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余姚中学高二历史期中试卷
12014学年度余姚中学高二历史期中试卷第二学期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到:“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步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却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平民政府的……思想则为‘无为而治’,‘无为’之实则为‘因循’”。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观点的是①汉初沿袭周朝分封制②汉承秦制体现在大体沿袭了秦朝的官僚制度③无为而治的思想贯穿汉代④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建立的封建政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文献通考卷二十四·国用考二》说:“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不相知。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这说明宋代制度的弊端是A.宰相专权B.强干弱枝C.地方困弱D.过度分权3.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后,巡视制度作为反腐利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下列古代官职中,具备这种职能的是A.卫尉B.司隶校尉C.将作少府D.三司使4.下列各项中,属于右图所示战争影响的是A.福州成为通商口岸B.中国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C.列强开始大规模在华输出资本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工具5.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指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这反映了A.孙中山对当时中国社会的认识不够深刻B.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已经在法律上宣告灭亡C.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反帝是辛亥革命的主要目标之一6.五色旗是辛亥革命中江浙地区首先使用的旗帜,设计者的理念是:“(五色旗)既可表明革命行为系为整治改造而起,非专为种族革命;又能缓和满蒙回藏各族的心理,与汉人共同努力赞助共和。”国旗的设计理念体现了革命者的①大汉民族观念②民主共和观念③国家统一观念④平等团结观念A.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④7.国民党抗日名将戴安澜(海鸥将军)1942年奉命率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殉国,年仅38岁。当时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毛泽东赋诗《五律·海鸥将军千古》纪念。下列选项中,对这一史实的解读错误..的是A.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C.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侮2D.缅甸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的组成部分8.“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这些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中国出现了严重混乱B.红卫兵运动导致打砸横行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D.文革使民主法制遭到破坏9.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10.解放战争期间,英国驻华外交官表示:“无论我们在阻止共产主义之流在中国推进方面显得多么无能,我们都不能放弃保护英国利益的斗争。如果碰巧有机会能促进英国的贸易,我们当然不能因为担心‘赤化’我们的双手而不去把握这一机会”。这体现英国在国际关系中A.坚持意识形态高于一切的原则B.采取反对共产主义的顽固态度C.遵循国家利益至上的外交政策D.追随美国采取扶蒋反共的政策11.解读下列表格,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年份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197260321975304156198037551059198538553840①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②中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③中国经济总体上还很落后④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1/12,10年以后又把原有利率减半。公元前344年,通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这些变化说明了A.罗马人主要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B.平民的不懈斗争推动公民法不断调整C.自然法精神在法律实践中获得充分体现D.万民法适应了帝国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13.1817年两广总督蒋攸铦在向清廷报告中对某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这样的描述:“该夷并无国主,止有头人,系部落中公举数人,拈阄轮充,四年一换。贸易事务,任听个人自行出本经营,亦非头人主持差派。”他描述的国家,最有可能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14.下图分别描绘的是恩格斯在英国曼彻斯特走访工人区、恩格斯陪同马克思与曼彻斯特纺织女工交谈。这主要反映了A.恩格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主要创始人B.科学理论的创立离不开社会实践C.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3D.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弊端日益暴露15.亚当·斯密在1859年发表的《道德情操论》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尝试是A.《共产党宣言》发表B.巴黎公社的成立C.俄国二月革命爆发D.俄国十月革命爆发16.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欧洲联合,摆脱美国人的控制。1960年,法国试爆原子弹成功。增强了法国的实力。1964年,法国又冲破美国设置的反华阵线,与中国建交。1966年,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这表明A.戴高乐准备与美国彻底决裂,争取完全的独立自主B.20世纪60年代的两极格局下的国际关系日趋复杂C.法德主导的欧共体在政治方面对美国构成了挑战D.法国已经成为能与美国抗衡的西方大国17.某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查阅了以下相关的历史书籍。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B.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C.不结盟运动的诞生D.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18.一战又被称为堑壕战(是一种利用低于地面,并能够保护士兵的战壕进行作战的战争形式),双方都在试图打破这种格局,而新式武器的运用有利于打破战争的僵局,新式武器的运用可谓是陆战的巨大转折。符合以上论断的典型战例是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19.1914年7月29日,美国驻伦敦大使致函威尔逊总统:“如果真的发生一场大战,欧洲的进步将遭受重大挫折,而美国领导世界的时代会提前到来”。能够支持这一预言的史实有A.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B.战后美国开始支配欧洲事务C.美国在国联中地位举足轻重D.美国获得了德国部分殖民地20.巴黎和会的美国记者贝克尔曾说:“俄国问题对巴黎会议的影响是深刻的,没有莫斯科就不能理解巴黎。虽然布尔什维克和布尔什维主义在巴黎不曾有代表,但经常都是强有力的因素。”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法国主张严厉惩罚德国以获得欧洲大陆霸权B.英国为巩固世界霸权地位与美国矛盾尖锐C.英、美联合反对法国严厉惩罚德国的主张D.英、法、日等国瓜分了德国海外的殖民地21.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和约签订前,德国曾试图对该和约作有利于本国的修改,但遭拒绝,因此不得不①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②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③接受美英等国对其实行分区占领④支付协约国大量赔款4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右图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左边床上的人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右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下列各项是对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此图反映的时间可能在二战前夕或二战初期B.左边床上的人说的话反映了美国当时的心态C.此图反映了当时欧洲危机重重D.此图揭示了美国对当时形势发展的正确判断23.读右图,纳粹德国控制下列区域的先后顺序为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②③④①24.二战时期闪电战成了时髦的事情,宣告德军闪电战破产是在A.莫斯科保卫战B.大不列颠之战C.斯大林格勒战役D.中途岛之战25.右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国领导人在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上的合影。这次会议的最主要议题是A.共同对日作战B.战后共同处置德国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D.重申雅尔塔会议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三小题,第26题18分,27题18分,28题14分,共50分)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可以从多种维度来考察。当我们对这两种政治文化从宏观上作一个粗略的观察后,有一种现象令人十分醒目。这里权且将其概括为“一”与“多”。无疑,这是一对模糊的概念,这里用来概括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特征。它们包括这两种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道路、它们在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层面的表现、以及隐于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深处的政治思维定势和政治心态。——丛日云:《“一”与“多”: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分析》材料二(美国)国会拥有国家意义上的最高权力,这种权力可以制裁以州为基础的派别活动,防止州与州之间的恶性竞争,并将为各州的民主政体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宪法也让各州以种种方式保留了自己的主权,……国会制定法律,但总统可以否决之,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经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法律违宪,但总统经参议院批准任命最高法院的法官;总统执行法律,但必须由国会给予财政支持……任何法案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故参院和众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显然能够充分满足社会所有要求的惟一政府是全体人民参加的政府;……但是,既然在面积和人口超过一个小市镇的社会里除去公共事务的某些极次要的部分外,所有的人亲自参加公共事务是不可能的,从而就可以得出结论说,一个完善政府的理想类型一定是代议制政府了。——密尔:《代议制政府》(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一”和“多”这两种个性特征在古代中国和5希腊的政治制度方面的基本表现,并简析其形成的经济原因。(6分)(2)材料一反映了美国各种政治权力之间怎样的一种关系?简述其具体表现。(5分)(3)指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密尔认为“一个完善政府的理想类型一定是代议制政府”的原因并概括代议制确立的历史意义。(7分)27.(18分)对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历史认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胜的日本确保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桥头堡,获得的巨额战争赔款加快了以军需产业为中心的产业化。同时镇压了抵抗日本侵略的东学党农民运动,强迫进行甲午改革,扩大了对朝鲜的影响力。以甲午战争为契机,长期延续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宣告瓦解。——韩国国定教科书材料二日清战争是作为欧美式近代立宪国家而发展的日本与中华帝国的决战。被称为“沉睡的狮子”而让人惧怕其潜力的清朝,与世界的预料相反,一下子就败给了新兴的日本,自古以来东亚所持续的中华秩序崩溃了。其后,列强诸国群聚清朝,马上获得了各自的租借地(借用他国领土的土地),构筑了进入中国的立脚点。——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编历史教科书》(1)根据材料一,说明韩国史学界普遍关注甲午战争的主要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教科书认为甲午战争对东亚和世界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甲午战争对大清王朝造成的强烈冲击。(10分)(3)扶桑版日本教科书中关于“日清战争”的阐述,哪些是中国人民不能接受的?(4分)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华盛顿会议诸条约构成的华盛顿体系标志着美日在远东角逐均势的形成,美国通过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使“门户开放”原则在东亚再次得以遵循,同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日本的扩张,改善了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地位。日本虽然吐出了一些
本文标题:余姚中学高二历史期中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55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