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对新农村文化工作的一些思考
对新农村文化工作的一些思考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建设的重要的举措,同时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主要阵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通过新农村十项文化工程建设,我市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发展仍相对滞后,文化产品和服务还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继往开来之年,是观念转型之年。新形势下,如何统筹城乡文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如何推进新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如何让文化建设发挥效应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产生助推作用,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一、以新的眼光看待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今天,对传统文化的记录与保护,已经远远不能保证我们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更要与时俱进,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新的眼光来看待文化,尤其是新农村文化。长期以来,我们都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来统筹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其实两者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更非相互矛盾,而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的关系。古人云: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无独有偶,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出人的五种需求,即生存、安全、尊重、情感归属、自我实现,后三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的精神需求,可见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依托一定的物质而存在。反之,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们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升级的今天,在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环节,更要认识到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性,发展基层文化的必要性,将建设新农村文化事业,以战略高度的眼光来看待。此外,在浙江省十二五规划中,文化产业更是被放在了新的高度,省委书记赵洪祝同志为组长的浙江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编制了《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和《浙江省“十二五”期间文化服务业发展规划》。总的设想是:“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在现有的产业发展基础上,以推动转型升级、优化结构为主线,以发展特色产业群、建设示范基地、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培育优势企业、打造文化品牌为重点,不断优化产业的总体布局,全面提升我省文化产业实力和竞争力。二、以新的内容吸引农家书社、种文化、东海明珠工程等项目的开展,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展,搭建了平台载体,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而笔者看到这样一个现象,某村的农家书社无人光顾,而跳排舞的人却越跳越多。这个现象是普遍存在。书籍作为文化传播的基本媒介,对于受众有一定的文化要求,并非识字就能看懂,学会。而排舞,作为新生事物,却很快融入到了农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它主要以下几个特点:1、易学,看看VCD,动作简单优美,老少皆宜,都能学会;2、健康,常跳排舞,不仅健身,而且减肥,这是群众实实在在能看到的;3、有氛围,排舞越挑越多,越多越好看,形成了良性循环。浙江的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农村文化也更加繁荣。就农民个体而言,我们浙江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更个性化,多样化,这主要归功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的提供文化产品不仅要多样化,更要新,要放眼全球。在农技知识上,让受众接触到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效益;在文化享受上,让受众享用各种文化大餐,如电影大片、国家地理、各种风俗文化,来开放拓展受众的视界;在传播形势上,以多媒体为主导,以网络为途径,保证文化内容的时效与多样性。三、以新的思路服务如果说“十一五”是农村基层文化搭台的五年,那么“十二五”就是农村文化唱戏的五年。首先要弄清楚,唱戏的主角是谁,剧本谁来写?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到繁衍传承,都要经历个体创新到广泛认同传播,传播中衍变,最后衰老的过程。因此,一定要确保唱戏的主角是群众。在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中,我们的文化工作也要由主导转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者,作为农村文化的园丁,在十一五建起了花园,播下了种子,在十二五,园丁的任务就是拔草除虫,静静的等待百花齐放。是服务不是管理,因为我们是园丁,不是花农,种同一种花拿去卖,我们的目标是百花齐放,开花结果,温室里种不出参天大树。文化也是如此,各种文化在交叉传播中,难免会发生碰撞,最后相互影响,以最适合的形态流传下来,因此更要给文化的繁衍一个宽广的平台。以服务代替主导,因为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任何一个物种过度繁衍就会导致生态失衡,文化的产生传播也有其规律,因此,我们的任务是拔虫除草,给新文化的繁衍创造一个积极,欣欣向荣的生长沃土。四、以新的机制运行(一)存在对于问题的调查在雅璜乡文化站工作的几年中,笔者做过几次调查。其中一次是针对电影下乡的调查,笔者采用对来看电影的观众(30人次),和非观众(50人次),以及工作人员进行了随机访谈。谈到是否会(再次)来看电影时,在观众群体中,二分之一的人表示随意来看看,下次看情况;五分之二的人表示再次观看的意愿不强。而非观众群体中,几乎80%的人表示现在电视机,电脑很方便,不需要集中看电影。在工作人员谈感受时,他们提到,现在电影下乡普遍遇到工作人员数比观众多,反正是工作。笔者对此也作了尝试,首先发放了规模为100人次的问卷调研,问卷主要内容如下:1、您一天的平均工作时间是_____小时2、您每天看电视吗?是/否3、您每天都看哪类电视(如A电视剧,B新闻,C电影,D其他)?4、您看过电影下乡的电影吗?5、您身边有亲戚,朋友看过下乡的电影吗?6、您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7、如果下次下乡播放的电影是您喜欢看的,您会来看吗?8、下面是一些电影的简介,请选出其中两部您觉得会喜欢看的。………………………………………………………………………………………………………………………………………………………………………………………………………………………调查结果如下:问题1(小时)23456783=547是74A52是5是10是245-832否26B21否95否84否16821C17不详6不详60D10在此次调研结束后,笔者采取了一次尝试,在电影内容上,选择了投票数最多的一部电影,同时将播放时间与内容及时反馈给受调查人,此次观看人数明显增加。这次调查获得的数据显示了目前我们电影下乡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1、观看人数不多;2、群众兴趣不大;3、内容缺乏吸引力;4、定时播放不够方便。(二)调研-预约-播放-反馈新机制这个机制的初衷,原本是为了解决电影下乡受冷落的现状,但经过实践证实,在其他文化下乡活动中,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在雅璜乡雅璜村祠堂,每个月初,会贴出一张本月电影公告,公告上有电影内容简介,旁边凡有一个投票箱,将电影节目的选择权交给群众,从而使其更贴近群众。同时,为了更加了解群众感受,把握基层文化动向,加入了反馈机制,保障我们的服务更好、更健康的运行。此外,对于小群体的文化需求,我们也作了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小群体包括投票较少的,时间安排冲突的,以及有专业需求的等群体。我们通过与新农村远程教育站合作,利用网络平台的信息量,以方便群众为原则,增加开放频率,延长开放时间,从而很好的满足了个性需求。五、感言群众的文化需求不同于物质需求,它不仅仅是不断增长的,更是不断革新的。有新的需求,才会产生创新,新世纪的国际竞争,很大实力上决定与国民创新力的竞争,因此,我们的基层农村文化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所讨论的,是为了探索如何将基层文化工作做的更好,希望能抛砖引玉。
本文标题:对新农村文化工作的一些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3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