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课时课题对称、平移、旋转第1课时内容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知识1.会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能够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情感教育1.能够体会对称、平移和旋转等图形变换在设计中的作用。重难点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方法合作探究、练习、讨论课前准备图片师生活动过程一、提问导入出示一些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能举出一些特点和上图一样的物体图形吗?从哪儿可以分为左边和右边?请同学到前边来指一指。你怎么知道图形的左边和右边相同?还有别的办法吗?用手中蝴蝶图形动手试一试,互相讨论。(对折,图形左右两边完全合在一起,也就是完全重合。)你能不能很快剪出一个图形,使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可以讨论,看一看其他同学是怎么剪的。(把纸对折起来,再剪。)二、学习新课(一)对称图形的概念。以剪出的图形为例,贴在黑板上。问:你们剪出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师:像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板书课题)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在图上)。问:现在谁能准确说出什么是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二)加深理解概念。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你刚才剪的图形叫做什么图形?为什么?画出自己剪的图形的对称轴。注意对称轴是一条直线,两端可以无限的延长。三、巩固练习(一)反馈练习:1.电脑出示第13页“看一看、说一说”题: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为什么?指出对称轴。生:蝴蝶、脸谱、天安门等是对称图形。花布图不是对称图形,无论怎样折,两侧都不能完全重合,因此它就没有对称轴。2.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图形,折一折,看一看哪些是对称图形?请画出它们的对称轴。投影出示,折一折,说明是否是对称图形,并数一数一共有几条对称轴?生边回答老师边填在投影片上,试用小棒摆出对称轴。(二)拓展练习: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与数字、汉字和字母打交道,你们知道吗?在这些字母中有许多也是对称的,不信你找找看。1.你的学号是多少?这个数字是对称的吗?2.你的名字中的哪个汉字是对称的?3.你名字的拼音中,哪个字母是对称的?4.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对称?四、全课总结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学习中,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同学们都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正确的判断出轴对称图形。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做针对性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第二单元课时课题对称图形练习课第2课时内容轴对称图形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1.加深对对称图形的认识,学会独立判断对称图形。2.了解对称图形的特点,能根据特点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部分。情感教育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重难点方法合作探究、练习、讨论课前准备方格纸、手工纸师生活动过程一、回忆导入(出示方格纸、手工纸)什么是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你能举例说明吗?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对称图形?二、巩固练习(一)指导完成书第14页“试一试”第1至4题。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图中除了帆船与树叶不是对称图形。其余都是对称图形。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第3题:学生先独立尝试画一画,说一说怎样画对称图形。根据经验,画对称图形要沿着对称轴画。第4题:学生独立创作,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全班进行展览。(二)认识对称图形的性质。1.结合第1至4题实例思考:对称图形在沿着对称轴折叠时,为什么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投影对称图形,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2.测量并归纳性质。打开书第14页第3题,看另一半的部分对称图形,用尺子量一量图中的A,B,C,D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分别是多少厘米?认真观察,结果填在书上,你发现什么?三、拓展练习(一)提问:根据观察结果,你们能总结出对称图形在什么性质吗?板书: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验证性质:量一量第1题中五角星对称轴两侧对应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否相等。同桌指着图形说出谁和谁是相对的点,相对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多少。反过来,如果图形两侧相对应的两点到图形中线距离都相等,那么这个图形就是对称图形,中线就是对称轴(二)你能否应用对称图特点,剪出美丽的窗花或五角星等。四、全课总结(一)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二)什么样的图形叫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对称图形具有什么性质?(三)为什么有很多建筑和生活用品都是对称图形?五、布置作业(一)在你周围的物体上找出三个对称图形。(一)让学生把一张纸对折,用笔画出图形一半,然后剪出来,打开看一看是什么图形。第二单元课时课题镜子中的数学第3课时内容镜子中的数学教学目标知识1.使学生了解镜子的反射的图案有什么特点。2.培养并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能力。情感教育1.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进而培养学生钻研数学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重难点能够根据镜子的反射画出对称图形方法合作探究、练习、讨论课前准备一面小镜子、美术字“王”、收集一些照片。师生活动过程一、观察导入(出示小镜子)事先准备一个小镜子夹在一本书里,然后说:“老师的书里夹了几张伟人的照片,谁想来看一看?但是看完的同学不能够说出来。”问:你看到了什么?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谁?你想到什么?揭示课题:镜子中的数学。二、学习新课(一)引导谈话:镜子能做什么?镜子里的图象和实际中的图象有什么关系?镜子中也有很多的数学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索呢老师演示:把镜子放在“王”字的上面,你观察到了什么?放在一半的蝴蝶图形上面,你又看到了什么?问:和原来的图有什么不同?这是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二)从镜子中看到的图象是一个什么图形?哪一条线是它的对称轴呢?(三)是不是所有在镜子中形成的图象都是一个对称图形?观察图3,你发现了什么?在镜子中看到的数字和实际中的数字是相反的,但是形成的图形也是对称图形。(四)运用这个原理,你能想到什么?用镜子观察物体时需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讨论:镜子有什么作用?它能帮我们做什么?你能用镜子做哪些事情?在学生的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小结。三、巩固练习(一)反馈练习:从镜子中看到的是哪一个图形?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操作,正确地进行判断:镜子中的图象和实际的图象是相反的,并是对称的。四、全课总结本课你学到了什么?小小的一面镜子中蕴藏了哪些知识?五、布置作业收集一些对称的图形、图案和照片,班里展览。教学反思:本节课基本体现了学生自主“做”数学的探究式学习模式:生活原型――数学化――运用。教师能够把抽象的知识蕴藏于生活的原有状态呈现,在学生交流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炼,从感性上升为理性,使学生能轻松、自然地理解与掌握,并自觉转化为一种生活技能,做到学以致用。第二单元课时课题平移和旋转第4课时内容平移和旋转教学目标知识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情感教育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重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方法合作探究、练习、讨论课前准备“看一看”的课件、方格纸。师生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课件)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一)生活中的平移。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二)移一移。第20页“试一试”第1题。1.图上有一所小房子,现在我们要把它向上平移5格,你知道该怎么移吗?好,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再问,小房子是向哪个方向移动的?移动了多远?向上平移5格。你是怎么知道的?图形的每一条边都向上平移了5格。2,现在小房子要向右平移7格,小房子又该怎么平移呢?自己说说看。说得真棒,瞧!(课件出示移动)小房子向右平移7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条边都要向下平移7格。小房子向()平移了()格。平移时,我们先确定物体平移的方向,再通过某一条边确定平移的距离。3.小房子又平移了两次(课件出示定格画面),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说说是怎么想的?4.生活中的旋转: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小朋友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三、巩固练习(一)反馈练习:1.区别平移、旋转。完成第19页“说一说”第⑴⑵题。你能区分平移和旋转了吗?完成第20页第⑶题。老师想送给你们一条小船。请你把向右平移四格后得到的小船涂上颜色。2.活动。今天我们学习了──平移和旋转,下面就用我们的学具来拉一拉,转一转,去感受平移和旋转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学生活动,然后指名上台展示。(二)拓展练习:四、全课总结你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又是旋转吗?五、布置作业预习第20页第1.2.3题。承课后反思:在本节课,通过设计图案,使学生感受到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几何图形的美,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合作探究意识,利用前面所学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知识,动手设计出美丽的图案,感受几何图形的美。同学们学习兴趣高涨,效果良好;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第二单元课时课题欣赏与设计第5课时内容欣赏与设计教学目标知识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情感教育1.通过设计图案,使学生感受到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几何图形的美。2.引导学生勇于表现自己,学会欣赏他人。重难点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方法合作探究、练习、讨论课前准备课件师生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显示)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23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二、学习新课(一)图案欣赏: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二)说一说:完成第23页第⑴⑵题。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边观察边给这个图形涂上颜色。再进行全班交流。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3.这些图形可以用在什么地方?三、巩固练习(一)反馈练习:完成第24页“画一画”第⑴⑵题。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2.仔细观察这个图案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二)拓展练习: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2.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四、全课总结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五、布置作业按照书上的设计说明,制作“雪花”。第二天张贴。教学反思:运用所学的图形设计图案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体会到图形世界的神奇和美丽,同时在分析图案和创造图案中,学生还将进一步巩固对所学图形特征的认识。同学们学习兴趣高涨,效果良好。第二
本文标题: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60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