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冠县高中20142015年上学期高二历史试题
冠县高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二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1.有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称,“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其中“逆势而动”的学派最有可能是A.墨家B.纵横家C.法家D.农家2.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3.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C.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D.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4.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B.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D.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5.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在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A.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B.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D.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6.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或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李约瑟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来源:A.个人与社会、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B.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C.中国古代只重人的研究,不重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D.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7.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生动反映。下列文学形式与商品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的是()A.楚辞与汉赋B.汉赋与唐诗C.唐诗与宋词D.宋词与明清小说8.国画,又称“中国画”,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以下有关国画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山水画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如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B.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C.风俗画以社会风俗为题材属山水画的一种,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D.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如郑板桥的《墨兰图》9.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盖自唐宋以来,十之竟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财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露了A.元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B.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C.戏曲产生的社会根源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10.列宁曾说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一样,19世纪达尔文又把“造物主”从有生命领域的研究驱逐出去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形成②牛顿经典力学存在着绝对时空观无法解释物理学研究的新问题,后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推动物理学发展③牛顿和达尔文都不信仰宗教,故能把造物主驱逐出去④达尔文的代表性著作是《物种起源》⑤达尔文生物进化法则不仅适用于生物进化领域研究,更适应于人类社会领域,落后民族、落后国家应优胜劣汰A.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③⑤11.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A.发明了水力织布机B.发明了内燃机C.改良了蒸汽机D.研制了发电机12.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13.人类距离的“缩短”反映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下列关于这种“缩短”距离的发明,表述错误的是A.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人可以享受坐火车出行的乐趣B.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人最早实现了空中飞行C.19世纪晚期,美国人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直播D.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信息网的建立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14.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15.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A.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B.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D.民生问题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16.几位同学在评价毛泽东思想时发生了争执,你认为下列有关毛泽东思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B.它是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指导思想C.它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政治基础D.其在“文革”期间发展成为严重的“左”倾错误思想17.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能够支撑这个观点的材料是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③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④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④18.右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个纪念首日封,图中所示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是()A.邓小平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B.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工作正在进行C.《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制订D.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开始实施[来源:学科网]19.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的科技奖励大会上指出30多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下列各项能为温总理的讲话提供佐证的是①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②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飞船③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南优2号④成功研制“银河”巨型计算机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④20.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A.当时中国出现了“大跃进”倾向B.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C.到1958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D.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21.匈牙利美学家、文艺批评家卢卡契认为“艺术的任务是对现实整体进行忠实和真实的描写。”下列文艺作品中,创作风格与其观点一致的是①《十日谈》②《自由引导人民》③《伏尔加河上的纤夫》④《约翰·克里斯朵夫》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2.巴尔扎克,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把自己的写作比作是“吃黑面包的收帐员的诚实”,主要以此说明A.他的作品展示了19世纪前期法国的社会生活B.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民的失望C.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D.用作品描绘了法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23.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A.《大卫·科波菲尔》B.《老人与海》C.《巴黎圣母院》D.《等待戈多》24.右图是毕加索的《葡萄与小提琴》,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A.探索绘画的视觉与幻觉之间的关系B.它体现的是一种几何形体的美和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C.用几块平面片断在心目中构成一把可感可即的小提琴的实体形象D.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使其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25.英国作家霍尔金的小说《指环王》长期不为中国观众所了解,但自好莱坞把它搬上银幕之后,这部小说在各大书店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这说明了A.小说的影响力远远小于电影B.电影作为大众容易接受的传媒,促进了其他艺术的推广C.电影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技的发展D.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美]泊恩斯等《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1)依据所学知识,晚周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4分)2)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4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气息?分析这些“时代气息”出现的背景。(4分)27.(12分)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彼此影响,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拟举办一次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现摘录其中的部分探究主题材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探究主题一:东学西传材料一我国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传播到欧洲,对欧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弗朗西斯·培根曾经说过: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材料二中世纪的欧洲的意识形态的所有领域都是基督教会独统天下的,他们用神学解释一切,难以提供启发民智和解放思想的理论和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启蒙思想家就只有从非基督教统治的遥远的东方文明国家即中国那里汲取完全不同于欧洲气质的文化中合乎他们需要的理论和知识。明清之际,程朱理学被欧洲的耶稣会士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来源:Zxxk.Com]——引自《儒家学说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探究主题二:近代“西学东渐”材料三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指出:“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四孙家鼐曾是竭力支持康有为变法的重要官员,他曾把康有为称之为
本文标题:冠县高中20142015年上学期高二历史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98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