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全国2011年04月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把个人作为社会的人而研究其心理过程的学科是(C)1-19A.管理心理学B.组织行为学C.社会心理学D.行为科学2.主要表现为多学科交叉性和多层次相交切性这两个方面特性的是(B)1-9A.系统性B.边缘性C.层次性D.立体性3.当测量的数值数列n为奇数时,其中位在(C)2-35A.B.C.D.4.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D)3-64A.能力B.个性C.气质D.性格5.“信息就是资源”这是一种(B)3-50A.个人价值观B.集体价值观C.政治价值观D.国家价值观6.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A)4-78A.创造性能力B.创造性思维C.创造性性格D.创造性气质7.组织内部的个人的工作职业或职务沿着职能部门或技术部门的两侧发展变动是职业生涯的(B)5-112A.纵向变动B.横向变动C.向核心变动D.斜向变动8.事业生涯成功的关键在于(C)5-102A.事业生涯全面管理B.事业生涯动态管理C.事业生涯自我管理D.事业生涯组织管理9.人们对在某个社会性单位中占有一个职位的人所期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是(A)6-140A.角色B.角色知觉C.角色期待D.心理契约10.关于从众行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7-153A.情绪比较稳定的人容易从众B.服从性和受暗示性弱的人容易从众C.自信心强的人容易从众D.人际关系比较好的人容易从众11.心理学家舒兹将基本的人际反应特质划分为(D)8-179A.三种B.四种C.五种D.六种12.影响个体对他人采取不同行为方式的决定性因素是(A)8-193A.个性特征B.需要与动机C.态度与情感D.人生观13.区分冲突是功能正常还是失调的指标是群体的(C)9-204A.竞争程度B.合作程度C.工作绩效D.凝聚力14.知识经济条件下,组织与组织之间竞争取胜的决定性因素是(C)10-227A.领导者的组织管理能力B.领导者的有效创新能力C.组织的整体创新能力D.被领导者的有效创新能力15.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模型不包括以下哪种领导类型?(B)11-271、272A.指令式领导B.独断式领导C.说服式领导D.授权式领导16.决策程序中,真正的“决策”阶段是(B)12-290A.拟定和评估备选方案阶段B.选择和决定方案阶段C.实验实证阶段D.评估和选择方案阶段17.组织行为学中,把饥饿、口渴、睡眠、性欲等这类动机称为(A)13-302A.原始动机B.一般动机C.习得动机D.衍生性动机18.动机是人们评价周围事物和进行学习的基础,能指导人们作出相应选择,从而使行为朝向特定的方向和预期的目标。这体现了动机的(C)13-301A.始发机能B.沟通机能C.选择和导向机能D.强化机能19.在各类强化方式中,最常用而有效的方式是(A)14-345A.正强化B.负强化C.自然消退D.惩罚20.当代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代表人物斯金纳研究认为,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类,它们是(C)14-344A.操作性行为与非操作性行为B.操作性行为与学习性行为C.操作性行为与答应性行为D.学习性行为与答应性行为21.吉林羊毛衫厂的全员塑形法提出理想的职工形象包括“三有”,“三有”是指(B)15-359A.有事业心、有进取精神、有耐力B.有事业心、有进取精神、有干劲和毅力C.有进取精神、有耐力、有韧性D.有干劲和毅力、有责任心、有民主意识22.对组织成员的工作成绩给予公平报酬和奖励,增强其成就感和荣誉感,满足其自尊需求。这属于(B)16-388A.保健激励B.成就激励C.责任激励D.情感激励23.下列不属于现代组织结构形式的是(D)16-379A.事业部制B.立体组织制C.矩阵制D.职能制24.人们在组织变革的过程中,苟安现状,迷恋老的章程、秩序与习惯,表现为往往以各种借口反对变革,这是(B)17-400A.依赖性心理B.保守性心理C.习惯性心理D.求稳性心理25.组织文化的传统表现形式是(A)18-439A.文字和标识B.物质象征C.仪式D.实物形象和艺术造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创造性行为的特点包括(BCDE)4-79A.有效性B.首创性C.有用性D.适应性E.主动性27.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有(ABC)8-193A.个性特征B.动机C.信息沟通D.群体规模E.领导水平28.领导者决定着组织运行与发展的(AD)9-222A.方向B.层次C.高度D.水平E.深度29.决策民主化的特征包括(ABDE)12-293、294A.决策观念的民主化B.决策体制的合理化C.决策方法的科学化D.决策研究的公开化E.决策的法制化30.组织文化的特点包括(ABCDE)18-425、426A.阶级性B.民族性C.整体性与个体性D.历史连续性E.创新性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组织行为学1-5答:所谓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32.观察法2-29答:观察法是指观察者以自己的眼、耳、鼻、舌和皮肤等感觉器官为工具,直接观察人们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去推测人们内在的心理状态。33.群体转移7-170答:群体转移是指讨论可选择的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群体成员倾向于夸大自己最初的立场和观点,在某些情况下谨慎态度占上风,形成保守转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容易向冒险转移。34.事业生涯5-95答:所谓事业生涯,就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35.组织行为科学化16-383答:组织结构科学化也就是组织行为合理化的过程,即组织按照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不断地调整完善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以提高其适应、生存、发展和决策的能力,并创造出更为和谐的组织环境和更高的社会效益的动态过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如何根据个性差异实施有效的管理。3-73、74答:管理者了解职工的不同个性,并根据这些不同个性安排每个职工的工作岗位,安排合理的领导结构和采取不同管理方式方法,就能最充分地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能不断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1)知人善用通过研究个性差异可以使各级领导者重视了解职工的不同个性,从而根据每个不同的个性安排相适应的工作,这样就可以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量才录用,发挥最好的效益。(2)配备合理的领导结构通过研究个性差异可以使各级领导班子的配备合理,除了要考虑安排合理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外,还要考虑安排合理的个性结构。(3)选择有效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通过研究个性差异,可使各级领导考虑科技人员、工人、行政干部等不同职业人员的个性特点。以及深入了解每一个人的不同个性与性格,从而采用相适应的领导与管理方式,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的成绩和效果。37.简述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答:一、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要理解工作群体的行为,就应把它们看作是大系统中的子系统。1、组织战略一个组织的整体战略,通常是由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制定的,它规定着组织的目标,以及组织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2、权力结构每个组织都有其权力结构,规定谁向谁汇报工作,谁有权决策,把哪些决策权力授予个人或群体。3、正式规范组织通常会制定规则、程序、政策以及其他形式的规范来使员工的行为标准化。4、组织资源有些组织规模较大,而且利润丰厚,资源丰富。5、人员甄选过程工作群体的成员首先是这个群体所属的组织的成员。6、绩效评估和奖酬体系另一个影响每个员工的组织变量是组织的绩效评估和奖酬体系。7、组织文化每个组织都有其不成文的文化,这种组织文化规定着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行为是不可以接受的。8、物理工作环境我们认为由外部条件作用于群体的物理工作环境对群体行为有重要影响。二、群体成员资源一个群体可能达到的绩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体成员个人给群体带来的资源。1、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评价个体成员与工作有关的能力和智力水平来部分地预测群体的绩效。2、性格特点具有积极意义的性格特质对群体生产率、群体士气和群体凝聚力有积极的影响三、群体结构群体结构塑造群体成员的行为,使我们有可能解释和预测群体本身的绩效。群体结构变量主要包括:1、正式领导几乎每个工作群体都有一个正式领导。2、群体规模群体规模能够影响群体的整体行为,但其影响力取决于你所考察的变量。3群体构成大多数群体活动需要具备多种技术和知识,才能顺利进行。四、群体任务38.简述集权型领导的主要特征。11-262答:集权型领导方式的主要特征包括:(1)独揽决策权。领导者做决策,下属执行决策。组织决策权完全掌握在领导者个人手中,各种决定都由领导者单方作出,不征求、不吸收下属意见。(2)单纯命令主义。领导者认为没有必要与下属讨论执行命令的理由,也没有商量或讨价还价的余地。领导者发布指令,用命令的方式强制下属贯彻自己的指示。(3)个人包办一切管理权。领导者把管理权力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大事小事一起抓,忙于事务。39.简述动机产生的条件及其之间的关系。13-302、303答:一、动机产生的主要来源有:1、内在条件需要内在条件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程度。所缺乏的可以是个体内部维持生理作用的物质要素,也可以是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要素,个体缺乏这些东西的时候,身心便失去平衡而产生紧张状态,感到不舒服。2、外在条件刺激外在条件剌激是个体身外诱因,它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二、动机产生的条件之间的关系是:1、外在条件一定时,个体对某一事物(目标)的动机强度与身体组织缺乏的程度直接相关。2、内部条件一定时,则对事物(目标)的动机强度随外部因素的强弱而定。40.简述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的区别。14-320答:(1)赫兹伯格称能够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这一类因素为激励因素;(2)称另一类促使人们产生不满意的因素为保健因素,此即工作满意感;(3)它们是彼此独立,且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解决冲突与激发冲突。9-217、218答:一、解决冲突的技术包括:1、问题解决:冲突双方直接会晤,通过坦率真诚的讨论来明确问题并解决问题。2、目标升级:提出一个共同的目标,该目标不经冲突双方的协作努力是不可能达到的。3、资源开发:如果冲突是由于资源缺乏造成的,那么对资源进行开发可以产生双贏解决办法。4、回避:逃避或抑制冲突。5、缓和:通过强调冲突双方的共同利益而减弱它们之间的差异性。6、折衷:冲突双方各自放弃一些有价值的东西。7、官方命令:管理层运用正式权威解决冲突,然后向卷入冲突的各方传递它的希望。8、改变人的因素:运用行为改变技术(如人际关系训练)改变造成冲突的态度和行为。9、改变结构因素:通过工作再设计、工作调动、建立合作等方式改变正式的组织结构和冲突双方的相互作用模式。二、激发冲突的技术包括:1、运用沟通:利用模棱两可或具有威胁性的信息可以提高冲突水平。2、引进外人:在群体中补充一些在背景、价值观、态度和管理风格方面均与当前群体成员不同的个体。3、重新建构组织:调整工作群体,改变规章制度,提高相互依赖性,以及其他类似的结构变革以打破现状。4、任命一名吹毛求疵者或任命一名批评家:他总是有意与组织中大多数人的观点不一致。42.试论组织文化理论的兴起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地位与作用。18-430、431答:组织文化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组织管理科学,它的兴起标志着组织管理科学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组织文化理论的兴起不但标志着组织管理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标志着组织行为科学理论的重
本文标题:全国2011年04月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60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