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全国历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经济学试题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经济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B1.可用于企业决策的基础是(7)A.会计利润B.经济利润C.正常利润D.最大利润解:如果销售收入减去的是会计成本,得到的就是会计利润;如果销售收入减去的是机会成本,得到的就是经济利润。只有经济利润才是决策的基础,会计利润是不能用于决策的。D2.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中不包括(13)A.产品价格B.消费者收入C.广告费用D.产品成本解: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产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相关产品的价格,消费者的爱好,广告费用,消费者对未来价格变化的预期。A3.当需求的收入弹性为负值时,则这种产品应为(39)A.低档货B.高档货C.正常货D.都有可能解: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动的%/消费者收入变动的%计算出来的收入弹性一般为正值。在经济学中,收入弹性为负值的产品称低档货,收入弹性为正值的产品称正常货,收入弹性大于1的产品称高档货。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的收入弹性较小;工艺美术品、各种高级消费品、旅游业以及其他奢侈品的收入弹性较大。C4.交叉弹性为(40)时,说明x产品价格的变动对y产品的需求量没有影响,表明这两种产品互相独立,互不相关。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不一定解:设x与y为相关产品,计算y产品交叉弹性的一般公式:交叉弹性=y产品需求量变动%/x产品价格变动%交叉弹性为正值,说明两种产品需求量的变动方向一致,是替代品;为负值,说明两种产品需求量的变动方向相反,是互补品;为零,说明两种产品的需求量没有影响,是互相独立,互不相关。B5.生产函数中的产量,是指一定的投入要素组合所可能生产的(68)的产品数量。A.最小B.最大C.平均D.不定解:生产函数反映生产中投入和产出之间的相互关系,它说明在一定技术水平下,各种投入要素的一定组合,最大可能生产多少产量。C6.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在企业现有资源的条件下,当生产甲产品12000单位时,可生产乙产品9000单位;当甲产品产量提高到14000单位时,乙产品的产量最大可达6000单位。则甲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为(71)A.0.15B.6.67C.1.5D.0.667解:产品转换曲线的斜率就是产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产品A的边际转换率=△B的产量/△A的产量,如果沿着产品转换曲线向右移动,产品A的边际转换率就会递增,如果沿着产品曲线向左移动,产品A的边际转换率就会递减。所以产品转换曲线的形状一般总是从原点向外凸出的。C7.如果企业能随时无偿解雇所雇佣劳动的一部分,那么企业付出的总工资必须被考虑为(84)A.固定成本B.可变成本C.部分固定成本和部分可变成本D.上述任意一种解:变动成本是指可变投入要素的支出,它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如直接工人的工资、直接材料费用等。固定成本是指固定投入要素的支出,它不受产量变化的影响,如房租、折旧费、借款利息和管理费用。D8.企业增加单位产量反会使总利润减少的条件是(100)A.MRMCB.MR=MCC.边际利润为正值D.边际利润为负值解:假设MR为边际收入,MC为边际成本,Mπ为边际利润。则Mπ=MR-MCMπ为正值,说明MRMC,企业增加单位产量能使总利润增加;Mπ为负值,说明MRMC,企业增加单位产量反会使总利润减少;Mπ为零,说明MR=MC,企业的产量是最优的,企业的总利润达到最大。B9.完全垄断厂商的总收益与价格同时下降的前提是(35)A.Ed1B.Ed1C.Ed=1D.Ed=0解: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如果需求是弹性的(Ed1),那么提高价格会使销售收入下降;如果需求是单元弹性的(Ed=1),那么变动价格并不影响销售收入;如果需求是非弹性的(Ed1),那么提高价格会使销售收入增加。A10.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短期均衡的条件为(108)A.P=MCB.PMCC.PMCD.P=AC解: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以寻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总是要在P=MC的产量水平上生产。这时,它的利润最大或亏损最小。除非PAVC时,它才停产。D11.以下定价方法中,(132)不是以全部成本作为定价基础的。A.成本加成定价法B.目标投资回报率定价法C.最大利润定价法D.增量分析定价法解:以成本为基础定价可分为四种方法:成本加成定价法,目标投资回报率定价法,最大利润定价法和增量分析定价法。增量分析定价法与其它三种定价法的共同点是都是以成本为基础,不同之点是其它三种定价法都是以全部成本为基础,而增量分析定价法则是以增量成本或变动成本为定价基础的。只有增量收入大于增量成本或价格高于变动成本,这个价格就是可以接受的。D12.企业选择成本作为定价基础的主要原因不包括(130)A.成本数据比较容易获得B.企业对于能有多少利润可以做到心中有数C.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前提是收入必须大于成本D.国家政策规定必须以成本作为定价基础解:人们选择以成本为定价基础是因为:1、成本数据比较容易获得,它的大小比较确定,以它为基础定价,方便可行;2、以成本为基础定价,一般就是在成本基础上加上利润等于价格,如此定价,企业对于能有多少利润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安全感;3、企业如要生存和发展,前提是收入必须大于成本。B13.某企业希望5年后得到8000万元,假定贴现率为4%,问这笔款项的现值是(154)A.7680元B.6576万元C.9733万元D.8320万元解:假设现值为x,则x(1+4%)的5次方=8000,解得x=6576B14.企业投资量水平最优化的条件是(149)A.投资边际回报率投资边际资金成本B.投资边际回报率=投资边际资金成本C.投资边际回报率投资边际资金成本D.投资边际回报率≤投资边际资金成本解:边际分析法,传统经济学假定企业总是追求最大利润的,为使企业得到最大的利润,它的价格和产量水平必须满足MR=MC的条件。把这个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投资决策,这就是投资的边际回报率和投资的边际资金成本相等时,企业的投资量水平才是最优的。A15.如果两个方案的期望效益不同,为了测定他们的相对风险,可用(175)A.变差系数B.标准差C.期望值D.概率解:当两个方案的期望效益相同时,可以直接用标准差来比较风险的大小,标准差越大(小),风险越大(小);如果两个方案的期望效益不同,就要用变差系数来测定它们的相对风险,公式为V=标准差/R的拔,V是变差系数,R的拔是现金流量的期望值。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外显成本10解:外显成本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账上表现出来。2.等成本曲线60解:等成本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投入要素x和y的各种组合方式,都不会使总成本发生变化。3.影子价格77解:影子价格是利用线性规划方法,对某种资源或投入要素的价值作出的评价。如果企业某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增加1个单位,可使企业的利润数增加某1个数值,这个数值就是1个单位投入要素的真正价值,这个价值称为投入要素的影子价格。4.增量成本82解:增量成本是指因做出某一特定的决策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5.卡特尔模式120解:如果几家寡头垄断企业联合起来,共同规定一个价格,它们就有可能像垄断企业一样定高价,使整个行业的总利润最大。这种联合有公开和暗中之分。签订公开的正式协议的叫卡特尔,达成非正式的秘密协议的,叫串通。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标志。28解: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标志是:社会上各种商品的供求达到平衡。价格上涨,能刺激生产、抑制需求;价格下跌,能抑制生产、刺激需求。所以,从总体上看,价格机制通过各种商品的价格波动能基本实现供需平衡,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2.影响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分析。65解: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工人可以专业化,可以使用专门化的设备和较先进的技术,其他因素。3.市场结构可分为哪几类?105解:经济学通常把市场类型按其不同的竞争程度分为四类:完全竞争、垄断性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4.企业的定价目标最主要的有哪些?127解:企业的定价目标最主要有四种:以盈利作为定价目标,以扩大销售作为定价的目标,以稳定价格作为定价目标,以应付竞争作为定价目标。四、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我国的服装出口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1999年出口需求量下降25%,如果出口服装的需求价格弹性为2~2.5,问1999年我国出口服装价格将下降多少?解: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价格变动%25%/2=12.5%25%/2.5=10%答:1999年我国出口服装价格将下降10%--12.5%2.某通信企业开办某项通信业务,全年的固定费用为450000元,该产品的单位售价(单位平均收入)为500元,单位变动费用为50元。当该产品业务收入为多少时,才能保本不亏损?解:Q=450000/(500-50)=10001000*500=500000(元)答,该产品业务收入为500000元时,才能保本不亏损。根据公式:=500000(元)∴当该产品业务收入达到500000元时,才能保本不亏损3.某完全竞争市场中,一个小企业的产品单价是640元,其成本函数为:TC=240Q-20Q2+Q3(正常利润包括在成本中)求:利润最大时产量、该产量的单位平均成本、总利润。解:由TC可知MC=240-40Q+Q2因为P=MC时利润最大所以640=240-40Q+Q2Q=20或-20/3(舍去)AC=TC/Q=240-20Q+Q2=240-400+400=240元π=TR-TC=640*20-(240*20-20*20*20+20*20*20)=8000元答:利润最大时产量为20,平均成本为240元,总利润为8000元4.某企业发行债券若干万元,息票利率为12.5%,所得税率为38%,权益资本成本为15%;假定该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是债务35%,权益资本65%,试计算该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解:税后债务成本:kd=12.5%×(1-38%)=7.75%综合资金成本ka=Pd×Kd+Pc×Kc=35%×7.75%+65%×15%=12.46%该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为:12.46%5.某商场为了扩大营业额,拟定三种方案,各方案在三种自然状态下可能造成的损益值估计如下表:单位:万元自然状态畅销平销滞销方案A方案B方案C300400200200175125-75-15045要求:(1)若按最大最小收益决策法作决策应选择哪个方案?(2)若按最小最大遗憾值法作决策结果是否改变?解:(1)首先找出各方案的最小损益值:方案A:-75万元;方案B:-150元;方案C:45万元。最后,从这些最小损益值中找出其最大值为45;因此按最大最小收益法作决策应选择方案C。(2)首先计算不同自然状态下各方案的遗憾值,并找出各方案的最大遗憾值:单位:万元畅销平销滞销各方案的最大遗憾值方案A方案B方案C1000200025751201950120195200最后,以最小的最大遗憾值方案为最优。故按最小最大遗憾值法作决策应选择方案A。可见按不同的决策方法作决策其结果发生改变。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曲线如图所示,试问:(1)短期边际成本函数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2)从长期角度看,该企业生产规模是否为规模经济?85.(1)根据成本函数C(Q)=100+Q,边际成本MC=dc/dQ=1,它表明增加产量所需要的追加成本恒为1。(2)由成本函数C(Q)=100+Q可知,平均成本AC=(100+Q)/Q,即AC=100/Q+1;随着产量的增加,生产规模日趋增大,平均成本将会越来越低,所以在相对较长期间内,该企业可以判断为规模经济。.2.增量分析法与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什么情况下适宜于使用增量分析法?130-133增量分析定价法是分析企业接受新任务之后有没有增量利润,如果增量利润为正值,说明新任务的价格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增量利润为负值,说明新任务的价格是不可接受的。增量分析定价法主要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
本文标题:全国历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经济学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75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