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关于农民进城安居乐业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最新
—1—内部资料·注意保存【2011】第6期二O一一年二月十九日关于农民进城安居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推动了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城乡结构的变化,导致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特殊阶层——农民工,他们成为中国社会分层中正在形成和发展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改革开放30年多来,由乡村流向城市的农民工从来没有间断过。现在跨地区打工的农民已有8000多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5%—20%。他们进城务工经商,跨地区流动就业,在所有的大中城市,在建筑、纺织、第三产业等许多重要领域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他们给经济生活带来了活力,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一些问题。农民工进城务工安居就业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城镇化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一方面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2—低的优势,增强我国工农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发展城市第三产业、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客观需要,总之,农民进城安居就业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文明辐射农村的现实途径。目前,由于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的存在,蒙阴县农民工进城在就业、安居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就业方面,农民工就业层次整体较低、企业用工和劳动管理不规范、就业信息渠道不畅、市场中介行为不规范等;安居方面,住房面积小、居住环境差、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不完善、子女城镇入学门槛高等。应优化农民工进城安居就业的体制环境。本文通过调研,对蒙阴县农民在进城安居就业的基本情况和制约当前农民进城就业安居的障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对策和建议,为各部门制定促进和保障农民进城就业安居等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地方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各级都把加快城镇化发展作为重要战略,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来抓,出台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进城安居就业是必然趋势,也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近期,根据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党校安排,县委组成调研组,专门就农民进城安居就业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当前蒙阴县农民进城基本情况(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构成情况。截至目前,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14.3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32.5%,—3—其中县外6.6万人、县内7.7万人。县内转移人员中,常年在县城务工、工作相对稳定的1.8万人,工作经常变换的2000人左右,季节性务工的3000人左右。从年龄结构看,19—40岁的青壮年是进城主体,占80%,40岁以上的占17%,16—18岁的占3%;从性别结构看,男性多于女性,约占60%;从文化程度看,初中文化居多,占42%,小学及以下占32%,高中以上占26%。(二)进城农民从业情况。进城农民从业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在企业务工。这是进城农民务工主渠道。目前,在企业务工农民约2万人,其中纺织业6000人左右,建筑建材业7000人左右,食品酿造业3500人左右,机械加工业2500人左右。企业普遍反映招工难,用工紧缺,其中纺织企业缺工1/3以上。二是在商贸、餐饮服务业打工。以女性居多,集中在各大商场超市、宾馆饭店。三是自主经商创业。这部分人常年在外务工,或在农村发家致富,有一定的资金积累,选择在城里做生意、当老板。据工商部门掌握的情况,目前在县城自主创业的有3000户左右,其中从事小本生意、无固定场所或摊位的800多户,从事小本生意、有固定场所或摊位的1200多户,从事二三产业、自主创业的近1000户。这些人当中,城中村和城郊村居民是主体,真正从乡下进城创业人员所占比例并不大,像鸿达、兴隆、兴华、九州等主要商场,经营业户基本上是城四关当地居民。(三)进城农民收入情况。进城农民因所从事行业、个人能力不同,收入悬殊较大,但普遍高于在农村经营土—4—地所得收入。交通运输、建筑业需要一定技能,劳动强度大,收入水平较高,月均收入在1500元以上,高的达到五六千元;在企业务工的工资相对稳定,月均收入在800—1400元左右;在商贸、餐饮等服务业务工的工资低一些,月均收入在600—1200元左右。个体经商创业的,由于规模和经营情况不同,收入差距较大,一般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有的十几万、几十万,也有的盲目创业,收入较低,甚至亏本。总体上看,蒙阴县进城农民收入比较低。(四)技能培训情况。目前,农民参加技能培训主要有四个渠道:一是劳动就业部门组织的。全县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有8家,去年组织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3760人,组织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688人,经过培训全部实现就业,有128人实现创业,带动就业324人。二是农业部门组织的。2004年以来,连年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累计培训电气焊、纺织、建筑等方面的农村劳动力13000余人。三是企业自己组织的。多数企业边学习边上岗,通过传帮带、以老带新的方式对工人进行培训。银麦啤酒、棉纺织、聚龙液压等企业与县外大中专院校或专业培训机构联合,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培训技术员工1000多人次。四是职教中心承担或组织的。县职教中心现开设机电、计算机、社区医学等11个特色专业,在册学生2658人,年培养毕业生800人左右。该校发挥职教资源优势,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专业技能、接待服务、公关礼仪、旅游等专业培训,年培训4000人次左右。依托乡镇成人学校,在乡镇设立教学—5—点,由职教中心教师授课,开展种植、养殖等方面的针对性培训,累计培训学员1700多人。(五)进城农民购房居住情况。目前,进城购房的农民主要有四种情况:一是常年在城里务工经商,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在城里买房,过城里人的生活。二是在城里打工的未婚青年或人在农村打算结婚的青年,大多由父母出钱,在城里买房结婚定居。前一种情况中,大中专毕业生约占30%。三是农村已婚的青年夫妇,家庭条件较好,主要为了孩子接受城里相对优质的教育,在城里买房,边务工经商,边照看孩子。四是常年在外做生意,其中搞果品生意和运输的比较多,收入较高,为方便做生意,同时追求城里人的生活,选择在城里买房居住。四类人当中,以前两类居多。在房屋类型选择上,经济实力强的大都购买新建楼房,据统计,近几年新开发的小区,进城农民占了购房户的30%—40%;经济实力差的一般选择二手房,去年房管部门办理二手房交易手续367套,约有70%—80%为进城农民购买,面积大多在90平方米以下;也有部分人在城中村或城边村购买住宅。还有很大部分没有能力在城里购房,住单位提供的宿舍或租住民房,条件都比较差,不能做饭,没有卫生间,无法洗澡。(六)进城农民享受社会保障情况。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很完善,政策也比较优惠,主要有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大保险,在城里务工经商人员,不分正式工、合同工、临时工,都可以参保。上级每年都下达各项保险—6—扩面任务,蒙阴县保险扩面工作积极主动,坚持敞开大门吸纳农民工参保。特别是参保方式较为灵活,比如对男57、女47以下的大龄职工,可一次性缴纳12年的保费(约2.5万元),再续交3年保费(约1.5万元),达到15年,到男60、女50后,每个月可领取400多元的养老金,如果保费缴得多,领取的养老金也相应提高。有些个体工商业主手头有钱,通过各种渠道将关系挂靠到企业,加入企业养老保险。2009年末,全县参加养老保险总数为32581人,其中农民工约占15%;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有9347人,约占总人数的1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3694人,约占总数的8.3%。(七)进城农民子女就学情况。目前,县直学校共接收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2039人,其中县一小、二小、三小1531人,三中508人。除了应接收范围内的城镇户口学生,其他农村户口学生到县直学校就读非常难,能够进入的,都得想方设法托人疏通关系,还要缴纳一定数额的借读费或超编费。在县直学校挤不进的情况下,其他想在城里就读的农村户口学生大都进入了东关实验学校、刘洪中学、蒙阴镇中学、蒙阴镇小学,这些学校的办学教学水平总体比县直学校差一些,但受学校容量限制,想进入同样要通过一定关系。进城农民有学龄前儿童的,大都选择就近入托,而不考虑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质量;有些则在家里靠父母或找专人看管。二、制约农民进城的障碍因素从总体上看,蒙阴县农民向城镇转移的速度较为缓慢,—7—而且层次较低,远不能适应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要求。调查发现,当前影响农民进城主要有以下障碍:(一)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让农民进城安居就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发展经济是根本。要想留住农民,首先要让农民有活干、有稳定的收入。近年来,蒙阴县咬定发展不放松,一手抓现有企业扩张,一手抓招商引资,千方百计上新项目,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壮大。但无论从规模总量上还是从结构层次上看,蒙阴县二、三产业发展现状都还不能适应大量农民进城安居就业的需求,工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服务业层次低,就业岗位集中在餐饮、商贸等传统行业。这一问题使务工农民的整体工资水平很难达到一个较高的档次。而到县外务工人员的工资近几年突飞猛涨,如通过劳动就业部门有序组织到油田、石化企业,搞钻机打井勘探的,机长日工资在150元左右,一般小工日工资也在70元左右,按一年在外务工10个月计算,年收入多的五六万,少的也得两三万,蒙阴县没有一家企业的工资待遇达到这个水平。(二)思想观念束缚。当前,农民对进城主要有这么几种心态:一是既想在城里务工挣钱,还想在城里定居生活。主要是大中专毕业生、有一定技能的年轻人和在城里务工经商时间长、收入比较高的中青年人,在城里就业创业,最终目的是在城里安家落户,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二是离土不离乡,到城里务工就是为了多挣些钱。主要是家庭条件一般的年轻人,虽向往城里生活,但家庭等各方面条件不具备,在城里打工挣几年钱,到了结婚年龄就回农—8—村结婚定居;再就是一些在农村结婚生子的中年人,在城里季节性打工,农忙时节回家干农活。三是在农村发家致富,不需要外出打工。这部分人有致富门路,在农村经营果园、蔬菜大棚、畜禽养殖或做买卖,收入不低,没必要外出打拚赚钱。四是认为生活过得去,不想外出打工。这部分人文化程度低、观念相对落后,存在“小富即安”、“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思想,单纯靠经营土地过安稳日子。受这些心态的影响,农民在参加社会保障、购买住房等方面都很保守,加上他们对土地、户口、住房和计划生育等实际问题的考量,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进城安居就业的期望值并不高。(三)素质技能差。目前,进城农民普遍缺乏专业技能,具有电工、瓦工、厨师、驾驶、会计等技能的非常少,大都靠出卖体力挣钱,从事收入比较低的工作。为提高素质技能、促进农民转移就业,上级专门出台政策,拿出专项资金,组织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但组织难度较大。按照职业培训规定,每期培训最少要达到120个有效课时,也就是15天以上,但培训人员多数是家庭的主要劳力,不要说花钱培训,就是吃住用全免费,也因为怕耽误农活而不愿参加,致使培训率相当低。因此,蒙阴县组织的培训时间普遍较短,达不到15天,这又与培训资金报销的规定不相符,致使农民工培训的现状和现有的培训政策脱节。同时,蒙阴县职业培训学校有十几家,但设备设施陈旧、师资不足、专业少,实训操作条件差,没有高新技术和最新的操作技能,对农民缺乏吸引力。—9—(四)购房能力欠缺。目前,蒙阴县平均房价在1700元左右。买一套100平米的楼房,连购房加装修,一般在20万元左右,买二手房价格也便宜不了多少。这样的价格对于家庭收入比较低的进城农民,承担不起。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八九十甚至六七十平方米的楼房,目前市场需求量还比较大,尤其是对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受经济承受能力限制,更倾向面积相对小一点的房子。但目前新建楼房面积越来越大,基本上在120平方米以上,90平方米以下的非常少,让进城农民望而生畏。据业内人士称,开发商不愿建小户型楼房的原因主要是:9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购房者多为“刚性需求”群体,这部分购房者“没有钱”,对价格变动十分敏感,售房价格很难提上去;而有能力购买大户型的客户群相对“不差钱”,售
本文标题:关于农民进城安居乐业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最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52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