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全球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及国际合作
全球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及国际合作吕剑自动化141学号141034109摘要:当前由温室气体引发的全球变暖以及全球气候不稳定性增加对地球的影响正越发显著,而生物多样性与全球气候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互相影响着对方。本文主要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未来人们特别是国家间应怎样遏制两者间的不利影响。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国际合作与地球生态1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状况及其原因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全球气候不稳定性增加。目前,大部分科学家都认为全球气温已非正常升高并仍会持续升高。据研究表明,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气温已上升0.6摄氏度,而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组建的政府间气象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预计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4摄氏度。而且这些温度增量只是平均值,在高纬度地区尤其是极地地区会更加严重。这也使得由于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问题变得严峻,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面临着被海水淹没的危险。而由于温室气体导致大气成分变化,全球的降水,洋流,大气环流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从而导致极端天气的增加。例如,台风源地将向北扩展,干旱和洪涝灾害增加,热浪和持续高温,自燃火灾,龙卷风发生更频繁。更有研究指出由于洋流改变,在全球变暖情况下部分地区将迎来极度严寒。全球气候越发的不稳定,“厄尔尼诺”在各地上演。对于全球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使得大气逆辐射增强。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例如工业生产使得大量的温室气体进入大气层。政府间气象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在2001年陈述:“最近50年来观察到的变暖现象很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可见对“人类活动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一认识越来越肯定。有少部分科学家指出近百年全球变暖只是有着几十亿寿命的地球间冰期的一次正常的升温。但数据显示,现在的暖化程度早已超过地球正常的升温变化。由此可见,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原因并且这次变暖应引起全人类的注意。2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2.1生物栖息地的改变众所周知,当温度和降水格局发生变化时物种的分布会随之而发生变化,因为物种总是倾向于分布在气候条件最适宜的区域。不少动植物由于对生存温度的要求向高纬度高海拔迁移,尤其对温度敏感的物种更是如此。例如,短桦只能生长在温度不超过22摄氏度的地方,在上个世纪上半页开始,桦树分布向北拓展。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气候变暖。2.2生物活动周期的影响生物活动与气候有着极大的关系,它们的生长,繁殖,迁移都应气候变化而改变。例如,候鸟迁徙期的改变,在欧洲,树木呈现秋色的时间每10年晚0.3到1.6天。由于各物种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不同,活动周期的变化有时会破坏生物之间的联系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荷兰一项研究显示,一种候鸟的飞抵时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每年4月25日,小鸟孵化时间是在6月3日,这与毛虫出生时间正好相吻合。然而二十年后,毛虫出生高峰期提早了两周,而候鸟提早的没有毛虫多,于是这种鸟类面临食物短缺的危机。这只是许多小型生态系统的一个缩影。植物也会受此影响,《园艺科学》上一篇论文指出,澳大利亚甜樱桃因全球变暖而变得越来越少。根据模型,当温度上升后。导致本在冬季严寒开花的甜樱桃开花期缩短,从而导致花芽发育不良,出芽稀少,出芽时间不同步,花期和果实发育延长,果实成熟度不均一等问题,从而减少了甜樱桃的结果率。2.3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是指出现在其自然分布范围和分布位置以外的一种物种。除去人为因素,外来物种也会因自然原因入侵,而当生态不稳定时,这种入侵同样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澳洲国立大学弗雷泽博士表示南极较暖的地方有更多的生物,如果南极洲其它部份开始变温,更多的物种将能够在那里蓬勃发展起来,包括那些漂洋过海前往南极大陆的人类带去的。她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地区的冰川将融化,无冰的区域将扩大,极有可能移植入这一新区域的物种,将是由人类乘船带往南极的。2.4生态系统的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更为明显,一些脆弱的生态系统如高山草甸,河口三角洲首当其冲。而高地和高纬度的冰川也受到严重的破坏,随之带来海平面升高,而河口三角洲泥沙堆积速度难以赶上海水抬升速度而被淹没。近海地区的生态系统也会因海平面上升造成的土地盐碱化而受损,佛罗里达州150万公顷的大沼泽地国家公园现在被称为“美国最濒危的国家公园”,因为海水正在侵蚀当地人依赖的淡水沼泽地。目前一个宽阔的环形红树林像水坝一样将淡水沼泽地和海洋分开。如果红树林屏障增长速度不如海水水位增长快,或者被台风破坏,淡水沼泽地就会逐渐被海水湿地取代。2.5动物疾病及传染源增加许多易携带多种病原体的生物如蚊子,老鼠,苍蝇,蜱虫的数量因全球变暖繁殖速度,生长速度,咬伤次数增加,全球气候变化对它们在地理位置上的转移产生影响,从而扩大了它们的影响范围。全球气候变暖对有些病原体有积极作用,气候变暖可以增加病原体生长率和存活率、疾病的传染性以及寄主的易受感染性。许多新疾病以及以前已得到控制的疾病如禽流感,西尼罗病毒,疟疾以及近期的埃博拉病毒出现并迅速传播。气候变暖以几种不同的方式已经并且将要改变疾病的严重性或流行性。在温带,冬季将会更短、气温将会更温和,这就增加了疾病的传播率。但也有学者认为气候变化与疾病发生模式是复杂不可测的。2.6物种灭绝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生态系统的破坏,生物生活周期的变化,各物种联系改变,多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生物的灭绝。而许多物种在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方面具有很强的保守性,所以在全球变暖中改变慢的物种可能会被淘汰,物种面对全球气温升高的另一条逃生路线是向高海拔或高纬度退缩,在中纬度的山地物种更是如此但是山顶比山基面积小,物种越向上移动,分布面积越小,种群越小,它面对环境和遗传压力越大,也不易生存。英国约克大学和利兹大学的科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历史上4次大的物种灭绝都与温室气体有关。梅尤博士指出,未来,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物种灭绝将发生在气候与生物体之前所适应的环境出现失调之后。3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措施及国际合作3.1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措施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其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危害,有效全面可实施的应对策略和制度显得越加重要和迫切。1)加快转变经济增长策略。我国目前经济增长仍以工业为主,经济增长能耗较大,应适当减少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提高排污门槛。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服务业发展。2)加快能源结构改革。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比重仍将维持在60%以上。要渐渐拜托对煤油的过多依赖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寻找研发新型能源,通过价格调控控制能源消费。提高汽车哩数标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3)制定更完备的生态保护策略和法案。目前,我国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宪法》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性规定、《环境保护法》和《农业法》、《土地管理法》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规定等。建立更多自然保护区,并维护好现有保护区面积不减少,完善《自然保护区条例》。4)完善气候变化应急机制。随着全球气候不稳定性的增加,各种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发生的可能性也在增加。调整农业生态布局,防止土地荒漠化。加强城市水利建设以应对暴雨天气。沿海城市加强防风,防海洋灾害。加强对各类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预报,及时发布信息。3.2已有国际合作及其问题3.2.1已有合作1)《京都议定书》。1997年在日本京都通过《京都议定书》条约并于1998年3月16日至1999年3月15号间开放签字,共有84国签署,条约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强制生效,到2009年2月,一共有183个国家通过了该条约(超过全球排放量的61%)。美国曾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澳大利亚也拒绝加入。2011年12月,加拿大也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这是人类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也区分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义务。但由于发达国家政治意愿不足、各国互信缺乏等气候谈判根深蒂固的矛盾,《京都议定书》第一期未达预定要求,第二期承诺也被延期。2)巴厘路线图。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厘路线图”,为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按此要求,一方面,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要履行《京都议定书》的规定,承诺2012年以后的大幅度量化减排指标;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和未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主要指美国)则要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采取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此谓“双轨”谈判。“巴厘路线图”设定了两年的谈判时间,即2009年年底的哥本哈根大会完成2012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安排的谈判。《哥本哈根协议》最终延长了“路线图”的授权,从而保证了“双轨”谈判继续工作,以最终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遗憾的是,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责任和义务上的巨大分歧,气候谈判进展十分缓慢,成果不大。3)哥本哈根会议。哥本哈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3.2.1合作分歧由近十年人们应对全球变暖所采取的努力来看,合作遇到了某个瓶颈。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各自承担的义务上存在较大分歧,发达国家认为应较平均共同承担全球气候变化,而发展中国家则认为在过去几个世纪,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现在应承担更多责任。2)国家与国家间的不信任每个国家都在发展自己的经济,虽然经济与环境保护并不绝对矛盾,但采取实质性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往往意味着暂时放缓经济增长。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每个国家都对他国是否能作出努力抱有不信任,所以国际谈判会有极大的阻力,条约也难以较好的实施。戈尔在《难以忽视的真相》中也指出美国政府为发展经济误导公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信息。不管是否有部分科学家受政府指示来误导公众,经济与环境暂时的矛盾却是确实存在的。3.3关于未来国际合作的展望未来大型的国际会议肯定还会举行,然而是否能够在会议上缩小互相的沟壑却不得而知。但随着全球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各国可能会做出一定让步。各国应致力于达成比《京都议定书》更加具有约束力的公约,并使全球大部分国家,尤其大国都参与进来。就当前而言,拥有高科技的国家可以向他国提供环保技术支持,双方在合作中可以找到共赢的平衡点。结语: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无论是生物多样性还是国际关系。它已成为人类发展的一大屏障。面对这个屏障我们应该加强物种对气候变化的反应的研究和监测,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长期和应急计划,加强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研究,划定濒危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以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随着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人类面对气候的变化将能更有效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我们也应加强国际合作,正如戈尔在《难以忽视的真相》所说:“我们缺的只是政治意愿。”参考文献《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对策》——宋帆《现代园艺》2012年第20期《全球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1997年7月吉林林学院学报第13卷第3期吴榜华孟庆繁赵元根刘延春EurekAlert!--ThefutureofsweetcherryinAustralia://baike.baidu.com/view/3036374.htm?fromtitle=哥本哈根会议&fromid=2033250&type=synhttp:
本文标题:全球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及国际合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42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