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永續農業體系信任問題之探討王俊雄∗海島台灣在一片拚經濟、追成長的迷思聲中,喜漸有反省檢討之音,永續發展的理念轉變成政府的核心策略,積極尋求社會大眾的認同。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配合「台灣21世紀議程國家發展願景與策略綱領」成立國科會永續會,先從跨領域整合型科技研究著手,研擬永續海島台灣之因應對策,其間包含四個重要構面:1.環境與資源,2.永續社會,3.永續經濟,4.國際合作與參與。因此,永續發展已成為一項新時代的規範價值,不論在生產、生態和生活方面,永續即代表能滿足個別需求又不傷害或犧牲他人及整體利益的行動,而永續社會即是多數民眾認為較具未來理想性的社會想像,它同時呈現學習和信任的具體現象。永續社會提供自由的學習空間,個人可以獲得充足的知識和能力,以應付生活風險與生命變化;而信任就是個人認同生活風格與社會運作,而構成密切互動的關係網絡和相互支持的活動,兩者亦即永續社會的組成要素,也是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要件。自綠色革命以降,農業生產技術、資材進步,不斷追求產量與品質的提升,的確對糧食不足的世界性問題卓有貢獻。但過於使用人工合成化學肥料、農藥,逐漸∗47農業推廣文彙造成人類本身與自然環境的傷害,疏離合理化農作與生產、生活、生態均衡發展的原則。造成慣行農法的「不安全感」使我們被動地處於不確定的風險社會疑慮之中,為紓解此種困境,永續農業的理念及推動乃成為一種昀可能改善自然環境、人類健康與降低風險的方法,它結合原有的農業科學、生態學、社會學與環境倫理,堪稱具整合性、系統性,以追求長期的穩定與公共福祉的進步農業,可視為海島台灣賴以永續發展的基石(圖1)。永續農業的內涵可以含括農業生產與行銷、生態保育、生活發展及其相關政策法規,求其各面向的均衡和諧(圖2),永續農業在台灣不論是理念的推廣或產業的發展上,有許多尚待成長、摸索的空間,尤其喚醒社會大眾的認同,以實際行動支持及參與永續農業相關活動而成為共同利益人(stakeholders),應是核心的推廣策略。一項新興的制度或產業的萌發亟需借助「信任」(trust)為觸媒,在面對挫折、風險時,信任可以成為昀佳的潤滑劑與緩衝器,永續農業體系同樣需要各類型行動者:行政者、推廣者、研究者、生產者、行銷者、消費者等,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上密切合作互動,以共同推動永續農業的發展。48永續農業體系信任問題之探討圖2.永續農業的內涵與主要行動者目前「信任」的議題在農業研究中尚未被深入探究,但在其他領域,諸如經濟49農業推廣文彙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已經產生很多相關的研究成果,並且抱持正面的肯定價值。因此,以「信任」的角度研究永續農業現階段的問題,應能具有創新的理論價值,並在實務上提供未來發展永續農業的可行建議。信任的建立及維持有助於個人、團體、組織形成共識、促進資源交換或資源分享等信任行為,當信任程度越高,互動時可能會形成的風險、交易成本與不確定性等均會降低。目前對信任的意義及定義,各家自有不同的看法,但以人際、組織、組際的私領域討論居多,至於系統、制度、政府部門公領域的討論甚少。底下分成信任的基本觀點、層次、類型及制度信任加以討論。一、信任的基本觀點信任主要包括的主體行動者可分為信任者(truster),以及被信任的客體--被信任者(trustee)。信任者相信對方誠實可靠,對其產生正向特質的認知,自願相信對方是可靠的,相信對方的行為,且認為對方會完成應盡的責任。而被信任者則取決於具有可受信賴的行為,能滿足信任者的要求,而信任者又依被信任者的行為表現,產生預期或期望。因此,當信任者和被信任者互動時,會有三種情況發生1.信任者的風險增加,2.被信任者的行為不受信任者所控制,3.互動結果如果不利大於有利,彼此就無信任可言,則信任會消失。也就是說,信任的意義在於A願意接受B的行50永續農業體系信任問題之探討為表現,是因為A在無法督導、控制B的情況下,期待B進行一項特別的行動,而B的行動對A而言,會產生出正面的結果,或至少不會有負面的結果(鄭仁偉等,1998)。信任並不是穩定不變,一旦長時間沒有維持,信任就會消失,並且信任通常都會朝兩極發展,信任會引發進一步的信任,但當信任開始被懷疑,則會產生惡性循環,導致不信任。信任不一定是兩造之間合作的前提,信任可以是一種投資,以便誘導出所要達到的目的(張苙雲,1998)。信任包含兩點重要成分:願意承受傷害(vulnerable)及相互依賴(relyonanother)。當信任者的利益必須依賴對方才能得到時,相互依賴的程度就會與信任程度有關係,並且在計算與風險的承擔觀點下,行動者自願承受可能會發生的傷害來與對方互動。綜整各方觀點,本文認為信任應有下列基本觀點:1.由於信任本身即意謂著風險,所以若在確定的環境之下,組織間較無必要建立起信任的機制(Rousseau,1998)。2.信任「他人」即意謂放棄資源交換活動過程中的「控制權」,所以經濟學者認為,組織間若想建立起信任機制,必先是蒐集許多資料,以確認對方是否值得信任,是一冗長、耗時的過程。51農業推廣文彙3.從資源依賴的觀點,進行信任的決策必須暴露在極高的風險中,若信任者必須信任被信任者,此可能意謂著信任者在某些方面高度依賴被信任者的資源(Ring&VandeVen,1992)。4.就認知層面而言,當個人或組織在與他方建立信任關係時,通常都先根據所獲得的訊息,透過己身的信念體系,加以辨識、選擇和處理,昀後做出決定。如Carnevale&Wechsler(1992)指出個人面對組織內、外人員會根據其對信任的經驗而賦予某種意義,並進而對組織信任也建構一套己身的信念體系。同時,信任者對信任關係的知覺和解釋會影響信任的需求以及對被信任事物的評價(Mayeretal.,1995)。5.就情境層面而言,信任關係通常存在一個不確定的情境,亦即信任者並無法確切地掌握被信任者的行為或承諾。Mishra(1996)指出信任者之所以有處於劣勢的意願,乃基於四個信念:(1)認為對方有能力,(2)認為對方坦誠,(3)認為對方有關心之意,(4)認為對方可靠。6.就社會層面而言,信任關係絕對不是個體單方面的獨立行為(LewisandWeigert,1985),信任必然會涉及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或團體,並且雙方甚或多方會依情境互動,產生複雜的社會關係。因此,信任是社會性的,52永續農業體系信任問題之探討而不是個體層次的。二、信任的層次信任可包含心理與外在行為兩個層次。心理層面是信任者相信被信任者之前的基本條件,又分為認知及情感(LewisandWeigert,1985)。認知(cognition)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理性過程,信任者衡量利益得失,獲得充分值得信任的理由,此時信任建立在被信任者本身及制度屬性的認識(張文華,2000)。情感(affection)則是心理情意的牽繫,此時信任者投入真誠關懷對方,並相信對方會以同等的方式回應之。外在行為即是信任的外顯,信任者自願相信對方的善意而進行互動。也就是說,信任者願意承擔風險,表現信任的行為,若被信任者回應信任者預期的反應,則信任會引發進一步的信任,但反之則會形成負面的影響,導致信任的退縮,而形成不信任(distrust)。也有學者將信任的發展過程分為結構要素(structuralcomponent)以及社會要素(socialcomponent)。Madhok(1995)從資源依賴的觀點,認為結構要素是透過信任者和被信任者間資源整合,增加其附加價值,有助彼此關係建立。而社會要素強調彼此長時間平等互惠的關係,減少監督、控制行為,促進共同目標的一致性,提升整體正面的結果。因此信任的發展過程,信任者和被信任者起初建立在結構性要素,以滿足彼此的需求,但若要維持長期的互動關係,53農業推廣文彙則是需要透過社會性要素的經營。三、信任的類型信任具有多元面向的特徵,是一個複雜的概念,過往少有學者將信任的類型整合歸類。Zucker,L.G.建構三種不同的信任機制:(1)以過程為主,指信任的產生是行動者由過去往來的經驗或交換行為產生;(2)以特質為主,指因行動者本身的背景特質而產生的信任感,例如家庭背景或族群歸屬等;(3)以制度為主,指信任的產生和維持是由各類證件和憑證所產生(張苙雲,1998)。另有學者(方世杰等,1999;張文華,2000;Ring&VandeVen,1992;Rousseauetal.,1998;Mayeretal.,1995;Davenport,1999)將信任的類型區分為:以計算為基礎的信任(calculus-basedtrust)、以能力為基礎的信任(competencetrust)、以契約為基礎的信任(contractualtrust)、以威嚇為基礎的信任(deterrence-basedtrust)、以聲譽為基礎的信任(goodwilltrust)、以認定為基礎的信任(identification-basedtrust)和以知識為基礎的信任(knowledge-basedtrust)、以關係為基礎的信任(relationaltrust)等。雖然有這麼都多信任的分類,有些名詞用法不同,但意思大同小異,以下則歸納為四點:1.以計算為基礎的信任:此觀念來自於交易成本理論,指交易過程中,行動54永續農業體系信任問題之探討者傾向於「衡量估算」利弊得失後,決定信任關係。2.以威嚇為基礎的信任:指信任者並非出自「自願」相信被信任者,可能是被信任者擁有信任者沒有的資源,尤其是權力,迫使信任者必須相信被信任者。3.以關係為基礎的信任:強調行動者透過長期的互動往來,而建立的信任關係,尤其是指基於血緣、親族、族群的傳統關係結構,但其信任的內涵則較為自我取向。4.以制度為基礎的信任:此信任建立在個人層次之上,屬於系統性的社會結構和社會制度的象徵信任,又稱之為系統信任(systemtrust),在各類型的信任之中,應屬昀為穩固的信任建構。四、制度信任的討論信任是社會互動中一個隱而不顯的重要維持機制,直接透過語言、肢體動作、面部表情等任何有意義的象徵,將訊息傳達出來,並不斷地接受訊息,進行有效的溝通。在一團體或一組織中,個體間往往會產生不同的信任關係,形成的方式可以從正式的場合,也可以是自願性的非正式關係中形成。例如:組織層級間上司與下屬的信任關係便是正式的人際關係,而同儕間的人際關係就是來自於非正式關係。55農業推廣文彙類似上述信任類型中以關係為基礎的信任,當信任者與被信任者之間萌生信任的關係之後,信任的行為將隨之形成,例如:雙方進行合作的關係、減少衝突的發生與促進協商機會、降低做決策的不確定、維持關係承諾、及資源交換和分享等信任行為的表現。經由有意義的共同象徵符號提供我們行動、互動與組織的方針,也規範我們的社會生活。因此,系統形成基本的共同價值,建立共同的象徵符號,方便我們溝通,讓人們瞭解在特定的情境中應該會發生的現象,並表現出被期望、要求的行為。人們因何能夠依循共同的象徵符號互動,其充分條件即奠基於信任之上,系統的象徵符號受人們認同,且備受信賴,屬於人們對系統的信任。而個人在建立共同的象徵符號的過程,往往是從不斷的學習模仿,以及以往的經驗中形成。也就是說信任的形成,可能會透過個人、他人的經驗,及從學習的過程而來,同時經驗的累積影響信任的形成與維持。然而當系統漸趨複雜化之時,一般的象徵符號將會無法負荷、規範人們的互動關係,為了維持信任關係的和諧,仍有更制度性的規範產生。此類型的信任者包含個人或是組織對於整個系統的信任,整個系統具有各式各樣的憑證、背書、結構體系等,其特質包括理性科層組織和專業認證的普及,以及制訂法律規章架構等為基礎,可作為取得各個信任者信任的依據,屬於制度信任。當此種信任程度越高時,因為行動者間互動有依循的準則,整個系統秩序維持穩定(張苙56永續農業體系信任問題之探討雲,1998)。也因此可發現,制度信任是集合一系統內人們的信任關係,系統內的人們不論是自願或非自願都會依循此制度模式,所以制度信任可說是一種集體認知的表現,人們的行為會因其他大多數的人有此期待而形成。其意義已變為信任的基礎,可以不在個人
本文标题:永续农业信任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6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