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刑法学(补)复习指导
1刑法学(补)复习指导2014-3一、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40分;多项选择题,20分;问答题,20分;案例分析题20分。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二、考试形式机考,开卷,90分钟。三、考试依据主教材:《刑法学》(总论),赵秉志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第二版。复习参考题:一、单选题1.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并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刑罚方法是()A.刑事拘留B.拘役C.管制D.无期徒刑2.某甲在与某乙的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而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A.意外事件B.过失犯罪C.直接故意犯罪D.间接故意犯罪3.对于防卫过当的处罚原则是()A.酌情减轻或免除B.酌情免除或减轻C.减轻或免除D.免除或减轻4.判处罚金的,决定罚金数额的依据是()A.犯罪性质B.犯罪情节C.犯罪所得D.犯罪人经济状况5.法定最高刑为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A.10年B.15年C.20年D.25年6.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谎称已服完。李某见王某没有什么异常,就没有将真相告诉王某。几天后,王某因服用李某提供的砒霜而死亡。李某的行为属于()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D.犯罪预备7.对于单位犯罪的处罚()A.以双罚制为原则,单罚制为例外B.以单罚制为原则,双罚制为例外C.一律实行单罚制D.一律实行双罚制8.我国刑法规定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A.已满14周岁B.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C.已满16周岁D.已满18周岁9.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是()A.危害行为B.危害结果C.犯罪的时间地点D.犯罪的方法10.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甲的行为属于()2A.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B.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C.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D.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11.有期徒刑的期限(不包括数罪并罚)为()A.3个月以上15年以下B.3个月以上20年以下C.6个月以上15年以下D.6个月以上20年以下12.自首成立的条件之一是()A.犯罪未被发觉B.积极退赃C.自动投案D.悔罪13.我国刑罚的目的是()A.惩罚罪犯B.改造罪犯C.教育罪犯D.预防犯罪14.醉酒的人犯罪,()A.可以负刑事责任B.可以从轻、减轻处罚C.应当从轻处罚D.应当负刑事责任15.又聋又哑的人犯罪()A.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6.下列情况中不能适用减刑的是()A.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B.被单处罚金的犯罪分子C.累犯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17.在我国,何种犯罪人不适用死刑?()A.聋哑人B.醉酒的人C.未成年人D.70岁以上的人18.在“死缓”减为有期徒刑时,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A.10年B.5年C.3年以上10年以下D.15年以上20年以下19.疏忽大意的过失杀人同意外事件中造成他人死亡的情况相区别的关键是()A.犯罪的罪过形式不同B.犯罪的行为方式不同C.主观上有无罪过不同D.行为人的意志因素不同20.小A将邻居家的一件贵重首饰偷回家中,经家人规劝,小A后悔,在邻居未发现时,又偷偷将首饰放回原处。小A的行为是()A.犯罪中止B.犯罪未遂C.犯罪既遂D.不作为犯罪处理21.王某与李某发生口角后,王某声称要买把匕首杀死李某,并朝商店走去。李某怕王某杀死自己,回到家中取出猎枪,埋伏在自家附近,在王某朝自家方向走来时,举枪向王某射击,将王某打死。李某的行为属于()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故意犯罪D.假想防卫22.刑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显著特点之一是()A.有鲜明的阶级性B.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C.为经济基础服务D.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加广泛23.下列情况构成累犯的有()A.李某因诽谤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第4年因盗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B.王某因过失导致某甲死亡,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后5年内又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C.刘某因危害国家安全被判处拘役,在刑罚执行完毕5年后,又犯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3D.谢某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刑罚执行6年后假释,假释期满后第4年因为境外窃取国家情报,被判处拘役24.管制的期限(不包括数罪并罚)是()A.15日以上6个月以下B.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C.3个月以上1年以下D.3个月以上2年以下25.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其处罚原则是()A.按照他参与的全部罪行处罚B.按照他组织的全部罪行处罚C.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D.按照他指挥的全部罪行处罚26.某甲同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共同故意实施盗窃行为构成共同犯罪?()A.某乙已满十六岁B.某丙已满14岁不满16岁C.某丁患严重精神病D.某戊呆傻27.以保护本国利益为出发点,只要侵害了本国国家和公民利益,都适用本国刑法。这种原则称为()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28.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通过并颁布的时间是()A.1978年B.1979年C.1980年D.1981年29.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时效期限为()A.10年B.15年C.5年D.20年30.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A.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B.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对象C.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人或物D.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31.故意犯罪的人对自己的行为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是()A.应当预见B.可能预见C.明知D.已经预见32.我国刑法中的共同犯罪是指()A.二人以上故意犯罪B.二人以上犯罪,包括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C.二人以上犯同一种罪D.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33.区分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关键在于()A.是否开始实施犯罪预备行为B.是否开始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C.是否是在犯罪行为终了之前停止D是否自愿放弃犯罪意图34.某护士在给病人打青霉素时,忘记了做皮试,结果导致病人死亡,某护士的行为属于()A.过于自信的过失B.间接故意C.意外事件D.疏忽大意的过失35.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A.犯罪行为没有实现行为人的主观目的B.犯罪行为没有发生危害结果C.犯罪行为没有实行完毕D.犯罪行为没有完全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构成要件36.某甲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数额不大,构成破坏通讯设施罪,某乙盗窃仓库中的电4话线,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对甲乙定性不同的原因是()A.犯罪行为的地点不同B.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不同C.犯罪行为的时间不同D.犯罪对象数额不同37.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A.酌情减轻或免除处罚B.酌情免除或减轻处罚C.减轻或免除处罚D.免除或减轻处罚38.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乙惊醒后大声喝问,甲发现乙是男人,慌忙逃跑被抓获。甲的行为()A.属于强奸预备B.属于强奸未遂C.属于强奸中止D.不构成强奸罪39.犯罪客观方面是()A.仅指危害行为B.仅指危害结果C.仅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D.指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等40.丈夫甲为了杀死妻子乙,在妻子饭碗里投放毒药,甲明知孩子有可能分食而中毒,由于杀妻心切而不顾孩子的死活,孩子分食后死亡。甲对其子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是()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41.某甲意图毒死某乙,误将白糖当作毒药放入某乙的食物内,某乙吃后平安无事,某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42.危害行为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B.作为和不作为C.教唆行为和实行行为D.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43.按照何种标准划分,犯罪客体可以分为简单客体与复杂客体?()A.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B.犯罪行为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单复C.犯罪行为对具体社会关系侵犯的次数D.犯罪对象的多少44.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下列哪一选项?()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45.甲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在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后,甲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A.7年B.10年C.8年D.6年46.下列情形哪一项属于自首?()A.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5B.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C.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D.甲给监察局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1万元贿赂,并交代了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所踪47.按照共同犯罪是否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可以把共同犯罪分为()A.简单共同犯罪与复杂共同犯罪B.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C.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D.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48.收购废品的小贩赵某答应收购某铜厂17岁青工罗某偷的工业用铜,罗遂偷出2500元的铜块交给赵某,二人的行为()A.赵构成销赃罪,罗构成盗窃罪B.赵、罗构成共同盗窃罪C.赵构成盗窃罪,罗不构成犯罪D.赵构成盗窃的教唆罪和销赃罪,罗构成盗窃罪49.民兵的枪支一般是不许上子弹的。某日甲乙丙等民兵在办公室玩,民兵甲顺手从枪架上拿起一支枪,与乙开玩笑,举枪瞄准,并戏称:“我一开枪你就没有命了。”乙说:“可不能开这样的玩笑。”甲还是抠动了扳机,不料枪里有子弹,乙中弹身亡。甲行为时的主观心理态度是()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50.从重处罚是指在法定刑限度以内选择适用()A.最重的刑罚B.次重的刑罚C.相对较重的刑罚D.中线以上的刑罚51.甲国公民威尔斯从乙国购得海洛英200克,在丙国出售后,意图再去乙国购买海洛英。途经我国时,被我公安机关抓获,适用我国刑法对其追究刑事责任。所依据的原则是()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52.在数罪并罚的情况下,管制最高不能超过()A.1年B.2年C.3年D.4年5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关于首要分子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首要分子只能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人B.首要分子只能是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C.首要分子都是主犯D.首要分子既可以是主犯,也可以不是主犯54.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开始时间是()A.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构成犯罪的时候B.行为人作为被告人被提起诉讼的时候C.行为人的行为被确认有罪并判处刑罚的时候D.对行为人的有罪判决生效的时候55.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从新兼从轻原则56.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十类,其划分的根据是()6A.同类客体B.犯罪对象C.一般客体D.直接客体57.某甲与某乙素有仇恨,为了报复,某甲在日记中写下了对某乙的诅咒,并表示一定要杀死某乙,还在日记中列出了几种杀人手段。某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意表示C.犯罪中止D.犯罪未遂58.某乙没有实行某甲教唆的犯罪,对某甲可以()A.不予处罚B.免除处罚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减轻处罚59.某甲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依法减为有期徒刑后,刑期从何时起计算?()A.死刑缓期执行判决之日B.死刑缓期执行判决确定之日C.裁定减为有期徒刑之日D.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60.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A.五年B.十年C.十五年D.二十年61.甲和乙多次发生争吵,矛盾日深。某日两人又发生争吵,二
本文标题:刑法学(补)复习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08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