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区间回填注浆方案一、编制原则及依据1.1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和设计文件,严格遵照招标文件各项标准和条款要求;(2)积极响应和遵守招投标文件中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的规定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款内容;(3)充分考虑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文明施工等要求,确保施工顺利展开;(4)充分考虑和研究工程特点和重、难(关键)点,紧紧围绕施工主线,配足配强现场管理机构和施工队伍,投入先进、配套的施工机械设备,均衡、高效组织施工生产,确保工程总体目标的实现;(5)根据本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开挖断面、埋深以及施工条件等,选择合理、可靠的施工方法和爆破方式,以保证施工安全及减少对地层的扰动,优先选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工艺和设备,以保证施工工序质量和工程质量;(6)以设计施工图及有关规范为依据,紧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7)强化组织机构,加强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工期、成本可控;(8)坚持优化技术方案,不断推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9)文明施工,重视环保,珍惜土地,合理利用。确保水土保持、保护地下管线和既有构筑物,减少扰民,切实维护建设单位及地方群众的利益。(10)执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关心职工健康安全。1.2编制依据(1)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区间及车站土建施工02标段招标文件和补遗文件;(2)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区间及车站土建施工02标段施工图设计;(3)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区间及车站土建施工02标段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4)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区间及车站土建施工02标段地下管线探测报告;(5)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区间及车站土建施工02标段现状地形地貌及规划用地许可证图;(6)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区间及车站土建施工02标段管线搬迁方案和交通疏解方案;(7)适用于本工程的规范、规则、标准及强制性条文:《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9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50108-200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204-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204-201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04-9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招标文件及图纸规定采用的适于本工程的规范、规则、标准其它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和山东省、青岛市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的法律、法规和措施。(8)《青岛市地铁一期(3号线)工程设计变更指令》(9)现场实际情况、补勘资料及我公司的测量放样结果。(10)我公司现有人员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科研水平、机械设备配套能力以及资金投入能力。(11)我单位多年从事类似工程所形成的技术储备和施工经验。(12)《青岛市地铁一期(3号线)施工图区间结构》(13)《青岛市地铁一期(3号线)施工图区间防水结构》二、工程概况青岛地铁02标:汇泉广场站、汇泉广场站~中山公园站区间、中山公园站、中山公园站~太平角公园站,2站2区间。此方案内容主要针对2个区间。2.1、中山公园站—太平角公园站区间:2.1.1、工程概况中山公园站—太平角公园站区间工程,起点位于中山公园站大里程端K3+761.078,终点位于太平角公园站小里程端K4+597.753(左线)K4+597.782(右线),左线全长817.198米,右线全长836.704米。区间为马蹄形断面,全部为复合式衬砌暗挖结构。2.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四系(Q):(1)全新统人工填土层:①杂填土:杂色,松散,层厚:0.2~2.5m,平均厚度1.05m。②素填土:褐色,黄褐色,松散,层厚:0.4~2.7m,平均厚度1.07m。(2)更新统冲洪积层:①粉质黏土:黄褐、褐黄色,可塑、硬塑状,层厚:0.8~3.5m,平均厚度2.4m。②含沙黏性土:黄褐色,硬塑为主,厚度:0.7~3.75m,平均厚度2.2m。基岩:(1)燕山晚期花岗岩:①上层强风化花岗岩上亚带:浅肉红色、黄褐色,层厚:0.8~3.0m,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②中层强风化花岗岩中亚带:浅肉红色,层厚:0.6~6.9m,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③下层强风化花岗岩下亚带:浅肉红色、黄褐色,层厚:0.8~11.3m,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④花岗岩中风化带:肉红色,块状构造,层厚:0.7~14.1m,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⑤花岗岩微风化带:肉红色,块状构造,层厚:38.2m,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2)燕山晚期侵入岩:①强风化带煌斑岩: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完整性为计破坏,层厚为4.2~11.3m,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②中风化带煌斑岩:肉红色,块状构造,解理、裂隙较发育,层厚为~5.5m,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③微风化带花岗斑岩:肉红色,块状构造,层厚:15.6~28.4m,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水文地质本区内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场地地下水位埋深为6.0~15.3m。设计抗浮设防标高值为7.0m~10.8m。2.2、汇泉广场站~中山公园站区间2.2.1、工程概况汇泉站广场~中山公园站区间工程,起点位于汇泉广场站大里程端K2+996.809,终点位于中山公园站小里程端K3+584.178,左线全长608.519m,右线全长588.093m,为马蹄形断面、复合衬砌暗挖结构;2.2.2、工程地质2.2.1、第四系(Q):(1)全新统人工填土层:①杂填土:杂色,松散,层厚:0.5~2.1m,平均厚度1.59m。②素填土:褐色,黄褐色,稍湿,松散,有粘土、粉质粘土、砂夹少量碎石等组成厚度:0.6~3.2m。(2)更新统人工洪积层:①粉质黏土:黄褐、褐黄色,可塑、硬塑状,层厚:0.8~3.4m,平均1.81.②含砂黏性土:黄褐色,硬塑为主,厚度:0.4~4.4m,平均1.95m。2.2.1.2、基岩:(1)燕山晚期花岗岩:①花岗岩全风化带:呈黄褐色,长石矿物大部分风化呈粘土状,岩芯呈坚硬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②上层强风化花岗岩上亚带:浅肉红色、黄褐色,层厚:0.9~3m,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③中层强风化花岗岩中亚带:浅肉红色,层厚:0.8~6m,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④下层强风化花岗岩下亚带:浅肉红色、黄褐色,层厚:0.5~11.6m,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⑤花岗岩中风化带:肉红色,块状构造,层厚:0.8~17.2m,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⑥花岗岩微风化带:肉红色,粗粒构造,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2)燕山晚期侵入岩脉:①强风化带煌斑岩:岩层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呈散体状结构,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②中风化带煌斑岩:灰黄色、黄褐色,斑状构造、块状结构,该层岩石坚硬程度为软岩,岩体呈镶嵌碎裂结构,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③微风化带煌斑岩:灰绿、灰黑色,斑状构造、块状构造,岩体较完整。该层岩体呈镶嵌~整体块状结构,完整程度为较破碎~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水文地质本区内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土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设计抗浮设防标高值为5.7~7.1m。2.3、工程重点及主要对策区间防水工程采用全包防水,区间注浆工程确保注浆过程中保障不撑破防水板以及确保衬砌背后的密实性是施工重点。对策:1、注浆时严格控制注浆压力,第一次注浆不大于0.2Mpa,第二次压力不大于0.5Mpa。2、注浆完成后,待浆液强度达到后,采取雷达法检测密实性。2.3施工进度计划区间注浆工程相对简单,施工周期短,工期计划2013.12.15-2014.02.15,为期2个月。2.4工期保障措施2.4.1施工项目主要人员配置该区间施工主要由二工区专门负责现场施工管理,具体人员配置见表2.1施工人员配置表。表2.1施工人员配置表序号职务职称人数备注1项目经理工程师12项目副经理工程师13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14工区负责人工程师15工区技术负责人工程师16技术员助理工程师37安全员高级工程师12.4.2劳动力保证根据本工程施工内容,将配备机械维修工、电焊工、架子工、电工、普工以及专业注浆队伍,施工总体施工人员为14人。2.4.3技术保证1、搞好工程统筹,制定阶段性施工目标,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确保施工的工期与质量。2、提前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对图纸中存在疑问的地方,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避免耽误施工。3、组织技术、质量人员学习施工图纸、技术规范,精准掌握地铁施工的程序和标准。4、提前做好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材料试验,及时申报开工。2.4.4设备物资保证注浆设备和机具1、采用13W-20注浆机进行注浆作业,配置对应的高速和低速浆液搅拌机,其搅拌能力与注浆泵排浆量相适应,并保证均匀、连续地拌制浆液。2、配备足够的注浆管路,注浆管应能承受1.5倍的最大注浆压力。选用合格的压力表,并在使用前对压力表进行鉴定。3、配备足够的注浆设备、仪器、仪表,保证电力驱动设备的正常工作。注浆设备一览表2.2序号设备名称设备规格数量备注1注浆泵KBY-50/702台配套管路和各种配套压力表2浆液搅拌机200升2台3柴油农用车5t2台4施工台架4台自制5切割机2台6交流电焊机BXG-250-F4台三、施工工艺要求3.1注浆材料和浆液制配衬砌背后回填注浆采用水泥浆液。对材料要求如下:浆液的可灌性好,易于注入;浆液耐久性强;浆液稳定性好,注浆时材料不产生离析和沉淀,能在要求的时间内凝固或凝结,固结后有较高的强度等级和抗渗性。具有一定的强度,结石体抗渗性好;材料来源丰富,便于运输与储存,配制浆液工艺和注浆工艺简单易行;在常温、常压下较长时间存放不改变其基本性质,存放不受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同时价格适宜。浆液无毒、无臭,不污染环境,对人体无害。浆液对注浆设备、管路、混凝土结构物及橡胶制品等无腐蚀性,并容易清洗。浆液配制方便,工艺及设备简单、操作容易简便。3.2制浆控制:1、回填注浆所用的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为Po42.5。所用水泥质量必须符合质量标准,不得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2、制浆材料必须称量,称量误差应小于5%。3、浆液必须搅拌均匀并测定浆液浓度,浆液为1:1水泥浆。4、使用低速搅拌机时,纯水泥浆液的搅拌时间应不少于3分钟;使用高速搅拌机时,应不少于30秒。浆液在使用前应过筛,自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应小于4小时。四、施工工艺流程隧道回填注浆施工工艺框图:图4.1回填注浆施工工艺框图4.1、注浆孔布置:二次衬砌背后的回填注浆,注浆孔根据设计预埋注浆孔孔口位置应准确,孔深为二次衬砌厚度的2/3左右,孔底位置偏差应小于孔深的0.5%。环向6根,纵向3一组,存在漏水点时按1~3m进行加密布孔,并根据需要适当的钻排气、排水、排泥浆的辅助孔。图4.2注浆孔布置图4.2、注浆管连接:将二次衬砌修补台架推至注浆位置,就位稳定;连接前对预留注浆孔进行清理、修复,确保注浆孔洞圆顺、规则;注浆孔处焊接一段钢管与注浆管路相连,要求钢管直径与注浆孔大小一致,焊接管口设置一个闸阀与注浆管路相连。图4.3注浆孔焊接示意图4.3、注浆顺序:沿隧道轴线由低到高、由下往上进行注浆。4.4、注浆:灌注1:1的水泥浆,注浆压力0.2Mpa,注浆孔停止吸浆,压力持续5min即可结束,或者注浆到从相邻较高孔位处冒出浆液后可以结束;所有注浆孔无漏注现象。结束注浆时先关闭孔口闸阀后再停机。4.5、结束注浆:根据填充注浆试件,来确定浆液胶凝时间,大约不小于3h。施工时,完成注浆12h小时割除露出衬砌混凝土表面注浆管,用砂浆抹平。注浆浆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浆液浓度,凝胶时间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任意改变;经常检查泵口及孔口注浆压力变化,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采用双液注浆时,
本文标题:区间回填注浆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96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