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公共政策的核心取向是()A.功能取向B.过程取向C.结构取向D.目标取向2.下列说法中,能够反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政策思想的是()A.“因世而为之治,度俗而为之法”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D.“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学之间的关系是()A.个别与一般的关系B.一般与一般的关系C.一般与个别的关系D.个别与个别的关系4.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具有解释力和普适性的一个模型是()A.混合扫描模型B.现实主义模型C.规范最佳模型D.政治系统模型5.认识论上的理性主义源于()A.莱布尼茨B.笛卡尔C.罗素D.斯宾诺莎6.规范最佳模型的提出者是()A.德洛尔B.林德布洛姆C.西蒙D.埃齐奥尔7.国家权力履行其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是通过()A.阶级剥削B.对外扩张C.精简政府机构D.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8.公共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是()A.信息子系统B.执行子系统C.反馈子系统D.决策子系统9.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A.阶段性周期B.功能性周期C.反复性周期D.结构性周期10.典型的总统制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11.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A.结果B.中间环节C.起点D.目标12.下列不属于...政策议程构建模型的是()A.外在创始模型B.动员模型C.自发创始模型D.内在创始模型13.公共政策过程中最核心的阶段是()A.公共政策的制定B.公共政策的执行C.公共政策的评估D.公共政策的监控14.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最具实质性意义的阶段为()A.政策目标的确定B.政策问题的认定C.政策方案的设计D.公共政策的抉择与合法化15.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A.拟定政策方案B.评估政策方案C.确定政策目标D.择定政策方案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A.合议制B.合议、三权分立制C.民主集中制D.合议、民主集中制17.立法决策通过议案的规则一般是()A.全部通过B.三分之二多数通过C.四分之三多数通过D.过半数通过18.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是()A.公共政策制定B.公共政策执行C.公共政策评估D.公共政策监控19.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的理论是()A.交易理论B.组织理论C.因果理论D.管理理论20.政策执行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A.政策倡议B.政策宣传C.政策分解D.组织准备21.残缺式政策执行的典型表现是()A.断章取义,为我所用B.挂羊头,卖狗肉C.上有政策,下有对策D.原原本本传达,不折不扣落实22.一项公共政策具有稳定性就意味着该政策处于一种()A.均衡状态B.调整状态C.终结状态D.非均衡状态23.政策效能,即()A.政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B.政策达到预期结果或影响的程度C.政策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D.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24.在政策调整的主观原因中,始终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A.政策环境B.政策资源C.政策目标D.决策者的价值取向25.在我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央政府决策者的关系是()A.合作关系B.隶属关系C.互相独立D.排斥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公共政策这门学科形成的历史条件是()A.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B.决策科学的形成C.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D.凯恩斯主义的出台E.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27.下列选项中属于政策支持系统子系统的是()A.政策制定系统B.信息传播或沟通系统C.政策监控系统D.政策咨询系统E.政策评估系统28.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是()A.立法机关B.利益集团C.行政机关D.执政党E.领袖人物29.按对象来划分,政策控制包括()A.目标控制B.界限控制C.结果控制D.效力控制E.效应控制30.传统德尔菲法强调的基本原则是()A.匿名原则B.循环往复原则C.控制反馈原则D.团体回答统计原则E.专家共识原则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1.简述“上下来去”决策模型的容纳性和开放性。32.什么是合理的政策结构?33.简述政策问题的形成条件。34.简述政策均衡的特征。35.简述公共政策预测的必要性。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6.联系实际,谈谈理论、实践与政策的关系。37.试述现代决策对决策者的要求。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0分)3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执行2003年,国务院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以下简称“新合医”)就是由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具体办法是:中央财政为每个参合农民补助10元(前提是地方配套资金首先到位),省、市、县级地方财政再补助10元,引导农民个人自愿缴费10元,筹集新型合作医疗费年人均30元。“新合医”政策由于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在实施中的“套资”冲动,使该政策执行出现了偏差。2003年9月11日,H省G县委办、县政府办下发了《G县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责任奖惩办法》,要求各乡镇在9月20日前务必使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农业人口的40%,同时制定了对县级领导、乡镇与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乡镇分管领导的奖罚措施。为了完成县政府下达的指标,多数乡镇将任务指标分摊到了乡镇干部和卫生院。到9月20日,许多乡镇因不能完成县提出的40%的指标,采取了未完成指标部分由乡镇干部与卫生院先垫资上缴、再继续动员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做法。据H省卫生厅核实,截至9月20日,在G县各乡镇上缴县合作医疗基金账户的资金中,有29个乡镇共垫资262.993万元;截至10月22日,仍有28个乡镇垫资196.834万元,核减垫资后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实际人数应为168615人,比G县政府9月20日上报的人数少98417人。为了套取上级的财政补助资金,很多地方对于新合医的申请都非常积极。G县政府曾于7月30日使用大额借贷资金转入该县合作医疗基金账户作为农民个人筹资上报。9月20日,G县政府把一份《关于拨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央、省级财政配套经费的请示》上报到H省财政厅、省卫生厅,要求上级财政进行补助。10月中旬,H省卫生厅在对相关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G县已参加合作医疗人数与农民个人缴纳的资金存在明显虚报。要求: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本案例中所出现的问题属于何种形式的政策执行偏差。(2)分析本案例中产生这种执行偏差的主要原因。1.后行为主义研究方法的代表理论之一是()A.伊斯顿的政治系统理论分析框架B.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分析框架C.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D.多伊奇关于政治系统中的信息沟通的理论2.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对行为主义方法论进行批评的代表人物为()A.伊斯顿B.拉斯韦尔C.阿尔蒙德D.德洛尔3.决策者有限理性命题的提出者是()A.林德布洛姆B.杜鲁门C.贝塔朗菲D.西蒙4.属于公共政策学次级概念的是()A.政策替代B.政策诉求C.政策宣示D.政策变动5.提出集团模型的学者是()A.杜鲁门B.戴伊C.伊斯顿D.琼斯6.一些国家公务员制度条例规定高薪养廉,这体现了公共政策的()A.引导功能B.分配功能C.管制功能D.调控功能7.关于政策分类,错误..的是()A.单目标政策和多目标政策B.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C.个体政策和群体政策D.初始政策和反馈政策8.适用白皮书的政策环节是()A.政策选择B.政策决定C.政策宣示D.政策分析9.对公共选择理论表述正确的是()A.其基本假定是“政治人”假设和交易经济学B.其假定理性人为经济人C.公共决策过程中,具体决策过程先于民主规则D.它只限于研究市场决策10.在公共政策运行的逻辑流程中,处于政策决定阶段的是()A.政策议程B.政策分析C.政策选择D.政策修正11.边界分析法的步骤为()A.饱和抽样—边界估计—诱导性提问B.诱导性提问—饱和抽样—边界估计C.饱和抽样—诱导性提问—边界估计D.边界估计—诱导性提问—饱和抽样12.美国政策规划的“铁三角”主要包含()A.利益集团、公民团体和政府执行局B.利益集团、议会委员会和地方政府C.利益集团、议会委员会和政府执行局D.政党、议会委员会和政府执行局13.政策规划的单一式主体通常为()A.立法机关B.政府有关机构C.公众D.司法部门14.在预测性评估方法中属于直觉预测法的是()A.德尔菲法B.时间序列分析C.投入—产出分析D.成本分析15.政策方案的评估和择优首先要关注()A.评估和择优的标准问题B.各方案间的比较C.使用“逆向决策”的方法D.对所选方案进行审查和评定16.提出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学者是()A.史密斯B.麦克拉夫林C.雷恩D.萨巴提尔17.反映观望式政策执行的现象是()A.“阳奉阴违”B.“土政策”C.“软拖”D.“挂羊头,卖狗肉”18.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起始环节是()A.物质准备B.组织准备C.政策试验D.政策宣传19.政策执行时出现“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现象,其原因为()A.执行者的认知缺陷B.执行者的利益驱使C.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D.执行准备不充分20.属于内部评估方式的是()A.立法机构评估B.政府部门评估C.投资者评估D.专业咨询公司评估21.政策调整的本质是()A.渐进性的B.断裂性的C.变革性的D.激进性的22.美国公共政策学者琼斯提出的政策周期理论是()A.功能性政策周期B.反复性政策周期C.阶段性政策周期D.结构性政策周期23.从政策涉及范围来说,地区政策预测属于()A.宏观政策预测B.中观政策预测C.微观政策预测D.系统政策预测24.咨询人员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在合理适度的信息加工中,尽可能挖掘隐藏在政策信息中对客户有利的因素,这体现了政策信息咨询中的()A.准确全面原则B.客观公正原则C.最小努力原则D.优势放大原则25.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的咨询属于()A.决策咨询B.政策信息咨询C.反馈政策咨询D.政策内容咨询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公共政策系统包括()A.政策主体系统B.政策支持系统C.政策客体系统D.决策系统E.反馈系统27.我国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主要包括()A.中国共产党的政策B.人大决策C.政协决策D.行政决策E.民主党派的政策28.在现代社会中,公民影响公共政策的方式有()A.投票B.民意测验C.请愿D.罢工E.游行示威29.政策问题的分析方法主要有()A.边界分析法B.多角度分析C.类别分析法D.类比分析法E.头脑风暴法30.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偏差矫正的途径有()A.政策替代B.政策修正C.政策增删D.政策更新E.政策废止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1.简述理性主义模型中“理性人”的特征。32.简述政治体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33.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34.简述公共政策执行的定义与本质。35.简述克服阻力,实现政策终结的策略。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6.试述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37.试述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
本文标题:公共政策考试题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93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