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模拟试题(七)(含答案)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模拟试题(七)(含答案)第一部分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下面的每一道试题都是按某种规律排列的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请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择出你认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题号下面的选项涂黑。1.1/33/92/313/21()A。17/27B.17/26c.19/27D.19/282.371115()A.18B.19C.20D.213.1/7141/21421/36721/48()A.96B.144C.288D.764.29354147()A.52B.55C.53D.505.78101113()A.17B.16C.15D.14二、数字运算6.1999+999x999的值为:A.1999999B.1000990C.999999D.以上都不对7.a比b大20%,b比c大25%,则a比c大:A.40%B.50%C.60%D.30%8.一块蛋糕切三次(可横切、竖切),则可能被分成的块数为:A.14B.8C.5D.29.某数的3倍与这个数的2倍的和是25,这个数是:A.9B.5C.7D.210.生产队预计30天修完一条水渠,先用18人修12天完成工程的÷,如果要提前6天完工,还要增加多少人?A。20B.18C.36D.1211.甲、乙、丙会打字,丙、丁会开车,丁、戊会操作电脑,某单位需要这三项技术,则要选人最少,应选哪些人:A.丙、丁B.甲、LC.乙、丙D.丁、戊12.39.86-53/4-7.85:()A.18.24B.19.76C.18.76D.19.2413.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15天完成,乙单独做要10天完成,二人合做2天可完成全工程的:A.专B.言C.言D.言14.用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菱形、其中面积最大的是:A.正方形B.菱形C.三角形D.圆形15.边长为40米的正方形,将边长增加20米形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这时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A.1000B.2000C.1500D.2500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6~20,题oDNA不但是生命的关键,而且极可能也是生命死亡的关键。或者说,DNA主宰着生物的生、老、病、死。人的生长发育和性成熟过程,是由DNA上的密码所决定的,这密码就是基因。有人估计人的DNA上有10万个左右的基因,每个基因有它的固定位置和功能。但10万个基因也不是同时在发挥作用,有的开启着,可以随时运转;有的关闭着,暂不起作用。何时开启,何时关闭,都是由大自然预先“设计”和规定好的,生命就在DNA严格控制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那么,衷老和死亡是否也是密码控制的呢?有没有“死亡基因”或“衰老基因”,有没有“长杀基因”呢?死亡基因问题有争论,有的学者认为DNA键上可能会有死亡基因,它可以指令合成某些有害或有毒的蛋白质与激素,促进生命的衰亡。这是一道自杀性或自毁性的指令!现在学者们正在探索“死亡激素”,并已积累了一些证据和线索。一旦“死亡.激素”被确认之后,再进一步追踪,“死亡基因’’就不难找到。“死亡基因”找到了,就可使用基因工程的技术去除或者封闭它。死亡也就可以控制。另有一些学者认为:未必有“死亡基因”。DNA的功能可随年龄增长而衰退,从而导致死亡。,也有一些学者假设存在,由这些基因指挥合成某些激素,使机体延缓衰老,常葆青春。昆虫中有、种由昆虫咽侧体分泌的保幼激素,能在幼虫期阻止虫体的形态变化,抑制成虫特征的出现,不论蜕皮多少次,仍然保持幼虫状态。那么,在人类身上是否也有可能存在这种“葆青激素’’或“复壮激素”呢?不然,又如何解释活动190岁的长寿现象,如何解释某些老年人更新复壮的奇妙现象呢?这虽然是猜想,但如果一旦确实找到这类激素,便可追踪指令合成这些激素的“长寿基因”。迄今为止,也确实弄清了有一些基因与人类长寿有关,如与免疫功能有关的基因,与DNA修复有关的基因等。这些基因能否称为“长寿基因”呢”?现在还不得而知。16.作者问“衰老和死亡是否也是密码控制的呢”的理论依据是:A.10万个基因何时开启,何时关闭,都是由大自然预先设计和规定好的B.生命是在DNA的严格控制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的C.DNA不但是生命的关键,而且极有可能是生命死亡的关键D.DNA上的基因很多17.对“死亡可以控制”的主要前提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找到“死亡基因”B.“死亡基因”被确认是关键C.不让死亡基因指令合成某些有害或有毒的蛋白质与激素D.DNA上有死亡基因18.对一些学者假设存在“长寿基因”而又不能作为这一假设依据的是:A.昆虫中的昆虫咽侧体分泌的保幼激素,能抑制幼虫特征的出现B.人类中出现活到190岁的长寿现象巳人类弄清了与免疫功能有关的基因D.随着“葆青激素”或“复壮激素”的出现,就产生了“长寿基因”1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如果DNA能控制生命,那么,DNA上就有“死亡基因”或“长寿基因”B.人的生长发育和性成熟过程,是由DNA上的基因所决定的C.“死亡基因”问题正处于研讨之中D.从昆虫有保持幼虫状态和有的老年人更新复壮的现象也许可以找到保幼、葆青、复壮一类激素20.以下选项中最适合本文的标题是:A.DNA秘密初探B.人可以活过190岁C.关于“长寿基因”D.人类的某些特殊基因阅读下列文字,回答21-25题:由于太阳内部是不透明的,通常我们只能认识太阳的表面。是否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直接认识太阳的内部,这无疑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大家知道太阳的巨大能量来源于中心的热核聚变,主要过程是氢原子核(质子)在高温、高压下聚变成氦的反应,这个过程的一个重要副产品是“中微子”。根据太阳的能量的输出及其中心温度,可以从理论上推算出太阳中微子的流量。,中微子的一个很特别的性质是其穿透力极强,也就是说,它几乎不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因此,——二①在太阳中产生了一人中微子,——②它也受到大量物质的包围,——③它不会受到任何阻碍而直接跑出太阳表面。——④,天文学家曾指望通过对太阳中微子的探测来得到太阳内部的信息。,从70年代开始,人们就进行了极其困难的中微子的实验,而观测到中微子的流量只有理论预言的1/3。这就是著名的“太阳中微子之谜”。这个不一致的根源目前仍不清楚。解决这个问题原则上只有两个途径:或是对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理论作修正,或是对太阳模型与恒星演化理论作修正。,由于中微子观测的困难,人们希望通过它来探测太阳内部的想法至今无法实现。,21.对文中“中微子的一个很特别的性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太阳中微子的流量与太阳的能量输出及其中心温度有关B.中微子的穿透力极强C.中微子几乎不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D.中微子会不受任何阻碍直接跑出太阳表面22.天文学家曾指望通过对太阳中微子而不是其他物质的探测来得到太阳内部的信息,其主要原因是:A.中微子是太阳热核聚变的一个重要副产品B.太阳的巨大能量来源于中心的热核聚变C.根据太阳的能量输出及其中心温度,可以从理论上推算出太阳中微子的流量D.如果在太阳中心产生一个中微子,它不会受到任何阻碍而直接跑出太阳表面,23.对文中“原则上”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A.从实践的角度看B.从科研的角度看C.从理论角度推论看D.强调除两个途径外,别无它途24,“太阳中微子之谜”指的是:A.中微子的一个很特别的性质B.中微子的探测极为困难C,观测到的中微子流量只有理论预言的1/3D.通过中微子来探测太阻内部的想法至今无法实现25.文中①-④处应填人的词是:A.只要/Bp使/也/所以B.只有/既然/就/因此C.如果/尽管/但/因此D.如果/不管/也/于是阅读下文,回答第26—30题。人工智能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这项技术是一个有可能导致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它主要研究怎么样能使计算机能做原来只有人才能做的具有智能性质的工作。所谓智能工作是指人在认识或者实验活动中所具有的感知观察能力、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心理机智;简而言之,就是指在人的脑力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人工智能研究,目前有两种不同探索途径采实现对人脑智能的模拟:一是通过仿生学手段,从结构上进行模拟,以达到功能模拟,目前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机的研究就是一个很有希望的方面;另一个是直接通过启发式程序模拟人脑能力,从博奕机、数学证明到已经到得较大成功的各种专家系统以及知识工程研究都取得了很实质性的进展。,人脑功能模型的关键是对人的自然智能逻辑进行形式化的问题。传统计算机是以二值逻辑为基础的,其特点是建立在加法和移位基础上的各种计算能力;另外对确定性问题具有逻辑推理能力,并且可以比人有更高的速度,精度和效率。——①这样的计算机并不具有人脑那样灵活处理信息和像人一样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事实上要用二值逻辑来模拟人的思维过程是不可能的。这是②目前的计算机的理论依然是经典数学的精确方法,即以非此即彼的二值逻辑为基础的,——③已经引进了概率统计等随机数学方法,——④仍不能解决对普遍存在的模糊信息进行处理的问题。这就不能模拟人的模糊化思维的逻辑机制。所以要让计算机进一步模拟人思维的特点,就必须在计算机中引进模糊逻辑,用来对普遍存在的模糊事物和现象从整体特征上把握它,勾勒出事物的轮廓,估测出事物的进程趋势,作出灵活而有意义的结论。而模糊思维恰恰是人的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差异的关键之一。这也正是解决人工智能困境的一条途径。26.对“智能”的含义解释恰当而且全面的是:A.观察能力B.记忆能力C.逻辑思维能力D.人脑的活动能力27.作者认为不能用二值逻辑来模拟人的思维过程的原因是:①二值逻辑是以非此即彼为基础来分析判断事物的。②客观普遍存在模糊的事物和现象。③二值逻辑对确定性事物具有逻辑推理能力。④目前的计算机的理论依然是经典数学的精确方法。⑤二值逻辑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比人有更高的速度、精度和效率。⑥二值逻辑不能解决对普遍存在的模糊信息进行处理。A.①③B.②⑤C.④⑥D.③⑥28.“解决人工智能困境的途径”是:A.使计算机能模糊思维B.在计算机中引进模糊逻辑C.使计算机能创造性思维D.使计算机能灵活处理信息29.本文主要讨论的对象是:A.人工智能B.边缘学科C.人脑功能D.计算机30.文中①-④处应填人的词是:A.因为/不填/尽管/也B.但是/因为/Bp使/但是C.然而/由于/不论/然而D.然而/因为/Bp使/但是阅读下文,回答第31-35题。基因是世代相传的遗传信息的载体。孟德尔证明,遗传因子并不相混,但他的学说当时未被接受。达尔文相信获得性可以遗传,他提出体细胞产生的泛生子可经血液至生殖细胞并得以传至下代。魏斯曼则反对获得性遗传,而主张只有性细胞携带全部遗传决定子,在胚胎发育期中这些决定子逐步分配到各种体细胞中去,只有未来的性细胞还保留全套。,摩尔根等人的果蝇实验证明了早期的推断: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它在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中的行为与孟德尔定律所预期的表现完全相符。他们还发现,同在一个染色体上的基因在,这个互换的发生几率与基因间的距离成正比。因此可以根据互换重组的几率推断基因间距离来绘制遗传图。以后发现染色体畸变既伴有基因改变又可在显微镜观察,于是又得以绘制出细胞学图,来表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两种图并不完全一致,说明互换几率与基因距离并不成准确的正比,但两者都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是线性排列。现在已知,基因既不像念珠相连,也不是一个连续体中的片断,而是介,乎两者之间。但基因的位置效应说明,相邻的基因间有相互影响。,31.根据文意,对“早期的推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孟德尔的证明,即遗传因子并不相混。B,基因在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为遗传因子并不相混。C.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为遗传因子并不相混。D。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在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为遗传因子并不相混。,32.对文中画线处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同在一个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减数分裂时并非总是一起行动的。B.在同一个染色体上的基因,一部分在减数分裂时一起行动,另一部分发生互换。C.在同一个染色体上,
本文标题: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模拟试题(七)(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00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