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典型案例(部分)《望海潮》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词的一些基本常识。2、了解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3、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本词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教学重点:1、掌握柳永词的创作特点。2、抓住词中对景物描写的特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词的的赏析能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俗话说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胜景自古令人魂牵梦绕,富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但就西湖就有“西湖传统十景图”,你知道是哪十景吗?明确: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曲苑风荷、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南屏晚钟、三潭印月、双峰插云(多媒体展示十景图片)过渡:美的景致、美的画面,如果再配上美的笔调,自然是美不胜收。我们前面感受了诗歌的无穷魅力,今天将要通过柳永的《望海潮》开始进入到词的学习。二、知识积累:1、词的起源:一般认为词起源于隋,最早产生于民间,兴起于唐,成熟于晚唐、五代,大盛于两宋。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词都是唐代的,《敦煌曲子词》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民间词集,《敦煌曲子词集》,是我国第一部词的总集。2、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词的段落叫“阕”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3、词的别称:如“诗余”“歌词”“乐府”“琴曲”“曲词”“曲子词”“长短句”等。4、关于词牌和词题:词牌是各种词调的名称。如:《清平乐》《沁园春》等标题是一首词的具体题目,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三、作者生平及创作:柳永(?—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进士,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宋词到柳永手中才发生重大的变化。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作家。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改变了词的创作方向,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即变“雅”为“俗”,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所以当时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代表作品有:《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鹤冲天》(黄金榜上)。四、解题望海潮,词牌名,柳永首创。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里记载,《望海潮》词传到金邦,金主完颜亮听到之后,欣然有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激发了他要占领南宋的决心。一首词竟引发一场战争,这种传说可能不甚可靠,但至少说明这首词的传播之广,影响之大。(过渡:下面我们就来整体感知这首词)五、整体感知,反复诵读。1、请学生听朗读录音要求:把握节奏、体会感受、字词正音2、朗读指导(1)、感情饱满,适度夸张(2)、首句“繁华”处读声调,为下文蓄势(3)、写钱塘江潮壮观的词句,要读出气势,音调急促(4)、写西湖美景的句子,要读出美感,节奏平和舒缓。结尾祝愿之辞要读的恳切。3、字词正音形胜(shèng):指山川壮美之地。参差(cēn):形容楼阁高高低低。珠玑(jī):珠宝、珠玉。重湖(chōng):西湖以白堤为界分为外湖、里湖。叠巘(yǎn):重叠的山峰。三秋:农历九月。千骑(jì):形容马队很多。高牙:高高的牙旗,指军前大旗。4、学生自由朗读六、问题探究(多媒体展示)1、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图景)2、试说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地理位置、历史传统、自然景观、市井面貌、百姓生活)3、这首词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艳羡。)4、这首词的写景有什么特色?(善于铺叙,是此词的特色之一。这首词选取最典型、最具表现力的景物,从最有特色的角度,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对杭州的繁华景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特别是对钱塘潮和西湖的描写,非常充分,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非常具体形象。极力铺排,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七、合作赏析探究(品味语言、鉴赏形象、感受意境)议一议: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一句?为什么喜欢?描写了什么内容?1、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并有重点的鉴赏自己喜欢的句子。(从概括词意、分析意向、描述意境、推敲词语、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鉴赏)2、引导赏析:(1):上阙写了什么?明确: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众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自古繁华”进行铺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对“三吴都会”的展开描写。“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的展开描写。这里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是对“钱塘自古繁华”的展开描写。描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情况——“市列珠玑”,市场里摆满了珠宝等珍贵商品,用市场上的珍宝,代表了商业的丰富、商业的繁荣;二是衣着情况——“户盈罗绮”,家家户户都满是绫罗绸缎。“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杭州的富庶当然不只这两个方面,但这两者都是妇女常用的装饰用品,暗示城市的声色之盛。(2):下阙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写杭州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和外湖;“叠巘”,写湖岸,山峰重叠。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常,所以说“清嘉”。“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子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美的,所以就有游人去游玩。接下来就写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弄晴”写的是白天人们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的是人们晚上快乐欢快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时对前面两句的总括,所以这一句写的是杭州人民的游乐。“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写的是杭州官员的游乐,分两方面写的,一是“乘醉听萧鼓”宴酣之乐,二是“吟赏烟”山水之乐。是对地方官员的赞美,暗示这些官员与民同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对孙何的直接赞美,进一步表达课对杭州的赞美之情。本堂小结:(点出本堂的重点难点)重点内容:1、掌握柳永词的创作特点。2、抓住词中对景物描写的特点。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词的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难点内容:培养学生对词的的赏析能力。传播浓郁的中国文化和带给游客美的意境的享受,这是我们导游专业的学生所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八、知识链接:请同学们回忆描写杭州、西湖的诗句。白居易《忆江南》;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结:不同的作者,相同的景色,带给人不同的意境美。不同的导游,相同的景色,带给人不同的体验美。但二者相同的是都带给了人们美的享受。希望同学们都热爱自己的职业,并未张家界的旅游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九、作业:1、背诵课文2、掌握本堂课的重点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应用文的概念及其发展2、了解应用文的作用和特点3、理解应用文的分类教学重点:1、应用文的概念2、应用文的分类教学难点:如何提高应用文的写作能力教学时间安排:第一节应用文的概念与沿革1课时第二节应用文的分类和作用2课时第三节掌握应用文的特点,提高写作能力1课时写作练习1课时第一节应用文的概念与沿革教学内容应用文的概念及其发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步骤一、应用文的概念应用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在工作与其它交际活动中使用的具有一定格式的文章的总称。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事情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应用文的功能也就越来越多了。二、应用文的发展1、应用文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文字的出现、国家(部落)的建立而逐步产生的。2、我国的公文源渊流长,起于夏商时代,历尽数千年,发生了重大变化。⑴、距今六千多年前的我国仰韶文化(河南渑池发掘)时期,已经有了文字的萌芽,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刻契记录。⑵、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产生了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甲骨文是商王朝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凶吉,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这种具有记录、凭证作用的文字,可以说是我国最古老的以甲骨为材料载体的文书⑶、殷商时称其为“典册”⑷、秦时称其为“典籍”⑸、汉代的书籍中出现了“文书”、“公文”等词汇,但当时统称公务文书为“文案”⑹、三国时开始称其为“公文”⑺、唐宋时称“文卷”⑻、明时称“文牍”⑼、清时称“本章”⑽、民国时又称“文书”了三、应用文这一概念的使用1、“应用文”这一概念的最早使用,一般认为是清代刘熙载的《艺概·文概》。“辞命体,推之可为一切应用之文。应用文有上行,有平行,有下行,重其辞乃所以重其实也。”这里的“应用文”很显然是指公务文书。2、据周楚汉先生的研究,“应用文”概念的最早使用则是在宋代,他在《唐宋八大家的应用文理论及其意义》一文中说:应用文作为应用意义的文体概念创始于“欧苏”,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欧阳修《免进五代史状》(1060年)说:“自忝窃于科名,不忍忘其素习,时有妄作,皆应用文字。”这里“应用文字”指科举应试文章,可获取功名,含有“应用”之意。他的《辞副枢密与两府书》(1064年)又说:修“少本无于远志,早迫逮亲之禄,学为应用之文。”苏轼《答刘巨济书》继承了欧阳修的思想:“仆老拙百无堪,向在科场时,不得已作应用文。”于是应用文的文体概念诞生。四、现代应用文的规范1、民国时期,颁布了“公文程式条例”。2、新中国后,发布了《公文处理暂行办法》,是建国后第一个全国性公文法规。3、2001年1月1日,施行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五、历代应用文名作1、李斯的《谏逐客书》(古人的“书”是指书信体的文章,它包括书信和用书信体格式所写的文章,后者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函”)2、贾谊写有一篇著名的的《陈政事疏》(疏在古代是奏章的一种,有分条陈述的意思;下情上达叫“疏上”,是汉代始创的文种,相当于现在的“报告”、“回报”)3、三国时诸葛亮的《出师表》、西晋时李密的《陈情表》(表在古代是采用表格形式编纂的著述,例如司马迁《史记》中的《十二诸侯年表》,同时它又是古代奏章的一种)等。以上公文都是辞语恳切、委婉动人的名篇佳作。第二节应用文的分类和作用教学内容:1、掌握应用文的类别2、了解应用文的作用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步骤:一、应用文的分类根据应用文的内容、功能和使用范围,应用文可以分为七类:公文类、宣传类、法律类、事务类、经济类、礼仪类、涉外类。(一)、公文类1、公文的概念公文,全称公务文书,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2、公文的特点第一、公文的制作者是依法成立的组织。第二、公文具有行政机关赋予的特定的效能和影响力。第三、公文具有规范的结构和格式。公文区别于其它文章的主要特点是公文是具有法定效力于规范各式的文件。3、公文的种类⑴、命令
本文标题:典型案例(部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74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