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医科无机化学部分知识点
1.溶液的蒸汽压下降Δp=po·x(B)(适用范围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BKbp△p仅取决于单位质量容剂中所含溶质的质点数目,与溶质的本性无关。温度相同,不同液体,蒸汽压不同。温度越高,蒸汽压越高。挥发性越高蒸汽压越高2.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ΔTbp=Kbp·bBΔTfp=Kfp·bB(Kbp、Kfp分别称为溶剂的质量摩尔沸点升高常数、质量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是仅与溶剂有关的常数。)用凝固点降低测物质的摩尔质量ABBfBffmMmKbKTAfBfBmTmKM3.渗透产生原因半透膜两侧单位体积内溶剂分子数不同。渗透产生的条件半透膜膜两侧不等的溶剂分子数目渗透压阻止渗透现象的发生而在溶液液面上所施加的最小额外压力,即为该溶液的渗透压,表示为π。(只有溶液和纯溶剂被相隔时能显现)渗透压之差同种溶剂不同浓度的两种溶液使渗透作用不发生的最小压力(反渗透)4.渗透压的计算公式RTnVBRTcRTVnBB(稀溶液中RTbB)计算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VRTmMBB(测高分子,低分子的用凝固点降低)5.i为校正因子一分子电解质解离出的质点个数RTcos(cos为渗透浓度,即溶液中产生渗透效应的各质点的总的物质的量浓度。)6.医学上规定:渗透浓度为280~320mmol·L-1的溶液为等渗溶液小于280mmol·L-1的溶液为低渗溶液;大于320mmol·L-1的溶液为高渗溶液7.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人体血浆内含有低分子晶体物质高分子胶体物质分别产生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作用分别为保持细胞内外水分的平衡调节毛细血管内外的水和电解质平衡及维持血容量(37度时血浆渗透压为770kPa,胶体渗透压为4k)8.解离度可通过测定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来求得。1ia(acaci1/)1()对于0.1mol·kg-1电解质溶液强电解质大于30%中强电解质5%~30%弱电解质小于5%.9.离子氛解离度降低,反映溶液中离子间相互牵制作用的强弱程度(起作用的离子的有效浓度小于真是浓度)(中心离子为另一离子氛的反电荷的组成成分)10.活度BBBcaBBBba(γB称为溶质B的活度因子,其取值小于1,即γB<1.)弱电解质中接近1中型分子溶液为1强电解质平均活度因子离子强度221iizbI(单位mol·kg-1)(ibiz分别为溶液中第i种离子的浓度和电荷数)稀溶液中221iizcII越大,离子间的作用力越大,活度因子就越小;I相同时,离子所带的电荷越多,活度因子就越小。I小于14101kgmol时1,活度接近浓度。11.极稀的强电解质溶液中IAzii2lg(A为一个与温度和溶液的介电常数等因素有关的常数,在25℃时,水溶液中A≈0.509。)求电解质离子的平均活度因子则将公式修改为IzzAlg(仅适用于1:1型强电解质,且离子强度小于0.01mol·kg-1的溶液。)扩大公式的适用范围IBIAzii1lg2或IBIzzA1lgB≈1/√(1mol/L)IIAzii1lg2或IIzzA1lg对离子强度高达0.1~0.2mol·kg-1的1:1价型的电解质均适用例题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计算0.010mol·kg-1NaCl溶液的冰点降低。解:0.010mol·kg-1NaCl溶液的离子强度为:Na+和Cl-的活度因子为iAzClNa2)(lg)(lg12.质子理论中没有盐的概念。所谓的盐在溶液中或是酸或是碱或是酸碱混合物。共轭酸碱对中有相反的关系。13.溶液中最强的酸为溶剂合质子,水溶液中,最强的酸为H3O+,最强碱OH-14.酸碱质子理论把酸碱只限于质子的给予或接受,不能解释没有质子传递的酸碱反应。15.酸碱电子理论凡金属离子都是酸,与金属离子结合的不管是阴离子或中性分子都是碱。(酸亲电物质碱亲核物质)[Cu(NH3)4]2++4H+=Cu2++4NH4+(酸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Cu(NH3)4]2++4OH-=Cu(OH)2+4NH3(碱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16.软硬酸碱理论软酸:具有体积大、正电荷少、易极化、易失去电子、易形成共价性较强的键的酸如:Cu+,Cd2+软碱:具有电负性小、易失去电子、其低能轨道不饱和、易形成离子性较强的键的碱如:I-,CN-硬酸:具有体积小、正电荷多、不易极化、不易失去电子、易形成离子性较强键的酸;如:Ca2+,Mg2+,Li硬碱:具有电负性大、不易极化、不易失去电子、其低能轨道饱和、易形成离子性较强键的碱;如:I-,CN-交界酸碱为介于软硬酸碱之间的酸碱软硬酸碱原则:软亲软,硬亲硬,软硬结合不稳定17.质子自递反应发生在同种溶剂分子之间的质子传递反应。(wK为水的质子自递平衡常数,又称为水的离子积,它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一切稀溶液。)(wwKpKlg)18.弱酸的解离平衡常数不同的弱电解质Ka值不同由Ka表达式可知:Ka值越大离子2++21[(Na)(Na)(Cl)(Cl)]2Izbzb21211[10.010molkg(1)0.010molkg]210.010molkg+(Na)(Cl)0.90++ff[(Na)(Na)(Cl)(Cl)]Tkbb111.86Kkgmol0.90(0.0100.010)molkg0.033K浓度必然大,表示电解质容易电离。Ka值的大小表示了弱酸解离程度的大小。对于相同类型的酸碱可以比较KaKb的大小值越大酸碱性越高(其值同初始浓度无关)19.水溶液中的共轭酸碱对有如下关系baKKwKOHOH3(多元中的呈相倒置)20.浓度对解离平衡的影响(在一般浓度下,弱电解质的a0.05,所以1–a≈1,则上式近似为)5000iKc2caKacKaa(a为解离度)(弱碱就有相同的式子)aK解离平衡常数iK是化学平衡常数的一种形式,不受浓度影响;a是转化率,随弱电解质溶液浓度的变化而变化iK能更好地反映电解质的相对强弱弱电解质中加入不含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其解离度增大21.一元弱酸的计算公式waKHAKHHKHHAcHAw)(当有waKHAcK20)(有waKHAKHHAKHa最简公式500/)(aKHAc(或弱酸解离度0.050)且waKHAcK20)()(HAcKHa碱具有相似的近似计算公式500/bKc且wbKcK20242cKKKOHbbb22.计算阴离子型两性物质的公式cKKcKKHawaa121)(][waKHAcK20)(时省略waKcK202且)05.0(2011cKKcaa时21][aaKKH或)(2121aapKpKpH任一两性物质溶液中的H+浓度均等于其相应的两个共轭酸的质子转移平衡常数乘积的平方根.23.缓冲作用的解释缓冲溶液中同时含有较大量的抗碱成分和抗酸成分,消耗外来的少量强酸、强碱。通过弱酸(碱)解离平衡的移动,使溶液H+离子或OH-离子浓度未有明显的变化。24.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公式HB][][BlgppH-aKpaK为弱酸解离常数的负对数25.缓冲容量同一缓冲系,缓冲比一定时总浓度越大,其缓冲容量越大;不同缓冲系,总浓度相同时其缓冲容量的极大值相同。计算β=2.303×cHBcB-/c总(最大值为0.576C)相关当缓冲溶液的总浓度一定时,缓冲比愈接近1,缓冲容量愈大;缓冲比愈远离1时,缓冲容量愈小。当缓冲比大于10∶1或小于1∶10时,可认为缓冲溶液已基本失去缓冲作用的能力。pH=pKa±1为缓冲作用的有效区间,称为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生理学上常用缓冲溶液的pH范围为6—9。目前最广泛使用的、符合生理学和生物化学要求的有两种缓冲系: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H2PO4-—HPO42-缓冲系。前者简写符号为“Tris”。在血液中存在的主要缓冲对有H2CO3~HCO3-、H2PO4-~HPO42-等,其中以碳酸缓冲系在血液中浓度最高,缓冲能力最大,在维持血液正常pH值中发挥的作用最重要。血浆中:H2CO3~HCO3-、H2PO4-~HPO42-、HnP~Hn-1P-(HnP代表蛋白质)红细胞中:H2b~Hb-(血红蛋白)、H2bO2~HbO2-(氧合血红蛋白)、H2CO3~HCO3-、H2PO4-~HPO42-人体中最重要的缓冲系:H2CO3~HCO3-26.△rGm=RTlnJ-lnKspJ为离子积J=KSP△rGm=0溶液饱和,无沉淀;JKSP△rGm0溶液未饱和,沉淀将溶解;JKSP△rGm0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容度积规则)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其Ksp愈大,则溶解度S也愈大;Ksp愈小,则溶解度S也愈小。27.分步沉底计算中有离子浓度小于1.0×10-5mol·kg-1则可认为这种离子已沉淀完全了。28.配位化合物中心原子的配位数=配体数(单齿配体)中心原子的配位数=配体数×一个配体中的配位原子数(多齿配体)en(乙二胺)二齿配体EDTA(乙二胺四乙酸)六齿配体29.常用形式AgBrNHAgAgNHBrNHAgNHK)()(323323AgBrKNHAgKsps)(1330.Ks(有标准态符号)越大,配离子越稳定。配体数相同直接比较Ks不同需计算配合物命名例:[Cu(NH3)4]2+四氨合铜(II)31.氢原子轨道能量J10182n2.18eVn26.13E(n越大电子离核越远)2hnP波尔的量子化条件mhPhλ德布罗意波无法同时确定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确定原理32.原子轨道并非真实的轨迹而为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数学函数式33.n主量子数电子的能量;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电子层的概念l角量字数原子轨道的形状电子所在的电子亚层—电子亚层的概念nl的组合确定了一个能级。nml确定一个原子轨道m磁量子数原子轨道(电子云)在核外空间的伸展方向每个值对应一个方向m值相同的轨道互为等价轨道Si两种取值21,21(顺逆时针自旋)(l=n-1m=2l+1)l=0s轨道l=1p轨道三重l=2d轨道五重l=3f轨道七重34.屏蔽效应电子a的能量eVnZEa22)(6.13确定的方法位于被屏蔽电子右边的各组其值为零同1轨道上的两电子间为0.3n1时其值为0.35被屏蔽电子为ns或np时,(n-1)层对它0.85小于(n-1)的为1.00被屏蔽电子nd或nf时,左边各组为1.00例题计算钛原子中其他电子对一个3p电子和一个3d电子的屏蔽常数σ,并分别计算E3p和E3dTi原子的电子结构式:1s22s22p63s23p63d24s225.11)200.1()885.0()735.0(3p35.18)1800.1()135.0(3d代人eVnZE22)(6.13计算eVeVEp63.1743)25.1122(6.13223eVeVdE13.203)35.1822(6.1332235.轨道钻传作用nsnpndnf,导致能级按E(ns)E(np)E(nd)E(nf)顺序分裂(亚层能量发生交错)E4sE3dE6sE4fE5dE6p(n+0.7l)计算规则数值越大轨道能及愈高首位数相同的归为同一能级组36.泡利不相容原理同一轨道中不可能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一个原子轨道上最多有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满足能量最低原则洪德规则简并轨道电子全满半满或全空是能量较低的稳定状态37.正离子半径小于原子半径;负离子半径大于原子半径。电离能I基态的气态原子或离子失电子所需的能量。主族:左→右增大;
本文标题:医科无机化学部分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410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