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供给侧结构改革热点备考2
1供给侧结构改革在高中《经济生活》中的三种命题取向摘要:纵观往届高考与各地模考试卷,可以得知供给侧结构改革不仅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还是高中《经济生活》考试高考、模考中的常考内容,通过对高考、模考试卷进行分析,发现命题者常以我国实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思想与理念、原因与意义、对象与途径作为供给侧改革在《经济生活》中的命题方向,因此,研究供给侧结构改革在《经济生活》中的命题方向对于教师、学生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经济生活供给侧改革命题方向考试自本届政府成立以来,我们可以发现重点在供给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包括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互联网+”等,都是在创造新的供给。习近平总书记也在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此可见,供给侧结构改革在当今经济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各地高三模拟考试中关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试题也日益增多。以供给侧结构改革思想与理念为取向进行命题。供给侧结构改革思想来源于供给学派,供给学派强调供给,在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上,主张供给居于首要地位,认为生产的增长是取决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的利用;在经济干预上,供给学派强调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干预,供给学派认为,国家干预不仅会破坏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机制,而且往往由于干预不当而损害经济中的供给力量,还提出减税能够刺激投资,在关于税收与税率的关系,该学派代表之一拉佛提出了著名的拉弗曲线。在供给学派理念中,与高中《经济生活》理论直接相联系的有我国的分配制度、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配置、财政政策等方面,如我国坚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表明我国对劳动、知识、人才的尊重,体现了供给学派强调生产要素的供给;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是对供给学派对减少经济干预,发挥市场调节的运用。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改革理念为取向的命题中,会注重对分配制度、财政、市场配置资源、我国的宏观调控方面的考核。在高考题与各省模拟考试中,对于供给学派理念的考查常有涉及。如2010年重庆市高考文综卷、2011年福建高考文综卷等。2011年福建省高考文综33题33.“拉弗曲线”描述了税率和税收的关系。它给我们的启示是①税收政策必须考虑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2②A点是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最佳税率选择③确定税率应充分考虑企业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④税率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将导致税收收入的下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D.③④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原因与意义为取向进行命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之际,经济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投资出口占比太大,消费占比太小”的时代正在远去,供给侧不足的弊端已经凸显,投资面临边际利益减少,出口面临外部环境的考验,刺激消费内需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我国网络消费和出境消费份额不断增长,国民消费力没有转化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内需,其重要原因在于我国供给侧缺乏管理与改革,因此加强供给侧改革,目的在于凝聚经济增长的动力。另一方面,我国供给侧本身还存在不足的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正常健康的发展。如在钢铁、煤等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出现了诸多僵尸企业;在制度方面,滞后的制度压抑了企业生产的活力,难以满足国民的消费需求。因此,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对于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企业转变生产方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原因和意义上来看,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拉动内需,提高供给质量,最终促进供需平衡,实际上是在强调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最先在高中《经济生活》强调生产的重要性的是在第一单元讲货币职能的时候,当生产者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的时候,商品的价值才能完成交换,货币才能执行流通手段,更为直接强调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是在高中《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中,强调了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对象、质量和水平等,消费则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而供给侧结构改革其主要还是在强调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另外,我国政府调控方面存在不足也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原因,在完善政府调控,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方面,《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市场配置资源、宏观调控等方面都有涉及。天津市2016届五校联考政治试题28材料一:国民经济问题可以简单理解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以往靠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属于需求侧管理。目前,中国的供给体系无法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如:中国生产的电饭煲、马桶盖等相关产品产量较大,但中国人却不吝重金到海外购买日本品牌。在需求倒逼的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材料二: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中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3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改革,将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供给侧改革的依据。(10分)参考答案: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通过供给侧改革提升中国制造的水平;(4分)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的升级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消费结构升级倒逼供给侧改革。(4分);国家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提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2分)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对象与途径为取向进行命题。李克强总理指出: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这种改革具体而言,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对象主要在于生产者、企业以及政府机构,而如何对改革对象进行改革,就在于供给侧改革的途径,即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四法”:加法、减法、乘法、除法。首先供给侧改革的“加法”是指补齐短板,扩大要素供给,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增加人口供给、提升全员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加强政策制度协调性,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其次,“减法”主要是指,政府简政放权、企业清除过剩产能、社会为企业降低成本,给企业松绑,给企业减负,激发微观经济活力;而“乘法”是指以创新发展理念,挖掘经济发展新动力,开拓新空间,创造新产业,培育经济增长的“乘数因子”,以新产业的“几何式增长”推动经济发展;最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除法”主要是指清除产能过剩、清除经济发展路上的“拦路虎”,为中国经济战车顺利前行扫清障碍。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对象与途径中,主要是围绕生产者、生产企业、政府三个主体展开,而贯彻高中《经济生活》的主线即谁去生产→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在怎么样的平台上产生,这条主线也是以生产者、企业、政府为主要对象。因此,供给侧结构改革在对象与途径方面与高中《经济生活》紧密相连。在高中《经济生活》中,涉及到生产者的内容有第二单元第五课新时代的劳动者,强调的劳动者的素质和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涉及到生产企业的则是关于企业的部分理论,第二单元第五课集中讲述了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强调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旨在提高供给质量;在政府方面,政府宏观调控上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强调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在经济4思想上,强调科学发展观,高中《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中,明确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思想武器,坚持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在高中《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中表明,作为一名理性的消费者,应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坚持可持续消费;在政府政策上,坚持对外开放,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扶持,《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十一课中表明将坚持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这一趋势,利用好“两个市场”资源。在《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课围绕主体、抓住主线中明确指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以上知识点与供给侧结构改革紧密联系,在历届文综政治考试试题中,经常以小见大,采取综合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如2014年浙江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41题考查供给侧结构改革中的产能过剩问题及解决途径。材料: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国际市场需求减弱,我国钢铁业产能严重过剩,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发布了《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要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形成比较合理的成产里布局。规划要求,钢铁企业要将产品升级放在首位,推动产业转型;钢铁行业要通过兼并重组产能,调整区域内产业布局。在我国钢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的背景下,某国有大型钢铁企业投资数百亿发展“非钢”产业,包括养猪、种菜等。对此,小林同学认为,企业应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只要合法经营、能挣钱、养猪、种菜完全可以,其他的都不重要。但是也有同学持不同观点。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公司经营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评析材料中小林同学的观点。(12分)参考答案: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钢铁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盈利能力。从这个角度看,大型钢铁企业转型发展养猪、种菜“非钢”产业,是为了获得收益。小材的观点有合理之处。(3分)但公司经营应着眼于长远发展,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唯有如此,钢铁企业才能真正走出产能过剩、利润下降的困境。(3分)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大型钢铁企业理应通过产品升级和产业转型,不仅做大更要做强,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小林的观点有不足之处。(3分5背景链接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除供给约束,积极进行供给干预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一方面将发展方向锁定为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要求改革现行的一些抑制供给的体制或政策,比如缩紧的货币政策和繁琐的审批制度等。之前中国侧重于需求端管理,要刺激经济,首先想到的是扩大需求,增加消费。但供给侧同样有很多改进的空间,高层密集提出供给侧改革,正是要让今后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从原本的重需求逐步转变为供给、需求共同发力。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次会议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2016年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基本遵循,既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深刻把握,也是对未来发展路径的整体谋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搞新的“计划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明确的理念,也有清晰的思路,还有具体的任务。要坚定地干、大胆地干、扎实地干、精准地干、决不回头地干;不是实行需求紧缩,供给和需求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不是搞新的“计划经济”,而是为了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从国情出发,我们不妨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公式来理解,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消除两种误解:一种误解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实行需求紧缩。还有一种误解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搞新的“计划经济”。下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盘大棋,也要更好发挥政府这只手的作用。当前最重要的是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把“放手”当作最大的“抓手”。同时,“放手”不是“甩手”,政府也要切实履行好宏观调控、市场监
本文标题:供给侧结构改革热点备考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80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