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研究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研究大丰市刘庄中学周俊荣2008年5月30日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加强和改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农村师资力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为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一些思考和依据。调查研究的内容是:中小学生对教师的看法和评价;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和满意程度;农村教师的基本状况以及他们的期望、利益诉求等;农村中小学校长对教师队伍现状的看法和评价等。研究的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和走访、座谈的办法。调查对象如下:(一)学生对象。我镇高中二年级、初中二年级、小学六年级学生共260人。刘庄中学高二学生60人,刘庄中学、刘庄第二初级中学初二学生100人,刘庄镇中心小学、刘庄镇第二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100人。(二)家长对象。城乡家长共156人。城镇家长62人(刘庄中学39人,刘庄第二初级中学7人,刘庄镇中心小学10人,刘庄镇第二中心小学6人),农村家长94人(刘庄中学21人,刘庄第二初级中学25人,刘庄镇中心小学18人,刘庄镇第二中心小学30人)。(三)教师对象。中小学教师124人。高中教师21人,初中教师56人,小学教师47人。(四)校长对象。中小学校长、副校长15人。完中校长、副校长5人,初中校长、副校长3人,小学校长、副校长7人。调查结果与分析一、中小学生对教师的看法和评价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和主体,教师对农村教育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高、评价好,会让学生产生安全感、幸福感,而学生对老师缺乏信任和尊敬,则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1、绝大多数中小学生对自己的老师是尊敬和满意的。在学生心目中,老师的地位是很高的。由表1可以看出,86.6%的学生认为老师是值得尊敬的,他们对老师的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学识水平等都持肯定态度,正如有些学生选择了“尊敬”、“满意”一栏时所写“老师工作很辛苦”、“老师上课很精彩”、“老师对我很关心、很照顾”,学生以其特有的敏感和体验感受到老师的辛劳和爱心。但也有少数学生对老师感到不满意,甚至厌恶、害怕,主要原因在少数教师存在不当甚至错误的教育教学方式,学生反映的现象有:打骂、讽刺挖苦、罚抄作业等。有的学生写道:“老师老说我笨,我感到很伤心,在同学中我总抬不起头来。”也有的学生写道:“有的人上课不听讲,在课堂上批评教育耽误了全班同学的学习时间,请您在下课时再批评教育好吗?”表1:中小学生总体评价老师情况组别值得尊敬比较满意不满意或厌恶害怕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小学生7878%1212%66%44%初中生7272%1414%99%55%高中生4168.3%915%813.3%23.3%合计19173.5%3413.1%238.9%114.2%2、大多数学生十分看中老师的爱心和教学水平。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的精神状态如何,对学生是否有爱心,教学水平、基本功如何……学生尤其年龄较大的学生,往往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评价。由表2可看出,学生最为看中老师的爱心和教学水平,90%以上的学生喜欢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关心爱护学生的老师,91%的学生希望自己的老师教学水平高、能力强、实绩突出。此外,还有85%以上的学生对老师的仪表形象特别关注,说明学生的审美意识越来越强。表2: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组别基本条件敬业爱生教学水平组织管理能力仪表、形象等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小学生9191%8787%8989%9393%初中生9292%9494%8787%9191%高中生5286.7%5693.3%5388.3%4676.7%合计23590.4%23791.2%22988.1%23088.5%3、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2004、2005年,我市初中、高中分别全面实施了新课程,2006年全市农村初中实施了小班化教育工程。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与启用,对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模式、评价方法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面对新课程、新教材,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有相当一部分初、高中学生认为老师讲课知识单调、应试味太浓,如有的同学写道:“英语,是我学的最不好的一门功课,一上英语课,我就像孙悟空遇到了紧箍咒一样头痛,我希望老师的教法灵活,课堂气氛活跃,多搞些唱歌、游戏、编顺口溜、表演等活动,使我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兴趣……”表3反映出,80%以上的初、高中学生希望老师多注重实验操作过程和课外活动,近60%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希望老师加强学生的业余兴趣爱好的培养、指导,65%的初、高中生对目前老师采用的考试和评价方法表示反感,学生反映较为强烈的有按分数排名、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等,希望有所改变。表3: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学生对老师教学的要求和期望组别要求和期望多注重实验操作多关注学生加强学生业余兴趣爱好的培养、指导改变传统的考试和评价办法多注重课外知识和课外活动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小学生6868%5151%7171%5959%7373%初中生8787%7272%5454%6464%8181%高中生5591.7%4981.7%2846.7%4676.7%5185%合计21080.8%17266.2%15358.8%16965%20578.8%二、学生家长对中小学教师的看法和评价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家长是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两个基本因素,两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认为现在的生活状况与自己的文化程度有很大关系。新时期,家长对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大多数家长认为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教师的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从表4中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家长认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在教师。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学生家长渴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现代农村学生家长的素质有较大提升,有见识,有眼光,有评判能力。他们在调查问卷中反映教师素质不高的表现有:老师有打骂学生的情况,搞有偿家教,对学生作业批改不认真甚至批改错误,上课单调乏味,教师上课迟到等。此外,有一半的家长认为要加大农村学校的投入和支持,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加大师资培训力度,缩小城乡教师之间差距。表4:家长关于影响农村教育发展因素情况调查组别调查内容教育观念落后教师素质能力有待提升教育投入较少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不力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城镇家长2743.5%4166.1%4064.5%3658.1%农村家长3234%5154.2%3739.4%4446.8%合计5937.8%9258.9%7749.4%8051.3%2、学生家长对农村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大多数家长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师德、丰富的专业知识,有较好的教育水平和能力,这也是教育孩子成人成才的基本条件。较多的家长还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教育方式方法。有些农村家长希望教师要关爱留守学生,改善家校联系方式和渠道,不要歧视农村孩子。表5:学生家长认为教师要改进的工作情况统计组别敬业精神、工作态度教学水平和能力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服务意识增强家校联系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城镇家长3759.7%3861.3%3454.8%4877.4%3048.4%农村家长4648.9%5861.7%3941.5%3133%5659.6%合计8353.2%9661.5%7346.8%7950.6%8655.1%三、农村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及其发展环境情况调查从全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及整体情况来看,农村教师的学历层次不断提高,专业结构日趋合理,教师队伍基本稳定。但调查中也发现教师队伍出现了一些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影响全镇教育事业的发展。1、大多数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动机积极,对长期扎根农村教育无怨无悔。多数教师对教师职业有比较积极的认识。65.3%的教师把教师职业作为事业看待,作为自己人生的选择,37.9%的教师把教师职业作为谋求生存的手段。从事教育的主要原因:①收入稳定,社会尊敬和重视,占45.1%;②学校环境纯洁,人际关系融洽,主要和学生打交道,占29.1%;③能终身学习,培养的学生遍布各种行业,有成就感,占20.1%;④靠近父母,靠近家乡,怀有浓厚的乡土情结的,占5.7%。2、大多数教师是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知识水平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但科研能力、信息技术使用能力等还需要提高。就学历来看,教师的原始学历集中于师范院校,师范院校毕业的占72.6%,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占9.7%,民办教师转正的占17.7%。教师的后学历比较高,大学本科毕业占62.9%,大专以上毕业占74.2%,中师和高中占25.8%。就知识水平看,43.5%的教师认为学科知识水平还可以,认为足够的占16.9%,33.1%的人认为略显不足,还有6.5%的人认为明显不足。教师的学习渠道比较少,偏重于函授学习和自学。根据调查排列,排在首位的是函授学习,占50.8%,其次是自学,占36.3%,专业培训占9.6%,其它的学习形式占3.3%。对网络利用能力进一步增强,45.1%的人能较好地运用网络的,初高中教师所占比例较高,还有18.5%的教师不会上网,更谈不上做课件,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有55.6%的教师认为自身科研能力不高。对教学与科研的看法:49.2%的教师认为科研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其中小学教师所占比例较高),45.2%的教师认为科研主要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和教育实践中,认为科研是额外负担的有5.6%。3、教师认为目前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50%的教师感到工作压力大,学校的级越高,教师感到压力就越大。23.4%的小学教师、64.2%的初中教师、71.4%的高中教师都认为工作有压力,压力来源为五个方面:一是超负荷的工作量;二是升学的压力;三是人事制度改革聘任制压力;四是安全管理责任风险大;五是不适应新课程改革。80.6%的教师感到工资福利待遇差。近几年,各级党委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但由于各种摊派克扣、物价上涨等因素,农村中小学教师与公务员、城市教师的经济待遇相比,仍然存在明显差距。此外,住房、医疗等条件给农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和负担。67.7%的教师对现行职称评审的政策和聘任办法有很大意见。由于教师职称评定及专业职务聘任与工资待遇紧密挂钩,关系到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和专业发展,是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许多教师认为目前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有:一是职称评审只注重学历、教龄、论文、表彰的要求,而忽视了教师平时的工作态度和成绩。二是职称评审民主公开性差,无农村教师进行参评、进行监督,不能较好体现公开公平原则。三是中级职称、高级职称所占比例过小,不少教师在30-40岁左右取得中高级职称,正是教师生涯的成熟期,好不容易评上,可因为职数问题,而不能聘任,最终不能获得相应的工资报酬。73.4%的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和小班化教育工程实施后的培训有较为突出的要求。55.6%的教师感到新课程和小班化教育最大的挑战就是教育观念的挑战,认为课程开发能力和知识不足的占13.7%。88.7%的教师认为要适应新课程和小班化教育要进行培训,58.9%的教师认为校本培训对教师有利,51.6%的教师赞成脱产培训制度,90.3%的教师主张学校培训经费单列,保证培训所需。四、中小学校长对教师队伍现状的看法和评价。在座谈和走访的过程中,大多数校长都认为,2001年我市实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以来,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了较好的优化整合,对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但在目前形势下,农村教师队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1、教师教育理念滞后,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小班化教育的需要。随着中小学推行课程改革,以及农村小班化教育工程的全面实施,对农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进入新世纪以来,我镇每年出生人口进入低俗状态,每年新增人口
本文标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92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