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作业31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双基夯实作业31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时间:30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读“西北地区部分地图”,回答1~3题。1.结合图可以看出()A.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B.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C.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D.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解析:结合图例和图中的经纬网,可以看出该区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1月份气温自北向南递增,甲、乙两地的年降水量都在200~400毫米之间,植被类型都为草原。答案:C2.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A.森林破坏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湿地萎缩解析:甲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因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答案:B3.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为()A.围湖造田B.过度农垦C.过度樵采D.水资源利用不当解析:乙地的年降水量接近400毫米,位于农牧过渡地区,过度农垦易导致荒漠化的产生。答案:B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完成4~5题。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甘肃省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多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解析: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总面积比例最大的省区为新疆;内蒙古与宁夏两省区水土流失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相近,但内蒙古省区总面积大于宁夏,所以内蒙古的水土流失面积大于宁夏。云贵两省属于湿润区,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破坏植被,过度农垦。答案:C5.保护和恢复西部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②提高沿途城镇的天然气使用率,减少对林草的开发③生态重点地区实行严格退耕还林还草④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资源开发和保护生态并不矛盾。在保证环境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可对资源进行适度开发,可持续利用。答案:A短花针茅是我国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植物之一,属优等牧草。其生长特性是从内向外分蘖,向外扩大占据空间,株丛中央部位被枯死枝叶占据,随着分蘖的进行和放牧压力的增大,短花针茅出现了“分丛”现象。因此其丛幅的大小变化可以反映出草原的一些变化,结合下图回答6~8题。36.下列不属于我国的典型荒漠草原景观分布地区的是()A.内蒙古东部B.内蒙古中西部地区C.柴达木盆地D.新疆答案:A7.图中信息反映出荒漠草原荒漠化明显的表现是()A.短花针茅的丛幅越来越大B.短花针茅的大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C.短花针茅的小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D.短花针茅的中丛丛幅所占比例保持稳定答案:C8.图中显示导致我国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B.过度开垦C.过度樵采D.过度放牧答案:D读黄河三角洲造陆速率与年降水量(实线)和植树种草面积(虚线)的关系图,回答9~10题。9.黄河三角洲侵蚀和堆积平衡的临界值约为()A.年降水量约为320~340毫米,植树种草面积约为1300~1350平方千米B.年降水量约为430~450毫米,植树种草面积约为550~580平方千米C.年降水量约为550~580毫米,植树种草面积约为430~450平方千米D.无法估量10.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增长主要与下列哪一地区的植树种草的面积有关()A.山东境内B.内蒙古高原4C.黄土高原D.太行山区解析:从图中可知,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与植树种草面积呈负相关关系,其侵蚀与堆积平衡的临界值应从图中三角洲的造陆速率为0时读出年降水量和植树种草的面积;黄河三角洲的形成主要与黄河的泥沙输送密切相关,而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答案:9.A10.C读我国生态问题分布示意图,回答11~13题。11.关于图中生态问题,描述可信的是()①A区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土壤侵蚀,引起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作用②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B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③A区域的生态问题可能引发石漠化④B、C两区域生态问题不同,C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D、E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不同,其中()①D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②E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③D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吸烟除尘、减少酸雨④E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生态环境脆弱区北多南少②生物多样性锐减南方地区相对严重③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④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人口活动较活跃的地区5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本题组全面考查了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后果以及生态建设等知识。第11题,图中B、C区域都表示土壤侵蚀,其中B为山地丘陵地带要更严重一些;A所在的云贵高原由于土层薄,水土流失易造成石漠化现象。第12题,D位于西北干旱区与东部耕作区之间,而E位于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区,环境问题不同,两者生态建设的意义自然不同。第13题,结合图例可判断南方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较大,同时生态环境问题多发区也是人类活动强烈区,说明人为原因是生态破坏的重要因素。答案:11.B12.D13.C二、综合题(共24分)14.2010年11月6日滚滚的塔里木河水一路裹着泥沙,在历经4个多月的艰难跋涉后,终于冲进了台特玛湖的怀抱,这是塔里木河治理以来实施的11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水头第7次成功到达尾闾台特玛湖。连续输水挽救了塔里木河下游两岸濒临灭绝的胡杨林,下游的水域面积增加,沙地减少,天然植被逐步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塔里木河的河水主要来源于________,主要属于______(水循环类型)。(2分)(2)我国的塔里木河流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不包括(2分)()A.土壤的次生盐碱化严重B.水资源缺乏C.荒漠化严重D.水污染严重(3)为什么要向塔里木河输送生态用水?(4分)(4)促进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4分)解析:塔里木河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它的存在对于维护我国塔里木盆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由于它主要穿越沙漠地区,形成了一条巨大的绿洲带,成为干旱地区的人们的生命河,但由于人口的激增及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使其流域内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自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就非常重视该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答案:(1)高山冰雪融水内陆循环(陆上内循环)(2)D6(3)挽救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维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4)由于塔里木河流域地处我国的干旱地区,水资源是制约因素,因此,合理利用该地的有限的水资源是促进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5.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第30届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会议在A国召开,峰会要求成员国在保证粮食安全、气候变化、保护环境等问题继续作出努力。非洲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材料二:下面是世界两大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1)试分析非洲和南美洲气候的共同特征。(4分)(2)B和C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相似,造成两地区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3)A和M所在国家,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2分)(4)M、N两地区都有热带雨林,请简要说明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4分)解析:第(1)题,应主要从两大洲的纬度位置来考虑。第(2)题,主要是地形的差异造成的,B处为迎风坡,受地形影响降水多。第(3)题,A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沙漠化;M为热带雨林气候,面临雨林被毁的危险。第(4)题,热带雨林全球环境效益非常明显,可从调节气候,促进水循环等方面分析。答案:(1)纬度低,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都很高,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2)地形差异(3)沙漠化雨林被毁(4)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稳定大气成分;调节气候,保证全球气候的稳定;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保护地球物种多样性。
本文标题:作业31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59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