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关于公司有关青年工作调研的报告
关于公司有关青年工作调研的报告当前,社会思潮、经济形式、组织结构、利益分配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公司青年员工(本调研报告的青年员工指35岁及以下的青工)的思想、学习、生活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为准确把握公司青年思想状况、个人需求,反映广大青工对公司改革发展特别是青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公司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公司团委于今年7、8月份,在全公司青年员工中开展了一次调查研究活动。本次活动调研的主题是:青年与共青团工作,青年学习成才需求,青年思想状况等。调研采取问卷解答、会议座谈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主要是公司各单位生产一线、技术岗位、管理岗位青年员工和二级单位青年工作负责人。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青年与共青团工作1、公司青年对共青团工作整体上比较肯定,各项活动须深化和加强。当问及“您是否愿意参加团的活动”时,表示无附加条件“积极参加”的达72%,表示“没意思,不参加”的只占1%。接受调查者大都认为,近年来,公司团组织围绕公司中心工作和青年工作、生活实际,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活动,发挥了生力军、突击队作用,特别是去年的大学生系列活动,展现了当代公司青年大学生的青春风采和精神风貌,丰富了青年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了搭建活动舞台,凝聚青年人才的良好氛围。从上述统计结果不难看出,公司各级团组织通过自身努力,赢得了大部分青年的了解、信任和支持,共青团在青年中仍然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进一步分析青年对共青团工作的了解和评价时,也发现了当前公司团的工作有许多需要改进、亟待加强的方面。在回答“近两年公司团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时,选择“各项活动力度、深度不够”的占37%,选择“宣传发动不够、参与面小”的占41.5%,再结合对部分问答题的解答分析,相当一部分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团的活动虽然找准了切入点,但很多工作存在着注重形式、缺乏落实、影响不够等现象;有的工作定位不准确,甚至只求一时影响或领导满意,缺乏持久性和生命力;同时,选择“活动太多太广”的仅占2%,一方面说明青年员工对团组织存在着较高的期望值,认为共青团工作应该越多越好,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许多工作由于落实宣传不够,不被广大青年员工所了解和熟悉。另外,在回答“对下列12项团的活动知道其基本内容的有哪些”时,只有技术比武、青年志愿者等少数活动被70%以上青年所选择,而选择创新创效、安全监督等重点活动的不足50%,这一结果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的很多工作“宣传发动不够、参与面小”。此外,调研中还发现几条相对集中的意见和建议:一是青年员工认为,团的活动针对企业的较多,而针对青年员工的较少,即服务企业的同时,服务青年不够;二是青年员工普遍认为,公司对青年员工的激励机制比较单一,以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为主,效果非常有限,而物质奖励的力度不够。近几年来,公司各党群部门评选出来的先进个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奖励标准(在增大现金奖励标准的同时还可以优先得到各种参观学习的机会等,比如每年三八红旗手的奖励金额达到了3000元/人,还可以参加公司组织的外出参观学习。)而共青团还是采用原来的奖励标准(公司青年人的最高荣誉——杰出青年和技术比武金奖获得者分别也就只有1000元/人和1500元/个的现金奖励);三是团干部反映,团员数量的不断减少,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部分共青团工作与企业其他工作在时间上有时发生冲突,也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四是青年员工特别是青年大学生一致反映,希望公司能从政策上继续支持公司团委广泛开展丰富多彩、比较有影响力的青年大学生系列活动,为广大青年员工特别是青年大学生搭建好活动舞台,为公司凝聚青年人才营造良好的氛围,并建议公司团委将这项活动打造成为一项服务青年的品牌活动。4、团的工作环境优中有“忧”,必须引起各级党政的足够重视。近年来,公司党委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对团的组织建设、经费保障、人员编制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团的工作开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公司和社会大环境对共青团工作非常有利,无论是物力、人才、资源和活动空间上给团组织创造了良好环境,这也使得企业团组织能够紧紧围绕公司的中心工作和核心任务发挥作用。但本次调查也发现,认为本单位党政领导对共青团“非常重视”、“比较重视”、“部分工作重视”的分别占33%、44.5%、21%,认为团组织在本单位的“地位很高”、“地位较高”的分别占21%、40%,认为“地位较低”的占24%。充分说明广大青年员工对基层团组织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表现出比较强烈的忧虑,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不到位,在各基层团委班子建设上,特别是在选好配强团委书记问题上,一些单位根本就没有从抓好后备干部的角度去认识,抱有应付或怀疑心态,不求所为,但求所有,大体上能过去就行,选任团干时,基本不考虑学识水平、知识技能、综合素质和行业特殊性,也很少和上级团委交流,从而导致了一些单位团的工作水平上不去,效果出不来。二是支持不到位,在团组织开展活动时,一些单位在人、财、物上缺乏规划,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持与保障,与此同时,团干部的待遇也很难得到有力保障,随意性比较大。三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忽视了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对新形势下团组织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认真研究,没有帮助团组织解决实际问题。针对在这些问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更多的青年员工尤其是团干部表现得较为理性,认为环境对工作的影响不是绝对的,关键是如何适应环境,自我创造,只要团组织真正做出成绩,得到认可和肯定,领导和职工支持的力度就越大,环境就越好,进而步入良性循环。5、对共青团工作的思考。结合调研中青年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认为下一步共青团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善,概括为“一个创新、两个加强、改善三种关系。“一个创新”即加速推进基层团建模式创新,深化推行团委委员制,把那些综合素质好,进取心强,有奉献精神的优秀青年选配到团委委员的职位上来。在职能划分上,还要改变以往以青工、组宣、学少等业务分工模式,根据公司特点,按照专业建制的方式,分设冶炼片、铁前片、轧钢片、非钢产业片、机关片等专业化委员,实行分工负责,同时对基层团支部或团总支进行优化重组,确立工作目标,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从根本上改变那些工作针对性不强,工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两个加强”:一是加强团的能力建设。要全面提高团的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学习能力,不断打造服务青年的新型载体和平台,进一步巩固团的组织基础,完善共青团工作的职能体系,充分发挥共青团的职能作用,扩大团的影响力。二是加强对团干部的教育和管理。教育引导团干部用干事业的精神做好团的工作,消除“混日子”“过渡期”的思想,增强他们对团工作的热忱和信心,要在团干部中提倡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联系青年,了解青年的特点和需求;强化对团干部的培训,使之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以“双培”(“双培”即培养和培训)为基础,“双推”为载体不断为党的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为党的干部队伍培养高素质人才,真正发挥共青团的后备军作用;要加大对团干部后备力量的选拔培训力度,要有计划地将部分优秀的大学生充实到基层团组织,改变团干部“青黄不接”的现状。这些将是公司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和青年工作的重要方面。“改善三个关系”,即要进一步处理好服务企业与服务青年的关系,调动青年员工积极性;处理好阶段性与长期性之间的关系,既要完成领导、公司交办的临时性任务,又要注重积累,形成品牌,抓几项家喻户晓的工作;处理好干多与干少的关系,既要努力围绕企业和青年需求,积极参与多干工作,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四处出击,事事无成。基于这些,广大青年建议公司党委及公司团委非常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关于加强青年工作和团组织建设的相关意见,以促进新时期新形势下企业青年工作的发展,努力为企业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二、青年学习成才1、在职学习成为青年共识,付诸行动仍显不足。目前,社会发展形势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公司青年意识到,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自我,必须不断充实自己、提升素质。本次调查中,在“对参加工作后继续进行学习培训等有何评价”时,选择“很有必要,终身学习是大势所趋”的占89%,选择“有些必要”的占9%;另外,60%的被调查者在回答“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何考虑”时提及学习、培训、提高素质等方面的内容。以上数据表明,渴望学习、追求成才已经成为公司青年的主流。但同时调查也发现,公司有相当一部分青年在学习成才方面的投入仍显不足。对于“每天直接用于读书学习的时间平均大约多少”,15%的被调查者选择“没有”,45%的被调查者选择“一小时以下”,选择“两小时以上”的仅有20%;同样,对于“每年直接用于自身教育的花费大约多少”,18%的被调查者选择“没有”,34%的被调查者选择“100元以下”,选择“500元以上”的只有19%。从不同青年群体的区别来看,选择“两小时以上”和“500元以上”的以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知识分子居多,总体上学历和文化程度越高者学习投入越大,最需要学习的一线和基层青年反而投入少。因此说明,目前仍然需要大力引导广大青年特别是广大青工努力学习,毕竟,学习成才仅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2、学习动机明确,岗位意识需要加强。调查显示,45%的被调查者表示在职学习的主要动机是“为了今后更好地发展”,37%的被调查者表示是“为了多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不到9%的被调查者表示是为了“评职称或晋升职务”,表明大部分青年是立足长远、成才发展,学习的功利性似乎不明显。需要引起重视的是,青年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整体上缺乏岗位意识。在“您认为目前最需要掌握的知识或技能(限选三项)”调查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个人学历进修、计算机和外语等实用知识、经济管理,选中率依次为69%、58%、54%,而选择本岗位劳动知识与技能的只有36%,即使是选择了学历进修,很多人也是“学非所用”,所学专业与本职岗位无关。在另一项调查中,81%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完全或基本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认为“有点困难”的只占14%,但现实情况是,随着生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企业管理的日益加强,有相当一部分青年不能完全适应岗位的需要,尤其是青年工人的整体素质偏低,工人技师的比例不足1%。以上对比说明,虽然多学知识、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努力的意识值得肯定,但公司青工轻视职业水平和技能的倾向值得关注,这一点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3、被动性学习是主流,创建学习型企业任重道远。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可以发现上述分析中关于学习投入不足、岗位意识不强等问题的原因。对于“工作后继续学习提高的最大障碍”,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没有学习时间”、“没有明确学习内容和方向”、“因自身惰性不想坚持学习”的分别占33%、29%、22%,远远高于其它原因的选项,而对于“最需要企业提供哪些帮助”,前三位依次是“强化学习激励、考评机制以提高积极性”、“明确学习方向与任务”、“直接举办各类培训与讲座”,“提供学习时间”“提供学习经费”则比例很低。细致对比,说明学习时间投入不足的的真正原因是相当一部分人缺乏学习的动力与压力,迫切需要“提高积极性”;学习岗位意识不强的真正原因是学习具有很强的盲目性;至于学习经费投入不足,根据公司近年来的职工收入情况,应该不是能力方面的问题。总之,公司青年的在职学习具有很大的被动性,迫切需要企业和团组织提供学习方面的引导和帮助,甚至直接传授知识与技能。4、对青年学习成才的思考。根据上述调研结果,我们应该把创建学习型企业(团组织)活动作为服务青年学习成才的重要载体。对于开展学习型企业(团组织)活动应该重点做好哪些工作,结合调查反馈意见,我们有如下思考:一是工作化运行,即真正把学习型企业创建活动纳入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日程之中,认真谋划,统筹安排,长期坚持,不走过场;二是个性化运行,紧密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和职工队伍整体状况的实际,结合职工个人的发展成才需求,制订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方案和计划,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区别对待,避免“一窝蜂”;三是制度化运
本文标题:关于公司有关青年工作调研的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71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