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思考题
1《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思考题一、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参数必须制成绝对精确。(×)2、公差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3、在确定产品的参数或参数系列时,应最大限度地采用优先数和优先数系。(√)4、公差值可以为零。(×)5、国家标准规定,轴只是指圆柱形的外表面。(×)6、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7、过度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度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盈配合。(×)8、公差值愈小,说明零件的精度愈高。(√)9、图样标注为mm033.0030的孔,该孔为基孔制的孔。(×)10、孔的基本偏差是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是上偏差。(×)11、孔、轴配合为9/940nH,可以判断是过度配合。(√)12、配合6/7gH比6/7sH要紧。(×)13、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加工的难易程度。(×)14、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与最小过盈为零的配合,二者实质相同。(×)15、基轴制过度配合的孔,其下偏差必小于零。(√)16、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是先加工轴。(×)17、从工艺和经济上考虑,应优先选用基轴制。(×)18、基本偏差a~h与基准孔构成间隙配合,其中h配合最松。(×)19、未注公差的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20、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21、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22、配合公差的大小等于相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23、孔的基本尺寸一定要大于轴的基本尺寸才能配合。(×)224、量规只能用来判断零件是否合格,不能得出具体尺寸。(√)25、计量器具的示值范围即测量范围。(×)26、间接测量就是相对测量。(×)27、使用的量块越多,组合的尺寸越精确。(×)28、精度越高,正确度就越高。(×)29、选择计量器具时,应保证其不确定度不大于其允许值1。(√)30、基准要素是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和位置的要素。(√)31、相对其他要素有功能要求而给出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单一要素。(×)32、基准要素为中心要素时,基准符号应该与该要素的轮廓要素尺寸线错开。(×)33、某一实际圆柱面的实测径向圆跳动为f,那么,它的圆度误差就一定不会超过f。(√)34、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的区别是两者在形状方面不同。(×)35、端面全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的作用完全一致。(×)36、任何实际要素都同时存在有形位误差和尺寸误差。(√)37、滚动轴承内圈采用基孔制,外圈采用基轴制。(√)38、滚动轴承内圈采用基轴制,外圈采用基孔制。(×)39、键槽的位置公差主要是指键槽侧面与底面的垂直度误差。(×)40、齿轮的一齿切向综合误差/iF是评定齿轮传动平稳性的项目。(×)41、齿轮的一齿切向综合误差/if是评定齿轮传动平稳性的项目。(√)42、封闭环是在加工过程或装配过程中最早形成的一环。(×)43、在工艺尺寸链中,封闭环按加工顺序确定,加工顺序改变,封闭环也随之改变。(×)44、封闭环在尺寸标注时一般不注出。(√)45、封闭环的公差值一定大于任何一个组成环的公差值。(√)二、选择题(在题中的括号内填上正确选项的序号;有的不止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1、互换性按其(C)可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3A.方法B.性质C.程度D.效果2、加工后的零件实际尺寸与理想尺寸之差,称为(B)。A.形状误差B.尺寸误差C.公差D.位置误差3、以下各组配合中,配合性质相同的有(AC)。A.6/750fH和6/750hFB.6/750hP和7/850PHC.6/850hM和6/750mHD.7/850hH和6/750fH4、下列配合代号标注不正确的是(C)A.5/630kHB.6/730pHC.8/730DhD.7/830hH5、公差带大小是由(A)决定的。A.标准公差B.基本偏差C.配合公差D.基本尺寸6、下面正确的论述是(CD)。A.不完全互换性是指零件装配时可以修配;B.测量一批零件的实际尺寸,最大尺寸为20.01㎜,最小尺寸为19.96㎜,则上偏差是+0.01㎜,下偏差是-0.04㎜;C.上偏差等于最大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D.对零部件规定的公差值越小,则其配合公差也必定越小。7、下面正确的论述是(B)。A.820g比720h的精度高;B.mm013.0050比mm013.0025精度高;C.国家标准规定不允许孔、轴公差带组成非基准制配合;D.零件的尺寸精度高,则其配合间隙小。8、下列关于基本偏差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C)A.基本偏差数值大小取决于基本偏差代号;B.轴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C.孔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D.孔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9、下列配合零件应优先选用基轴制的有(BCD)4A.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B.同一轴与多孔,且有不同的配合性质;C.滚动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D.轴为冷拉圆钢,不需再加工。10、以下各种情况中,应选用间隙配合的有(D)。A.要求定心精度高B.工作时无相对运动C.不可拆卸D.转动、移动或复合运动11、下列配合零件应选用过盈配合的是(AB)A.需要传递足够大的扭矩B.不可拆联结C.有轴向运动D.要求定心且常拆卸12、下列有关公差等级的论述中正确的是(C)。A.公差等级高则公差带宽B.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高的公差等级;C公差等级的高低,影响公差带的大小,决定配合的精度;D.孔、轴相配合,均为同级配合13、下列关于公差与配合的的论述正确的是(A)A.从经济上考虑应优先选用基孔制;B.在任何情况下应尽量选用低的公差等级;C.配合的选择方法一般有计算法、类比法和调整法;D.从结构上考虑应优先选用基轴指。14、由于测量器具零位不准而出现的误差属于(B)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粗大误差15、关于量块,正确的论述有(AB)A.量块按“等”使用比按“级”使用的精度高;B.量块具有研合性;C.量块的形状大多为圆柱形;D.量块只能用作标准器具进行长度值传递。16、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被测几何量不能肯定的程度称为(C)A.灵敏度B.精确度C.不确定度D.精密度17、应该按仪器的(D)来选择计量器具。5A.示值范围B.分度值C.灵敏度D.不确定度18、产生测量误差的因素主要有(ABCD)。A.测量器具的误差B.测量方法的误差C.安装定位误差D.环境条件所引起的误差19、定位公差包括有(ACD)。A.同轴度B.平行度C.对称度D.位置度20、定向公差包括有(ACD)A.平行度B.平面度C.垂直度D.倾斜度21、形位公差所描述的区域所具有的特征是(ABCD)。A.大小B.方向C.形状D.位置22、关于标注,正确的论述是(BD)。A.圆锥体有圆度公差要求时,其指引线箭头必须与被测表面垂直;B.圆锥体有圆跳动要求时,其指引线箭头必须与被测表面垂直;C.直线度公差的标注,其指引线箭头应与被测要素垂直;D.平面度公差的标注,其指引线箭头必须与被测表面垂直。23、公差带形状属于两同心圆柱之间的区域的是(AC)。A.径向全跳动B.任意方向直线度C.圆柱度D.同轴度24、公差带形状是圆柱面内区域的有(BCD)A.径向全跳动B.同轴度C.任意方向直线度D.任意方向线对线的平行度25、公差带形状属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的有(ABCD)A.平面度B.面对面的平行度C.对称度D.面对线的垂直度26、对于尺寸链封闭环的确定,下列论述正确的是(BD)A.图样中未注尺寸的那一环B.在装配过程中最后形成的一环C.精度最高的那一环D.在零件加工过程中最后形成的一环27、影响齿轮传递运动准确的误差项目有(AD)A.PFB./ifC.FD.wF28、齿轮公法线长度变动量(wF)是控制(A)的指标。A.传递运动准确性B.传动平稳性C.载荷分布均匀性D.传动侧隙合理性。629、矩形花键联结有(C)个主要尺寸。A.1B.2C.3D.430、下列论述正确的有(BC)A.验收量规是用来验收工作量规的;B.验收量规一般不单独制造,而用同一形式切已磨损较多的量规代替;C.用户在用量规验收工件时,通规应接近工件的最大实体尺寸;D.量规尺寸公差带采用“内缩工件极限”时,不利于被检工件的互换性,因它实际上缩小了被检工件的尺寸公差。三、填空题(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内容)1、当装配精度要求很高时,若采用完全互换将使零件的尺寸公差很小,加工困难,成本很高,甚至无法加工。2、制造技术水平提高,可以减小误差,但永远不能消除误差。3、规定公差的原则是在保证满足产品性能的前提下,给出尽可能大的公差。4、孔和轴的公差带由标准公差决定大小,由基本偏差决定位置。5、公差值的大小表示了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6、已知某基准孔的公差为0.013mm,则它的下偏差为0mm,上偏差为+0.013mm,7、尺寸880JS,其最大极限尺寸为φ80.023mm,最小极限尺寸为φ79.977mm。8、尺寸748j,其基本偏差是-0.010mm,最小极限尺寸为φ47.990mm。9、已知基本尺寸为mm25的轴,其最小极限尺寸为mm98.24,公差为mm01.0,则它的上偏差为-0.010mm,下偏差为-0.020mm。10、基本尺寸小于等于500mm的标准公差的大小,随基本尺寸的增大而增大,随公差等级的提高而减小。11、选择基准制时,从经济和工艺上考虑,应优先选用基孔制。12、mm025.0050.050轴的基本偏差数值为-0.025mm,mm046.0060孔的基本偏差数值为0mm。13、公差等级的选择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较低的公差等级。14、配合公差是指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它表示配合精度的高低。15、百分表的分度值是0.01mm,千分表的分度值是0.001mm。716、测量误差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两种表示方法。17、对遵守包容要求的尺寸、公差等级高的尺寸,其验收方式要选内缩方式。18、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称为实际要素,机械图样上所表示的要素均为理想要素。19、对称度是限制被测中心要素偏离基准中心要素的一项指标。20、关联要素的作用尺寸是局部尺寸和位置误差的作用结果。21、对于孔,其实效尺寸等于最小极限尺寸减中心要素的形位公差。22、最大实体原则不仅可以用于被测要素,而且可以用于基准要素。23、形位公差的选择应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来定。24、螺纹按其结合的性质和使用的不同,可以分为紧固螺纹、传动螺纹和紧密螺纹三种类型。25、矩形花键的主要尺寸有大径D、小径d和键宽(键槽宽)B。26、止规由于不经常通过零件,磨损极少,所以只规定了制造公差。27、选用量规结构形式时,必须考虑结构、大小和产量等问题。28、轴承的旋转速度愈高,则应选用愈紧的配合;轴承承受负荷较重时,应选用较紧的配合。29、尺寸链计算的目的主要是进行公差设计计算和公差校核计算。30、封闭环的上偏差等于所有增环上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下偏差之和。四、简答题1、什么是测量?测量过程的四要素是什么?答:把被测量与具有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的量值的过程。测量过程的四要素是: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2、形位误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答:形位误差检测是认识零件形状和位置精度状况的基本手段,其目的是:(1)判别零件是否符合图样所规定的精度要求,以评定该零件是否合格。(2)根据所测得的形位误差实际状况,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工艺方法,不断提高产品加工质量。形位误差检测的要求是:(1)准确性:通过测量所得到的结果,必须与实际状况相近,有一定的可靠性。(2)经济性:形位误差测量是通过一定手段来实现,要求有一定的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形位误差检测所付出的代价,是产品经济指标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因此,要求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应取得最好的经济效果。3、公差与偏差有何根本区别?8答:公差与偏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
本文标题: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思考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11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