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课时备课1本学期总第25课时第四元第1课时备课日期课题一、1、校园生物大搜索课型观察授课人戴春生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2、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3、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4、体会到用心观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发展科学学习的乐趣。重点难点1、知道我们的校园中大概生活着多少种植物和动物。2、理解校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教、学具准备记录本,观察工具,调查表,校园常见生物的照片。教学过程一、引入:1、校园里有很多植物和动物,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和植物吗?用幻灯片放校园内常见植物和动物,让学生辨认和观察(意图:学生能说出名字的让学生说,如说不出名字,让学生观察动植物样子,告诉名称。引发学生调查兴趣)2、:校园里还有哪些植物和动物?我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让我们一起去调查二、科学探究(一)设计调查方案1、师:如何去调查呢(意图:引导学生制订周密的调查计划)2、学生分组制定调查计划,汇报,师点拨:A、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B、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调查时不仅要记录地面看的见的动物和植物,还要搜索地下的动物,要根据所发现的动物踪迹推测哪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将这些发现都及时记录下来。C、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D、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它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E、在调查时可能会出现具有不同特征的同一种生物,比如不同花色的蝴蝶;开黄、白、红不同颜色花的郁金香等,记录时可以都记录成蝴蝶或郁金香,也可分别记录某某样的蝴蝶;某某颜色的郁金香。F、要爱护动植物(二)开展校园动植物调查活动将校园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区域作为调查的重点,开展调查活动,边调查边记录,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一种动植物,鼓励学生认真记录,对认真调查的组给予加星评价。(意图:为后面形成生物种类多种多样,同种生物也具有千差万别的不同个体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积累感性经验。)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课后作业课外延伸:对不知名的动物和植物,回家查找资料板书设计一、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后记2课时备课本学期总第26课时第四元第2课时备课日期课题二2、校园生物分布图课型观察授课人戴春生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2、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重点难点1、使学生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2、会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教、学具准备一张A4纸教学过程一、引入:各小组调查的结果怎样?现在来交流和汇集我们的调查资料二、科学探究(一)整理分析调查信息:1、各小组整理上节课调查的动植物,(注意:整理时按树木、花草或其他标准将植物和动物分类,最后统计出共发现了多少种动物、多少种植物。)2、各组汇报交流:学生边汇报,师边记录,把各小组的调查汇集成一个全班的调查表。3、总结:在校园里搜索到哪些动植物?一共有多少种植物和动物?它们各自生活在什么地方?(意图:在通过数据让学生体会到生物的多样性,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4、思考:我们校园里的生物是不是校园生物的全部?为什么?(不同时期生物种类不同)(二)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1、师: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我们共同来制作一幅校园生物分布图,展现校园生物大家庭。2、小组研究制定校园分布图方案,在制定中师点拔:34思考:在制作过程中有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可以用什么办法解决?生物分布是立体的,而生物分布图是平面的,如何区分地下、地面、地上分布的生物?(预设: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生物种类较多,分布图面积有限,如何最大限度的将校园生物种类记录上去可用编号的方法;可以将画的生物图剪贴在分布图旁,用箭头指出它的位置;要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制作生物分布图。制作中可借鉴校园平面图)3、分组制定校园生物分布图4、各组汇报制定的校园分布图,对制定好的组加星5、分析与讨论:观察校园生物分布图,我们发现校园哪些地方的生物种类较多?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生物种类会有所不同?如果我们调查的范围扩大,生物种类会有多少?生物分布会有什么特点?四、拓展性活动:1、认识这些珍稀的动植物吗?他们各自生活在我国的什么地方?并把它们填在相应的图上2、你还知道我国哪些珍稀的动植物?它们生活在哪?目前数量怎样?(认识我国的珍稀生物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危机。)课后作业查阅资料,了解世界珍稀动植物和它们的分布的地方,制作世界珍稀动植物分布图板书设计二2、校园生物分布图整理分析调查信息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教后记课时备课5本学期总第27课时第四元第3课时备课日期课题三3、多种多样的植物课型观察授课人戴春生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2、使学生了解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重点难点1、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2、能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3、理解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教、学具准备不同种类的植物图片。教学过程一、引入:除了校园里的植物种类,我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植物?生长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在公园,花卉市场等)二、自主探究:1、下面这些植物,你们认识吗?说说它们长在哪?有什么特点?幻灯片放映书中11种植物2、让我们自己确定标准给以上这些植物分一分类(意图:让学生知道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等不同的类别,在这一类别中再确定新的标准还可以继续往下分,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2、总结:通过共同探究,可把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等63、观察开花植物:说说它们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预设:开花植物身体分为:根、茎、叶、花、果、种子)4、看书P76页,说说不开花植物有哪些(预设:不开花植物有蕨类、藻类、苔藓类、菌类)三、拓展活动比一比哪一组认识的植物多,样式奇特。教师可以以组为单位组织竞赛活动:各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知道的植物名称,比一比,看哪一组写的多?(意在渗透植物的多样性教育)四、课后小结:课后作业找一找校园里常见植物中哪些是常绿植物,哪些是草本植物,哪些是开花植物,哪些是水生植物,哪些是不开花植物?板书设计三3、多种多样的植物教后记课时备课7本学期总第28课时第四元第4课时备课日期课题四4、种类繁多的动物课型观察授课人戴春生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2、使学生知道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都具有各自的身体特征。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能够说出一些脊椎动物的名称。【难点】能够利用给出的标准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教、学具准备1、鱼、鸟、兔的骨骼标本。2、不同的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等动物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引入:除了校园里的动物,我们还认识哪些动物?生活在哪?(充分让学生由发言,体现动物的多样性)二、自主探究:1、给常见的动物分类: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吗,让我们自己确定标准给下面的动物分一分类,讨论分类标准,并说说分类方法(预设: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水中游的、空中飞的、地上走(或爬)的;根据它们生存的方式可以分为野生的和家养的;根据它们的身体特征可以分为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和软体动物等;根据它们的食性可以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等等)2、比较动物的骨骼观察比较鸟、狗、鲤鱼的骨骼有什么共同特征,摸一摸人的骨骼有这样的特征吗?总结: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8三、给各类动物增添成员1、说说鸟,兔子,金鱼,蚂蚁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2、根据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根据此标准把动物分成鸟类,哺乳动物,鱼类,昆虫,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属于鸟类,哺乳动物,鱼类,昆虫?四、小结课后作业观看动物世界短片,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动物的多样而美丽板书设计四4、种类繁多的动物动物脊椎动物鱼类带鱼、草鱼两栖动物牛、虎爬行动物蜥蜴鸟类鸽子、鸭哺乳动物虎、牛无脊椎动物昆虫类蝗虫、蝴蝶软体动物蜗牛环节动物蚯蚓、蚂蝗节肢动物蝗虫、蝎子教后记课时备课9本学期总第29课时第四元第5课时备课日期课题四5、相貌各异的我们课型观察授课人戴春生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2、使学生知道生物有不同的性状特征,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多样的生命个体。重点难点1、知道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2、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辨析不同现象特征的能力教、学具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教学过程一、引入:猜猜老师描述的这是班级中哪位同学?为什么会毫不费力猜测到?二、自主探究:1、观察我们的不同1)小组内选择2个人,观察它们的眼睛、鼻子、嘴、眉毛,看看互相之间相貌有什么不同?2)通过观察我们有什么发现?(预设:通过观察比较我们会发现就某一个相貌特征而言,人与人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比如某两个人都是双眼皮,而另一个人是单眼皮。)2、做一次班级相貌普查1)与同学合作,对照下图,观察我们的眼皮,前额发际,耳,下颌等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把调查的结果填入下表中,先小组内互相观察,统计,再汇总成全班表格102)讨论:我们的相貌是唯一的吗?把单、双眼皮,有、无耳垂相貌特征组合起来会有多少种相貌不同的人?3)每个人的以上表中性状等征是不一样的,如果组合起来会有多少种情况呢?组合成多少种人?4)如果考虑更多的相貌特征,会有多少种相貌不同的人?我们班级里能找到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吗?全世界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人吗?三、拓展性活动:猜一猜描述的是班级的哪一位同学的特征?(根据眼皮,前额发际,耳垂,下颌特点进行猜测)四、课外延伸:回家观察父母及亲人的外貌特征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的动植物的外形特征,想一想与什么样的环境有关联?人为什么分为黄人种、黑人种、白人种,它们与什么环境条件有关?板书设计四5、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后记课时备课11本学期总第30课时第四元第6课时备课日期课题四6、原来是相互关联的课型观察授课人戴春生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动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2、使学生知道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重点难点1、知道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2、能够根据动植物的特殊身体结构推断它们可能生活的环境。3、能够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及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推测。教、学具准备铁架台、线、滑轮、钩码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知道许多生物都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如骆驼的驼峰,鸟类的翅膀,仙人掌退化的叶子,这些特殊结构,使得生命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是什么使得它们与众不同呢?二、自主探究:1、不同环境中的植物1)观察浮萍,小草,玉米的根,是怎样的?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形态结构?(浮萍根系退化,只有一根较细的根;小草和玉米都有庞大的根系,与生活的环境有关)2)观察仙人掌,松树,香蕉树的叶,它们是怎样的?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形态结构?(观察的结果:仙人掌叶子退化成刺状,茎绿色、肥厚多汁;松树的叶为针形,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持身体温度;香蕉树叶子宽大,更有利于蒸发体内水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形成的认识:植物叶的形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3)你还能说出哪些植物的特殊形态结构?说说它们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形态结构?2、不同环境中的动物1)观察生活在水里和在空中飞行的动物,比较它们的身体特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分别写出金鱼和鸽子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身体特征。这些特征对它们有什么意义呢?122)设计实验想办法证明我们的推测是否正确三、拓展性活动:观察图中的生物器官有什么特点?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这些生物适宜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猫的脚有肉垫,在地上跑时发出的声音较小,不易被捕食对象发现;带钩的鸟爪,容易抓住树干,适宜生活在森林中,并有利于捕抓小动物;鸭的脚有
本文标题: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35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