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分子生物学习题及答案(3,4,5章)
第3章一.名词解释(考试时,名词解释为英文,要写出中文并解释)1、复制(replication):亲代双链DNA分子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分别以每单链DNA分子为模板,聚合与自身碱基可以互补配对的游离的dNTP,合成出两条与亲代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的过程。2、复制子(replicon):也称复制单元,是基因组中具有一个复制起点(origin,ori)和一个复制终点(terminus,ter)并能在细胞中自主复制的基本单位。3、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onReplication):DNA复制过程中亲代DNA的双链分子彼此分离,作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新生子链,这种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4、冈崎片段(Okazakifragment)冈崎片段是相对比较短的DNA链(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是在DNA的后随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这是ReijiOkazaki在DNA合成实验中添加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前体观察到的,因此DNA的复制是半不连续复制。5、DNA复制的转录激活(transcriptionalactivation):RNA聚合酶使双链DNA分子局部开链,在合成10~12个核苷酸的RNA片段之后,再由DNA聚合酶完成前导链DNA的合成,在完成近1000~2000个核苷酸的DNA合成后,后随链才在引发酶的作用下开始启动冈崎片段的引物RNA的合成,将这一过程称为DNA复制的转录激活。6、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strandDNAbindingprotein,SSB):在复制中维持模板处于单链状态并保护单链的完整性。7、复制体(replisome):DNA复制过程中的多酶复合体。8、端粒(Telomere):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是为了保证染色体稳定的一段高度重复序列,呈现四股螺旋。9、复制叉(replicationfork):复制开始,在复制起点形成的一个特殊的叉形结构,是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组装成复合物和新链合成的部位,这个部位称为复制叉。10、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replication):DNA双链复制时,一条链是连续合成的,另一条链是不连续合成的,这种前导链的连续复制和后随链的不连续复制方式称DNA的半不连续复制。11、先导链(leadingstrand):又称前导链,是在复制叉处从5'→3'进行连续合成的一条子链。12、后随链(laggingstrand):又称滞后链,复制方向与复制叉的方向相反,后随链的合成要等前导开始合成从而将其模板链暴露出来后,才得以进行。后随链上先合成了不连续的冈崎片段,然后在DNA聚合酶I的催化下切除RNA引物,同时填补切除RNA后的空隙,再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将冈崎片段连接成一条连续的DNA单链。13、DNA连接酶:是将DNA双链上的两个缺口同时连接起来的酶。若双链DNA中一条链有切口,一端是3′-OH,另一端是5′-磷酸基,连接酶可催化这两端形成磷酸二酯键,而使切口连接的酶。14、回环模型:滞后链绕酶一圈形成的环形,使得滞后链和前导链朝着同一方向沿复制叉进行。二、问答题1.大肠杆菌被T2噬菌体感染,当它的DNA复制开始后提取噬菌体的DNA,发现一些RNA与DNA紧紧结合在一起,为什么?答:该DNA为双链并且正在进行复制。RNA片段是后随链复制的短的RNA引物。2.描述滚环复制过程及其特征。答:仅是特定环状DNA分子的复制方式。(1)复制过程:1)环状双链DNA的+链被内切酶切开;2)以-链为模板,DNA聚合酶以+链的3'端作为引物合成新的+链,原来的+链DNA分子的5'端与-链分离;3)+链的3'端继续延长;4)引发酶以离开的+链为模板合成RNA引物,DNA聚合酶以+链为模板合成新的-链;5)通常滚环复制的产物是一多聚物,其中大量单位基因组头尾相连。(2)复制过程的特征:1)复制是单方向不对称的;2)产物是单链DNA,但可通过互补链的合成转变为双链;3)子代DNA分子可能是共价连接的连环分子;4)连环分子随后被切成与单个基因组相对应的片段。3.简述E.ColiDNA复制起始的主要步骤。⑴DNA合成在复制起点(oriC)的起始,Primase(引物酶)合成RNA引物。⑵DNAhelicase(DNA解旋酶)打开DNA双链,SSB结合单链DNA,DNAGyrase(DNA促旋酶)引入负螺旋,减少正螺旋。⑶在DNA聚合酶III作用下,5’-3’合成前导链和后随链前体片段(冈崎片段)。⑷在DNA聚合酶I作用下,去除后随链前体片段5’端RNA引物,后随链前体片段间的缺口由DNAligase连接,形成完整的后随链。4.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的不同点。共同点:(1)DNA的半保留复制即在DNA复制过程中.碱基间氢键首先断裂.双螺旋解旋和分开.每条链分别作为模板.按碱基配对原则合成其互补链.从而形成两个新的双链分子.因新形成的DNA分子中.各保留一条亲代的DNA单链.故名半保留复制.也因此保证了遗传信息的稳定性.(2)DNA的半不连续复制在DNA复制过程中一股模板上DNA的合成是连续的,另一模板上DNA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是首先合成较短的DNA片段(即冈崎片段).然后再由连接酶连成大片段.同时.不连续合成的这条链总是落后于连续合成的那条链.称为滞后链,连续合成的链称为前导链.前导链前进的方向与复制叉前进方向相同,滞后链合成方向与复制叉前进方向相反.因此.DNA聚合酶的反应方向始终保持5′-3′.(3)DNA复制的起始.延伸和终止许多实验表明.DNA的半保留复制是从DNA分子的特定位点开始的.即复制原点(用ori或o表示).现已证明.除fd组噬菌体外.许多生物的复制原点都是富含A-T的区段.由于此区段的键能较低.易于形成瞬时单链.便于单链结合蛋白与之结合.不同点:1)原核生物基因组DNA有1个复制子.真核生物有多个复制子2)原核生物比真核生物DNA复制速度快3)原核生物引物由引物酶催化合成的.真核生物引物由RNA聚合酶催化合成的4)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DNA聚合酶不同5)真核生物端粒DNA的合成由端粒酶催化合成的.原核生物不存在这种情况.第4章1、DNA转录区别于DNA复制的重要特点是什么?不对称转录(asymmetrictranscription)2、转录单位(transcriptionalunit):从启动子(promoter)到终止子(terminator)的一段序列。终止子(terminator):是给予RNA聚合酶转录终止信号的特定DNA序列。启动子(promoter):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3、原核和真核生物转录单位的区别?原核生物中的转录单位中包含多个基因,polycistron(多顺反子)真核生物中的转录单位中仅含有一个基因,monocistron(单顺反子)4、原核生物启动子的结构?promoter的组成:-70~-40(upelement)含有CAP—cAMPbindingsite基因表达调控的正控制位点-35~-10corepromoterRNApol.bindingsiteCorepromoterregionincluding:SextamaBox:-35siteRNApol.looselybindingsite,RNApol.recognitionsite(Rsite)TTGAC(conserved)——控制转录效率(表达量的高低)PribnowBox:-10siteRNApol.firmlybindingsite(Bsite)TATAAT(conserved)——直接决定了转录强度和起始位点Initiationsite:+1siteRNAtranscriptionalstartpoint(Isite)A/G5、NusA蛋白、终止Rho蛋白、抗终止N蛋白的作用?在б亚基离开全酶分子后,一种酸性蛋白NusA替代б亚基,与核心酶结合,能促使RNA聚合酶在转录终止子处暂停,以等待终止Rho蛋白的到来,完成转录过程的终止。或与抗终止N蛋白结合使RNA聚合酶迅速通过终止子,达到抗终止,转录通读的目的(形成发夹结构而通过终止子)6、增强子的结构,作用特点和作用方式?①Enhancer(增强子):是真核生物中远距离的转录正调控位点。②Enhancer的结构:(见书143)----Enhancer由两个以上的增强子成分(EnhancerElement)组成;----EnhancerElement必需由两个紧密相连,具有间距效应的增强子元(Enhanson)组成;----各个Enhanson(cis-factor)与激活蛋白(trans-factor)结合,构成有活性的Enhancer,构成促进转录的复合体(然后+基本转录复合体(UPE+corepromoter)来增强特异性转录。)③Enhancer的功能:增强特异性转录。④Enhancer的作用特点:---Enhancercomplex与近启动子的generaltranscriptionalcomplex(基本转录复合体)构型契合,而不与RNApolymerase直接结合;---特化细胞内,具全部特异的激活蛋白(trans-factor)才能表现出增强效应,即增强子的组织特异性;---远距离控制,无方向性;---增强子的复合体,以正控制方式调节基因的表达。⑤Enhancer的作用方式:不直接与RNA聚合酶发生相互作用,它们通过与基本转录复合体结合后,增强RNA聚合酶对结构基因的启动。7、什么是沉默子,沉默子的作用方式?沉默子(Silencer):位于结构基因附近,能抑制该基因转录表达的DNA序列称为Silencer,它是一种复性调控元件,其作用特征与enhancer类似作用方式:(1)介导染色质状态的变化,产生类似于异染色质的结构,阻止RNApol.与DNA相结合,抑制转录;(2)与阻遏蛋白结合,阻遏转录:直接阻遏,沉默子结合蛋白后,与基本转录复合体中的成员结合,将其固定,使基本转录复合体无法形成而无法转录;竞争阻遏,沉默子与增强子相邻或重叠,沉默子与阻遏蛋白结合后,使得邻近的增强子无法与激活蛋白结合,从而阻遏增强转录。8、Insulator绝缘子:属于一种基因边界元件,它可以阻止临近的调控元件,对它所调控的基因起到增强或者阻遏的作用。9、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factor,TF):是起正调控作用的反式作用因子。10、什么是顺式元件和反式因子,他们之间靠哪些作用力结合?反式作用因子(Trans-factor):是调控基因的产物(Pro或RNA),它可以在细胞内扩散,因此可以作用于任何合适的靶基因(具有细胞特异性)顺式作用位点(Cis-element):通过反式作用因子识别并在原位发挥作用的序列,没有编码功能,并只能对空间上紧密相连的序列起调节作用。Trans-factor与Cis-element结合的作用力:特异性结合力:位点专一性识别,并具特异位点的氢键结合力(Trans因子与Cis元件之间的识别与结合多发生在具有足够信息的DNA的大沟内,蛋白质氨基酸与DNA碱基结合的界面形成大量的氢键连接)非特异性结合力:蛋白质—静电—DNA磷酸骨架;疏水作用力的挤压11、原核生物的终止子(terminator):是给予RNA聚合酶转录终止信号的特定DNA序列。种类:Rho-independentterminator(不依赖Rho的终止子)Rho-dependentterminator(依赖Rho的终止子)(此情况较少)12、为何Rho-independentterminator不需要Rho的作用:(1)转录终止上游富含GC,使转录速度减慢;(2)富含GC序列形成发夹结构,使RNA聚合酶停止作用;(3)富含GC序列后紧随AT重复序列,其碱基结合力较弱,使RNA聚合酶容易从模板链上解离,DNA/RNA异源双链也容易解离,从而致使转录终止。13、什么是junctionsequence?内含子
本文标题:分子生物学习题及答案(3,4,5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420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