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研究目的..............................................................................................……11.2研究背景..............................................................................................……11.3研究意义..............................................................................................……32国内外研究动态2.1国外研究动态2.2国内研究动态2.2.1关于培养新型农民的研究2.2.2关于培育新型农民必要性的研究。2.2.3关于农民素质现状及影响农民素质因素提高的研究。2.2.4关于培育新型农民措施和对策研究。2.2.5有关新型农民创业的研究2.3相关研究的简短述评.......................................................................……10第一章绪论研究背景与意义1.1研究目的本文试图对培养中国新型农民以此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当前中国农民素质的调查,深入分析影响培养新型农民的主要因素,并探讨培养新型农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机理,从而为培养新型农民,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政策依据。1.2研究背景当今世界,全球文明面临压倒一切的挑战是人类素质问题,决定各国在全球竞争中拉开差距的重要因素是国民素质问题,制约当代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根本问题,同样也是国民素质问题。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是资本,工业经济时代自然资源、货币是资本,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智慧、脑力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知识和智力因素将是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农业经济发展出现了两个历史性转变:一是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二是我国加入WTO,农业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两个历史性转变要求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趋势,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过渡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了“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2005年12月制定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强调了培育新型农民的问题。《意见》还对新型农民作了具体概括,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是中国现代化必须跨过的一道坎,中央分别对农业、农村、农民提出和实施了“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培养新型农民”的战略,三者融为一体,但“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的主体,培养新型农民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推进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必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实现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同时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将在农业生产领域广泛应用,我国农业必然要走产业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农业生产发展状况及其国际竞争力,归根到底取决于农民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适应农村发展需要、能担当农村建设主力军重任的新型农民,对于现代农业和新农村的建设至关重要。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农民是作为传统的守旧势力和现代化的阻力而被消灭的,因而被称为“历史的弃儿”。但从我国的人口构成与分布来看,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占64%(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这一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农民应该是也必须是中国现代化的基本主体力量。在我国近代以来的救亡图存的过程中,农民被看作保守的实力,一直遭到我国先进分子的抨击。“愚、贫、弱、私”,“一盘散沙”成为农民素质的代名词。建国以后,我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农民实际上一直是被看成是教育和改造的对象,在当代,我国农民素质仍然不高,要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民。而我国农民素质目前的现状是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少、农民健康状况较差、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农民的市场参与能力较差等。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农民素质低,不仅影响先进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使传统经济生产难以向现代生产转化,也影响农民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参与。这样就产生了一对矛盾,即现实国情需要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和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不能达到要求,这对矛盾便构成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1.3研究意义培养新型农民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党和政府及各个阶层高度关注的议题,其重要性已影响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的战略布局。随着知识经济大潮的来临对建设新农村和培养新型农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从建设新农村视角对农民素质的现状、培养新型农民的紧迫性及培养新型农民的途径和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探讨和论述,力求兼顾理论性、学术性和应用性,以理论性为基础、学术性为指导、应用性为目标。实现农业经济管理学、教育学、哲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基本原理为基础,以体现学术价值为指导,力求具有实践应用的目的。(l)系统研究农民素质教育问题,能够为新型农民培养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我国农民素质现状与对新型农民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通过本研究,分析当前农民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弄清农民素质和新型农民培养现状,为培育新型农民提供一个系统的背景和现实基础,以此提出培养新型农民的对策,达到对培养新型农民的实践起参考作用的目的。(2)探索农民素质教育的理论和规律,寻求培养新型农民的理论基础、教育内容和方法,比较世界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农民职业教育,为进一步深化我国新型农民培养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农村人力资本发展研究提供新的视角。2国内外研究动态2.1国外研究动态国外学者对农民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1)马克思主义的农民教育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业历史的创造者。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的一系列转变,仅有土地所有制方式和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是不够的,还必须促成农业主体的根本性转变,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生产者进行改造。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实质上是人的能力发展,既包括人作为自然界一部分所拥有的自然力,还包括人在生产实践活动中通过锻炼、培养和学习积累的知识、经验、情感、社会关系等因素。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把对农民教育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在《论合作制》一文中,突出强调了合作制与农民文化、文明的关系,把普及农村文化教育、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看作是“两个时代的主要任务”之一。(2)西方其他学者的农民教育理论亚当·斯密(Smith,1776)在《国富论》中指出了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性,提出教育具有经济价值。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Maxiee心明确指出:“所有的投资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他把对人的投资看作是在学校教育和家庭培养上的总投资,把对孩子的抚养和早期教育看作是父母的投资,认为这类投资具有经济效应。马歇尔还强调人力资本投资的性质和家庭、政府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作用,他假定个人投资与其他投资决定一样,是由追求利益的动机所激励的。他认为:“追求利益动机引发个人及其父亲投资于教育和努力读书,以准备未来工作。这就类似于资本投资于建设工厂或商业组织。在每一个投资家都期望其收获超过投资花费。”马歇尔指出,教育投资不足的问题无法由市场单独解决,必须依靠政府投入保证教育投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提高工资水平和促进职业技术结构的转变。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Schumacher)在他的专著《小的是美好的》一文中指出:人是一切财富的首要和最终的根源。他认为,发展并非从商品开始,而是从人民以及他们的教育、组织和纪律开始。应把发展的重点从商品转移到人,在全体人民的教育、组织、训练过程中实现农村的发展。他还强调教育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为“我们能够很确切地说,教育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应当是一切事情的关键”。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CYXOMllNHCKNH,1918)认为农民教育在农村社会发展中负有“特殊使命”,是农村的最重要的、主要的,有时候由于已经形成的条件还是唯一的文化策源地,它是农村的整个智力生活、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他认为农村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从事农业劳动的志愿,在这一过程中,揭示农业劳动的智育性因素,引起学生对现有劳动方式、手段和过程的思索,并激发他们改造现实的激情和兴趣,才是至关重要的。他认为应把知识的发展和加深过程纳入农村社会生活之中,只有提高了农村的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了其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和激励效应,激发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农业劳动及农业劳动者的热爱之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Schultz,1902)在长期的农业经济研究中发现,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促使美国农业生产量迅速增加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己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受过教育的农民更有可能采用新技术,其产出和收入要比没受过教育的农民高很多;成人的健康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更直接,生病和残疾会影响工作量,身体不健康的农民其单位时间的劳动生产率显然要低。所以他认为:人口的教育和健康水平与劳动生产率密切相关,吠力资本是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人力资本理论是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对农民培育问题研究中,西方经济学家都侧重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关系的解释,没有对劳动者素质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2.2国内研究动态新型农民培育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尽管新型农民概念提出的时间较晚,但是关于新型农民的研究成果颇丰,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分析、研究和讨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对如何培养新型农民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对策。2.2.1关于培养新型农民的研究随着中国政府对农民培养的重视,以及在文件和规划中大量使用“新型农民”一词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有关培养(或培育)新型农民的文献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其一,培养新型农民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其二,培养新型农民中存在的问题;其三,培养新型农民的途径和方式;其四,培养新型农民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值得指出的是,近来讨论最多的在第四方面,这与当今中国政府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无关系。有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蒋寿建(2007)的《新农村建设应注重培育新型农民》,陈文胜(2007)的《农业产业化为现代农业发展培育新型农民》,梁燕雯(2006)的《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岳远尊等人(2006)的《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培育》,张华华(2006
本文标题:全文第一章绪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92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