴气、阳气、以及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络之气、三焦之气、营卫之气等等。3、神:神为心所藏而主神明,是精神、灵魂、神态、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现象的主宰,它是有物质基础的,由先天之精生成而来,并需后天饮食物所化生的精气而充养,才能维持和发挥它的正常功能,在人体居于首要地位,《养生论》说:“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君也。”凡神气充旺,则身强力壮,脏腑器官机能旺盛而协调。神气涣散,则一切机能活动的正常秩序就被破坏了。古人把大脑中枢神经的部份功能和心脏联系起来,故有“心藏神”的说法。神是生命活动的现象,内脏功能活动的反映。三、精、气、神的病理机制过度疲劳是对气的透支,用脑过度则是对神的消耗,房7事过度则是对精的戕伐。中医学认为,精、气、神是人体三奇,更是人体三宝,是人体生理活动,生命现象的产生及其变化的根本。精为气之母,即气产生于精,精的化生有赖于气,精气足则神旺,精气虚则神衰。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是“神灵”的再现,所以说神的活动也是有物质基础的。故精气神三者关系非常密切,存则俱存,亡则俱亡。精脱者死,失神者亡,气脱者亦死。所以精气神是生命存亡的关键。中医养生学认为凡是过劳、过用、过耗,耗伤精、气、神就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和人的寿命或致病。《黄帝内经》指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若疲劳过度或房劳过度均可导致损精、耗气、伤神,在临床上多表现为虚损、虚劳、痨瘵三大虚劳之疾患。根据病情变化可分为“五劳”、“六极”、“七伤”诸多症侯。但是总的病理变化不离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等。病因病机变化,主因阴精亏耗,继则阳虚火旺,后期则阴损及阳,从而造成阴阳两亏等病患,就严生影响身体健康。养生道家纯阳子吕洞宾对健康养生总结道:“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指出了性欲不能过度,而且要注意节制。精、气、神在人体的重要性和中医养生家们注重精、气、神8的保护、养生和益寿观点是一致的。四、精、气、神虚损的临床症状笔者三十多年的临床观察,搜集总结诊断治疗过程中很多疑难杂症,以及早衰早亡者都是不善养生,房事过频而伤精,过度疲劳而伤气,过度思虑而伤神,男女皆有可能发生虚损、虚劳、痨瘵、五劳、六极、七伤等错综复杂的各类疾病,该为不注意禁忌适宜预防而造成的。例如:在一切外感疾病过程中和久病正气不足的男女患者,或者在产后的妇女不满七个星期而发生过早的房事生活,频繁性生活而诱发月间痨或内伤发热,其病理机制正是耗伤其精液、精血、精气、精神,虚损其真气、原气、宗气、营气、卫气等,虚劳其脏腑,元神亏耗,心神失养,气血亏损,禀赋薄弱则先天不足,损伤后天则精气神少补,病久失养,积劳内伤,久虚不复,阴阳失调而导致精损、气伤、神耗。肺气耗伤则卫气不固,虚喘气促。百虑愁眠,思虑过度则心神失养,阴阳不调。肾精耗损则肾水枯竭,不能平其心火,心肾不交,水火不济。精气神伤则虚损衰竭渐至。笔者在治疗精损、气耗、神伤的病症,多从以下三方面立论立法:○1精损以腰膝酸软,疲倦乏力为主,方用二精丸合六味地黄丸加减:黄精、枸杞、熟地、淮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等以填养精髓而滋补元精。○2气伤以胸闷气急,或多汗易感冒为主,用四君子汤合参脉饮加减: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五味子、麦冬等9以益气养气而调补元气。○3神劳以惕怵、惊悸、失眠为主,以酸枣仁汤或养心汤加减:酸枣仁、柏子仁、茯苓、川芎、知母、黄柏等以滋养心阴而安定元神。从而体现中医整体观念的特点,其治疗功效就是康复元精,恢复元气,安定元神。五、精、气、神的养生之道人的生命时间单位是以天或年来计算的,一天正好是地球自转一周,一年正好是地球环绕太阳运行一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类就是生存在这种周而复始的旋转规律中,享受着天人合一的生活。千百年来,人类养生学家一直在探索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方法和途径,梦想超越天时的束缚。在时间的运动中,人的自身发生着变化,这个变化轨迹是从无到有,由有到生,由生到小,由小到大,由大到老,由老到死,由死到无。科学家们从不同角度研究人,发现人至少有五种年龄。即○1日历年龄,是依据日历为参照的生命限度。○2生理年龄,是生理器官的发展变化,是人的最基本年龄,决定人的生命长短,不受日历的支配。○3外貌年龄,是指人体外表在时间单位上的变化,大于或小于日历年龄。○4心理年龄,是指人的心理素质变化情况。○5社会年龄,是指人的社会经验、知识才能的积累状况。其中日历年龄是数据的记载,外貌年龄只随日历年龄变化,社会年龄是人生总结,心理年龄是人生精神素质修养,最主要的才是生理年龄的养生,它是生命的基础。这五种年龄是10人类寿命的五条轨道,它可描绘人类生命的内容和意义,包括它的质量和数量。曹操说:“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养生专家认为:养生之道的关键就是要注重人体的质量和数量,质量就是精、气、神
本文标题:养生学中的三宝“精气神”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296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