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挑战与要求
---------------------------------------------------------------最新资料推荐------------------------------------------------------1/7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挑战与要求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挑战与要求通过这次继续教育学习,我受益匪浅,教师的专业化与专业发展的结合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应该如何发展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所谓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新课改要求把教师的职业看成专业,教师的专业化就是要求教师应成为更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那种专业素质的过程。其实,教师这种职业并不是人人都可胜任的。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等诸方面的素质,才符合从教的整体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普通的文化知识、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研究学科知识三方面,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教师的专业态度也可称为专业道德、专业精神或专业情意。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内容1.专业理想的建立2.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3.专业能力的提高4.自我的形成。新课程改革为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也给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三年多来,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参与改革的专家学者,不断呼吁教师观念和行为要有切实的转变。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从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从教室中的权威变为平等的合作者,从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最终,要从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的研究者。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实施受到基础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把新课程改革成败与否全部砝码压在教师身上无疑是不公平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统筹考虑改革的要素和条件,但就目前新课程改革的运行状况而言,教师面临的挑战是巨大和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构成新课程改革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主要方面。那么,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要应对哪些挑战?从当前改革的迫切性和未来发展的持续性分析,新课程对教师的新挑战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要理解、领会和能够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新课程的实施能力;二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这种课程开发能力对大部分教师来说,是其职业生涯中---------------------------------------------------------------最新资料推荐------------------------------------------------------3/7新要求和新发展方向;三是课程与教学评价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能力和评价方式的更新,已经越来越构成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瓶颈,社会和学校对评价的关注度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在不断升温。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分析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一、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的变化我们应该注意到,新的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重视教师的教到重视学生的学,从重视知识传授到重视学生发展,从重认知发展到重情感养成,从重学习结果到重学习过程,从树立自己的教师权威到习惯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从重统一规格到重差异教育,从重知识文化的继承到重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些都给教师过去习惯的教学思维带来了明显的冲击。新课程在教学方面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看似可以用简单的话语去诠释,但要真正落实,就需要一个复杂的转变和适应过程。(一)教学过程的观念转变教师首先需要转变的,是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和看法。教育学对教学过程的比较通行的看法是将教学过程视为特殊的认识过程或书本知识向学生认知结构的转化过程,教师主要通过传授学生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养成必要的道德情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新课程改革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把教学看成是以教与学之间的对话为基础,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进而为教学过程赋予了一些新的内涵:教学过程是一种唤醒,是学生和教师潜能、智慧和情感的唤醒;教学过程是一种体验,是师生从感知和经验升华为对价值的叩问;教学过程是一种视界融合,是书本、教师和学生视野的交汇融和;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自我理解过程,而不光是对教师和书本的理解过程。(二)理解新的教学关系对教学过程的新的理解带来了新的教学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给予、被动接受的关系,教师也不再是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任何一方都不是把对方作为一种对象去操纵、控制和灌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和学生最终应该建立起平等、民主、自由、同情、公正、宽容、鼓励和帮助的交往关系和伙伴关系。新的教学关系的建立受到文化传统和制度的制约。确实,在当前仍是50人左右或以上人数的大班额教学背景之下,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新课程所要求的平等关系,还存在制度性的困难;在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的认识上,还存在着认识的偏差,学生的课堂中的活学,还常常被教师视为对教学秩序的挑战而被制---------------------------------------------------------------最新资料推荐------------------------------------------------------5/7止或扼杀。说到底,很难期望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已经处于权威地位的教师一方,在课堂空间和人数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能自觉放弃自己的权威地位,这种教师的权威地位在我们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中长期被认可。因为,新课程中新的教学关系的建立过程,实际上也是旧的教学传统被改变和新的教学文化的确立过程。(三)转变教学行为方式各种新的教学方式也开始为教师所熟悉和运用,如主体性教学、探究教学、建构式教学和交往教学等,这些新教学方式的基本要素在我国新时期的中小学教学改革中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发现。有些新教学方式其实并不新,如主体性教学在我国中小学已经经过了长达10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经验和成果。因此,新课程中的教学改革,不应该总是停留在理念探讨和学习,应该尽快转化为实践操作。总的来说,新的教学方式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这就是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积极有效的互动,教师更多地把自己视为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时间、空间、物质条件、心理环境的支持,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应该看到,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长期形成的教学行为的惯性对新的教学行为构成顽固性的阻力,这需要我们采用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等新的教师专业教育方式去帮助教师突破心理惯性和行为惯性,使他们逐步获得自觉的教学行为调节意识和调节方式。二、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和课程资源开发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在新课程中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开发校本课程以及围绕国家课程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中教师实实在在的任务和工作。一些新课程形态如研究性学习课程、任意选修课程、技术课程、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课程和资源开发的任务主要落实在学校,落实在教师。(一)课程开发的教师赋权在过去长期的课程集中控制的管理体制下,教师开发课程的权利和义务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也可以说,是体制剥夺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新课程的实施要将课程开发上权力和义务都重新赋予教师,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将给学校灌注新的活力,最重要的是,它将最终导致过去那种基于书本的教学真正走向基于资源的教与学。(二)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的优势中小学校是新课程实施与管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单位,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最新资料推荐------------------------------------------------------7/7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要从自身的条件和能力出发,自主开发或合作开发或选用校本课程。那么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对学校的部分或全部课程进行不同程度或层次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表现在它能够与时俱进地反映时代社会变化和学生需要,比国家课程更贴近实践和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能反映课程多元化的趋势,并且,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可以是一个师生互动的生成性过程。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个性发展和学生的差异发展能够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本文标题: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挑战与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72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