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竞技体育强国研-投上体学报最后稿
1全球化背景下的竞技体育强国评价标准研究刘志民(上海体育学院休闲与艺术学院,上海200438)摘要本研究以德国帕特伯恩大学校园网采用英文问卷调查,以及欧洲体育科学年会进行专家访谈、个案专家,多输入加权优序图等方法,建立了全球化背景下竞技体育强国的评价标准,并以“性别无歧视”和“项目平等”对国际公认竞技体育强国和中国竞技体育现状进行研究,并得出“奥运金牌至高无上”的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不符合国际社会竞技体育强国的标准,而且竞技体育中性别差异投入比较明显,“阴盛阳衰”之后可能造成新的“性别歧视”,“奥运金牌至高无上”竞技体育发展战略也不符合国际社会“奥运项目平等”和“奥运与非奥运项目平等”的评价标准,中国在国际知名品牌赛事中严重缺乏竞争力。关键词:全球化;竞技体育强国;评价标准Abstract:Anassessmentof“G+3S”forsportsgianthasbeenmadebymeansofinternetquestionnaire,expertsvisiting,case-studyandMultiple-inputWeightedPrecedenceChartunderthebackgroundofglobalization.BoththestatusquoanddevelopmentsofcompetitivesportsinsportsgiantcountriesandChinahavebeenstudiedwiththehelpof“Gender-nondiscriminationandsportsequal”onwhichtheconclusionsaremadebasedthattheconceptofparamountOlympicgoldmedalsisinshortofinternationalstandardtowardsportsgiantevaluation,moreover,anewgender-discriminationcouldappearwhenhugedifferentinvestmentsbeingmadetothetargetgender.MeanwhiletheconceptofparamountOlympicgoldmedalswilldrawChina’scompetitivesportsafurtherapartfromtheprinciplesof“SportsEqual”and“Olympics-nonOlympicsEqual”andtheroadtoasportsgiantcountrywithweakcompetitivecapabilityinworldmega-sportsevents.2008年1月18日,汉威士体育制作和全球体育传播网、体坛传媒、新浪网以及法国体育杂志Sport于北京、巴黎、伦敦同步推出的“2007世界体育强国排行榜”将中国综合体育实力排名提升到全球第二[1]。全球独家以综合竞技成绩为指标的国家排行榜,涵盖全球114个国家,52个竞技大项,151个小项。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制订了由体育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掀起了体育强国研究的序幕。同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于晋江召开,随后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体育强国战略研究》。推进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策略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体育,特别是竞技体育的发展实际,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竞技体育的经验,适应新时代要求提出来的,同时也是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本世纪中叶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和奋斗目标相一致的体育发展战略。2010年,《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等杂志以体育强国为主题出版了两期研究专刊,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强国的定义和评价标准、强国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以及竞技、学校、大众和体育产业的研究。但上述研究总体具有以下特征:1)主要反映政府主管部门意图,研究结果和结论“御用研究”气息强,研究者“御用文人”味道重;2)许多研究缺乏全球化背景下将体育强国建设的国际共性和中国特有的社会个性融合的视角和视野;3)内容未脱离“举国体制”的惯有思维模式,表现出研究成果脱离国际社会价值观的趋同性。1.方法学和研究对象本研究基于后08奥运时代中国体育大战略——体育强国之目标,以国际理论界通用的2支撑理论评价原则和方法,强调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竞技体育强国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以期使中国强国评价标准尽可能与国际接轨,并奠定此国际化同类研究的交流平台。本研究利用课题负责人获中国教育部和德国国家科学研究院(DAAD)共同资助为期三个月合作研究的机会,应用文献、访谈、英特网问卷、个案研究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以竞技体育强国为主要鉴标,以及全球化为背景展开国际视角的竞技体育强国研究。1.1研究对象1.1.1英特网问卷对象借助UniversitätPaderborn大学校园网以英语上传“国际竞技体育强国评价指标”网上问卷(theInternationalEvaluatingIndicatorofSportsGiant),65天后获得的全部问卷448份(其中有效问卷441份,有效率高达98.4%)作为第一轮指标选择。英特网问卷对象分别来自欧洲、北美洲、澳洲与中国等国家(见表1),分别根据各自专业知识,指标对竞技体育强国评价的重要性等,采用5级评分制进行评定。英特网问卷以简单多数排序统计,从28项预选指标中筛选16项作为第二轮专家访谈评价内容。表1英特网上问卷对象一般情况(人)国籍体育领域非体育领域体育教授非体育教授其他总计德国152575211227英国2621131456法国12010316西班牙11203521俄罗斯14302322北美洲2216051154澳洲020024中国040239其他518011539资料来源:本研究英特网问卷1.1.2专家访谈对象参与比利时布鲁日第17届欧洲体育科学年会(17thannualcongressoftheECSSheldinBruges,Belgium,4th-7thJuly2012)的23名来自欧洲各国的教授或研究人员,其中11人为竞技体育领域,6人竞技体育相关领域,5人管理领域,包括澳大利亚的D·马丁、W·比利拉格和德国S·斯奈德等知名教授均为第二轮指标两两比较对象。1.1.3多输入加权优序图法(Multiple-inputWeightedPrecedenceChart)多输入加权优序图方法是用以建立对多目标决策的综合评价与抉择[2],本研究采用此方法对第二轮16项指标进行分层次两两比较并计算各类指标的权重。鉴于上述专家具有不同领域的权威,决定对专家中有体育和竞技体育背景者的意见加权处理。以下为多输入加权优序图方法的计算步骤和方法:1)棋盘格化指标将各类指标列n×N的棋盘格图,根据专家两两比较评价填入相应值:如指标i重要性与j重要性相同,则在i所在行、j所在列的单元格填1;若i稍高于j填3,较高填5,甚高填7,很高则填9;若指标i的重要性稍低于指标j则填1/3,较低1/5,甚低1/7,很低则1/9。2)计算指标权重因为专家只需填对角线以上部分,所以首先按倒数法扩展为整表;其次,对除角线格外的表中每一格专家意见加权求和,得汇总表,并记该表中第i行、第j列数值为bij;第三,设表共有k个指标,计算指标i的非标准化权重Ai(i=1、2……,k),再将非标准化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标准化权重Wi(i=1、2……,k)计算公式[3]:3KAiAi=∑bij,Wi=j=1Kj≠i∑Amm=11.1.4个案对象德国体育教授帕特伯恩大学的K·布雷德斯奈德和H·彼得、卡斯鲁厄大学的L·布思等六人对两两比较,加权优序图法及因子分析后的第二轮四类指标予以确定,并给出“国际通用、性别无歧视、项目兼顾和产业突出”的评价,本研究以此确定并命名此四类竞技体育评价标准。2.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所有16项指标排序后,采用各权重和标准权重R型因子方法处理,应用JACOBI法求出特征值λi和每个因子的贡献率,并规定取λi大于1的数值为主成分。λi值在第四因子达到规定,决定以前四个因子进行方差极大旋转,求正交因子解,各载荷较高因子值见表2。根据因子信息、强国专业知识和德国竞技体育专家意见予以命名第一因子“性别歧视”,第二因子“项目平等”,第三“夏冬(奥)平等”,第四“竞(技)产(业)平等”。表2十六项指标的因子分析结果因子名称性别歧视项目平等夏冬平等产业平等高负荷因子Q1、Q3Q8、Q4Q6、Q9Q15、Q13Q5、Q2Q7、Q10Q11、Q12Q14、Q16贡献率(%)40.5%18.8%12.5%28.2%资料来源:本研究2.1国际化评价指标形成的过程结合六名德国个案专家意见,本研究将竞技体育强国评价指标标准缩略为“G+3S”,即:性别无歧视(GENDERNON-DISCREMINATION)+3S项目平等(S1SPSORTSEQUAL)、夏冬奥平等(S2SUMMER&WINTEREQUAL)、竞技和产业平等(S3SPORTS&INDUSTRYEQUAL)。由此可见,竞技体育强国的国际化评价必须体现“G+3S”特征。将中国和竞技体育强国现状分别引入评价指标予以分析研究中国与强国之间的差异,及竞技体育强国之路上中国必经历程。受限篇幅,本文仅就前两项标准(“G+S1)展开论述,S2S3将另行发表。2.2评价指标与(G)各领域性别无歧视(G)的诉求由来已久。1995年北京全球妇女性别峰会规划了全球性别差异的平等政策,1996年,欧盟以沟通方式作为性别无歧视运作的开始,实现了北京会议的部分承诺。1997年,欧盟国家社会服务组织达成协议,提倡男女在社会生存中平等发展,性别无歧视于日常生活中更加现实,为女性在社会组织、竞技体育参与等发展中提供了更大空间。尽管各国际组织和政府等为性别无歧视运动作出巨大努力,但由于历史、政治和宗教等原因,与男性相比较,许多国家的女性地位仍然很低,在政治参与、接受教育、健康状况、经济收入、社会资源享有、政策制定,以及竞技体育参与等领域均仍处于弱势[3]。竞技体育领域性别无歧视由全球范围运动发展而来,1967年4月19日,报名为K.V·斯韦策的20岁女大学生混入波士顿马拉松,虽在裁判驱逐下仍坚持跑完全程,创造了女性首次完成马拉松的4历史。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千呼万唤下的国际奥委会终将1,500米列为女子正式比赛项目[4],自那以后的全球竞技体育性别无歧视政策造就了当今奥运几乎所有项目男女都可参加的局面。2.2.1(G)与中国竞技体育1)(G)与奥运会中国政府视奥运会为评价体育强国最重要的指标,但表3显示北京奥运会金、奖牌分布中德、英男性均超女性,美国男女奖牌平分秋色,男性金牌21枚,女性15。事实上,除美国外,绝大多数竞技体育强国男性奖牌均多于女性。中国则相反,女性在几乎所有参加的奥运会上所获金牌和奖牌均多于男性,北京和伦敦同样如此(见表3)。中国女性还获得伦敦奥运会38枚金牌中的20枚,27枚银牌中的19枚,23枚铜牌中的12枚(均不含混合项)。事实上,中国竞技体育的“阴盛阳衰”趋势由来已久,惯性已久强大。奥运田径和游泳被称为“项目表3北京奥运会世界各国金牌的性别分布情况男性女性总数金银铜总金银铜总金银铜总中国241084227112057512128100英国1187267561818131344德国77620627151391335美国2114205515241655363836110资料来源:国家体育总局数据库2010-03-18之母”,拥有金牌47和37枚。“得田径、游泳者得天下”一度成为中国竞技体育寻求早期突破的重点,然而始终事与愿违。北京之前,中国大陆在奥运会田径项目上总共赢得过6金、3银、5铜,其中1984和84年夏奥仅有朱建华和李梅素的两枚铜牌,1992和96年,陈跃玲和王军霞分获两金,之后连续三届奖牌都没突破两枚,2000年20公里竞走金牌,2004年刘翔和邢慧娜两金,直到伦敦陈定获金和另4枚铜牌,性别歧视嫌疑的“阴盛阳衰”非常明显[5]。中国游泳历届奥
本文标题: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竞技体育强国研-投上体学报最后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9790 .html