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改革创新求索不止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是钱学森生前的疑问,也是钱老的临终遗言,非常沉重,却不容我们回避。钱学森之问实质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性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也就是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型。钱老的疑问,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一章“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纲要提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必须进行改革。要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提出的重大任务,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党中央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创新时代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世界各国都将培养和集聚创新人才作为竞争战略的核心举措。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打破旧的教育模式,有破才有立。传统的教育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对课堂教学改革带来极大的阻碍。崇尚“教师讲的清清2楚楚,学生听得明明白白”的教学境界,使学生缺失应有的学习过程—存疑、选择、批判、探索、想象、创造。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教师总在积极思考,学生总在被动思考;教师有权选择并制定规定,学生则被动遵守规定;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客体。所以,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人口数量的激增以及周边地区学校的不断扩建,给集宁一中带来了最严重的挑战:全市优秀生源的大量流失。为继续保持我校在全市乃至全区教育行业的领军地位,集宁一中李一飞校长带领全体教师主动寻求出路开启破冰之旅,积极探索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的改革。课改之路:艰辛却硕果累累狠抓素质教育的今天,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学习、富有个性的学习,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新课改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但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最终是要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只有教师把“教”的方式的改变,才能带来学生“学”的方式的改变。在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上,一是要由只关注“教”转变为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二是要由“知识传授”转变为关注“思维发展”,即教学不是“教了学生什么”,而是“发展了学生什么”;三是要由“无效教学”转变为“有效教学”,由“低效教学”转变为“高效教学”。3全国课改的大环境下,我校一直在摸索新的教学方式,在以李一飞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全体一中人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有的放矢,不是盲目跟风,经过冷静的思考和科学的分析,先研究、比较各种模式的优缺点,研究了好几种教学模式,再结合传统教学,使我校有了适合我校实际、适合学生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疑·探·导·练”。“疑·探·导·练”课堂教学法探索历程1、2007年12月——2008年10月,集宁一中三赴河北衡水中学学习和运用“学案导学—诱思探究”教学法。2、2010年12月集宁一中教育教学改革动员大会,探索符合集宁一中实际的教学法。3、2012年1月1日西峡一高校长杨文普来我校做课改报告,介绍“三疑三探”教学法。4、2012年4月集宁一中14名教师第一次赴河南西峡一高的“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法,并全校分层推进应用。5、2012年5月7日集宁一中全校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大会,部署全校实施“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法。6、2012年6月西峡一高10名老师来我校进行课堂教学指导。7、2013年9月集宁一中15名教师和学校领导二赴河南西峡一高进一步学习“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法。8、2013年10月集宁一中结合多年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总结出适合本校实际的“疑·探·导·练”课堂教学法,并全面实施推广。9、2015年3月6日-11日“乌兰察布市区域课改推进会”在集宁一中西校区成4功举办。“疑·探·导·练”教学法一经使用,就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欢迎。“疑·探·导·练”教学法“疑·探·导·练”课堂教学法是集宁一中在李一飞校长提出的“尊重教育生态”的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在河南西峡一高的“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法的启迪下,改革课程设置的常见模式,实行“对课制”(即一节正课教学加一节自习课,配套“集宁一中‘疑·探·导·练’课堂教学跟踪训练”),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加设了课前“导学案”,形成的具有集宁一中自主特色的课堂教学法。“疑”,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设疑—解疑—质疑。“设疑”就是浏览教材,预设问题;“解疑”就是走进教材,学习知识;“质疑”就是走出教材,深化拓展。“探”,就是学生对“疑”进行自探—合探—再探的过程,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探”和“疑”往往结合在一起运用,形成了“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层层递进,将一个问题从自主探究到合作探究,再到迁移探究。在“解疑合探”中,学生通过学习小组内对问题的讨论和学习小组间展示、评价来实现的。讨论是将自探成果提交小组集体认可的过程,是合作学习在最小单位内对知识的生成过程,是最有效率的认知过程。展示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表现多种能力的机会,而且还体现出学习小组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是小组之间互相促进、资源共享的一种方法,通过同学的评价能更加清晰地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差距。特别是评价过程中的赋分过程更能体现学生对学生、老师对学生的肯定、赏识和激励,符合教育论的5人性教育规律。“导”,就是教师诱导学生“设疑”、“质疑”,和对学生的“探”进行指导、引导、辅导。指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自学,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第一要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效讨论、大胆质疑、准确评价,全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辅导答疑、总结一个问题的最终答案或一节课的核心内容是一节完整的课的最后环节,这是要求教师对学生自学、讨论、展示、质疑、评价后的一个结论性的点评,是一节课的升华。针对“疑”、“探”、“导”的教学环节中存在的课堂实施用时较长、部分课堂有拖堂现象,以及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跟不上课堂的节奏,完成教学任务难度较大的现状。集宁一中通过编写“‘疑·探·导·练’课堂教学导学案”解决了这些问题。导学案分为“课前自主学习内容”和“课堂合作探究目标”两部分。“课前自主学习内容”的目的是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教学重点知识用填空或小问题或直接叙述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解决,提高学生自学效率和课堂探究效率。这部分内容是要求学生(包括学困生)课前自己能够独立完成,编写时把难度降低,可适当补充重难点问题突破和典型例题。具体操作要求是:上课前由学生独立完成,上课后任课教师要检查或抽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个别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由小组内讨论解答或提交到课堂上作为临时增加的合作探究目标。“课堂合作探究目标”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用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准备在40分钟的课堂上探究,实际上相当于课堂上的“合探提纲”。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不再设置“设疑”环节了,从而减轻了时间方面的压力。设计的问题数目要满足而且又不超过课堂教学任务和时间;设计的问题要尽量具体化、明确化;设计问题时难易要符合学生实际,大部分问题能让6多数学生独立解决或经小组讨论后解决;设计的大多数问题要使学生意识到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设计的部分问题要使学生意识到光详细看书不思考不行、只独立思考不经小组合作探究还不行。具体操作要求是:上课前或上课后由学生自主探究,形成一定的答案或者基本有了一定的解题思路,而后进入小组合探程序,之后继而进行展示、评价、质疑、总结等程序。“练”,就是对一节课后的训练、巩固、强化,就是每节正课后的自习课。在自习课上,通过“集宁一中‘疑·探·导·练’课堂教学跟踪训练”对课堂知识进行强化巩固,训练答题速度和准确度,真正做到“堂堂清”。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方法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主要是遵循其特有的认识程序。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教师的角色在于创设可让学生自己学习的环境,而不是提供预先准备齐全的知识。因此,他极力倡导使用“发现”法,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强调信息提取。“疑·探·导·练”课堂教学法是集宁一中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尊重认知规律,发展学生智力,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同时养成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猜想的价值和可修正性,以实现试图得出假设的激活效应,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表达、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思考、探索、创新,快乐,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彻底改变,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疑·探·导·练”课堂教学法激励机制7个别老师也有满堂灌的习惯,“填鸭式”教学搞了那么多年,已经习惯了,在操作上不敢放手,还有人担心改革会影响高考成绩等等问题,面对这些,我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1.将教学改革纳入教师考核体系。为了将“疑·探·导·练”课堂教学法推开,学校将教师是否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改的怎么样等纳入考核体系,并与职称评聘、评优评先、提拔晋升等方面挂钩。所以,每一位谋求发展的领导和教师都在努力的提升自我,推进教学改革。2.通过赛课,激发教师改革的热情。为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我校从2012年开始,每月、每学期、每学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赛课”,并评选出月冠军、学期冠军、学年冠军。学校拿出专项经费奖励参与者,重奖优胜者,给那些在教学上想改革、肯上进、有能力、有水平的老师展示的平台。事实胜于雄辩,新的教学方法效果显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发言,积极展示,课堂气氛明显活跃,真正实现了“课堂无闲人”,课堂上再也没有昏昏欲睡的学生——调皮的学生,课堂上奇思妙想;爱说话的学生,讨论热烈;好挑毛病的学生,往往制造质疑高潮。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高考捷报平传,本科上线率达到86%,学业水平学考试成绩总体排名居全区前列,得到了社会和学生以及家长们的一致赞誉和好评。“疑探导练”教学法,对于教师来说,达到较高教学行为目的;对于学生来说,转变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发展,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对于课堂理念来说,摆正了教与学的关系,课堂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最终学教并重,和谐共趣。8“班改之势,势如破竹”集宁一中从课堂教学改革开始,到如今的“班改课改一体化创新模式”的实施,使我校在教育教学工作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课改的第二要务就是“利用学生”(李炳亭语)。利用什么,怎么利用呢?利用学生的团队荣誉感,利用学生的争强好胜心,利用学生的积极展示欲。利用的方式则是小组合作,互帮互学,榜样引领。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和成长的摇篮。班集体的状态、风貌、活力等建设情况是学校整体工作水平的表现,班级工作的优劣制约着学校的发展,班级生活和课堂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水平。对班级管理而言——管是为了不管。班主任要努力实现角色的自我转变,由牧羊人到领头羊,实现班级学生的自我管理。随着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发展,传统“保姆式”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弊端日渐凸显,导致课改之路明显后劲不足
本文标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449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