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关于重视增长质量规范政府竞争
1重视增长质量规范政府竞争――2006年第3季度宏观经济分析天则所•中评网张曙光张弛段绍译内容提要:第3季度,政府宏观紧缩政策效应初显,货币信贷和经济增长趋缓,但经济仍在高位运行,即使第4季度进一步回落,全年的经济增长还可能在10.5%上下,但经济增长质量不容乐观,能耗上升,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结构失衡,特别是内外经济失衡。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间无序竞争的加剧。因此,规范政府竞争,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一、总量态势1.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初步核算,前三个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41477亿元,同比增长10.7%,比上年同期加快0.8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15570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70496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55411亿元,增长9.5%。1-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221亿元,同比增长17.2%,比2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增长18.2%,轻工业增长14.9%;发电量和原煤分别增长12.9%和11.7%;粗钢和钢材分别增长18.4%和23.7%,微型电子计算机增长34.7%,汽车增长24.0%,轿车增长41.5%。产销衔接状况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84%。1-8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1327亿元,同比增长29.1%,增幅同比提高8.4个百分点。2003年以来GDP和工业增加值走势图024681012141618202003q12003q32004q12004q32005q12005q32006q12006q3GDP工业增加值2.消费物价基本持平前三个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3%(9月份为上涨1.5%),与上半年基本持平。其中,城市上涨1.3%,农村上涨1.2%。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1.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0%,其余商品价格有涨有落,居住价格上涨4.7%,衣着价格下降0.8%。商品零售3价格同比上涨0.8%;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9%(9月份为上涨3.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6.3%(9月份为上涨6.9%);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6%(9月份为上涨5.3%),涨幅回落2.4个百分点。3.大学生就业困难突显从前八个月的统计数据看,全国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以及城镇登记失业率等指标均已阶段性完成。但困难群体如“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单亲家庭”以及中西部地区、资源枯竭的城市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依然突出。特别是高知识人群失业加剧。据今年7月团中央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的“2006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全国应届毕业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的人数仅为49.81%。而人事部的调查数据是,今年高校毕业生413万人,比上年增加22%,但全国的需求预计为166.5万人,比去年实际就业人数减少22%,这意味着近6成的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4.国家外汇储备持续增加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9879亿美元,同比增长28.46%,再创历史新高,距离万亿美元大关近在咫尺。今年1-9月份,外汇储4备增加1690亿美元,月平均每月增长187.8亿美元。9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9087元人民币。二、因素与结构1.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消费需求稳中有升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942亿元,同比增长27.3%,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2.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1880亿元,增长28.2%,同比加快0.5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2902亿元,增长24.3%,同比加快2.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重工业投资增长30.2%,其中,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增长36.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19.3%,铁路运输业增长107.0%;轻工业投资增长36.5%,其中,食品加工投资增长48.3%,纺织业增长27.9%。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091亿元,同比增长13.5%(9月份为6554亿元,增长13.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6%,均比上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城市37247亿元,增长14.1%;县及县以下17845亿元,增长12.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46442亿元,增长13.5%;住宿和餐饮业7493亿元,增长15.8%。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中,通讯器材同比增长23.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7.1%,汽车类增长26.0%。52004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零售额走势图01020304050602004q12004q22004q32004q42005q12005q22005q32005q42006q12006q22006q3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额2.进出口快速增长,贸易顺差超过千亿。前三个季度,进出口总额12726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912.3亿美元,增长26.5%,回落4.8个百分点;进口5813.8亿美元,增长21.7%,加快5.7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098.5亿美元。1-9月,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328亿美元,同比增长1.9%;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426亿美元,同比下降1.5%。3.税收收入增长过快,流转税和所得税共占八成前九个月,全国税收累计完成28420亿元(不包括关税和耕地占6用税、契税,未扣减出口退税),同比增长22.5%。其中,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共完成7555亿元,增长27%。流转税和所得税合计增收4075亿元,占增收总额的78%,拉动税收增长17.6个百分点。海关代征进口税收、车辆购置税增势良好。东、中、西部税收均快速增长,分别占总收入的71.1%、15.5%和13.6%,与上年同期基本一致。4.货币信贷增速回落,流动性依然过大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33.19万亿元,同比增长16.83%,增幅比上月低1.1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09个百分点,消除季节因素后,季环比折年率为14.5%,增幅明显回落。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1.68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增幅比上月高0.1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4.06个百分点。货币流通量(M0)余额2.57万亿元,同比增长15.33%。1-9月份净投放现金1656亿元,同比多投放851亿元,其中,9月份净投放1502亿元,同比多投放580亿元。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4.05万亿元,同比增长16.39%。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2.78万亿元,同比增长17.15%,增幅比去年同期低1.93个百分点。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本外币余额为23.38万亿元,同比增长14.61%。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2.1万亿元,同比增长15.23%,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47个百分点,存贷差进一步扩大。消除季节因素后,9月末人民币贷款季环比折年率为13.9%,增速趋缓。1-9月份本币贷款增加2.76万亿元,7同比多增798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增加9419亿元,同比多增75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25万亿元,同比多增5384亿元。2004年以来季度货币供应量增速走势图05101520252004m32004m62004m92004m122005m32005m62005m92005m122006m32006m62006m9M0M1M26.股指创今年新高,股改基本完成9月末,上证指数报收于1752点,是今年的最高收则盘点位。尽管其间股价震荡不断,但总体上涨了50%,在全球股市中名列前茅。1-9月A股市场累计融资1051.20亿元,较上年增加一倍,其中,IPO和定向增发分别为568.3和417.8亿元,占全部融资的93.8%。到今年9月底,沪深股市完成股改的公司已经达到1170家,占应该股改公司总数的86.98%,完成股改公司的市值占总市值的93%,可以说股改已经基本完成。从10月份开始,完成股改的公司将取消8“G”字头,未股改公司将以冠以“S”字头。三、政策效应1,总体判断由于政府采取紧缩政策的效应初显,今年第3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开始趋缓,GDP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4%和16.2%,比上季度回落0.5和1.5个百分点,但经济仍在高位运行,前三个季度GDP增长10.7%,工业增加值增长17.2%。从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来看,消费需求稳中趋升,投资需求依然强劲,净出口继续扩大,外部需求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走势来看,第4季度还会继续回落,即使如此,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在10.5%上下。然而,经济增长质量不容乐观,能耗上升,环境污染,生态破坏,9结构失衡。特别是内外经济失衡加剧,这是长期实施对外向型经济优惠和鼓励政策的必然结果,于是,一个本属于短期宏观波动问题的不断积累,演变成一个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可见,良好的宏观态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牺牲资源配置效率和扭曲经济结构取得的。2,货币政策操作的功与过自从今年4月政府再次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信贷投放以来,央行曾经两次加息和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到本季度末,货币供应和贷款投放增长有所趋缓。不过,回落的基础的确不够稳固。货币供应量M2增长减慢,而M1和M0增长加快,表明高能货币增加,流动性依旧过多。不仅如此,贷款增长基本持平,本外币贷款和人民币贷款增速分别只比上半年回落0.27和0.0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回落较多,而长期贷款增长较快。可见,紧缩减少的贷款数量只是抵消了银行流动性的增长。其基本原因仍然在于,随着外汇占款大量增加而被动增加的基础货币投放,成为货币和贷款增加的源头,我们的政策操作没有从货币增加的源头下手,而只是在它的支流上做文章。虽然央行在9月份放大了汇率浮动幅度,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询价交易市场盘中价格与中间价相比的日间波幅,有十多次达到0.1%以上,并在9月下旬的8个交易日里实现了“五级跳”,连续拿下了7.94、7.93、7.92、7.91和7.90关口,人们似乎看到了汇率管制放松的迹象。但是,后来的操作又重回以前严格管制的老路,10表明这种操作是政治需要大于经济目标。有一件事情需要提及。1-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76万亿元,比央行年初确定的全年控制目标2.5万亿元超出0.26万亿元,全年有可能达到和超过3.3万亿元,超出央行控制目标30%以上。不论何种原因,都是央行的决策失误,必然影响货币当局的威信。它与政府预测今年经济增长为8%一样。明显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却偏要这样讲和这样做,说明有关政策当局不是按照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实际办事,而是总想让经济实践按照自己的节拍跳舞。因而不免碰壁和失信。3,土地新政的当与不当从5月17日《国六条》和5月29日《国十五条》发布起,房地产调控一直是本次宏观紧缩的一个重点。此后国土资源部和有关部委也频频出手,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严格土地审批,严查土地违规,调整住房结构,控制住房价格。仅以土地管理为例,9月5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土地出让、土地审批、土地征用、土地收益分配、土地监管、耕地保护、土地管理责任等做出了规定。接着,严肃处理了郑州市违法批准征地14877亩、建设龙子湖高校园区事件。国土资源部下发通知,提高建设用地审批门槛,从五个方面严把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关,同时又提高了工业用地价格。应当肯定,这些措施中很多是必要的,但同时必须清楚,其作用又是相当有限的。11土地是财富之母,万物之源,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农民生存和农业发展的保障,是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的基础,是地方财政和地方融资的来源,因而也成为利益争夺和社会冲突的焦点。想当年,一个土地联产承包的政策决策,曾经极大地解放了农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为整个改革指明了方向和创造了条件。今天的政策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效果?看来,还是政策本身有问题。土地承包的基点是通过界定产权和开放市场,给农户以自主决策,自由选择
本文标题:关于重视增长质量规范政府竞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69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