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
第三单元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2分)A.推崇.(zónɡ)嶙峋.(xún)鳌头重峦叠嶂B.匀称.(chènɡ)镂.空(lòu)鎏金煞它风景C.蟠.龙(pán)斟酌.(zhuó)曼延前瞻后顾D.轩.榭(xuān)矗.立(chù)休憩因地制宜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2分)A.测绘工作常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因此一定要十分准确,绝不能粗心大意。B.在这出话剧里,二十出头的她扮演一个失去孩子的老妪,言语、动作无不惟妙惟肖....。C.写作文最忌讳提笔就写,想到哪写到哪,文章全无脉络可言,要做到胸中有丘壑.....,一气呵成。D.携二三好友,选一个晓风残月....的清晨,放下书包,放下成绩,去感受大自然带给你的悠闲和愉悦吧!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分)A.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B.经过初一、初二的锻炼,终于使他适应了中学的学习生活。C.书架上放着语文课本、数学课本、英语课本和许多教材。D.赵州桥大约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2分)A.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B.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C.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D.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5.下面的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B)(2分)①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②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③背后是雕龙屏④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⑤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A.②⑤①③④B.④①③②⑤C.①③⑤④②D.④③①②⑤6.对文学常识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A.茅以升,字唐臣,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著有《中国桥梁史》《中国古桥与新桥》等。B.《水经注》是宋朝时期郦道元所著,是记述我国江河分布的专著。C.马可·波罗是意大利旅行家。曾于1275年来到中国,在元朝任职17年,著有《马可·波罗行纪》。D.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点拨】郦道元是南北朝时期北魏人。7.古诗词默写。(4分)(1)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长歌行》)(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4)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8.综合性学习。(9分)某班组织了“我爱博物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2015,北京)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去博物馆参观。下面是某博物馆参观须知,请你以班长的身份,依据“参观须知”向同学们提出要求。(要求:用“既……,又……”的句式,限30字以内)(3分)博物馆须知1.参观时请勿大声喧哗、追跑打闹,手机设置为静音,以免影响他人参观。2.爱护馆内展品,请勿触摸、拍照,以免损坏展品。参观时既要爱护馆内展品,不触摸、拍照,又不要喧哗打闹,影响他人。(2)请你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标题。(2分)标题:博物馆“变身”中小学生体验式大课堂。5月18日,北京市152家博物馆将与学校对接,让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参加体验式学习。这些博物馆推出的活动各具特色:首博的“看文物说历史”,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的“古生物模型制作”,中国农业博物馆的“种子达人”等。博物馆的这些举措,旨在推动社会大课堂常态化,使中小学生在“大课堂”中提升综合素质。(3)请根据下面的两则材料,探究博物馆对儿童发展的意义。(写出两点即可)(4分)【材料一】诺贝尔奖得主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有童年时期的博物馆经历。国外曾有研究,当一个孩子6岁前常参观博物馆,这种习惯会伴随其一生;若6岁前没有这样的经历,博物馆在他此后的生活里将会被放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材料二】《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在回忆童年生活时写道:“我对整个博物馆里的一切熟悉得就像背一本书一样。我们那个名叫艾格莱丁格小姐的老师差不多每星期六都带我们去。有时候我们去看动物,有时候看古代印第安人做的一些玩意儿——陶器、草篮以及类似的玩意儿。我只要一想起这事,心里就非常高兴,连现在也这样。”①童年博物馆经历对孩子的一生影响重大,为其成就奠定基础;②童年博物馆的记忆重要而持久,有利于儿童的发展。(童年参观博物馆的体验促使幼儿产生对于历史及生产实践的浓厚兴趣)二、阅读理解(45分)(一)(16分)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⑤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9.选文中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5分)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__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10.选文第②段“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中,去掉加点词“绝大部分”好不好?请说明理由。(3分)不好。去掉“绝大部分”,使表达失了分寸。原句强调“大多数是对称的,但又不全是”这一层意思,这也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11.选文第④段中“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句是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4分)举例子、打比方。__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12.历来介绍苏州园林的文章,或从建筑学角度写,或从园林历史角度写,或从导游角度写。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叶圣陶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表现出作者什么情感?(4分)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介绍苏州园林__体现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喜爱、赞美之情。(二)(2015,德州)(12分)扇面书画的形式美感张伟生①自从扇子成为书画艺术的一个特殊载体以后,它的本体属性得到了大大的拓展,其在艺术语汇情景中得到阐述的过程,进一步奠定了扇子的文化和历史价值。②如果要追溯扇面书画的源头,恐怕是在三国时代。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曾载有“杨修与太祖(曹操)画扇误点成蝇”的记录,这说明远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文人学士就喜欢在扇面上泼墨作画了。书画与扇子的结合,使得艺术欣赏、收藏日愈成为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精神享受的客观需要。几乎是家喻户晓的王羲之赠老妪卖扇、苏东坡画扇断案等民间故事,就着实证明了这一点。扇面书画的真正兴盛,是在明代以后。明永乐皇帝朱棣极力推崇,在宫中命“待诏”书写扇面,令“画院”画扇,直到成化年间,才在民间广为推行。③扇面书画以其特殊的形制(主要有两种形制:团扇和折扇),显示了迥异于其它书画形制(如条幅、横卷、册页、楹联、尺牍、屏条等)的美感特征,概其要者,突出地反映在其精致小巧、活泼多变上。通常,一件书画作品总是在形制上表现为方或长形,而扇面却以其特殊的圆形、椭圆形、拱形去营造灵巧、活泼、典雅、精致的艺术美感。扇面的天地较小,形态特殊,书画家必须要在构图、布局、排列上别出心裁,因此,精美的书画扇面,往往能给人们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感受,进而产生无尽的遐想。扇面以其正、反两面都可书写的特质,为书法、绘画合璧提供了特殊的载体,时常人们所见“一字一画”式以及格景书画扇面,就是体现了融书画为一体的艺术美感。④从扇面书画创作的技法去欣赏,我们可以感受到,扇面书画的形式美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⑤疏密有致。扇面书法的构图布局十分讲究,尤其是折扇扇面上宽下窄,呈半环形状,又有很多折裥,排列布局决非易事,要使书写的扇面给人以疏朗、典雅的艺术感受,就必须依循虚实有致、实中有虚的原则,也就是说画面不宜布满塞足,要留有一定的空间,__[甲]__。⑥大小适宜。由于扇面的尺幅较小,书写的天地极其有限,因此在扇面书写时,对字体大小的控制要十分经意,内容与形制、整体与局部、正文与落款等都要体现出一种和谐之美,__[乙]__。⑦轻重得当。扇面上笔墨线条的展示,必须具有整体的感觉,而平衡则是这种感觉的集中体现,特别是在折扇扇面上书写,其空间恰似影视中的宽银幕,前后着墨轻重都要整体把握,头重脚轻或前轻后重,都会影响书写的效果。13.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3分)介绍了扇面书画的发展历史。14.本文主要从扇面书画的形制和创作技法两个角度介绍了其形式美感。(4分)15.将下面两句话填入原文画线处,[甲]处应为__B__,[乙]处应为__A__。(2分)A.正如明代书家祝允明所比喻的,在扇面上写字犹如舞女在瓦砾上跳舞,“环肥燕瘦,终减态耳”。B.所谓“只画鱼儿不画水,此中自有波涛在”、“长河无点墨,似见笔纵横”,映现的就是这种意境。16.结合全文,说说第③段中“小中见大”的含义。(3分)扇面空间虽然很小,但是扇面书画能带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丰富的艺术美感。(三)(17分)河北古桥之趣杨塑①承载历史典故的桥——邯郸“学步桥”位于邯郸市北关大街沁河上,是一座普通的石桥,在这里曾发生过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据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个燕国人来到赵国都城邯郸。他看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很好看,就学起来,结果不但没有学好,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不会了。最后这个燕国人只好爬过这里回燕国了。明万历年间,时任邯郸知县给此桥起名为“学步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成语“邯郸学步”,用来比喻那些别人的优点没学到,却把自己的本领也丢了的人。②架在两山之间的桥——石家庄苍岩山桥楼殿坐落在石家庄市井陉县苍岩山景区。该建筑物是桥(长15米、宽9米),也是殿(桥上建有庙殿),因此
本文标题: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62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