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禅宗与现代人心理自愈治疗摘要:禅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宗派。禅宗自唐代起流传,在中国甚至亚洲其他的思想史、文化史上起过重大的作用,有着特殊的意义,也引起了现代心理疗法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近年来,心理疗法出现了明显的整合趋势,即将不同形式的心理疗法结合起来应用。整合的实际含义是将人看成一个生物心理社会的开放系统,主张对病人采取多层次的整体干预,每种干预都和其他层次的干预关联而发挥其最大作用。因为禅的功用很多:扩大心脑、坚定毅力、启发智能、调和精神、消除烦恼、强化耐力、改善习惯、磨练心志、提高悟性。从跨文化因素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到,禅的功用与现代健康理念是一致的,有着现代精神分析疗法心理治疗方法的思想因素这说明现代心理疗法的核心思想与禅宗的公案、禅机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奇妙的吻合禅本身就是一门充满活力而又独具智慧的心理治疗学。关键词:禅宗、静坐、现代心理疗法一、禅宗的定义及其对东方心理文化的影响禅,原本存在于自然的天地和人们的内心。然而世人颠倒无知,以致“当面不识”。为了让众生也能领悟博大精深的佛道禅理,才有了佛陀孜孜不倦几十年如一日的游行弘化。禅宗的禅是一种文化思想,也是一种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独特方式。禅宗像所有活泼的传统一样,它们的起源,都是充满了许多禅话和传奇,因此禅的开展,也自然和释迩牟尼佛发生了关系。(一)禅的定义禅的梵文是Dhyana,中译为“禅那”,简称为“禅”。“禅”,鸠摩罗什(344一413)译作“思维修”,是一种运用思维活动的修持方法。唐玄类(600一664)译为“静虑”相当于英文的Meditation。“静”指身体状态的坚持,“虑”指心理过程的递进,表明了“禅”从身体到心理对人的影响作用。禅宗作为一个宗派由佛教演变,成为中国独有的思想,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所谓禅,即“悟”、“开悟”的获得过程。如“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悟之不可言说。“悟”是一种启蒙的艺术与方法。这种艺术与方法常人无法体会,可见从学问上讲“悟”更偏重于实践的体系。也就是说,“禅”认为所谓苦恼(即心理问题),是主体与客体在内心中的矛盾冲突,解决的办法讲究主客体的适应。总之,禅最后的目标是开悟(体验!领悟)是整个人格对于真实的充分觉醒,并不是人心智的变动,不是神智恍惚状态,而是平常心。(二)禅宗对中国心理文化的影响《坛经》是中国本土佛教禅宗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以佛教为代表的印度文化融合的产物六祖慧能所创立的佛教禅宗是一种最彻底,也是最成功的本土化的佛教理论。《坛经》凝聚了中印两国心理文化的精华,在世界心理文化的交流史上具有十分的重要的地位在世界各个民族交往日趋频繁,人类的心理文化不断走向融合的今天,《坛经》所构造的心理生活样式,它所具有的心理文化蕴涵,无疑会给中外心理文化的发展以及大的影响。禅悟的心灵境界,隐约地曲折反映了唐代社会政治、经济利益的更广泛的分配,给人们心理生活所带来的一些自由和解脱的喜悦禅的自主和自由自觉的境界,则是唐代社会高度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十足的乐观!自信的表现。因此,六祖慧能禅宗是唐代社会心理文化精神的凝缩和映现。六祖慧能的改革确实是对传统佛教的一次超越,但是这种超越不是把佛教推向玄妙和高深,而是推向了现实中国人对宗教的信仰其实具有很强的务实性和功利性,而以前的佛教,教义精深,教条繁琐,修行方式极为复杂,所以,曲高和寡。六祖慧能的一个“顿悟”就拉平了不同层次信徒面前的千沟万壑。禅宗的心理文化正是为了佛教的平民化,以迎合大众的口味,而禅宗主张放弃执着的思想,也适时的拂平了世人们官场失意的心灵创伤。综上所述,禅宗在唐朝时最兴盛,宋元以后,封建礼教盛行,中国社会的心理文化日趋保守、封闭、教条、僵化,这样的大气候必然波及禅宗,加之明清皇帝朱元璋和雍正直接干涉禅宗的思想与实践,严厉限制禅宗的自由,使禅宗超卓无羁、洒脱真放的风格受到压抑现在禅宗已经衰落,但它给中国文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却是只得我们深思的。二、禅宗的养身疗法—静坐静坐本来就是一种“内化自我式”的心理分析术,是一种近乎深沉的自我检讨,适时地把内在垃圾沉淀逼出。静坐具有“纤解神经紧张”的功效,这大概可以用佛教所谓的“一心不乱”来解释,亦即“三味”;静坐具有动静如一的效果,正如静坐的梵意一般,有寂静、正受、禅定的内涵,把内心统一在无杂质的心境中。静坐能让人平静,平静使人明白自己的生命需要什么?与不需要什么?愈来愈能容忍别人,偏见也就愈来愈少。以前的绝望、孤独、焦急不见了,静坐带来了年轻与我面望。我直觉自己愈加敬重自己、肯定自己。睡得比以前少,但脑筋很清爽,味觉愈来愈好,吃起东西来比以前更有味道。修禅之法,在形式上必须静坐。端身静坐,最易定身息心,有利于用心参究。静坐一法,佛教称为坐禅,也可叫禅定。禅定的种类很多,但总的来说,有深禅定,才有实智慧;有实智慧,才有自觉觉他,以至达到觉行究竟圆满的境界。静坐方式称为“结枷跌坐”,即小腿屈叠放在大腿上,脊梁骨挺直,下巴微收,气沉丹田,静静的自然呼吸,自光微团或集中于某一目标上,脑中要摒除杂念,集中精神。静坐之前,要选择环境,,必须选择适温与寂静之处,还要光线适中,不可太强也不可太弱;还要调和五事: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调五事是佛教修禅之初,它既修禅的主要内容,也是练功的重要手段。调五事不仅涉及练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辅助方法,而且还包括一些重要的练功原则,尤其是调身、调息、调心。这三调对中国静功的发展影响较大,它既适宜于坐禅功法,又普遍用于各种静功乃至运动。三、禅与现代心理疗法的探讨研究禅的精神实质就是顿悟与超越。顿悟是一种非逻辑的直觉思维方法,它是在渐悟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长期实践实习,定慧双修的结果。禅宗的超越精神可以调整人的价值观,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禅的解脱是净化社会与人生的必由之路,是老子“道法自然,返朴归真”和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理想境界。为了要达到“至善境界”,儒家的修养也要经过“知止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过程。儒家认为,一具人只有“除私去蔽”了,才能“明心见性”,才能把个人独立完善的人格和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统一起来,才能克服社会动乱与危机给个人造成的心理障碍。精神分析疗法是通过治疗师和患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交流,使得患者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生领悟,进而发生人格的成长而产生治疗效果的。治疗师的作用就是在治疗过程中,要不断地帮助患者克服达到领悟时出现的阻抗。阻抗在治疗中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可以是妨碍医患之间的交流,也可以阻碍患者对自己的理解和领悟,还可以是影响患者发生改变。达到领悟是所有治疗的核心,因而不同治疗学派的理论和技术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阐释达到领悟的过程。禅宗的宗旨是所谓“明心见性”、“澈悟心源”,心之所以需要明、性之所以需要见,意味着人心随时有所障蔽。一如精神分析所说的因为压抑而不能感知潜意识的内容、冲突等。禅宗与精神分析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是针对心灵的问题,目标都是帮助人更澄明、更稳定。禅宗在其参悟的过程中也包含着许多语境,运用这些语境可以帮助参悟者达到领悟。因为禅宗在中国的历史悠久,所以对许多这样的语境的理解和体验都化为生活的语言,在人际间的交流时使用这样的语汇,更容易达到相互间对语境的理解和感悟。精神分析是西方人道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产物,是一种实验性的!阐释性的科学。心理学它通过考查一个人的童年的心理发展,并试图恢复他早期的体验,以帮助他体验到现在被压抑的东西。在精神分心理析治疗的过程中,通过使无意识成为意识,患者得以一步步面对自己内心的冲突和恐惧,以及对世界的种种幻想,从而消除人格失调和认知歪曲。精神分析疗法的目标是使得患者去除或减轻内在冲突、焦虑以及自我的失衡等,变的心态稳定,心情快乐。相当于禅宗参悟八个境界之中的定界。精神分析心理治疗中的治疗师是和病人同样重要的参与者、观察者、体验者、解释者。禅宗是印度理性与抽象性同中国的具体性与现实性相融合的产物,是一种达到开悟的理性和方法。开悟是一种参透生死、笑对得失、物我一体、平常生活的心灵状态。一种与自然合为一体的真实感,使人满足!和平和充满快乐的状态。悟者不把自己作为一个物而执着,故而变的空灵,能容纳一切。悟不是心灵的变态,不是一种意识的分裂,不是一种泯灭现实的恍惚状态,也不是见诸于某些宗教现象中的自恋心态。真悟所获的所见的如实的,意味着达到一种完全的“建设性指向”而假悟则可能是驻相式或精神病性质的。将精神分析性心理疗法引入中国,必然要遇到与本土文化的交融问题。这种交融是一个过程,它需要通过我们真切的工作一心理治疗的实践,在点点滴滴里去体会、去理解、去感悟、去渗透。心理治疗中发生阻抗与禅宗参悟中发生驻相,都是围绕着达到领悟这个核心而出现的现象状态,这是一个重要的契合点。把这两方面进行比较,可以达到相互的借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精神分析可以帮助参禅者避开魔障,消除假开悟,可以使禅宗参悟点化时的焦点能更清晰!更有个体化和针对性。禅宗思想将会拓展和深化精神分析者的视野,可以克服科学治疗的理性和冰冷,把心理治疗变的更有人性、更活泛、更自然融洽。精神分析是西方理性主义的产物,所以资料丰富,脉络清晰,对一般层次的人而言更容易明白,更具体,更可操作。总之,精神分析与禅是东西方探索心灵奥秘的两条平行道,它们的目标都是为了消除烦恼,消除压抑,解脱束缚。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是完全可以互相参照,共同实践的方法。我们的工作最终可能达到的是禅宗与精神分析的完美整和,这种融合就象我们在系统学习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的各个流派时所发现他们之间的传承和借鉴,同时又有所创新一样。但现在还需要从理论深入和技术细划上做更深入的探讨。参考文献[1]Farber,B.(郑钢等译,2001).罗杰斯心理治疗.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Rom,E.(贾辉军译,1995).精神分析与宗教.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3]池田大作(梁鸿飞译,1996).社会与宗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4]慈怡(1989):佛光大辞典.高雄:台湾佛光出版社;[5]杜大宁(主编,2006).佛养心道养性.北京:新世界出版社;[6]董群(1998):祖师禅.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7]多拉德(2002):人格与心理治疗.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8]范伦特(颜文伟等译,1996)怎样适应生活)保持心理健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9]弗洛姆(王雷泉等译,1998).禅宗与精神分析.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文标题:佛学与心理治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56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