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农技推广综合知识试题
1农业推广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1.农业推广活动的实质是(A)。A.组织和教育农民B.迫使农民改变行为C.完成国家农业推广计划D.发展农业生产2.“农业推广”一词的应用最早是在(C)。A.英国1866年B.英国1914年C.美国1914年D.中国宋真宗时期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颁布是在(B)。A.1991B.1993C.1995D.19974.被称为“美国农业推广之父”的是(C)。A.罗杰斯(E.M.Rogers)B.瑞安(Ryan)C.纳伯(S.A.knapp)D.巴特菲尔德(KenyonlButterfield)5.组织的最大功能是(C)。A.部分替代生产力要素B.成立机构C.产生新的生产力D.指挥和控制6.根据农民对农业创新采用时间的不同分成不同的群体,称为采用者群体。各类采用者采用农业创新过程各阶段的时间差异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其中(A)。A.从认识到试用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B.从试行到采用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C.从认识到试用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D.从认识到采用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7.从第一个实践者运用农业创新发展到社区中其他农民运用创新的过程称为(C)。A.农业推广过程B.创新采用过程C.创新扩散过程D.创新的发展过程8.农业推广组织的运行机制是(B)。A.行政命令B.试验示范C.服务D.协调和指挥9.农业推广的目标体系可以分为(C)级。A.二B.三C.四D.五10.依据一定的原则,由农民自已拟定农业推广计划,这种方式是(B)。A.自上而下的计划拟定方式B.自下而上的拟定方式C.联合拟定方式D.上下结合拟定方式11.乡村农业推广目标体系一般不包括(A)目标。A.经济目标B.基本目标C.一般目标D.工作目标12.反映单项技术推广的程度指标是(B)。A.推广率B.推广度C.推广指数D.转化度13.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程度可以用转化率来表示,转化率可用下式计算:R=×100%式中:R表示成果转化率AA.a0表示实际转化成果数B.a表示实际转化成果数C.t0表示正常转化周期D.t表示实际转化周期14.推广人员与农民在双方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签定技术承包合同,按合同规定推广技术。这种推广方式是。CA.群众性推广方式B.联产提成技术承包推广方式C.技术承包责任制推广方式D.项目推广方式15.以技术传输,改良农业技术为主的推广方式是(A)。A.一般推广方式B.农作系统开发推广方式C.产品专业化推广方式D.项目推广方式16.对推广对象评价的重要标准是(B)。A.生产率B.采用率C.推广效益率D.推广度17.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是确定农业推广的(D)。A.计划和目标B.内容和方法C.机构和人员D.效果和价值18.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可以主要从推广对象和(A)两个方面来内容和标准进行。A.推广组织B.推广人员C.推广方法D.推广技术19.推广成效率是(C)除以适宜推广面积。A.推广后的总收入B.推广总经济效果C.实际推广面积D.推广总面积20.农业推广工作过程实际上是(A)。A.解决农民自己的问题B.解决推广人员的问题C.推广人员完成本职工作D.推广人员为农民决策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1.构成农业发展支持系统的要素有(.ABCDE)。A.研究B.教育C.农业投入D.政策E.推广2.农业推广工作环境变量因素有(ACDE)。A.政治与法律B.市场C.经济D.社会文化E.农村区域位置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部条件主要是(ABCD)。A.转化主体B.转化客体C.转化受体D.转化手段E.转化环境4.在农业推广工作评价中,收集评价资料的方法有。ABCDEA.问卷法B.访问法C.讨论法D.观察法E.比较法5.农业推广方法效果的评价,应该是改变农民的行为程度,包括的方面有(ABC)。A.推广方法与农民接受和采用的情况B.推广方法与农民采用后所取得的效果C.推广方法对推广人员本身及农民的影响D.推广方法与推广内容的结合2E.推广方法与推广手段的比较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农业推广基本概念的涵义:是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2.进步农民策略:依据创新扩散规律所制定的农业推广策略,即推广人员与农民一起工作,先将技术传播给进步农民,再由进步农民传播给其他农民的一种推广策略。3.合作推广:是农业推广的一条原则,必须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农业推广,实行大联合、大合作。在农业推广工作中,推广人员与农民要合作,科研、教学和推广要合作,农业推广部门与社会有关部门要合作。4.职权结构:各层次、各部门在权力和责任方面的分工及相互关系5.个别教学法:推广工作者同对象一对一的相互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育和培训。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简述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过程。答: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依此为认识阶段、感兴趣阶段、试用阶段、评价阶段、采用阶段2.农业推广项目的主要来源有哪四个方面?答:(1)引进技术;(2)科研教学单位的科技成果;(3)农民群众的先进经验;(4)农业推广部门的技术改进。3.简述有效组织设计特征。答:(1)有助于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使组织活动更有秩序和预见性;(2)有助于及时总结组织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从而形成合理的组织结构;(3)有助于保持组织活动的连续性;(4)有助于正确确定组织活动的范围及劳动的合理分工与协作,提高工作绩效。4.简述制定农业推广计划的原则。答:.(1)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2)与地区长远规划相结合的原则;(3)干部、农民,专家三结合原则;(4)技术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5)有助于提高农民认识自我价值的能力及自助能力的原则。5.农业推广教育有哪些基本特点?答:(1)农业推广教育的普及性;(2)农业推广教育内容的实用性;(3)农业推广教育的实践性;(4)农业推广教育的时效性;(5)农业推广教育的综合性;(6)农业推广教育场所、形式、手段的多样性。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何谓成果示范?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成果示范的作用?答:.成果示范是在农业推广人员的指导下,将在当地经实验成功的某项科技成果组装配套技术或某项实际种植经验有计划地在一定面积上进行实际应用,做出样板,示范给其他农民,引起他们的兴趣,鼓励推动他们共同效仿的推广方法。要发挥成果示范的作用,应该:(一)坚持成果示范原则(1)有计划;(2)与农民目标一致;(3)示范点有代表性;(4)取得当地领导的合作;(5)技术正确,示范有把握;(6)有相应的物资和资金配套。(二)做好示范的每一步(1)示范布局与示范地块选择;(2)确定示范户;(3)做好观察记载;(4)及时组织示范参观;(5)做好示范的总结评价工作。2.试运用提高成果分布的理论阐述提高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成果分布的对策。答:(一)简要分析技术上限、经济上限和成果分布的决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二)对策:(1)积极引进适用技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培植生产力新的增长点;(2)增加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建立价格体系和有效的生产信贷计划;(4)加快农业服务体系建设;(5)强化党对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领导。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合格的农业推广人员应具备哪些素质?答:(一)政治素质:(1)热爱本职,服务农民;(2)深入基层,联系群众;(3)勇于探索,勤奋求知;(4)尊重科学,实事求是;(5)谦虚真诚,合作共事。(二)业务素质:(1)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2)丰富的农村社会学知识和较强社会工作能力;(3)经营管理能力;(4)教育学知识和推广教学能力;(5)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要强调(1)经营管理能力;(2)信息知识;(3)知识更新能力。农业知识二一、选择填空。(每题2分,共30分)1、我国古代农业推广以()为主。A、行政督导B、民间互助C、朝廷拨款D、民间结社2、农业创新指农业领域内各方面的()。A、新材料、新化肥、新机械、新技术的总称B、新市场、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新知识、新信息的总称C、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信息的统称D、科技成果3、造成农业创新衰退的主要原因是()。A、各种“磨损”B、推广方法不当C、市场变化D、推广体系不健全4、科技成果转化后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节本增效指()。A、节省成本即增加了效益B、既增加单位产量又节省了成本C、节省了成本同时主要增加了生态效益D、节省了成本同时主要增加了社会效益5、情感是人的一种重要的()。A、心理过程B、个性倾向性C、个性心理特征C、行为6、农民群体行为的参与性改变方式适用于()。A、文化、科技、组织水平较低下的群体3B、整体素质较高、组织工作较好的群体C、对推广人员信任度高的群体D、经济条件好的群体7、目光语和体态语属于()。A、非语言沟通中的无声沟通B、辅助性言语沟通C、类语言沟通D、有声沟通8、农业推广体系是()。A、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服务方式和人员管理制度的总体B、各级农业推广机构的总体;C、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服务方式和人员的总称D、农业推广机构的设置方式9、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结构指()。A、个体和群体素质诸要素的结合方式B、农业推广人员个体素质诸要素的结合方式C、一个推广单位人员群体的素质诸要素结合方式D、各种知识和能力的结合方式10、下列三项选择中()项属于灵活运用推广程序的情况A、资金充足时、某项新技术可在发达地区直接推广B、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实用技术与先进经验,经宣传可在同类地区直接推广C、当地科研单位经审定的新品种D、农业推广体系健全11、下列中()是联产提成,定产定酬和联效联质三种技术承包类型合同的要点之一。A、承包方的责任B、订立产量指标C、如何测定实际产量D、三大效益指标12、为引起农民重视与注意,运用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反复传播适合当地的科技信息,一般适合()。A、感兴趣阶段B、初始阶段C、准备试用阶段D、推广阶段13、()是成果示范的基本要求之一。A、示范目标必须与农民利益和社会利益两者都一致B、农民亲自操作C、操作为主讲解为辅D、示范对象的经济条件好14、可行性论证是农业推广文体中()的一种。A、应用文B、论文类C、报告类D、科普与综述15、科技广告的写作要点是()。A、时效性与简洁性B、形象性与真实性C、科学性与真实性D、形象性与简明性参考答案答:1、A2、C3、A4、A5、A6、B7、A8、A9、A10、B11、C12、B13、A14、C15、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第二大特点是()与()、()归入政府的不同部门管理。2、在S型扩散曲线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和()。3、技术的经济上限指某项技术成果应用后,单位面积所获得的()。4、农民心理定势的重要类型之一——刻板效应指(),包括()。5、需要理论的中心论点是()引发(),()支配()。6、根据B=f(P,E)公式,农民行为受()和()共同影响。7、农业推广沟通分为()、()、()和()四大类型。8、有声沟通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和()。9、高层农业推广组织的职能以()为主,基层推广组织的职能以()为主。10、农业推广方式是农业推广体系开展推广工作的()或(),它体现了推广体系的()思想和()原则。11、“既开方又抓药”是()类推广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12、方法示范实施过程中的小结可以重复重点,但不要加入(),不要用()代替结论。参考答案答:1、农业推广,农业教育,农业科研2、起始传播势,进入扩散发展期的时间,达到最大扩散速率的时间3、最高纯收入(利润)4、人们大脑中对某一类人或事物的固定印象
本文标题:农技推广综合知识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91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