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我国旅游发展前景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我国旅游发展前景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旅管5班郑慧婷陈晓妮胡嘉欣马毅彬夏秋熊翔宇肖俊武世界旅游组织最近预测,中国到2010年将成为世界第一接待国。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生态环境恶化、旅游资源破坏、资金短缺、人才素质不高和行业管理落伍等制度因素。适度开发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开发与经济文化融为一体的社会资源,确保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建立旅游规划编制技术标准和审批制度;建立国家调控、市场调节和企业运作相结合的旅游投资机制,实施科教兴旅战略,实行政府主导型战略,是实现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可望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的前景,对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既是强大的动力,又是巨大的压力。旅游业是一个集环境、资金、人力与智力于一体的经济文化产业。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既需要可永续利用的资源和源源不断的资金,也需要高质量环境和高素质的人才。我国旅游业的大跨度发展,需要正视和解决下列制约与难题。1.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污染的加剧我国正处在从以农村人口为主的阶段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相当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相当严峻。森林覆盖率低,森林生态功能相当脆弱;草原资源退化和减少,草地沙化在一些地区蔓延;北方地区水源短缺,著名江河湖泊和海域水质污染严重;频危物种的生境逐渐缩小,种群数量减少;大气污染加重;土地资源超载的局面难以缓解,旅游用地与农业和其他产业用地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如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由于上游及周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原湖泊水位每年降低6—30厘米,致使黄龙钙堤已开始退化、变色。连云港市著名的孔望山、将军崖岩画等石刻画册,由于自然侵蚀、风化剥蚀及人为的损坏正面临着破坏甚至消失的威胁。一些风景旅游区出于经济目的,为建索道、公路、宾馆而建设性地破坏,景区内开山炸石、砍树毁林,导致水土流失,影响了当地生物活动规律,使得野生动物活动范围缩小、数量减少,同时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在我国名山上修建现代化的索道不胜枚举,严重破坏了风景区的自然风貌。而日本著名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公路只修到2000米处,游人再多,也是一步步登上去。2.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趋明显我国的旅游业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以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为主体。自然旅游资源的破坏主要来自工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的无序发展,也来自旅游本身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历史人文资源由于保护经费短缺,城乡建设过程中的毁坏,开发旅游景点时的建设性破坏和游人的过量接待等原因,有日趋减少或降低品位的势头。少数旅游地民族风情表演的过度商业化,也使其失去本来的风貌和韵味。如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已被砍伐1/2,致使云南的大象、老虎不是向缅甸逃跑,就是窜出自然保护区,毁坏庄稼、伤害人畜。座落在湖南、湖北交界处的著名四大湖泊,目前仅剩下长湖和洪湖。1951年湖泊面积还有217.44万亩的洪湖市,到1987年只剩下70.29万亩;但是,目前仍有很多国内外房地产、旅游开发商加速挤占洪湖水面。还有一些地区,为了追求近期经济发展,在风景名胜区迅速扩建高档宾馆饭店、疗养所、“培训中心”,以及索道、滑道、城市娱乐设施等,造成了一些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工、商业、破坏了旅游资源,这实质上危害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3.旅游硬件和软件开发的巨大投资与资金短缺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在20多年内建成世界旅游大国,需要连续不断地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开发旅游资源,建设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进行国内外市场促销,培训旅游人员等。中国是一个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政府不可能对旅游业进行大量投入。资金短缺将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长期性制约因素。4.旅游业需要大批较高文化技术素质的从业人员与我国教育相对落后的矛盾十分突出旅游业作为以服务为产业的主要构成的特种行业,对其从业人员既要数量多又要水平高。中国要建成世界第一旅游大国,势必要造就一支世界上最宏大的旅游产业大军,这对解决世纪之交中国就业问题具有特殊作用;但它对中国旅游教育所提出的要求之高,也是最为艰难的。5.缺乏在法制基础上统一行使行业管理职能的权威行政机构,是现阶段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我国的旅游业作为一个经济产业起始于80年代,初成规模于90年代。构成旅游业的基本要素的各类自然与人文资源和行、游、住、食、购、娱以及相关单位,部分属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管辖。近些年来旅游资源投资的多元化趋势,在市场经济不成熟的条件下,更加大了行业管理的难题。“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许多旅游目的地各具特色。旅游发展不能破坏这种平衡关系。”(《旅游可持续发展宪章》)我认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把这一原则贯穿到下列方面:1.加强生态管理,使之持久协调发展森林是一个整体,森林除木头外,还有许多其它物种,它是一个由许多成份构成的复杂系统。如果把森林看做单纯的木材生产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夺式的经营,那么我们采了木头,却恶化甚至是毁灭了其它资源的生存环境,得不偿失。当然也不能发挥森林资源的全部效益。但我们保护森林,并不是完全任其自然。自然森林也会自然枯萎,如不砍伐,任其自生自灭,也是浪费资源。所以在不过度改变森林结构的前提下,进行采大留小有计划、有选择的开采,以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可持续发展。2.统一规化、有序开发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针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适度地有序地分层次开发的原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的开发行动。每个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经济增长的项目坚决制止。经济开发可以在风景区以外的广大土地上进行。即使是配合风景区的旅游,其主要服务设施也完全可以在风景区外围建设。旅游区的环境容量问题,应加强研究,在旅游区的环境容量未确定之前,必须控制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对一些重点保护的景区,3必须防止太多的游人进入,即使是一般旅游区,也应严格控制超容量吸引游人。因为,环境容量是有限的,破坏容易修复难,一旦旅游超过了环境容量,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再来治理就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3.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思想意识比法规更重要。我国在生态旅游的生态规划和生态教育方面都很薄弱,旅游业主要以盈利创收为目的,不少旅游区根本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就开始营业。在旅游景点,很少设立宣传生态意识的宣传栏,导游们的导游词中也很少触及生态道德教育的问题。而且,旅游业的干部及导游中大多数人也未接受过系统的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因此,我们在倡导生态旅游时,必须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全民观念。4.要遵守“区内旅游,区外服务”的原则对风景名胜去和自然保护区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定,要求旅游设施只许建在大门之外,不许建在大门之内。可是我们很多旅游区都没有按照这个规定去做,把旅游设施、度假设施都建在里边,弄得乱七八糟,而且造成了商业化的倾向,旅游区里形成了城市化的氛围。如河北嶂石岩,很多单位把旅馆、饭店、招待所建在景区里边。吉林长白山搞得比较好,他们后来搞的一个规划,决定把原来建在景区里边的设施全部迁出,这是符合自然保护区的规定的。5.实施生态恢复和保护措施目前我国要转变两钟观念,一种认为生态资源是无限的,因而可以大量开发;还有一种观念就是自然界消纳废物也是无限的。正由于这两种观念,人们只重视经营收入,赚了钱也不愿意拿来保护环境。按照这两种观念,自然界好象是索取不尽的仓库,可以无穷无尽地索取,自然界又是倾倒废物的垃圾桶。这些观念一定要改变,要求我们的设施一定要有消纳和处理的装置。对已经遭受破坏的旅游景观要进行生态恢复和美化工作,主要内容包括改造、提高现有设施与景观相容性,有计划地恢复植被和美化环境。在自然保护区搞旅游必须注意搞一些应该采取定点、定线、定时、定量的管理办法。定点就是明确什么时间才能进去,定线就是确定走的路线,定时就是明确什么时间才能进去,定量就是确定可以进多少人,即符合它的合理容量。6.建立旅游规划编制规范标准和论证审批管理体制,是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开发和建设以旅游接待为主要目的的地区和景点,必须编制和严格执行区域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旅游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及旅游产品规划(项目和线路等)。旅游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必须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指导思想,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经济效益是旅游开发的直接动力,环境效益是根本前提,社会效益是最终目的。一时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发生冲突,经济效果必须服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编制旅游规划应由旅游、生态、地理、环保、经济、文化、建筑、园林和等各学科的专家和各干部的参与,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共同完成。7.建立国家调控、市场调控和企业运作结合的旅游投资机制,是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条件旅游社会投资懂得特点是市场化程度高,融资大、流动性快和自发性强。盲目投资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危害已屡见不鲜。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主动迎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旅游投资机制方面,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扩大引进外资,培植骨干旅游企业,组成旅游投资基金,利用股份制方式吸纳民间资金,广开旅游4资金的源头;另一方面要通过法规和规划手段规范投资行为,信息与舆论手段引导资金流向,使旅游投资在宏观导向与微观运作的结合上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8.实现科教兴旅战略,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创建世界旅游第一大国,首先要组成一支在数量上世界第一、素质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旅游管理和服务人员队伍。要在全行业系统中,全面开展深入、系统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培训的重点是旅游业与相关部门的干部,其次是旅游业的经营和服务人员。再次是广大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些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基础。现代科技是科学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加深旅游产品的科技文化含量、提高旅游经营管理水平和提升旅游社会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现代科技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在我国,高科技介入旅游业的程度较低,旅游经营中对资源、能源、物力、财力和人力的消耗量较高,既影响当前的经济效益,又危及旅游的长远发展。提高全行业对“科教兴旅”的认识,加强旅游开发经营中的科技投入是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参考文献:1.世界旅游组织:《2020年世界旅游业展望》2.《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行动战略》3.《经济、环境与旅游业发展》4.《旅游可持续发展宪章》
本文标题:我国旅游发展前景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3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