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 凝升泵检修作业指导书
凝升泵检修作业指导书1目的1.1规范检修行为,确保凝升泵修后达到原设计要求。1.2本作业指导书为所有参加本项目的工作人员所共同遵循的质量保证程序。2范围适用于沈阳水泵厂生产的NS300/200CJ型单级双吸水平中开式水泵的标准检修。3职责3.1工作负责人职责:组织得当、分工明确,对安全和质量负责,指定专人做好记录,确保记录真实、准确。3.2监护人职责:按安规要求对检修工的安全进行监护。3.3其他工作人员职责:按安规要求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认真完成工作负责人布置的任务。3.4质检员职责:负责项目质量验收、签证。4人员资质及配备4.1专责检修工1名:具有从事水泵专业两年以上工作经验,通过厂部组织的安规考试及拥有检修上岗资格证,熟悉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具备较高的转动机械检修技能的资质或条件。4.2检修工2名:具有从事水泵专业一年以上工作经验,通过厂部组织的安规考试及拥有检修上岗资格证,了解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具备基本的转动机械检修技能的资质或条件。4.3其他:具有通过厂部组织的安规考试及拥有检修上岗资格证的资质或条件。5检修内容(或流程)本凝升泵的检修作业内容是指水泵本身的解体检修。5.1泵轴检修。5.2轴承室及轴瓦检修。5.3叶轮、密封环检修。5.4机械密封和轴套检修。5.5电机和泵找中心。6质量标准6.1零部件完好无损。6.2叶轮无磨损、冲刷、气蚀、裂纹等缺陷。6.3叶轮静平衡试验≤8g,动平衡≤0.0045N.m。6.4主轴弯曲度≤0.025mm。6.5叶轮安装正确,没有装反。6.6叶轮内孔与轴配合间隙为0~0.03mm。6.7滚动轴承检查清洁无损伤,工作面应光滑无损伤,工作面应光滑无裂纹,蚀垢和锈污、滚道内光滑无麻点,轴承转动灵活无卡涩但不松动,滚动轴承与轴承端盖轴向间隙为0.20mm,轴与轴承配合紧力0.02~0.035mm(D/gc配合)。6.8叶轮密封环外圆晃度≤0.10mm,轴套处晃度≤0.08mm。6.9轴套与轴的配合间隙为0.01~0.05mm。6.10密封环与叶轮径向间隙为0.20~0.30mm,但其任一单边间隙不得小于0.15mm。6.11密封环与叶轮轴向间隙为3+0.5mm。6.12密封环与泵壳的配合间隙为0~0.03mm。6.13轴承座应无裂纹类渣气孔等缺陷,冷却水室应经压力(0.196~0.329MPa)30保持分钟无渗漏,油室小室清洁无杂物。6.14滑动轴承钨金应无夹渣、气孔、凹坑、裂纹、脱胎等缺陷,轴承顶部间隙为0.14~0.18㎜,侧间隙0.07~0.15㎜,瓦盖紧力为0~0.03㎜。6.15轴与下瓦全长的接触面积为75%以上并均匀分布,接触点呈斑点状为合格,不合格时进行修刮,禁止用砂布打磨钨金表面。6.16对轮间隙3~6㎜,对轮与轴的配合间隙-0.02~0.02㎜。6.17运行中轴承温度不超过80℃,温升不超过45℃。6.18泵与电机连接时联轴器圆周误差≤0.03mm,两联轴器端面张口≤0.05mm,两联轴器端面距离6mm。上下中心保证泵轴比电机轴低0.05mm。7引用文件7.1大唐石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00MW汽轮发电机组检修规程》。7.2沈阳水泵厂生产的NS300/200CJ型凝结水升压泵安装使用说明书。7.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DL5011-92。7.4国电公司《电力生产安全规程》。7.5大唐石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00MW汽轮发电机组运行规程》。7.6中国电力出版社《电力建设施工、验收及质量验评标准汇编》(上册)1999年8月第一版8监视和测量装置汇总表序号装置或仪器名称规格或型号编号1游标卡尺0-150mm2游标卡尺0-300mm3外径千分尺0-25mm4外径千分尺50-100mm5外径千分尺100-175mm6深度尺0-300mm7百分表0-10mm8百分表0-10mm9百分表0-10mm10塞尺9设备和工器具汇总表序号设备或工器具名称规格或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活动扳手200把12活动扳手300把13活动扳手450把14十字螺丝刀200把15撬棒500mm根16布剪刀大号把17铲刀把28平锉刀150mm把19榔头1.5磅把110钢丝钳把111梅花扳手套112呆板手36把113呆板手46把114呆板手65把115内六角扳手套116钢丝绳根117拉马个118套筒扳手30个119铁柄起中号把120榔头0.5磅把121红丹粉瓶122刮刀把210备品备件及材料汇总表序号材料或备件名称规格或型号单位数量制造厂家检验结果1机械密封8B1A-4”-100m-1-08型套2沈阳机封厂2轴承46309E个23轴瓦套24轴承座套25叶轮NS300/200CJ(带键)个16泵轴NS300/200CJ(带并帽)根17轴套NS300/200CJ个28靠背轮NS300/200CJ(带键)对29靠背轮螺栓NS300/200CJ套810黄壳纸0.5mmKG111密封胶支412生胶带盒213骨架油封95×70×12个314O形圈95×4个215O形圈95×3.5个216O形圈85×5个217O形圈105×3.7个218甩油环133个219双头螺栓GB898M44×220个2220双头螺栓GB898M14×100个821螺栓GB898M14×40个822螺母GB6170M44个2223螺母GB6170M14个1611.作业过程11.1解体准备11.1.1准备有关的工器具、量具、备品备件及有关图纸、记录表格。11.1.2开工前与运行人员一起到现场检查安措,确知安措到位。11.2设备解体11.2.1松开联轴器保护罩的地脚螺栓,取走保护罩。11.2.2逐个松开联轴器连接螺栓,取出弹性圈,放至指定地点。11.2.3测量泵与电机的原始中心并做好记录。11.2.4松开传动端和非传动端机械密封静环压盖的压紧螺栓,并取出螺栓,做好记号。11.2.5松开轴承盖两端的紧固螺栓并取出轴承盖和上下轴瓦,放至指定地点(测量轴瓦的瓦盖紧力和间隙的原始数据)。11.2.6松开泵壳中分面紧固螺栓,拔出中分面定位销。11.2.7通过顶丝或撬动的方法将泵部上半泵壳与下半泵壳分离,吊出上半泵壳。11.2.8将转子上的部件整体吊起,放到专用的检修支架上。11.2.9泵轴转子部件拆卸。11.2.9.1做好联轴器的轴向定位记号,用拉马拔出泵端联轴器,取出联轴器的传动键,做好记号放好。11.2.9.2松开非传动端轴承并帽,并用拉马将非传动端轴承拉出来。11.2.9.3退出传动端和非传动端的机械密封静环压盖,将静环从压盖里挤出来,保护好静环的密封面,做好记号。11.2.9.5从轴套上退出传动端和非传动端的机械密封动环,做好传动端和非传动端机械密封动环的定位记号。11.2.9.5.1从机械密封动环部分取出动环密封面部件,注意保护好密封面,做好记号。11.2.9.5.2取出动环内的“O”形圈及软密封材料,保存好。11.2.9.5.3将“O”形圈及软密封材料下面的弹簧压缩限位板旋转一定角度,将限位板的缺口对准动环外圈的导向凸耳,取出限位板和动环弹簧。11.2.9.5.4将传动端机械密封动、静环所有的部件全部包放在一起,做好记号放好。11.2.9.6松开传动端和非传动端机械密封轴套的并帽,做好记号放好。11.2.9.7做好传动端和非传动端机械密封轴套的定位记号,用铜棒轻轻敲击并将其退出,做好记号放好。11.2.9.8用铜棒轻轻敲击传动端和非传动端叶轮轴套并将其退出,做好记号放好。11.2.9.9取出传动端和非传动端叶轮密封环,做好记号放好。11.2.9.10做好叶轮的轴向定位记号,将叶轮从轴上拆卸下来,叶轮的方向要做好记号。11.2.9.11取下轴上的叶轮键,做好记号放好。11.3检查修复。11.3.1检查轴承的磨损情况,测量其游隙,并做好记录,如有明显异音或使用超过8000小时,一般予以更换,另外检查轴承室的损坏情况和轴瓦的磨损情况(测量轴瓦的瓦盖紧力和间隙的原始数据)。质检点(H1)验收级别(三级)专责人/日期C级质检员/日期B级质检员/日期A级质检员/日期11.3.2检查叶轮的磨损、气蚀情况,测量叶轮与密封环的间隙并做好记录,标准为单侧0.20~0.30mm,不能小于0.15mm,直径方向间隙超过2mm则应更换密封环或叶轮。11.3.3测量轴的弯曲度和晃度,主轴弯曲度≤0.025mm,否则要求校正或更换主轴。质检点(W1)专责人/日期质检员/日期11.3.4检查机械密封轴套的磨损情况,酌情更换轴套。11.3.5检查机械密封的密封面和动静环的软密封件,如果出现密封面磨损、软密封件老化的现象,或者机械密封使用超过8000小时,则应更换。质检点(W2)专责人/日期质检员/日期11.3.6检查传动端和非传动端的轴承室,看是否有裂纹或内圈磨损严重,如有缺陷应处理。11.3.9检查泵壳有无裂纹或气蚀穿孔,打磨除锈,清理中分面和密封端面。11.4回装前的准备11.4.1清理各零部件的锈迹、脏物,对键、键槽、轴要进行清理和去掉毛剌,并涂上铅粉。11.4.2需要更换的部套如轴承、轴套、机械密封等,应先进行间隙的校核并与旧部件的相关尺寸进行比较。11.4.3检查叶轮、联轴器与键在轴上的灵活性,如不合格应进行修磨,直至灵活,以便于其后的装配工作。11.4.4所有泵壳内部清理干净。11.5设备组装11.5.1装配好叶轮键,按原来的标记装复叶轮,如果更换新的叶轮则应对照旧叶轮的方向,以免把叶轮的方向弄错。11.5.2非传动端部件装配。11.5.2.1套上非传动端叶轮密封环。11.5.2.2将非传动端叶轮轴套套上非传动端轴,将其轻轻靠拢叶轮。11.5.2.3在非传动端叶轮轴套外侧装上“O”形圈,装上非传动端机械密封轴套并戴上并帽。11.5.2.4确认非传动端机械密封轴套端部有4~5mm的倒角,套上已装好的机械密封动环。11.5.2.5确认非传动端机械密封静环压盖的端部有4~5mm的倒角,将合格的机械密封静环压入静环压盖,装上合格的“O”形圈,套到传动端轴上。11.5.2.6将飞传动端轴承室内侧压盖和甩油环清洗干净后,套到轴上。11.5.2.7将清洗干净的非传动端轴承加热后套到轴颈处,加热温度不要超过100℃,整个过程要保证轴承内不能进硬质渣滓。11.5.3传动端部件装配。11.5.3.1套上传动端叶轮密封环。11.5.3.2将传动端叶轮轴套套上传动端轴,将其轻轻靠拢叶轮。11.5.3.3在传动端叶轮轴套外侧装上“O”形圈,装上传动端机械密封轴套并戴上并帽。11.5.3.4确认传动端机械密封轴套端部有4~5mm的倒角,套上已装好的机械密封动环。11.5.3.5确认传动端机械密封静环压盖的端部有4~5mm的倒角,将合格的机械密封静环压入静环压盖,装上合格的“O”形圈,套到传动端轴上。11.5.3.6将传动端轴承室内侧压盖和甩油环清洗干净后,套到轴上。11.5.3.7装上泵端联轴器的键,适当加热联轴器后套入到传动端轴上,加热温度不超过175℃,保证联轴器的轴向定位。11.5.4清理干净泵壳下半,将整个组装好的转子部分整体吊入,下落过程中注意密封环的位置。11.5.5将叶轮中心调整到泵壳中心,紧好轴套两端并帽螺母,测量两端机械密封的轴向定位尺寸,两端尺寸要基本相同,并保持有2~4mm的弹簧压缩量。11.5.6测轴瓦的间隙和瓦盖紧力。11.5.6.1用红丹粉测量轴与下瓦全长的接触面积为75%以上并均匀分布,接触点呈斑点状为合格,不合格时进行修刮,禁止用砂布打磨钨金表面。11.5.6.2用0.07~0.15mm的塞尺塞轴瓦两侧的间隙,要保证塞尺能入10~15mm。11.5.6.3在轴瓦中分面垫上两块0.30mm的铜或不锈钢垫子,在轴颈部压上1mm的铅丝。11.5.6.4将清理干净的上半瓦和下半瓦合上,再将轴瓦的瓦盖合上,紧上螺栓。11.5.6.5松开螺栓,取出铅丝。11.5.6.6用外径千分尺分别测量垫片和铅丝的厚度,根据计算结果来决定轴瓦还是否需要修刮。11.5.6.7测量合格后合上瓦盖并紧固螺栓,加上润滑油。11.5.7压密封环紧力
本文标题:凝升泵检修作业指导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93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