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初二生物毕业会考总复习
第三章运动1、构成人体运动系统的三个部分是:骨,骨连结和骨骼。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能收缩,牵引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1、在运动中,起着杠杆、动力、支点的结构分别是:骨、骨骼肌、关节2、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骨髓3、骨的生长包括长长和长粗,是骨长长和长粗的结构分别是:软骨层产生新的骨组织、成骨细胞产生新的骨质4、对骨的生长和再生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是成骨细胞。5、骨质分骨松质和骨密质。6、骨松质的特点是:成蜂窝状,能承受一定的压力。骨密质的特点是:致密坚硬,抗压力强。7、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空隙里。骨松质内始终存在着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8、长骨适于人体运动结构的特点是:骨密质致密坚硬,抗压力强;骨松质成蜂窝状,能承受一定的压力;管状结构,既坚固又轻便。9、对骨折的骨有愈合作用的结构是:骨膜。10、不慎发生脱臼时,应注意不让受伤关节活动,以免加重伤势。11、将骨进行煅烧,烧掉的是有机物;将骨泡在盐酸里,主要目的是为了去除骨中的无机物。12、骨的物理特性主要表现在硬度(有机物)和弹性(无机物)两方面。1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肌肉发达,这是因为:肌肉细胞加粗。14、骨胳的作用是使人体具有特定的形状,使脑、心脏、肝、肾等器官部已收到外力的损伤。15、属于骨骼的是脊柱、颅骨、躯干骨、四肢骨、上肢骨、下肢骨16、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分别是:颈曲、胸曲、腰曲、骶曲,向前凸的是:颈曲、腰曲。17、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运动、保护、支持。18、少年儿童不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骨骼会发生变形,原因是:骨内有机物的含量相对多,超过1/319、咀嚼动作是由于咀嚼肌的收缩牵动了下颌骨引起的。20、骨胳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是:下肢比上肢更为粗壮。记住具有四个生理弯曲,从侧面成“S”型,有利于直立行走,保持平衡,是脊柱有弹性,缓冲直立行走、跑、跳对脑的震荡。21、儿童时期不易发生骨折而老年人容易发生骨折的原因是:儿童时期,骨内有机物质含量超过1/3,骨柔韧,有弹性。不易骨折,老年人,骨内无机物质含量超过2/3,骨硬脆,易骨折。22、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构成的。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围成的。23、关节软骨的作用是: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减小骨与骨之间的摩擦。24、关节囊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25、关节囊的里面和外面有很多韧带,使骨的连接更加牢固。26、关节囊的表面能分泌滑液,滑液的作用是润滑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27、拖就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落出来。28、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属于结缔组织.29、肌肉具有收缩特性。30、人体骨骼肌有600多块,分为颈肌、躯干肌、四肢肌三大部分。31、人曲肘时,屈肌群收缩,伸肌群舒张。人伸肘时,屈肌群舒张,伸肌群收缩。事例说明了:人体任何一个动作不时有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的。32、肌肉无论受到那种刺激都能收缩;刺激与肌肉相连的神经,肌肉也会收缩。这是由于肌肉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的刺激所引起的。33、体育锻炼对增强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功能有很大影响。第四章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是水。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没有细胞核的是: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含氧量丰富、颜色鲜红的血叫做动脉血。含氧量低,颜色暗红的血叫静脉血。患贫血是因为: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贫血患者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白细胞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红细胞平均直径7.7微米,毛细血管内径为8——10微米,这一特点说明毛细血管管内血流速度慢,适于气体交换。ABO血型系统包括四种:A、B、AB、O。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如果输血是血型不符,会发生凝集反应。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动脉血运血离心。动脉的特点是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静脉运血回心。特点是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便于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特点是:数量大、分布广;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能防止静脉血倒流的结构是:静脉瓣。人体血液循环中,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发生在身体各部分毛细血管网。构成血红蛋白最主要的无机盐是:铁一个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体内血量的30%就会有生命危险,一次失血量不超过体内血量的10%。丧失血液在一定时期就会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心脏主要有新机构成。房室瓣和动脉瓣的作用是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不能倒流。与射血功能相适应,心室壁的肌肉,左心室比右心室厚。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循环流动。血液循环的途径分肺循环和体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体循环合肥循环的起点分别是:左心室:右心室。终点是:右心房,左心房。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来自心脏。体循环的过程: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从组织细胞处获得营养物质,把二氧化碳送走)——各级静脉——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过程: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吸收氧,送走二氧化碳)——肺静脉——左心房第五章消化和吸收1、人体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水、糖类、脂肪、无机盐、维生素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3、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功能物质。4、脂肪是储能物质。5、缺乏维生素A患夜盲症,皮肤粗糙6、缺乏维生素B1患脚气病,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7、缺乏维生素C患坏血病,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8、缺乏维生素D患骨质疏松,佝偻病。9、等量肉类中,维生素A含量最多的是羊肝10、等量物质中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是牛乳粉11、等量蔬菜中含维生素C最多的是辣椒12、等量蔬菜中含胡萝卜素C最多的是胡萝卜(红)13、水占人体体重的60%——70%14、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15、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构成。16、人体最坚硬的器官是牙齿,构成他的主要物质是牙本质。釉质损坏后不能再生。17、胃的功能是暂时贮存食物。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进行初步消化。胃壁的结构从内向外依次是黏膜、黏膜的下层,肌肉层和浆层18、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19、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20、消化道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也是胆汁。21、水、维生素、无机盐能直接被消化道吸收。与流入小肠壁的血液相比,从小肠壁流出的血液所含养料增加了22、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指的是: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23、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叫消化。24、化学性消化过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胆汁)脂肪微粒——(酶)甘油+脂肪酸25、实验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材料用具:大小烧杯,量筒,试管,胶头滴管,酒精灯,温度计,碘液,干淀粉,清水,三角架,石棉网,火柴。方法步骤1、制备淀粉浆糊:取一千克淀粉放在烧杯里,加清水100毫升,调和均匀,置于三角架上,搅拌,煮沸,制成浆糊,冷却后待用。取唾液:用凉开水漱口后,略微张开口,舌尖抵在下颌门齿的下方,约三分钟,将下唇搁在另一个小烧杯口上,唾液就会沿下唇流入杯中。将浆糊注入试管:取两个试管,分别编号1和2,然后各注入两毫升浆糊。向1、2时馆内分别滴入清水和唾液:向1号试管里滴入清水2毫升,向2号试管里滴入已准备好的唾液2毫升,然后震荡两个试管。将这两个试管放在37摄氏度水中(恒温):同时把这两个试管放在乘有37摄氏度左右温水(用温度计测得)的烧杯里。约过十分钟,同时取出这两个试管冷却。加碘液:向冷却的两个试管里各地入两滴碘液。可以看到1号试管里的浆糊变成了蓝色,2号试管里的浆糊没有变成蓝色。结论:2号试管里的浆糊没有变成蓝色,由于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说明:淀粉是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消化的第六章神经调节1、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的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3、神经元是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的。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轴突和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到其他神经元。4、能够传到的兴奋叫神经冲动。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5、神经元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构成灰质,分布在周围神经系统中构成神经节。6、神经纤维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构成白质,分布在周围神经系统中构成神经。叫神经中枢。7、人体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8、在左右大脑半球之间和大脑与小脑、脑干、脊髓之间起联系作用的结构是:神经纤维。9、反射是指动物或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各种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10、反射是通过反射弧来实现的。11、反射弧的基本结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12、感受器是由感觉神经末梢构成的,效应器是由运动神经末梢和他所支配的腺体或肌肉构成的13、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个部分之间以及脊髓和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14、脊髓的主要功能是反射和传导。脊髓是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15、在人的排尿反射中,脊髓起的作用是反射低级神经中枢。16、脊神经是由脊髓发出的。脊髓的前根是由运动神经纤维构成的,后根由感觉神经纤维构成17、脊神经有31对,位于驱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18、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脊神经节19、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脑干20、大脑有两个大脑半球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也叫大脑皮层。21、大脑皮层的沟回增加了大脑皮层的面积和神经元的数量。22、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他比较重要的有:躯体运动、躯体感觉、语言(为人类特有)、视觉、听觉中枢。23、人在读盲文的时候,首先要靠躯体感觉中枢。24、婴儿会在夜间尿床的原因:大脑发育不完善,不能有效控制脊髓低级中枢的反射活动。25、小脑位于大脑背侧,大脑后下方26、小脑的作用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27、患右侧半身不遂的病人是因为左侧躯体运动中枢受损28、脑神经由脑发出的,共有12对。分布在头部感觉器官、皮肤和肌肉等处。29、脑干的灰质中,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30、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31、当手碰到针尖时发生的现象:先缩手后感到疼痛。32、某人睁眼时行走正常,闭眼后站立不稳,出现病变的部位是:小脑33、吃梅止渴、北雁南飞属于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谈梅止渴、谈虎色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条件反射。34、条件反射不同于非条件反射的地方是:后天形成、高级的神经活动,可以消退35、条件反射提高了人和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36、用积极的休息方式消除神经系统的疲劳指的是:用一种活动代替另一种活动。37、烟碱等有害不只对人脑的影响是使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38、酒精对人体的害处是:对心脏、血管等有害,是脑过渡兴奋或麻痹,神经衰弱,智力减退。39、带有附属结构的感觉器官叫做感觉器官。40、眼球分为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分外膜、中膜、内膜三部分。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41、外膜包括角膜、巩膜。中膜包括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包括视网膜。42、眼球中四个折光结构是: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43、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44、从暗的地方走到光亮处瞳孔会缩小,从光亮处走到阳光下瞳孔会放大。这种变化是由洪魔内的平滑肌收缩引起的。45、物象落在黄斑处,视觉最清晰。46、接受光线产生兴奋的部位是:视网膜。47、眼睛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48、眼球的附属结构包括:使眼球运动的肌肉,眼睑、睫毛、结膜、泪器等。49、眼的卫生保健:预防近视、预防沙眼。50、近视形成的原因是:眼球前后经过小,晶状体曲度过大,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51、看书一小时以后向远处眺望一会可以预防近视,原因是使睫状体内的肌肉得到休息52、沙眼是由于眼内感染了衣原体。53、耳的结构包括:外耳(耳郭、外耳道)中耳(鼓膜、鼓室、听小骨)内耳(前庭、半规管、耳蜗
本文标题:初二生物毕业会考总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53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