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关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
关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普通高中新课程有哪些变化?一是课程功能的转变。知识传授-主动学习二是课程结构的转变。领域、科目、模块三是课程内容的变化。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四是课程设置的转变。必修和选修五是课程实施的变化。有选择性、个性发展六是课程评价的变化。学业成绩与成长纪录普通高中课程结构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学习领域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数学语言与文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信息技术政治历史地理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与健康音乐艺术(略)我省新课程高中语文课程设置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由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由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5个系列组成,每个系列设计若干模块。我省将选修模块分为三类:选修ⅠA、选修ⅠB、选修ⅠC。必修课程语文1语文2语文3语文4语文5系列1:诗歌与散文系列2:小说与戏剧系列3:新闻与传记系列4:语言文字运用系列5:文化论著研读选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大方面必修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每学期按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周4个学时。必修的模块和选修ⅠA的模块为列入高考命题范围的模块,选修ⅠB是为了保证学生每学年在每个领域都必须获得学分而修习的模块,选修ⅠC是学校视条件开设供学生选择修习的模块。共3个学年每个模块0.25个学年,共10周,9周上课(9×4=36),1周复习考试。必修5×0.25=1.75个学年5×2=10分选修ⅠA:3×0.25=0.75个学年3×2=6分ⅠBⅠC(任选一门):1×2=2分合计:10+6+2=18分一般18分就可以了,如进一步,最高可达到24分(3÷0.25=12,12×=24)。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高中语文学科课程设置和学分分配学年高一周课时4节高二周课时4节高三周课时4学段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三学段第四学段第五学段第六学段第七学段第八学段第九学段第十学段十一学段十二学段语文课程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必修5选修(限定)ⅠA《〈论语〉选读》ⅠA《外国小说欣赏ⅠA《语言文字应用选修(任选)ⅠBⅠC自主学分222222222高中语文水平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基本学业修满必修课程,获得10个必修学分。第二层次高考要求修习选修1A的3个模块,获得6个必修学分,共计16学分。(区分必修教材与必修学分)第三层次发展要求再选修1B的1或2个模块和1C的若干模块获得2个以上的学分。(ⅠB、1C由学生自主决定是否选修)选修ⅠA、ⅠB、ⅠC含义Ⅰ系列均为国家课程,ⅠA高考学生必学,ⅠB学校必开,学生选学,ⅠC学校可决定是否开设,学生可决定是否选学选修ⅠA的3个模块如下:1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言文字应用”系列的《语言文字应用》;2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文化论著研读系列”的《〈论语〉选读》;3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说与戏剧系列”的《外国小说欣赏》。选修ⅠB的2个模块推荐如下:《唐诗宋词元曲选读》《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选修ⅠC的模块为选修ⅠA和选修ⅠB之外的其他选修模块。选修ⅠB和选修ⅠC的模块可以在高三学段完成。关于教材--苏教版语文教科书最基本的价值就是教学的凭借和资源。教师借助教科书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实现自己心中的语文课程。但我们不能拜倒在教材下!苏教版语文教材把课文分为三类:经典文本、一般文本、辅助性文本。由中学教师、作家、评论家编写完成。使用教材的策略1取舍2因文施教3创新处理4课内课外互动。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使用说明教材结构方式模块——专题——板块模块一是人文主题二是学习文本三是学习过程3个向度设置了22个专题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板块教学的基本单位。以语文学科的学习为本位。专题向度模块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模块一(4)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模块二(4)珍爱生命历史的回声和平的祈祷*慢慢走,欣赏啊模块三(4)号角,为你长鸣祖国土和平的祈祷*寻觅文言津梁模块四(4)我有一个梦想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笔落惊风雨*走进语言现场模块五(6)此情可待成追忆直面人生世相百态*如琢入蘑科学之美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专题:向青春举杯(活动体验)吟诵青春沁园春·长沙相信未来让我们一起奔腾吧体悟人生十八岁和其他我的四季设计未来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我的五样三种学习方式的区别1文本研习指向文本的研读与欣赏圈点、批注、摘录、品味、谈心得等从语言入手进行解读的方法。推荐文本研读的方法--评点1学生研习、评点,教师个别指导;2学生与学生交换阅读评点;4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认为评点得好的评点推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5评出最佳评点,激励学生;2问题探究指向文本阅读中的探究意识讨论交流、质疑辩论、比较辨析、假设推理等具有较强思维力度的方法3活动体验重体验,强调参与和亲历倾听、开口、动手模拟生活情景、易操作的活动关于活动体验强调经历与参与。实践活动、感悟探究重视直接的经验。生活的、习得的激活间接经验。唤醒、联想、想像三个板块各有不同:一是审美体验,和文本研读没有区别;二是强调以自己的经验和他人对话交流,完善自我人格;三是可以脱离文本的具体语言,思考人生设计未来,这类课型会有争议,没有学科性。区别文本研习指向文本本身问题探讨可由文本向外作适当伸发活动体验对文本理解的要求低于文本研习和问题探讨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入选的文章不再是范文试图解决的问题教学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高中学生应该学哪些内容教与学具体要求(深难度)怎样评价教师和学生教师怎样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将面临的困难课时的问题写作实践的问题专题资料的积累深化与拓展问题高考的问题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三维目标体现对教学价值的全面追求●知识和能力了解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理解文言词句含义用法。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举一反三。●过程与方法注重个性化的阅读,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注重反思,探究作品中的疑点和难点。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学会尊重、理解。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修养。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学习要求以行为动词来提示识记层次知道、了解、明确、懂得等理解层次把握、理解、解释等;应用层次评估、使用、验证、运用等过程方法探讨、比较、观察、探究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领悟、感受、体验、感悟、认识等。阅读与鉴赏的总要求注重个性化的、独立的阅读区分阅读目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文学教育文学教育是高中阶段的重要任务。文学教育的核心是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文学教育应该有其独立的目标内容。文学教育有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设想1、“教室”→“学室”古人创立新名称往往从生活经验出发,因此非常明确地把学生学习的场所称为“学校”,突出一个“学”字。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集权统治思想影响到学校,于是“教”的观念不断被强化,世人便把学生学习的地方命名为“教室”。看来,我们有必要对学生学习之所正名,改“教室”为“学室”。2、“教师”→“先生”在这一点上,我们又不得不佩服古人,他们把老师称之为“先生”,实乃高明。“先生”者,亦是学生,无非是先学一步的学生。然“教师”这样崇高的称谓,地位明显高于学生,理所当然地成了课堂的主人、权威、领导。而实际上,教师和学生是交互的学习伙伴。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如一定要分个高低的话,我们亦可冠之于“平等中的首席”。看来,“先生”这样的称谓倒也返朴归真,让我们可以时刻铭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3、“教案”→“学案”“教案”是教师“教”的方案,是为教师服务的。它以内容为导向,以知识为起点,流程规范,操作慎密。我们在设计时,往往重视教学的“成就性目标”,忽视“体验性目标”。因此有必要改“教案”为“学案”,以过程为导向,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起点,假想出学生学习的模块,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建构,其间教师应做的主要是服务、引导和组织工作。4、“教学”→“学教”以往的“教学”所提倡的是“先教后学”、“以教导学”,因此课堂关注的焦点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教学手段。而这一切是与新课程标准相悖的。因为新课程标准指出,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的主要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因此应改“教学”为“学教”,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学习从“生”开始。新课程改革是一场革命让教师走下讲台,使教师成为学习的引导者;让教室转化学室,使师生成为学习的合作者;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让教材编成学材,使学生成为学习的探索者。教育要革命,在前进的路上有狂风,有暴雨,有悬崖峭壁,有汹涌大海……但必定有一批勇士,迎着艰难险阻,去实现教育的最高境界。这批勇士,是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在苍茫的大海上,迎着狂风暴雨飞翔吧!
本文标题:关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71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