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的简要回顾(1)
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的简要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获得了很大发展,其中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1、土地改革和农业生产恢复时期(1949--1952年)在旧中国,占农村人口总数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有1亿左右无地少地的贫雇农从地主富农手中没收、分配了3亿亩土地。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除少数地区外,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分得7亿多亩上地,免去了每年约3.5亿公斤粮食的地租。土地革命推翻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稳定发展时期(1953~1957年)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制度。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合作制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农业生产合作运动采取从互助组、初级社到高级社逐步过渡的方式。1955年以前,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互助组。到1954年,农业生产合作社11.4万个,入社农户数的比重仅2%。到1955年,在生产上已统一经营并参加秋收分配的农业生产合作社63.4万个,入社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比重仅14.2%。但是,1955年8月以后在批判合作化运动中的所谓“右”倾思想的政治氛围下,从中央到地方滋长了“左”的情绪,合作化运动形成一哄而起的局面,并在很短的时间内由初级社过渡到高级社。到1956年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比重87.8%。尽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升级过快、方法过粗、形式过于简单,但在合作化运动中建立了农村集体经济,克服了一家一户从事农业生产的弱点。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这个时期,农业获得了稳定的发展。3、人民公社化和农业生产的剧烈波动时期(1958—1965年)1958年,党在农村大张旗鼓地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不断地批判反冒进、批判右倾保守主义。在这种形势下,农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兴修农田水利和大办农村工业的群众运动。许多地方开始兴办一些大大超过高级社范围的工程项目,由于需要投入大量物力人力,于是开始出现了受益和非受益地区硬拉在一起的社际协作。毛泽东对此过高的估计,1958年3月提出把小型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并为大社的建议,并为中央接受。到9月底,加入农产占总农户的90.4%。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是:“一大二公”、“政社合一”、“平均主义”、“穷过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生产秩序的混乱,强迫命令,瞎指挥,给社员生活带来—系列困难。1959年以纠“左”为初衷的庐山会议,结果却是反“右”。不仅没有缓解已出现的经济困难,反而将国民经济拖入了严重困境,加上与苏联关系破裂和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终于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城乡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57年的203公斤下降到1960年的163.5公斤,农村人均粮食消费量更足下降了23.4%,导致1500—3000万人囚饥饿而非正常性死亡。面对天灾人祸所造成的严峻国民经济形势,被迫进行全面大调整。从1961年开始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5年全国农业总产值比1962年增加37.2%,年平均增加11.1%,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大体上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这是新中国历史上农业受挫后出现的首次高速度恢复性增长,通过调整,国民经济基本上达到了协调发展。但是,在国民经济调整的同时,毛泽东主席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论断。在这种“左”倾思想指导下,1963—1965年,在农村开展了所谓“四清”、“社教”运动,接踵而来的是十年“文化人革命”。4、农业生产低速增长和徘徊时期(1966~1978年)这个时期包括十年动乱和两年的拨乱反正。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政治上,人搞阶级斗争,强调“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和无产阶级的全面专政”;在农业体制上,继续坚持“—大二公”,使人民公社体制固定化和规范化,“农业学大寨”演变成搞“穷过渡”,长期关闭自由市场,收回社员的白留地,抑制家庭副业,一割再割所谓“资本主义尾巴”,使广大农村干部和社员受到严重摧残:在农业发展政策上,强调“以粮为纲”,使本来单—经营的农业更加单一,进一步强化了其自然经济性质,同时不切实际地提出并反复强调1980年基本实现全国农业机械化。在这期间,人民公社凭借其巨大的行政动员和组织威力,在农村对大片农田进行平整规划,大规模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推广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杂交高梁;生产队大造农家肥,广种绿肥,挖用河塘肥泥,保持农田肥力:改革耕作制度,发展间套复种多熟制,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产出量。这些措施对当时的负面影响起到一定的抵消作用,使农业没有倒退,同时也为农业后来的发展积蓄了潜在能量。这12年间,全国农业总产值仅增加45%,年平均增长3.1%。粮食总产量由原来的近2亿吨增加到3亿多吨,增长56.67%。但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人均粮食占有量在300公斤上下徘徊,其他农产品人均占有量仍停留在1957年的水平上。直到70年代末,农产品仍然实行统购统销,低标准凭票供应的紧张状况未见好转,当时全国农村约有2.5亿人口不得温饱。5、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和农业高速增长时期(1979—1984年)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实事求是地指出了我国农业的落后状况,认真地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农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这两个文件的试行,推动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恢复和发展。当时,各地出现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包工到组和包产到组的同时,个别地方自发地实行包产到户。对农民自发的包产到户,中共中央经历了从不允许、允许例外、小范围允许到全面推广的过程。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作了肯定.对推动“双包”的全面推广起了主要作用。1982—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制迅速得到推广。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从根本上动摇了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的基础。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农村建立乡政权,有领导、有步骤地实行政社分开,适当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到1984年底,这项工作基本完成。与此同时,原来由人民公社承担的农村经济工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由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承担,有的叫农业合作社,有的叫经济联合社,有的叫农工商公司等,以便于更好地为家庭经营提供服务。与此同时,国家的农业政策也作了调整。大幅度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仅1979年一年18种农产品收购价就提高了22.4%;大幅度增加化肥、柴油和农电的投入量;进口大批粮食,减少征购量,使农民得以休养生息;一大批适用农业技术得以推广;农业基本建设长期积蓄的潜在能量得以释放。这六年间,国民经济发展比较协调,农业出现高速度增长。全国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加7.6%,其中种植业年平均增长6.8%,畜牧业年平均增长10.7%,农业新增产值中60%的份额来自种植业的增长。粮食总产量增加l/3以上,连上两个台阶,增加1亿吨,1984年达到40731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393公斤,接近世界平均水平10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6、农业在波动中增长时期(1985~1996年)1984年农业人丰收以后,我国开始对农产品流通体制进行改革。1985年,开始实行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合同定购,定购以外的可以自由上市;到1993年底绝大多数地区放开粮食价格。但1993年11月开始,在粮食大丰收的情况下,市场上的粮食价格突然大幅度上涨。出于对城市粮食供给的担心,政府再次提出对收购市场进行管制。1994年强调必须加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国有粮食部门掌握市场粮源70%~80%,这实际上又回到了“双轨制”。从1990年起,国家建立了粮食专项储备制度。1994年起,国家建立了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和粮食保护价格制度。1995年国家提出“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同时,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也取得进展,市场机制在农业资源配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期间,粮食产量起伏波动,农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在波动中有所下降。粮食总产量1984年达到高峰40731万吨,从1985年开始陷入四年的徘徊状态;1989年粮食恢复增长,1990年达到最高记录44624万吨,1991年开始陷入徘徊状态,与1990年相比,1994年粮食总产量仍下降0.2%;1995年恢复增长,1996年达最高峰50453.5万吨。在粮食总产量发生波动的同时,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比较大。在粮食总产量徘徊时期,农业总产出仍有3.4%~10.9%的增长率。7、农业低速增长时期(1997年以后)A、出现了新的特征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下降。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具有不断下降的规律。改革开放以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到2000年,全国乡镇企业已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50%,占全国出口交货值的40%,农村富余劳动力的50%在乡镇企业从业,农民纯收入的34.5%来自乡镇企业。2001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308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6.7%。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下降,从1978年的28.1%下降到1997年的19.1%,2000年的15.9%。(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开展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人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和生物化学技术。(3)农业全面发展,出现了阶段性相对过剩。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农业全面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阶段性过剩的历史性跨越。到1998年,全国粮食总产最突破5亿吨,达到5.1吨,比1978年增长68.1%,之后虽然回落,但到2001年仍然在4.5亿吨以上。由于主要农产品生产的全面增长,出现阶段性相对过剩,库存大幅度增加,价格下跌。(4)农业生产开始向商品化、专业化和区域化方向转变。农民现金收入占总收入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52.3%,上升到1999年的73.9%。这说明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已达到较高的程度。由此便产生了数以万计的种粮专业户、蔬菜专业户、水果专业户和养殖专业户等能够发挥比较优势的专业化生产。随着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区域性分工也日益明显,出现了相对集中的蔗糖生产区、棉花种植区、反季节蔬菜生产区和各种水果生产区等。(5)农业发展对资本和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据测算,1952~1978年农用物质投入对农业总产值的弹性系数为0.79,1978—1997年为0.85,这说明资本和技术投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显著上升。(6)农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改革前中国农业基本呈单一的粮食型结构。到1978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仍达79.3%,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0.4%。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突破以粮食为中心的单一模式,初步形成了多元结构格局。到1999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79.3%下降到57.5%,减少了21.8个百分点;同期畜牧业产值比重却从15.0%上升到28.5%,增幅达13.5个百分点;渔业产值份额升幅更猛,达到6倍,从1.6%升至10.3%。在种植业结构中,经济作物和饲料粮地位上升。1978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9.6%,1999年升至14.6%,增幅过半。相比之下,粮食作物比重却在不断下降,由1978年的80.3%降至1999年的72.4%。(7)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有两个根本性变化;一是从1992年开始,农业从业人员的绝对数量开始减少,1998年比1991年减少1559.9万人;二是从1997年开始,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已经下降到50%。从1999年开始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农业劳动力有所回流,但就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革。这标志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发展到—个新阶段,也标志着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进
本文标题: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的简要回顾(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1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