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第一章供应链及其发展过程
供应链管理技术与方法第一章供应链及其发展过程o第一节供应链产生的背景o第二节供应链的概念、特征及组成o第三节供应链的构建与优化本章要点●了解供应链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掌握供应链的概念及结构模型;●了解供应链的类型;●掌握供应链的推/拉分析法第一节供应链产生的背景•在全球化经济浪潮中,企业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又要应对怎样严峻的挑战呢?综合而言,企业面临的环境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经济全球化(国际化)2.科技高新化3.社会需求复杂化4.信息高价化5.物质资源紧缺化6.人才需求紧迫化和国际化7.厂商趋向全面合作化一、21世纪企业面临的环境和挑战二、供应链产生的大背景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国际市场日渐成熟,无国界化的企业经营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一是顾客消费价值观发生了显著变化;二是面对一个机遇可以参加竞争的企业越来越多,增加了国际竞争的激烈性;三是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切导致整个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此外,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产品更新换代周期,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传统的管理思想已不能满足新的竞争形势,以“纵向一体化”为特征的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受到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相关外围环境的不断完善,以网上商品购销为核心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起来。在企业活动中,供应链以“链”的形式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连接起来,形成了一条不可分割的、能共享技术和资源的业务流程。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改造和整合业务流程,与供应商以及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联盟,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施电子商务实现供应链管理目标,彻底打破“大而全”、“小而全”,快步迈向国际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21世纪企业间竞争的特点1.产品多样化、产品生命周期缩短2.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3.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4.提供定制化产品和服务成为常态四、企业管理模式所受的冲击(一)传统管理模式(二)企业管理模式变化的内在因素1.增加企业投资负担2.承担丧失市场时机的风险3.迫使企业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4.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竞争对手5.增大企业的行业风险(三)管理模式的发展1.基于单个企业的管理模式(1)成组技术。(2)柔性制造系统。(3)减少零件变化。(4)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基于扩展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发展的最佳管理模式1.人治模式2.法治模式3.文治模式1.人治模式一般来说,人治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企业发展的创业时期,无论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创业时主要靠家族、朋友、同学等起家。在人治模式下,维持企业运转的人缘、情面,管理凭经验、人际关系,控制靠随机和自觉,领导靠威信,员工训练靠师傅带徒弟等等。此时的企业员工少,部门少,没有健全的制度与流程,执行主要依靠领导推动,领导强势,工作效率就高,反之,当领导弱势或领导不在公司时,效率就低。在人治模式下,企业高层与员工交往频繁,领导甚至能直接喊出每一个员工的名字,一双眼睛便可照看整个公司,员工做些什么事,公司存在什么问题,领导很容易一眼就看出来,这是人治模式的主要特点。2.法治模式•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部门和员工增多,管理层级增多,老板一双眼睛越来越难照看整个企业了。于是,我们想到了建立制度,淡化人治,通过制度化管理来提高效率,这就是法治。•法律、制度具有刚性、公平性、公开性、稳定性,它不同于人治那样有很大弹性,法律弹性很小,任何人都必须遵守,包括制订者和执行者本身。•对企业管理来讲,建立制度并不难,难点在于如何执行,谁去执行。3.文治模式•当企业再进一步发展壮大,部门和员工进一步增多,法治的弊端也就暴露出来。因为即使法律、制度多如牛毛,总有管不着的地方,就算法律、制度非常健全,没人钻空子,但执法者人数有限,时间有限,非常容易出现执法缺位。•此时就需要有一种意识、思维来引导我们的行为,这就是文治,以文化来管理企业,以文化来治理国家。•对于企业来说,文治强调以人为管理的核心,建立学习型组织,领导靠教育培训来引导员工,对员工实行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人治是依赖领导的影响力来管理员工,一旦领导不在或领导变换,管理的难度就加大,而且新领导很难复制这种管理方法,必须重塑影响力才能有效管理。法治是依赖法律、制度的刚性来约束员工、堵塞漏洞,但法律和制度需要依赖强有力的队伍去执行才能见效,一旦遭遇法律、制度真空或执法缺位,管理就会出现漏洞。文治就不同,它依赖的是强大的文化,文化的范畴非常广,它是无形的,不处不在,无孔不入,伴随人的一生,影响深远。企业要实施文治,必须建立相应的企业文化,员工必须具有足够高的思想觉悟、道德素质和一致的价值观。无论是人治、法治,还是文治,都有其优点和不足,选用何种管理模式,完全取决于企业发展的阶段。企业就如同一汽车,领导如同司机,如果是新手驾车,安全性主要取决于驾驶员,驾驶技术高,安全性就高。一个新企业,能否管理好,管理层的驾驭能力非常重要,这属于人治。第二节供应链基础•我国于2001年发布实施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GB/T18354--2001)中对供应链的定义是:•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由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客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关于物流供应链较为科学的定义是:•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例题--11.下列有关供应链的叙述正确的是()•A.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的区别有权威的界定•B.“大而全,小而全”的概念属于供应链的范畴•C.信息在供应链上可以向下流动,也可以向上流动•D.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迅速准确地了解顾客需求•[答案]C例题--2•2.供应链是围绕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梳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运输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结构模式。•A.网络;B.节点;•C.整体;D.共享[答案]A二、供应链研究领域供应链的很多研究是针对企业的物质资源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存货管理和运输优化上。主要原因是存货和运输是物流管理的核心问题,而且现代制造环境所要求的成本降低和及时交货的压力,也促使企业重新思考存货和运输的管理模式。1.资源2.信息供应链中关于信息的研究涉及两方面的内容:(1)信息的采集、分类和存储(企业数据库)。(2)确保供应链中各组织单元及时交付的信息共享问题。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供应链的基础支持系统,它包含各种功能和供应链中各组织单元的信息。3.知识4.合作关系供应链管理关于知识的研究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方向。一个值得注意的领域是个人能力、组织能力和网络能力之间关系的研究。奈特曾考察组织能力和个人能力之间的关系。关于组织能力和个人能力与供应链效率之间联系的研究很少有人涉及。供应链中各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供应链管理中最重要的要素。没有各组织单元协同的合作关系,一切对于供应链中信息流、资金流的管理都失去了基础。对合作关系的研究是从市场的宏观角度和企业组织的微观角度展开的。宏观角度的研究始于科斯(Coase)的企业理论以及威廉姆森(Williamson)的交易成本理论。有时这一领域的学者用网络组织关系来代替供应链的概念,而把供应链视为一体化和完全市场中的不同概念。微观角度的组织注意到了与其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是一种价值增值活动。三、供应链的基本特征⑴增值性。⑵竞争性。⑶快速响应性。⑷复杂性。⑸动态性。⑹市场性。⑺交叉性。例题--3•3.以下哪一项不是供应链的基本特征()•A.复杂性;B.动态性•C.增值性;D.交换性[答案]D四、供应链的网络结构模型根据以上供应链的定义,其结构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如图1-1所示的模型。供应商的供应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用户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装配商分销商零售商需求/用户物流/服务流资金流需求拉动销售点信息图1-1供应链的网链结构模型供应源需求源•从图1-1中可以看出,•供应链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组成,其中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可以是产品制造企业,也可以是大型零售企业,如美国的沃尔玛),节点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生产、分销、零售等),以资金流、物流和服务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供应链的逻辑“流”组成价值是由市场需求定义的,只有当产品能够售出,增值才有意义。积压在仓库里的产品,即使其技术含量很高,或者是制造代价高昂,如果不是市场需要的,不能被市场接受,其价值也是不能体现的。靠成本或生产效率的优势打价格战是不够的,还要靠价值的优势打创新战,这才是企业竞争的真正出路。供应链上的各种流从根本上就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为存在的。只有当企业的5种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服务流和价值流)保持一体化的管理时,才真正地实现了节点企业和供应链管理的最高境界。五、供应链的主要功能供应链作为企业管理模式的一种体现形式,其内涵和外延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得到扩展。但无论供应链的管理模式如何被时代发扬光大,由其定义蕴涵的主要功能基本有以下3个。o1.转换的功能o2.资源整合的功能o3.同步协调的功能例题--4•4.供应链不仅是一条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并且是一条()。•A.运输链B.产销链•C.增值链D.服务链[答案]C六、供应链的类型(一)按供应链管理的对象划分(二)按产品类别划分(三)按分布范围划分(四)按其他标准划分(一)按供应链管理的对象划分•根据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对象及其范围,供应链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1.企业供应链2.产品供应链3.基于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契约)的供应链•1.企业供应链•企业供应链是就单个企业所提出的含有多个产品的供应链管理。•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处于主导者的地位,不仅考虑该企业与供应链上其他成员的合作,也较多地关注企业多种产品在原料购买、生产、分销和运输等方面的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并且拥有主导权。•这里的单个企业通常指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FocalCompany),它是对整个供应链起关键作用的企业。•从核心企业来看,供应链包括其上游的供应商及其下游的分销商。供应链管理包括对信息系统、采购、生产调度、订单处理、库存管理、仓储管理、客户服务、包装物及废料的回收处理等一系列管理活动,而供应商网络包括所有为核心企业直接或间接提供投入的企业。•2.产品供应链•产品供应链是与某一特定产品或某一特定项日相关的供应链。•例如,某汽车整车生产商的供应链网络包括上千家企业,这些企业为其供应从钢材、塑料等原材料到变速器、刹车等复杂装配件的多样产品。•产品供应链的管理,是对由特定产品的客户需求所拉动的整个产品供应链运作全过程的系统管理。采用信息技术是提高产品供应链运作绩效,实现新产品开发,以及完善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整个产品供应链上,仅仅在物流运输、分销领域进行供应链管理的改进是收效甚微的,而行业发展和系统的广告效应则会引导对该产品的需求。•3.基于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契约)的供应链•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主要对这些职能成员间的合作进行管理。•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客户等组成的网络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成本流)进行管理的过程。•供应链的成员可以定义为广义的买方和卖方,只有当买卖双方组成的节点之间产生正常的交易时,才发生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成本流)的流动和交换。•表达这种流动和交换的方式之—就是契约关系,供应链上的成员通过建立契约关系来协调买方和卖方的利益。•另一种形式是建立在与竞争者结成的战略合作基础上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二)按产品类别划分•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需求稳定程
本文标题:第一章供应链及其发展过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